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35045发布日期:2019-10-09 04:58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画绘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架上绘画一直以来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唯一性而成为艺术收藏者青睐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架上绘画的传播受到了严重阻阻碍,优秀的艺术品只有一件,如果别人不愿意转手,那就是一个有价无市的局面,这个问题延伸至艺术作为公共教育层面,就绝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家之间的问题。

美术馆的馆藏艺术史的陈列,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对于公众进行艺术史的谱系脉络陈列展示,重在对于公众尤其是下一代的美育进程,但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以及优秀作品因为历史和时代原因被控制在旧有大家族与现有美术馆馆藏序列,那么对于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艺术普及和人文建设就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明确的问题就摆在这里——我们几乎无法建设属于我们的美术馆艺术史陈列。

在人类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的受众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第一次为古典艺术时期即农业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艺术的受众是封建贵族和教会,是为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服务;第二次为现代艺术时期即工业社会时期,艺术的受众包括了资产阶级,这是处于社会金字塔向下第二个层级的人群。

当下,艺术的发展进入了当代艺术时期,艺术所要面对的还包括了第三个层级的人群,当代的商业逻辑与艺术推广以及当代艺术的学术诉求要求艺术品中必须可以被复制,不能被复制就不可能打破艺术原先的推广和营销模式,这就为艺术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如果我们把任意一件架上绘画作品当作一张图片来看待,那么复制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现有的印刷和拍摄技术足以生产出印刷精美的图象,但是稍有艺术鉴赏常识的人们都会对此感到不满,因为艺术作品从绘画层面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的绘画性,其表面笔触,肌理亦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亦是作品美学体现与魅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艺术复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原作临摹,原作临摹处于艺术复制的原始初级阶段,其内在核心是召集画工进行绘画技巧的简单培训,然后让画工从事长时间高强度的画作临摹工作,成品效果差,品质难以控制,只能满足低端群体的艺术诉求。

版画方式,版画本身作为一个画种是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的产物,版画具有独特的版画效果,品质统一等各项优势,在印刷技术尚未普及的时代版画更是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有力武器,现今的印刷技术早已淘汰了传统的版画工艺,使得传统的版画绘制技术更类似于一种非遗物种,而在纸本上的印刷复制品对于公众消费心理预期的“艺术品”差距较大,很难让“公众”在参与艺术收藏与消费中产生荣誉感与成就感。

数码微喷,数码微喷作为版画的升级版进入市场也不是近几年的事情,数码微喷具有精度高,色彩还原度高等优点,而介质更采用了现成品油画布,实现在油画布上的高精度印刷,但因为油画布本身的肌理特征,高精度数码微喷的精细印刷并不能很好的体现,而且为了追求印刷精度,势必要求使用画布纤维感较弱,也就是特别薄的画布,这样出来的成品虽然看上去比较接近原作,但质量较差,耐久度低,时间长了画布势必变松,不利于长期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不仅有效的降低复制成本,并且根据需求放大或缩小与原画的比例,大大缩短了制成时间,并且品质统一,质量可靠,还原性强;更重要的是,本复制方法能够还原媲美原作的画面绘制笔触和材料肌理感觉,不仅可以完成对艺术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复制,还能完成对当下艺术家的作品复制,在观看之时,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在画布上劳作的痕迹,可呈现一张张“有温度的作品”,完美的满足消费者的艺术收藏心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推动油画的普及教育,为学生提供著名作品廉价实用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到绘画大师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表现力提供帮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制作:

a.对被复制油画进行拍摄,获得数码文件,并根据原作将数码文件的图象进行优化调整;

b.将数码文件通过投影仪将油画复制部分或全部投影到整个画布上;

c.将复制油画中按笔触类别分为长笔触区域、短笔触区域和点笔触区域,并将步骤b投影出的油画复制部分表现出的长笔触区域、短笔触区域和点笔触区域轮廓标记在画布上;

d.将绘画用塑型膏采用绒毛滚轮刷沿单一方向均匀滚到画布表面的短笔触区域轮廓内,形成短笔触肌理层,往复滚动以产生起伏的短笔触肌理效果;

