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06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光开关,例如用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光开关。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液晶切换纤心之间的光通路的一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在这些光学元件中,光开关作为光通信交换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具有切换光通路的功能。在光通信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光开关至今都是公知的。在这些光开关中,使用光波导通过各种物理现像切换光传播通路的这种类型的光开关具有高可靠性和高速度的优点,因为这种类型的光开关没有任何利用机械方式可移动的部分。作为这种类型的光开关,已知有使用光波导的光开关,例如具有电—光或声—光效应的LiNbo3介质晶体波导、利用载波注入的半导体波导、或利用热—光效应的石英波导。
作为具有这样的光波导的这种类型的光开关,利用液晶的光开关也是公知的。从广义来说,液晶具有光电效应,即液晶的折射率按照所加的电场而改变。液晶进一步还具有下述性质可由低电压驱动;具有高可靠性,这由用于显示的满意结果证明;和,可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生产。例如,在JP-A-5-165068中就描述了这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这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具有如下结构在下包层上形成两个相互平行并且靠近的具有耦合部分的单模光纤心图形;在下包层上与耦合部分对应的一部分上还形成一个下电极;用取向液晶填充耦合部分,并用具有上电极的玻璃板密封之。
然而,在这种类型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中,形成有液晶和下电极,因而使几乎整个下包层都由液晶和下电极覆盖。与此相应地,因为包层的折射率在包层的大部分区域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于波导模产生了扰动,所以产生了被认为是对于开关至关重要的大的串扰。而且,如果有一些液晶分子没有在预定方向定向,则因为波导心的耦合部分在三个表面与液晶试图接触,使由于未定向的液晶分子引起的散射损耗增加。进而,因为下电极的位置非常靠近波导心的耦合部分,所以由于下电极引起的损耗变得极大。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因为光开关的结构中除了一对上和下电极外没有布置任何一个电极,所以偏振依赖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以下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1)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定使该向列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以下三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中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且与包含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平行的空间、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和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上表面从而可以置于所说第一和第二纤心上的空间;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相对的表面上,从而可以覆盖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间隙部分;成对设置的第二和第三电极,所说的第一电极置于这两个电极之间,提供所说的第二和第三电极是为了使液晶分子沿垂直于所说的取向膜的取向方向的方向取向;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
(2)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定使向列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以下三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中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且与包含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平行的空间、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和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上表面从而可以置于所说第一和第二纤心上的空间;一对电极,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相对的表面上,提供所说的这对电极以便使液晶分子沿垂直于所说的取向膜的取向方向的方向取向;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所说的这对电极。
(3)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被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两对电极,它们沿着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靠近所说的第一纤心的外部上表面上以及第三纤心的靠近所说的第二纤心的外部下表面上;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所说的两对电极。
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涉及在日本专利申请No.P2002-036618(2002年2月14日提交)中包含的主题,在这里参照引入了该申请的全文。
图2是沿

图1的A-A线取的剖面图;图3A和3B是平面图,表示的是如图1所示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光通路切换状态的一个例子。
图4A和4B是剖面图,说明如图1所示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光通路切换的理论。
图5是剖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图6是剖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图7是剖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图8是平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具有4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双门型光开关系统。
图9是平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具有2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双门型光开关系统。
上和下基片8A和8B由折射率低于构成纤心1A和1B的材料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折射率为1.523的(SiO2-TiO2)作为上和下基片8A和8B的材料。下基片8B包围纤心1A和1B,并且用作包层3。另一方面,例如,折射率为1.530的(SiCl4-TiCl4)可以用作纤心1A和1B的材料。
