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8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和具有这种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其中容纳和固定有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的设计。
现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被广泛地用作各种电子装置和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现在实际中使用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组件、EL(电致发光)显示器、FED(场致发光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显示组件、PDP(等离子体显示屏)以及其它的显示器。这种扁平屏面显示组件通常被容纳在被安装在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按照惯例,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用下述方式被容纳并被固定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图20表示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9—160670中提出的常规的外壳结构,这种结构被设计用于在其中安装液晶显示组件。图中,液晶显示组件200具有位于4个角上的固定部分201。螺栓202从和液晶显示组件200的显示表面垂直的方向插入这些固定部分201中,并被旋入显示装置的前外壳203中,使得液晶显示组件200被固定在外壳上。在这种结构中,固定部分201延伸而脱离液晶显示组件200的显示表面,因此,在显示装置中必须设置一个叫做“框架”部分的部分,其具有超过前外壳203的显示窗204的某个宽度。这使得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即框架部分应当尽可能窄,使得液晶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的面积对显示装置的面积的比尽可能高。
作为被想出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外壳结构,

图19示出了另一种常规的外壳结构的截面图,其被设计用于使得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能够被安装在其内。此处也以液晶显示组件作为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例子进行说明。不过,此处使用得到液晶显示组件100是在其侧表面进行固定的那种类型的。因而,液晶显示组件100具有在其侧表面形成的螺纹孔101,并且还具有被安装在其上的金属件102,一方面,金属件102和构成铰链部分的金属件整体地相连,所述铰链部分用于把显示装置安装到电子设备的本体上,在另一方面,金属件102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延伸超过液晶显示组件100的侧面。螺栓103从平行于液晶显示组件100的显示表面的方向插入这些金属件102,并被旋入液晶显示组件100中,使得液晶显示组件100被安装在显示装置上。在这种结构中,和固定部分被这样形成,使得从液晶显示组件的侧表面伸出并且使螺栓从垂直于液晶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的方向插入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在液晶显示组件的侧面上形成的支撑部分的厚度,因而减少被提供在显示装置上的框架部分的宽度。不过,在这种结构中,金属件102需要被制成具有和液晶显示组件100的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因而,难于使金属件102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结果,不利的是,最终的显示装置易于受到从外部施加的机械力的影响,例如扭力、振动和撞击。特别是,随着近来液晶显示组件向着厚度小和面积大的方向发展,其显示屏业越来越易于受到扭力的影响。利用上述的具有基本上和液晶显示组件的侧面相同的形状的金属件102或者任何类似的金属固定件难于控制这种扭力。此外,当液晶显示组件被安装在显示装置中时,从容易安装的观点看来,这种结构也不满足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结构,其能够使扁平屏显示组件被安装在显示屏上而没有常规的外壳结构所涉及的上述问题。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显示屏的框架部分的宽度的外壳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壳结构,其能够安装更现代的、厚度不断减少和面积不断增加的扁平屏显示组件,同时具有增加的装配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结构,其容易被安装在显示装置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在具有扁平的显示屏和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的扁平屏显示组件中,在和其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显示组件的表面中形成孔,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的孔,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构成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的壳体,其中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具有孔,所述的孔被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相应的位置上形成。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借助于使螺栓通过在壳体中形成的孔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而被固定到所述壳体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如此设置一个固定板,使得其盖住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并被固定到外壳结构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借助于使螺栓通过在固定板形成的孔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而被固定到所述固定板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构成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的一对壳体中,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具有在其内表面上形成的凸起。