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5070发布日期:2020-02-21 18:41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雕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雕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雕塑是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雕塑通常座落在雕塑底座上,底座在雕塑中主要的作用在于支撑和稳定雕塑主体的重量和重心,增强其雕塑作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不至于作品在施工、安放过程中出现工程事故与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然而,雕塑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来固定,固定雕塑与拆卸雕塑的过程均比较费力繁琐,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来固定雕塑与底座,其固定雕塑与拆卸雕塑的过程均比较费力繁琐,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雕塑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雕塑连接结构,包括雕塑本体及与所述雕塑本体底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竖直开设有卡槽,所述雕塑本体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槽侧壁水平滑移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卡槽之间连接有驱动凸块向卡槽内水平滑动的第一弹簧,并且所述卡块上开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槽,所述凸块连接有驱动凸块退出凹槽的驱退组件。

可选地,所述凸块顶部设有朝向所述卡块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驱退组件包括与所述凸块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卡块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外。

可选地,所述横杆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至凸块距离横杆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侧卡槽内侧壁至底座外壁的垂直距离。

可选地,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块的长度,并且所述卡块及卡槽均为圆柱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卡块与所述雕塑本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卡块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雕塑本体内设有内螺纹。

可选地,所述卡槽底部设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卡块抵接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卡槽之间连接有驱动压紧板向卡块竖直滑移的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凭借驱退组件将凸块带出卡槽,然后将卡块卡入卡槽内,此时松开凸块,在第一弹簧的复位作用下,使得凸块嵌设在凹槽内,从而卡块牢牢固定在底座内,实现雕塑本体与底座的固定连接,相比较通过多个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来固定,简化了固定雕塑与拆卸雕塑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在卡块嵌设于凹槽内的时候,卡块沿斜面自动驱退凸块,无需使用驱退组件使凸块退出卡槽,即将卡块沿着卡槽塞入即可实现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向外拉动横杆,使得第一弹簧压缩,凸块退出卡槽,随之卡块移动到凹槽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后,松开横杆,第一弹簧复位,凸块卡入凹槽内。

4.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当卡块位于卡槽内、且凸块位于凹槽内时,限位块贴合底座外壁,从而限位块有效防止雨水等外界因素从横杆与底座的滑移连接端渗入,避免影响连接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当雕塑本体与底座的固定连接后并需要拆卸时,将卡块顺着卡槽的方向推动,直至凸块退出凹槽,然后沿径向转动卡块至60°-120°,使凸块与凹槽位置错开,随之抽出卡块即可实现拆卸。

6.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拆卸时,首先将雕塑本体与卡块螺松,延长卡块的长度,自此方可以继续向卡槽更深的位置推动卡块以实现拆卸。

7.本实用新型的雕塑连接结构,通过压紧组件可为卡块提供支撑力,使得凸块稳定地嵌设在凹槽内,不会受重力等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位移现象,从而解除雕塑本体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压紧板抵紧在卡块底部,由第二弹簧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拆卸时,向卡槽更深的位置推动卡块,第二弹簧可继续受力形变,待卡块径向转动至60°-120°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更容易抽出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雕塑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雕塑本体;11、卡块;12、凹槽;2、底座;21、卡槽;22、凸块;23、第一弹簧;3、横杆;31、限位块;4、压紧板;4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雕塑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雕塑本体1及底座2,其中底座2位于雕塑本体1的底部以起到支撑和稳定雕塑本体1重量和重心的作用,增强其雕塑作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为解决固定雕塑与拆卸雕塑的过程均比较费力繁琐的问题,参照图1,在底座2的顶部竖直开设有卡槽21,在雕塑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卡槽21配合的卡块11,其卡槽21侧壁水平滑移连接有凸块22,该凸块22与卡槽21之间连接有驱动凸块22向卡槽21内水平滑动的第一弹簧23,并且卡块11上开有与凸块22配合的凹槽12,凸块22连接有驱动凸块22退出凹槽12的驱退组件。因此,凭借驱退组件将凸块22带出卡槽21,然后将卡块11卡入卡槽21内,此时松开凸块22,在第一弹簧23的复位作用下,使得凸块22嵌设在凹槽12内,从而卡块11牢牢固定在底座2内,实现雕塑本体1与底座2的固定连接,相比较通过多个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来固定,简化了固定雕塑与拆卸雕塑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凸块22顶部设置有朝向卡块11的斜面,从而在卡块11嵌设于凹槽12内的时候,卡块11沿斜面自动驱退凸块22,无需使用驱退组件使凸块22退出卡槽21,即将卡块11沿着卡槽21塞入即可实现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1所示,驱退组件包括与凸块22连接的横杆3,第一弹簧23套设于横杆3上,且横杆3远离卡块11一端延伸至底座2外,从而向外拉动横杆3,使得第一弹簧23压缩,凸块22退出卡槽21,随之卡块11移动到凹槽12与凸块22相对应的位置后,松开横杆3,第一弹簧23复位,凸块22卡入凹槽12内。