提供第三纤心4,以使下基片8B完全由第三纤心4包围。第三纤心4包含密封在密封部件9以及上和下取向膜7A和7B内的向列液晶。沿着下基片8B的相对的边缘提供密封部件9。通过垫圈11来调节第三纤心4的液晶的厚度。
构成第三纤心4的向列液晶的种类不受限制,可以使用4-(4-戊烷基)环己基苯甲腈(4-(4-pentylcyclohexyl)cyanobenzene)作为向列液晶。可以使用已知的材料作为上和下取向膜7A和7B中的每一个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经过磨擦处理的聚酰胺膜作为上和下取向膜7A和7B中的每一个的材料。
在上取向膜7A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电极6B,使纤心1A和1B对之间的间隙由第一电极6B覆盖。在第一电极6B的相对的两侧上并且在分别和纤心1A和1B相比略微向外的位置上形成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6A、6B、6C分别单独控制。确定由于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的存在的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使其垂直穿过取向膜7A和7B的取向方向。
优选地,所形成的每个纤心1A和1B要远离相应的电极,这个分开的距离不小于每个纤心1A和1B的宽度的一半。虽然可以使用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的电极材料作为所说的每个电极的材料,但是如果使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则吸收变得相当地大。因此,若按以上所述方式确定电极与纤心之间的距离的话,则可以抑制由于吸收引起的损耗。
在按以上所述方式构成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通过调节加在这对电极6A和6B之间的电压可以控制在第三纤心4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可以切换在纤心1A和1B之间的光路。例如,每个光信号5A和5B可以从一个入射侧的纤心传输到第三纤心4,并且进一步传送到另一个纤心,如图3A所示。例如,像这样传送到另一纤心的光信号可以再一次地传送到第三纤心4,并进一步地传送到入射侧的纤心,如图3B所示。顺便说一下,在以下的描述中,称从与光信号入射的纤心相同的纤心输出每个光信号的情况为“接通状态“(图3B),称从与光信号入射的纤心不同的另一纤心输出每个光信号的情况为“断开状态“(图3A)。
当如图4A所示向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施加相对第一电极6B来说是同相位的电位以切换光路时,在第三纤心4中产生从第一电极6B指向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的电场,如图4A中的箭头所示,从而使从第一电极6B指向纤心1A和1B的电场起主要作用。结果,对于TE模式中的偏振光(以下,将TE模式中的偏振光简称为TE偏振光)耦合的系数的变化占优势。另一方面,当将一个相对于第一电极6B的电位来说是反相的电位作为基准电位加到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上时,如图4B所示,从第二电极6B指向第三电极6C的电场在第三纤心4中起主要作用,如图4B中的箭头所示,从而使TM模式(以下,将TM模式中的偏振光简称为TM偏振光)中对偏振光耦合的系数的变化占优势。当按照以上所述的方式调节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B相对于第一电极的电压和相位时,就可以调节对于TE偏振光和对于TM偏振光这两者的接通状态/断开状态,消除偏振依赖性。
一般情况下,液晶折射率变化比形成纤心1A、1B的材料和形成包层3的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要大上几十倍左右。因此,肯定可以实现通过低电压的切换操作。
顺便说一下,在第三纤心4中使用的向列液晶展示出正向折射率变化的情况下的切换模式和使用的向列液晶展示出负向折射率变化的情况下的切换模式刚好相反。
此外,结构本身是可以变化的。例如,第三纤心4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纤心1A和1B的平行部分之间的间隙中形成,图5是和图2类似的剖面图。这就意味着,下取向膜7B是在沿纤心1A和1B之间的间隙构成的一个槽的下部形成的,因此可以从下基片8B的上表面开始延伸。这个槽中填充有向列液晶。下基片8B的整个表面用上取向膜7A覆盖,借此可以形成第三纤心4。进而,第一、第二、第三电极6B、6A、6C按照和以上所述相同的方式设置在上取向膜7A的上表面上。在这样构成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只有在图5中的第三纤心4的左和右侧表面的这两个表面分别与纤心1A和1B接触。因此,和相关技术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其中所形成的第三纤心4使得纤心1A和1B基本上完全由第三纤心4覆盖)相比,极大地减小了串扰,并且减小了损耗。
顺便说一下,在按照以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下取向膜7B可以省去不用,只提供上取向膜7A,因为形成下取向膜7B是很困难的。或者,可以形成第三纤心4(或者在槽的下部)的下取向膜7B,使下取向膜7B延伸到比纤心1A和1B更深的位置。
进而,形成第三纤心4,以使只有纤心1A和1B的上表面由第三纤心4覆盖,如图6所示;图6是类似于图5的剖面图。虽然可以使第三纤心4的下取向膜7B与纤心1A和1B的上表面接触,但是如果担心下取向膜7B的光干扰,可以在纤心1A和1B的每个上表面和下取向膜7B之间提供极小的间隙。(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虽然在附图中没有表示出来,但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结构中,要从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的每个实例中除去三个电极6A、6B、6C中的任何一个。顺便说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三纤心4的光通路切换要受到是哪一种偏振光的限制。例如,当去掉第一电极6B时,可以切换TE偏振光的光通路,因为在第二和第三电极6A和6C之间的水平电场占优势(见图4B)。例如,当除去第二或第三电极6A和6C时,可以切换TM偏振光的光通路,因为指向纤心侧的电场占优势(见图4A)。
因此,在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当光信号5A和5B是随机偏振时,在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的输入侧分开提供诸如波片之类的偏振单元,用于把光信号5A和5B偏振成TE偏振光或TM偏振光。(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在图7中表示的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图7是类似于图6的一个剖面图。在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第三纤心4设置在上基片8A和下基片8B之间。在上取向膜7A的表面上提供纤心1A和一对上电极6A和6C,使纤心1A设置在这对上电极6A和6C之间。在下取向膜7B的表面上提供另一个纤心1B和一对下电极12A和12C,使纤心1B和这对下电极12A和12C分别位于纤心1A和这对上电极6A和6C的对面。即,提供这对纤心1A、1B和这对上电极6A和6C以及这对下电极12A和12C,以使它们能够夹持所说的第三纤心4。通过没有示出的垫圈来调节液晶的厚度。第三纤心4用密封部件9密封。
