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43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焦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变焦光学镜头,属于光学仪器的光学镜头结构改造。
现有的变焦光学镜头的镜身部固定定圈,动圈相对于定圈转动,并带动镜头内部的镜片轴向移动,使焦距发生变化。在动圈和定圈的外壁上分别刻有不同的焦距数值和基准线,变焦时,操作者通过直接观察动圈外壁上刻制的焦距数值和基准线的对准情况,估计出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大小,然后转动动圈进行变焦。这种变焦镜头的缺陷在于变焦镜头的焦距估计误差较大,并且需要靠近镜头进行观察。近年来许多照相机、摄像机的光学镜头变焦结构改造为自动变焦,但仍然存在不能较准确地显示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大小的缺陷,这种变焦镜头被用在人不能靠近的地方和环境中,就给确认某一位置的变焦焦距和远距离控制自动变焦带来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较准确地显示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大小,且能自动变焦的光学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由变焦镜头驱动电机通过大齿轮带动变焦凸轮、限位撞块、限位开关及镜头组构成变焦光学镜头,带动镜头组移动的变焦凸轮上啮合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轴同轴的传动轴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的输出连接到调焦量显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传感器和微动开关的输出连接到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在变焦光学镜头的变焦机构上安装传感器,将焦距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可让操作者得到较准确和易观察的焦距变化误差指示,结合采用驱动电机驱动进行变焦,可实现变焦光学镜头自动变焦的远距离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变焦光学镜头的主体剖示图。
图2为
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变焦光学镜头的显示电路原理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变焦光学镜头的驱动电机1带动驱动轴2转动,驱动齿轮3与驱动轴2相连,并随之转动。驱动齿轮3与大齿轮4啮合。大齿轮4与变焦齿轮5联结在一起。变焦凸轮5上安装变焦光学镜头组14,并带动镜头组14移动,使镜头焦距发生变化。传动齿轮6与变焦凸轮5啮合并随之转动,与传动齿轮6同轴转动的传动轴8上安装传感器9。传感器9输出与镜头变焦量成比例变化的电信号。传感器9的输出连接到调焦量显示电路13和驱动电机1的控制电路19。
如图2所示,变焦凸轮5连接变焦限位撞块7,变焦镜头镜身部相应于变焦的两个极限位置处分别安装有位置限位开关10。限位撞块7随变焦凸轮5一起转动到变焦极限位置时,限位撞块7碰撞限位开关10,限位开关10产生一个开关信号,送入驱动电机1的控制驱动电路19,控制驱动电机1停止转动,并只能反向转动。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显示电路原理图。传感器9的一个输出线连接到恒压源15和电压表11的连接点,恒压源15的另一端串联连接电阻12。电阻12连接到传感器9的另一输出线。传感器9的电阻值随着镜头焦距发生变化而变化,传感器9上的电压亦极应产生变化,与传感器9并联的电压表11随即显示相对于焦距值变化的数值。该显示电路可置放于相距变焦镜头较远的位置。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变焦光学镜头的焦距显示电路原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变焦光学镜头机械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传感器9的输出连接到信号处理电路16,信号处理电路16的输出送入放大电路17进行放大后,送到数字显示电路18和驱动电机1的控制电路19。
根据需要可将传感器9的输出线连接到距离相隔较远的显示电路13和控制电路19,实现变焦镜头焦距变化远距离数字显示和自动调焦。
权利要求1.一种变焦光学镜头,由变焦镜头驱动电机(1)通过大齿轮(4)带动变焦凸轮(5)、限位撞块(7)、限位开关(10)及镜头组(14)组成,其特征在于带动镜头组(14)移动的变焦凸轮(5)上啮合传动齿轮(6),与传动齿轮(6)同轴的传动轴(8)上安装传感器(9),传感器(9)的输出连接到调焦量显示电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和限位开关(10)的输出连接到驱动电机(1)的控制电路(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焦光学镜头,涉及一种光学仪器变焦机构。该变焦光学镜头解决了现有变焦镜头不能显示焦距变化量的问题。该变焦光学镜头包括变焦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驱动镜头移动的变焦凸轮,通过在与变焦凸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上安装传感器,将变焦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显示电路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变焦镜头的远距离控制,可在操作者不宜接近或有毒有害的环境中使用。
文档编号G03B3/12GK2420657SQ0022270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5日
发明者魏全忠, 蒋世磊, 栗坤, 叶红伟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