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被夹在壳体之间,使所述凸起被插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然后把壳体固定到一起,从而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外壳结构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构成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的一对壳体当中,具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具有在其内表面上形成的凸起。一个具有钩子的角部件通过被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的螺栓被固定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上,使所述钩子和所述凸起接合,从而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上述的外壳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由被夹在基架和金属前框架之间的的扁平显示屏构成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上形成孔,使得按透视与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重合。在这种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如此设置一个被固定在外壳结构上的固定板,使得其和与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重合。在构成外壳结构的一对壳体当中,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或者固定板,借助于被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的螺栓被固定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上,从而使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被固定到外壳结构上。同时,前框架和固定板在电气上被连接在一起。
在所有这些实施例中,借助于使用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上形成的孔实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固定。这有助于减少由在扁平显示屏的显示表面外面的不直接地贡献于显示功能的部件占据的空间,借以减少显示装置的框架部分的宽度。通过在按透视与扁平显示屏重合的位置上形成孔,这一效果被增强了。
在显示装置的外壳本身被用作固定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固定部件的那些实施例中,即使对于其厚度不断变薄面积不断增加的显示装置,也能确保具有足够的装配强度,因而增加了反抗扭力、振动、撞击等的能力。
即使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设置有固定板的实施例中,固定板也不再需要被构成基本上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侧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固定板可以被这样构成,使得具有足够的装配强度。因而,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适应于其厚度不断变薄面积不断增加的显示装置。
此外,在所有实施例中,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固定从和其显示表面相对的表面进行。这使得容易处理和操纵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以及固定部件,因而使得装配更加容易。
本发明的这个和其它的目的和特点从下面参照附图所作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其构成元件相互分开的的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其构成元件相互分开的的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其构成元件相互分开的的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其构成元件相互分开的的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0是其构成元件相互分开的的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1是一个局部透视图,说明用于在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中固定扁平屏显示组件的固定件的形状;图12是一个局部透视图,说明在图11所示的固定件的一种改型的形状;图13到图17是从侧面看的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外壳的平面图,用于逐步地说明扁平屏显示组件是如何被固定的;图18是具有包括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透视图;图19是常规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其中的各个构成部件被相互分开了;以及图20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常规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外壳的部分和用于在所述外壳上固定扁平屏显示组件的固定板的部分。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8是具有包括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小型电子设备的透视图。所述电子设备例如是膝上型或移动型个人计算机。