如图1所示,横杆3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3的限位块31,限位块31至凸块22距离横杆3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侧卡槽21内侧壁至底座2外壁的垂直距离,从而限位块31不影响凸块22伸入卡槽21内。当卡块11位于卡槽21内、且凸块22位于凹槽12内时,限位块31贴合底座2外壁,从而限位块31有效防止雨水等外界因素从横杆3与底座2的滑移连接端渗入,避免影响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卡槽21的深度大于卡块11的长度,并且卡块11及卡槽21均为圆柱形结构。因此,当雕塑本体1与底座2的固定连接后并需要拆卸时,将卡块11顺着卡槽21的方向推动,直至凸块22退出凹槽12,然后沿径向转动卡块11至60°-120°,使凸块22与凹槽12位置错开,随之抽出卡块11即可实现拆卸。

由于卡块11需顺着卡槽21的方向推动,其截余长度不够,因此如图1所示,卡块11与雕塑本体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并且卡块11上设置有外螺纹,雕塑本体1内设置有内螺纹。拆卸时,首先将雕塑本体1与卡块11螺松,延长卡块11的长度,自此方可以继续向卡槽21更深的位置推动卡块11以实现拆卸。

如图1所示,卡槽21底部设置有压紧组件,其压紧组件包括与卡块11抵接的压紧板4,压紧板4与卡槽21之间连接有驱动压紧板4向卡块11竖直滑移的第二弹簧41。通过压紧组件可为卡块11提供支撑力,使得凸块22稳定地嵌设在凹槽12内,不会受重力等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位移现象,从而解除雕塑本体1与底座2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压紧板4抵紧在卡块11底部,由第二弹簧4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拆卸时,向卡槽21更深的位置推动卡块11,第二弹簧41可继续受力形变,待卡块11径向转动至60°-120°后,在第二弹簧41的作用下更容易抽出卡块11。

本雕塑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将卡块11卡入卡槽21内,卡块11可沿斜面自动驱退凸块22,使凸块22退出卡槽21,待卡块11完全嵌入卡槽21后,即卡块11移动到凹槽12与凸块22相对应的位置后,在第一弹簧23的复位作用下,使得凸块22嵌设在凹槽12内,从而把卡块11牢牢固定在底座2内,实现雕塑本体1与底座2的固定连接,此时,压紧板4抵紧在卡块11底部,由第二弹簧41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拆卸时,首先将雕塑本体1与卡块11螺松,延长卡块11的长度,然后向卡槽21更深的位置推动卡块11,第二弹簧41可继续受力形变,待卡块11径向转动至60°-120°后,在第二弹簧41的作用下更容易抽出卡块11,或者向外拉动横杆3,使得第一弹簧23压缩,凸块22退出卡槽21,随之抽出卡块11即可实现拆卸。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