e.待步骤d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将绘画用塑型膏采用钢丝球蘸在画布表面的点笔触区域轮廓内,形成点笔触肌理层,以产生堆积的点笔触肌理效果;

f.待步骤e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将绘画用塑型膏使用油画笔按复制油画中长笔触区域的笔触方向涂抹在长笔触区域轮廓内,形成长笔触肌理层,以产生堆积的长笔触肌理效果;

g.待步骤f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用uv印刷机将数码文件喷墨打印到画布表面上短笔触肌理层、点笔触肌理层和长笔触肌理层上,得到复制油画制品;

h.对喷墨打印后的复制油画制品表面进行表层上光及保护处理,得到复制油画制成品。

所述步骤c中,点笔触区域中的点笔触长度为一个毫米以下,短笔触区域中的短笔触长度为一至四毫米以内,长笔触区域中的长笔触长度为四个毫米以上。

所述步骤d、步骤e和步骤f的作业顺序,可根据作业人的个人习惯任意变换先后顺序。

所述步骤g后得到复制油画制品,当表面有瑕疵时可以由画工进行手工修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不仅有效的降低复制成本,并且根据需求放大或缩小与原画的比例,大大缩短了制成时间,并且品质统一,质量可靠,还原性强;更重要的是,本复制方法能够还原可以媲美原作的画面绘制笔触和材料肌理感觉,不仅可以完成对艺术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复制,还能完成对当下艺术家的作品复制,在观看之时,可以感受到创作者在画布上劳作的痕迹,可呈现一张张“有温度的作品”,完美的满足消费者的艺术收藏心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推动油画的普及教育,为学生提供著名作品廉价实用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到绘画大师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表现力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制油画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c的画布标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d的短笔触肌理层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e的点笔触肌理层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f的长笔触肌理层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笔触肌理层示意图。

图中,1长笔触区域、2短笔触区域、3点笔触区域、4画布、5点笔触肌理层、6短笔触肌理层、7长笔触肌理层、8区域轮廓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涉及的架上绘画油画立体复制方法,按以下步骤制作:

a.对被复制油画进行拍摄,获得数码文件,并根据原作将数码文件的图象进行优化调整;

b.将数码文件通过投影仪将油画复制部分或全部投影到整个画布4上;

c.将复制油画中按笔触类别分为长笔触区域1、短笔触区域2和点笔触区域3,并将步骤b投影出的油画复制部分表现出的长笔触区域1、短笔触区域2和点笔触区域3的区域轮廓标记8划在画布4上;

d.将绘画用塑型膏采用绒毛滚轮刷沿单一方向均匀滚到画布4表面的短笔触区域2轮廓内,形成短笔触肌理层6,往复滚动以产生起伏的短笔触肌理效果;

e.待步骤d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将绘画用塑型膏采用钢丝球蘸在画布4表面的点笔触区域3轮廓内,形成点笔触肌理层5,以产生堆积的点笔触肌理效果;

f.待步骤e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将绘画用塑型膏使用油画笔按复制油画中长笔触区域1的笔触方向涂抹在画布4表面的长笔触区域1轮廓内,形成长笔触肌理层7,以产生堆积的长笔触肌理效果;

g.待步骤f中绘画用塑型膏凝固后,用uv印刷机将数码文件喷墨打印到画布4表面上短笔触肌理层6、点笔触肌理层5和长笔触肌理层7上,得到复制油画制品;

h.对喷墨打印后的复制油画制品表面进行表层上光及保护处理,得到复制油画制成品。

所述步骤c中,点笔触区域3中的点笔触长度为一个毫米以下,短笔触区域2中的短笔触长度为一至四毫米以内,长笔触区域1中的长笔触长度为四个毫米以上。

所述步骤d、步骤e和步骤f的作业顺序,可根据作业人的个人习惯任意变换先后顺序。

所述步骤g后得到复制油画制品,当表面有瑕疵时可以由画工进行手工修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绘画用塑型膏为市场销售产品,可直接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绒毛滚轮刷和钢丝球为市场销售产品,现有的绒毛滚轮刷常用在建筑内墙壁的涂料涂饰中,钢丝球常用于厨房锅碗的清洗工作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关于获得数码文件,采用uv印刷机将数码文件喷墨打印的技术手段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