这种电子设备具有显示装置1,其通过铰链部分3和具有输入装置例如键盘的本体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显示装置1具有被设置在外壳结构4中的扁平屏显示组件。在本例中,使用液晶显示组件5作为扁平屏显示组件。外壳结构4由一对外壳构成,即前外壳4a和后外壳4b,前外壳4a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用于暴露液晶显示组件5的显示窗6。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内部结构。图1是沿着图18的箭头A—A表示的直线取的截面图,图2是和图1类似的但是表示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前壳体和后壳体4a、4b由树脂模制而成,并被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具有预定空间的因而被用作壳体的外壳结构4。后壳体4b具有被固定在其上的金属固定板7,其具有这样的形状,使得盖住其内底和内侧面。所述固定板7也用作屏蔽,用于吸收电磁噪声。后壳体4b和固定板7分别具有在其底面的4个角形成的孔9和10,使得螺栓8可以被插入其中。
液晶显示组件5具有作为扁平的显示屏的液晶屏11和用于支撑液晶显示屏是其固定的树脂基架12。液晶显示屏11被夹在基架12和金属前框架13之间。前框架13具有和其形成一个整体的弯曲件(未示出),使得通过使这些弯曲件和基架12接合,液晶显示屏被保持在前框架13和基架12之间。液晶显示屏11是透射型的,其从后方由背景光照亮,并且基架12具有一种有槽的结构,所述结构和基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把背景光14保持在液晶显示屏11的后表面上。背景光14是边缘类型的,其在和液晶显示屏11形状相同的光导板15的一侧具有光源(未示出)。光导板15具有被连结在其底面上的反射板16。此外,光导板15具有多个设置在其顶面上方的光学板17,例如棱镜板。当反射型液晶屏被用作液晶屏11时,可以省略背景光14。
在基架12的后表面,即在基架12的和液晶显示屏11的显示表面相对的表面内,设置有金属插入配件18。这些金属插入配件18在基架12被模制时由插入模制制成,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孔19,使得向着液晶显示屏11的显示表面垂直地延伸。孔19具有凹螺纹,使得可以和螺栓8接合,并向着基架12的后表面露出。孔19被设置在基架12的4个拐角处,使得和在后壳体4b中形成的孔9相应。例如,通过把金属插入配件沿着基架12的4个边的中部设置,孔19可以被形成在基架12的拐角之外的任何位置。基架12被这样构成,使得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厚,并且金属插入配件18被插入在基架12的厚的部分中。孔19被设置在按透视与液晶显示屏11重叠的位置。此处的“孔19按透视与液晶显示屏11重叠”指的是“在垂直于液晶屏11的显示表面的方向,孔19的投影部分地或全部地和液晶显示屏11沿相同方向的投影重叠。”孔19和螺栓8在基架12的后表面通过螺栓接合在一起,因此,即使孔19和液晶显示屏11重叠,液晶显示屏11也不会防耐螺栓8的螺栓接合。
如上所述,螺栓8被这样旋入,使得其垂直于液晶显示组件5的显示表面被插入,从而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并且所述螺栓8被旋入的孔19也被设置在其沿垂直方向和液晶显示屏11重叠的位置。这有助于减少位于液晶显示表面外面的液晶显示组件5延伸而脱离显示表面的长度,借以减少显示装置1的框架部分的宽度。即,和图20所示的常规结构相比,可以使框架部分较窄。此外,和图19所示的常规结构相比,可以使框架部分缩小一个相应于金属件102的厚度的长度。
在基架12的后表面上,借助于柔性电路板或其类似物设置和液晶屏11电气相连的电路板20,并如此设置金属后板21,使得其盖住电路板20。为了使金属后板21能够吸收在电路板20中产生的噪声,最好把后板21作得如此之大,使得其盖住整个电路板20。后板21在机械上和电气上通过金属连接件(未示出)和前框架13相连,并在电气上直接地或者通过电路的导体图形和在电路板20中形成的地电压图形相连。因而前框架13和后板21被保持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内部电路的地电位,并且这作为用来消除噪声的屏蔽。在后板21按透视与金属插入配件18重叠的情况下,在相应于在后板21中形成的孔19的位置形成孔22。
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按下述方式进行装配首先,把预先装配好的液晶显示组件5放置在后壳体4b上,使孔19,22,10和9对准。然后,从后板4b的外表面通过在后板4中形成的孔9、在固定板7中形成的孔10和在后板21中形成的孔22插入螺栓8,并和在金属插入配件18中形成的孔19实现螺栓接合。这样,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到后壳体4b上。与此同时,固定板7被压到液晶显示组件5的后板21上,并借以在固定板7、后板21和前框架13之间实现电连接。结果,固定板7和后板21、以及前框架13一起被保持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地电压,并因而用作用来消除噪声的屏蔽。后壳体4b被这样制成,使得孔9的周围比其余的位置较厚,并且,在这个较厚部分的外表面内,形成一个有槽的部分用于容纳螺栓8的头部。在液晶显示组件5没有后板21的情况下,前框架13被这样形成,使得通过把所述前框架13的端部压到固定板7上从而构成液晶显示组件5的最外的部分,从而实现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前框架13和固定板7需要通过后板21之外的合适的装置和在电路板20中形成的地电压的图形进行电连接。最后,把前壳体4a放置到后壳体4b上,然后,将其固定在一起,从而完成显示装置1的组装。为了确保在铰链部分3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最好利用金属铰链部件加强构成铰链部分3的部分。
用这种方式,通过把孔19设置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后表面内并从外壳结构4的外部使所述的孔和螺栓8实现螺栓接合,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在外壳结构4上。这使得可以减少框架部分的宽度,同时能够牢固地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即使对于易于受到扭力影响的越来越薄面积越来越大的液晶显示组件5,也能将其直径地固定在后壳体4b上,从而阻止其被扭曲。即,和图19所示的常规结构相比,对从外部施加的力可以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并且,和图20所示的常规结构相比,由于后壳体4b没有显示窗6,所以具有相同的或者甚至更高的结构强度。此外,液晶显示组件5通过和显示表面垂直插入的螺栓被固定在外壳结构4上。和图19所示的其中液晶显示组件5通过平行于显示表面从液晶显示组件5的侧面插入的螺栓被固定的常规结构相比,这使得容易安装。
