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修造方法

文档序号:2668316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假山的修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建筑中的一种假山的修造方法。
在园林建筑中,人工造山是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之一。古今造山者都以山势瘦、透、漏、峻为设计要求。但以往由于受造山材料和堆砌假山的方法所局限,使取形于自然的假山不能形同自然而胜似自然,难以达到瘦、透、漏、峻的要求。在造山的施工工艺中,由于是用堆砌法,受重心平衡的约束,很难使假山造建得险峻,更无法达到人造假山“倾而欲倒、悬而欲掉。透而欲穿”之独特风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山的修造方法。按这种方法成型的假山,具有秀丽险峻的特点,可造成“倾而欲倒,悬而欲掉,透而欲穿”之势,形如自然而胜于自然的姿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假山成形时,在假山下的地基上固定框架做假山的骨架,在骨架上根据山形设计穿挑造形面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用本发明修造的假山,具有“倾而欲倒、悬而欲掉,透而欲穿”的气势,真正达到了“瘦、透、漏、峻”之效果。给园林增添了大自然的美感。而且可以节约用料、造价低廉,是成型假山的理想方法。


图1、用框架挑梁法成型假山(之一)示意图;
图2、立柱和挑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成型的假山外型(之二)示意图;
图4、本发明成型的假山外型(之三)示意图。
实施例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均采用预制横梁(2)、预制挑梁(1)与现场捣制的立柱(3)绕捣成形,而形成假山的骨架,然后,将修造假山的主要材料-吸水面按设计取形,凿孔,以穿入挑梁,其孔的大小与挑梁大小相适应。再用水泥沙浆充填胶结牢固。这就构成了假山的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假山进行艺术加工修饰,设计,在假山上布置亭、廓、桥、塔之类的艺术建筑物,即可成为一座秀丽、险峻的假山。其成形步骤如下A、根据山形设计预制挑梁(1)和横梁(2);
B、根据山形设计绑扎立柱钢筋;
C、开挖基槽,捣实基础、竖立立柱钢筋;
D、按山形设计砌筑假山外表吸水面,顺砌筑高度边安设横梁(2)、挑梁(1)边捣制立柱(3),安设固定横梁(2)时先挑穿好吸水面;
E、在框架周围(假山内部)填充浇缝毛面混凝土;
F、待立柱(3)强度达到70%以上,将已凿孔的吸水面穿挑在挑梁上,用水泥沙浆填补牢实。
G、修整山形,布置仿形艺术造形。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设有三根立柱(3),二根横梁(2),五根挑梁(1)。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3,设有二根立柱(3),一根横梁(2),三根挑梁(1)。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4,设有一根立柱(3),四根挑梁(1)。
权利要求
1.一种假山的修造方法,它是对堆砌法修造假山的改进,包括山形设计、材料准备、开挖、捣实地基、喷泉管路铺设,灯光线路布置及仿形艺术造形等。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假山成形时,在假山上的地基上固定框架做假山的骨架,在骨架上根据山形设计穿挑造形石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山的修造方法,其特征是形成假山骨架的框架采用预制横梁(2)、预制挑梁(1)与现场捣制的立柱(3)浇捣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山的修造方法,其特征是造山成形步骤为A、根据山形设计预制挑梁(1)和横梁(2);B、根据山形设计绑扎立柱钢筋;C、开挖基槽,捣实地基、竖立立柱钢筋;D、按山形设计砌筑假山外表吸水石,顺砌筑高度,边安设横梁(2)、挑梁(1),边捣制立柱(1),安设固定横梁(2)时先穿挑好吸水面;E、在框架周围(假山内部)填充浇缝毛面混凝土;F、待立柱(1)强度达到标定强度的70%以上,将凿孔的吸水石穿挑在挑梁(1)上。用水泥沙浆填补充实;G、布设仿形艺术造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建筑中的假山的修造方法,其特征是假山成型时,在假山下的地基上固定框架做假山的骨架,在骨架上根据山形设计穿挑造型面料。按这种方法成型的假山,具有秀丽险峻的特点,可造成“倾而欲倒、悬而欲掉、透而欲穿”之势,形如自然而胜于自然的姿态,而且可以节约用料、造价低廉,是修造假山的理想方法。
文档编号B44C3/12GK1063842SQ91106630
公开日1992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7日
发明者潘正吾 申请人:潘正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