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43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睛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护目镜。
机动车辆夜间会车时,耀眼的灯光使双方司机不能正常观察路面,影响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虽然,已有一些关于汽车会车自动变光装置,但是,因为涉及到汽车生产线的改造,而且汽车制造厂家众多,即使个别车辆采用也无法改变现状。
中国专利说明书CN2370438Y公开了一种电致瞬间变色防护镜,该防护镜能实现依环镜光的强弱来变化镜片颜色。但这种护目镜由于光敏管设置在镜框中部的感光孔中,而对方汽车的光线从驾驶员的左侧射来,光敏管接收的光线相对较小,输出信号就小,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液晶镜片的反应不够快,使驾驶员对光线的反应不够迅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液晶镜片能根据光线强度自动变色,而且可使驾驶员对光线的反应更加迅速的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由眼镜腿、眼镜框和液晶镜片组成,眼镜腿上设有电源,眼镜框的中部设有液晶驱动电路,眼镜框与眼镜腿的连接处具有触点式开关,眼镜框正面嵌有光敏管,该光敏管与液晶驱动电路、电源、液晶镜片和触点式电源开关相连,液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液晶镜片相连,光敏管嵌于眼镜框的左框的左上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光敏管设置在眼镜框的左框的左上角,而汽车会车时,对方汽车的光线从驾驶员左侧射来,因而光敏管接收的光线比光敏管在眼镜框中部接收的光线多,输出电信号大,检测的灵敏度也就得到提高,使液晶镜片的反应更快,即变色速度加快,并使驾驶员对光线的反应迅速,从而可尽量避免交通事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腿上电源设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1~4所示,一种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由眼镜腿1、眼镜框2和液晶镜片6组成,眼镜腿1上设有电池电源7,眼镜框2的中部设有液晶驱动电路3,眼镜框2与眼镜腿1的连接处具有触点式开关5,眼镜框2正面嵌有光敏管4,该光敏管4与液晶驱动电路3、电源7、液晶镜片6和触点式电源开关5相连,液晶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与液晶镜片6相连,光敏管4嵌于眼镜框2的左框2-1的左上角。
如图3所示,电池电源7装在眼镜腿1上,该电池电源7可采用锂电池,安装时,在锂电池上覆盖接电片8,然后盖上电源盖9,并用螺钉拧紧固定即可。
如图4所示,液晶驱动电路由常规集成电路IC及其周边元器件组成,IC的型号可以采用9607。集成电路IC的4脚接光敏管的正极,集成电路的输出端与液晶镜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眼镜腿1展开时,眼镜腿1前端部挤压触点式开关5的触点,使触点接触,开关5闭合,液晶驱动电路3接通,此时,光敏管4感受外界光线变化,强光时,光敏管4输出电压升高,集成电路IC脉宽增大,占空比改变,液晶镜片6关闭时间延长,开启时间缩短,从而使透光减少;弱光时,光敏管4输出电压降低,集成电路脉宽变窄,使液晶镜片6开启时间延长,关闭时间缩短,致使透光增加。因而液晶镜片可根据光线的强度自动变色。停止使用时,将眼镜腿1折叠起来,触点式开关5断开,液晶驱动电路3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镜片1采用双层镜片,如镜片发生碰摔不会象一般镜片那样一次性破碎,因该镜片中间真空,四周用强力胶封装,拉力强度好,双层封装镜片也不会同时破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液晶技术,使镜片透光调节反应快(毫秒数量级),可调范围大,由于人眼具有视觉滞留特性,通过控制镜片开闭的间隔时间,使透光率改变,眼睛就能感受到光线的连续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由眼镜腿(1)、眼镜框(2)和液晶镜片(6)组成,眼镜腿(1)上设有电源(7),眼镜框(2)的中部设有液晶驱动电路(3),眼镜框(2)与眼镜腿(1)的连接处具有触点式开关(5),眼镜框(2)正面嵌有光敏管(4),该光敏管(4)与液晶驱动电路(3)、电源(7)、液晶镜片(6)和触点式电源开关(5)相连,液晶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与液晶镜片(6)相连,其特征在于光敏管(4)嵌于眼镜框(2)的左框(2-1)的左上角。
专利摘要一种电致瞬间变色护目镜,由眼镜腿、眼镜框和液晶镜片组成,眼镜腿上设有电源,眼镜框的中部设有液晶驱动动电路,眼镜框与眼镜腿的连接处具有触点式开关,眼镜框正面嵌有光敏管,该光敏管与液晶驱动电路、电源、液晶镜片和触点式电源开关相连,液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液晶镜片相连,光敏管嵌于眼镜框的左框的左上角。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镜片能根据光线强度自动变色,并可使驾驶员对光线的反应更加迅速,从而尽量避免交通事故。
文档编号G02C7/00GK2442290SQ00221950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7日
发明者恽一清 申请人:恽一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