在前壳体和后壳体4a,4b由金属材料例如镁合金制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作为噪声屏蔽的固定板7,通过利用胶带或补板盖住露在后壳体4b的外表面上的螺栓8头部,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
下面参照图3和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图3是沿着图18的箭头A—A表示的直线取的截面图,图4是和图3类似的但是表示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其中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将被省略;即,下面只说明其中的不同部分。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到外壳结构4上的方式。具体地说,在第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组件5利用从后壳体4b的外部插入的螺栓被固定到后壳体4b上,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组件5利用螺栓被固定在设置在外壳结构4的内部的固定板7上。这使得在后壳体4bb中不必提供孔9。结果,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之前,固定板7被固定在后板4b的内表面上,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之后把固定板7固定在后壳体4b上。固定板7可以被制成和后壳体4b完全分开的形式,或者可以和外壳结构4相连,从而使得可以围绕铰链部分3转动。此外,也可以把固定板7的一端固定在构成铰链部分3的金属铰链部件(未示出)上,使得固定板7作为金属铰链的一部分。通过把液晶显示组件5放置在固定板7上,然后通过在固定板7中形成的孔10和在后板21中形成的孔22插入螺栓18,并和在金属插入配件18中形成的孔19实现螺栓接合,把液晶显示组件5固定在固定板7上。此后,利用固定装置(未示出)例如螺栓或者接合结构把后板7固定在后壳体4b上。然后,把前壳体4a和后壳体4b配合在一起从而完成显示装置1。也可以在把前后壳体4a,4b被连接在一起的同时把其上已经固定有液晶显示组件5的固定板7固定到外壳结构4上。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在设置在外壳结构4内部的固定板7上,因而螺栓8不会暴露在显示装置1的外面而影响外观。因而,可以获得较好的外观。此外,固定板7不必具有和液晶显示组件5的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因而可以被这样制成,使得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因而,可以适应其厚度不断变薄面积不断增大的显示装置。此外,如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液晶显示组件5利用垂直于显示表面被插入的螺栓被固定,所以,和图19所示的常规的结构相比,具有装配容易的优点。
上面说明的例子中涉及的螺栓8是和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基架12中利用插入模制而形成的金属插入配件18进行螺栓接合的。不过,螺栓8的螺栓接合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来实现。在基架12是用高强度树脂材料或者高强度的非树脂材料模制而成的情况下,可以取消金属插入配件18而直接在基架12中形成孔19。在基架中形成的孔19可以具有或者没有螺纹,使得其成为有螺纹的孔或者没有螺纹的孔。在孔19没有螺纹的情况下,使用自攻螺丝作为螺栓8,使得当实现螺栓接合时形成螺纹。也可以使用后板21代替金属插入配件18。具体地说,后板21的孔22被进行毛口磨光,从而形成和其成为整体的圆柱部分,并使螺栓经过毛口磨光的这些孔实现螺栓接合。在经过毛口磨光的孔中,可以预先形成螺纹,或者在自攻螺丝和其实现螺栓接合时形成螺纹。
如上所述,螺栓和液晶显示组件5的螺栓接合可以通过在被插入基架12中的部件中形成孔,或者在基架12本身形成孔,或者通过在基架12的金属后板21中形成经过毛口磨光处理的孔来实现。这三种方法在一个显示装置中不一定单独使用,即,在一个显示装置中,它们可以结合使用。
下面参照图5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图5是沿着图18的箭头A—A表示的直线取的截面图,图6是和图5类似的但是表示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其中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将被省略;即,下面只说明其中的不同部分。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改型。具体地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固定板7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其完全盖住后壳体4b的内底面,而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固定板7a代替,和固定板7相比,其没有中心的部分,因而被制成一个具有L形截面的有拐角的部件。因而,固定板7a只盖住液晶显示组件5上形成孔19的周边的部分。固定板7a可以是两件式的,其在两个相对侧支撑液晶显示组件5,或者是框架形的,其利用四边支撑液晶显示组件5。和固定板7一样,固定板7a可以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完全和后板4b分开,或者可以和外壳结构4相连,从而可以围绕铰链部分3转动。此外,也可以把固定板7a的一端固定在构成铰链部分3的金属铰链部件(未示出)上,使得固定板7a作为金属铰链部件的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除去固定板的中心部分使得能够减少显示装置1的重量,尽管在设计时需要小心,以便确保其余部分的机械强度。
下面参照图7和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图7是沿着图18的箭头A—A表示的直线取的截面图,图8是和图7类似的但是表示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其中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将被省略;即,下面只说明其中的不同部分。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特征在于,不用用于把液晶显示组件5固定到后壳体4b或固定板7上的螺栓来实现液晶显示组件5的固定。具体地说,在后壳体4b的内表面,在相应于在液晶显示组件5中形成的孔19的位置提供凸起23。凸起23呈截头圆锥形,并通过在后板21中形成的孔22被插入在基架12中形成的孔19中。孔19被直接地在基架12中形成。通过把前壳体4a放置在后壳体4b上,使凸起23插入孔19中,然后把前后壳体固定在一起,使液晶显示组件5被夹在前后壳体之间,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其沿着平行于显示表面方向的运动由凸起23禁止。孔19和凸起23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当前后壳体4a,4b被紧密地配合在一起时,凸起23紧密地配合进入孔19中。凸起23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使得能够支撑住液晶显示组件5。在需要时,在前壳体4a的内表面上增加凸起,从而把液晶显示组件5压在后壳体4b上。在本实施例中,不使用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固定板。
如上所述,在后壳体4b上形成的凸起23被插入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后表面上形成的孔19中,然后把前壳体4a放置在顶上,使得液晶显示组件5被夹在前后壳体之间,然后把前后壳体固定在一起,借以同时使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用这种方式,液晶显示组件5被牢固地保持在前后壳体4a,4b之间。这有助于减少框架部分的宽度,同时又能实现高的固定强度。此外,前后壳体被固定在一起和液晶显示组件5的固定用一步完成。因而,使得组装更容易。
下面参照图9到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图9是沿着图18的箭头A—A表示的直线取的截面图,图10是和图9类似的但是表示在装配过程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其中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说明将被省略;即,下面只说明其中的不同部分。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组件5利用被形成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后表面中的孔19被固定在前壳体4a上。具体地说,其中使用两个具有L形截面的并且独立于前壳体4a和后壳体4b以及液晶显示组件5的固定板7b。在前壳体4a的内侧面,如图11所示的凸起24被提供在相互面对的位置。其中,如图13所示,共提供4个凸起24,在每两个相对侧提供两个凸起。固定板7b具有在其中形成的钩子25,使得和凸起24接合。如图11所示,钩子25被这样构成在固定板7b中利用冲压形成L形缺口26,每个缺口26由进入部分27和接合部分28构成。按照凸起24的数量,在每个固定板7b中提供两个钩子25,凸起24不仅和钩子25接合,而且用于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阻止其沿着平行于显示表面的方向运动。在前壳体4a的内表面上,也提供凸起29,其被类似地提供在和提供凸起24的侧面垂直的侧面上。这些凸起29不和钩子接合,只被简单地用于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
下面参照图13—17说明液晶显示组件5是如何被固定的。图13是由上方看的前壳体4a的内表面的平面图,如图14所示,液晶显示组件5被固定在凸起24之间和凸起25之间,所有的凸起都被形成在所述的前壳体4a上。然后,如图15所示,固定板7b被放置在液晶显示组件5的边沿上。然后,使固定板7b沿着液晶显示组件5的边沿滑动,当缺口26的进入部分27和凸起24重合时,固定板7b被向内压入前壳体4a的内侧面和液晶显示组件5的边沿之间的间隙。当固定板7b被进一步滑动时,钩子25和凸起24接合。此时,在固定板7b中形成的孔10和在液晶显示组件5中形成的孔19重合,如图16所示。然后,如图17所示,螺栓8被旋入孔19中,从而通过固定板7b把液晶显示组件5固定在前壳体4a上。
如图12所示,固定板7b的钩子可以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其保持住凸起24。这有助于更牢固地固定液晶显示组件5。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在液晶显示组件5中形成的孔19和固定板7b把液晶显示组件5固定在前壳体4a上。这有助于减少框架部分的宽度,同时,由于前壳体4a本身的刚度,可以实现高的装配强度。此外,液晶显示组件5利用被垂直于液晶显示组件5的显示表面插入的螺栓8被目定到固定板7b上,因而,和图19所示的常规结构相比,使得装配更加容易。
权利要求
1一种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a)扁平的显示屏;(b)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以及(c)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设置的孔,所述的孔被用于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其中所述的孔被形成在按透视与扁平的显示屏重合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其中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基架的表面上提供后板,并且所述的孔在所述后板或底板本身或者在所述后板和底板本身在按透视与扁平的显示屏重合的位置被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其中所述的孔是以下的孔中的一种或者组合在被插入基架中的插入部件中形成的孔;在基架本身形成的孔;在后板中通过毛口磨光而形成的孔。
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1)扁平的显示屏;(2)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以及(3)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被设置的孔,所述的孔被用于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b)具有一对用于容纳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壳体的外壳结构;(c)被提供在所述一对壳体中的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上的孔,所述的孔被形成在和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相应的位置;(d)螺栓,通过在壳体中形成的孔被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使得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被固定在壳体上。
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1)扁平的显示屏;(2)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以及(3)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设置的孔,所述的孔被用于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b)具有一对用于容纳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壳体的外壳结构;(c)设置在外壳结构中的固定板,使得其和与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重合,所述固定板被固定到外壳结构上;(d)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的孔,所述孔被形成在和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相应的位置;以及(e)螺栓,其通过在固定板中形成的孔被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从而使扁平屏面显示组件被固定在固定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固定板由具有L形截面的角部件构成,所述角部件盖住形成有孔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周边部分。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1)扁平的显示屏;(2)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以及(3)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设置的孔,所述的孔被用于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b)具有一对用于容纳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壳体的外壳结构;(c)被提供在一对壳体中的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的内表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被形成在和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相应的位置;其中,通过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放置在所述一对壳体之间,使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孔中,然后把所述壳体装配在一起,从而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所述外壳结构上。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包括(1)扁平的显示屏;(2)用于支撑所述扁平的显示屏的基架;以及(3)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设置的孔,所述的孔被用于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外壳结构中;(b)具有一对用于容纳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壳体的外壳结构;(c)设置在一对壳体中的具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的内表面上的凸起;以及(d)具有钩子的固定板,其中利用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旋入的螺栓,把固定板固定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上,使所述钩子和所述凸起接合,从而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外壳结构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a)具有一对壳体的外壳结构;(b)装在所述外壳结构中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所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由被夹在基架和金属前框架之间的扁平的显示屏构成;(c)设置在和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中的孔,所述孔被形成在按透视与扁平的显示屏重合的位置;以及(d)金属固定板,设置在外壳结构中,使得其和与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表面相对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表面重合,所述固定板被固定到外壳结构上,其中通过利用被旋入在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中形成的孔中的螺栓把一对壳体中的没有显示窗的一个壳体固定到扁平屏面显示组件上,从而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外壳结构上,并且同时使前框架和固定板电气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装在外壳结构中的扁平屏面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前壳体有显示窗。扁平显示屏支撑并固定在基架上。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具有在与其显示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形成的孔,所述的孔形成在按透视与扁平的显示屏重合的位置上。通过后壳体或者外壳结构中的固定板将螺栓旋入所述孔中,或者在前后壳体装配在一起时在所述孔中插入后壳体内表面上的凸起,或者由螺栓固定与前壳体内表面上形成的凸起接合的固定板,使扁平屏面显示组件固定到外壳结构上。
文档编号G02F1/13GK1280332SQ0012021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3日
发明者西尾俊哉, 岩崎章二, 胜川一寿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鸟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