在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中,在向下电极12A和12C施加电位时,当上电极6A和6C保持电位相等的时候,对于TE偏振光的耦合系数变化占优势。在向另一对相对电极(例如6C和12C)施加电位时,当一对相对的电极(例如6A和12A)保持电位相等的时候,对于TM偏振光的耦合系数变化占优势。因此,按照和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相同的方式,可以消除偏振依赖性。顺便说一下,可以按照各种形式对于可以施加电压的各对电极进行组合。例如,可以组合电极对6A的12C,电极对6C和12A。(双门型光开关系统)可以将偶数个如以上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相互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作为整体的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的单个光开关状的结构。在本发明中,把具有这样的偶数个相互连接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的并且整体作为单个光开关起作用的结构定义为“双门型光开关系统“。
图8是一个典型的视图,表示具有4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一个双门型光开关系统,这是双门型光开关系统的一个实例。如图8所示双门型光开关系统按照以下所述构成。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一个输出端c通过光波导20连接到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一个输入端e。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另一个输出端d通过光波导20连接到第四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D的一个输入端m。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C的一个输出端k通过光波导20连接到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另一个输入端f。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C的另一个输出端1通过光波导20连接到第四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D的另一个输入端n。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一个输入端a用作第一输入端口(IN1)。第三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C的一个输入端j用作第二输入端口(IN2)。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一个输出端g用作第一输出端口(OUT1)。第四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D的一个输出端p用作第二输出端口(OUT2)。因此,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另一个输出端h终止,成为一个伪端口1,并且第四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D的另一个输出端o终止,成为一个伪端口2。
按照与在波导型液晶光开关中相同的方式(见图3A和3B)定义在双门型光开关系统中的接通状态/断开状态。即,从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由第一输入端口IN1指定的光信号、同时从第二输出端口OUT2输出由第二输入端口IN2指定的光信号的状态被定义为“接通状态”。与此相反,从第二输出端口OUT2输出由第一输入端口IN1指定的光信号、同时从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由第二输入端口IN2指定的光信号的状态被定义为“断开状态”。此,外,在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中,从每个输出端口输出的光信号的强度与没有输出的光信号(杂散光)的强度之比被定义为“消光比”。
为了获得双门型光开关系统的接通状态,所有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10D都要接通。结果,输入进入第一输入端口IN1的光信号从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输出端c输出,然后输入进入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输入端e,并且从输出端g即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这时,即使有杂散光,也不能从原始输出端口输出杂散光,这是因为在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中的杂散光从输出端d输出并且抵达伪端口2、而在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中的杂散光抵达伪端口1的缘故。于是,可以实现高消光比。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断开状态,所有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10D都要断开。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从伪端口1或伪端口2输出杂散光。
如图9所示,可以相互连接两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以形成作为整体的单个光开关。这个光开关的结构如以下所述。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一个输出端c通过光波导20连接到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一个输入端e。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一个输入端a用作第一输入端口IN1。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另一个输入端f用作第二输入端口IN2。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一个输出端g用作第一输出端口OUT1。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另一个输出端d用作第二输入端口OUT2。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另一个输出端h用作伪端口。
为了获得双门型光开关系统的接通状态,第一和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和10B都要接通。结果,输入进入第一输入端口IN1的光信号从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输出端c输出,然后输入进入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B的输入端e,并且从输出端g即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这时,即使有杂散光,杂散光也要抵达第一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的另一个输出端d并且从第二输出端口OUT2输出。因此,消光比与单独使用一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情况相同。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断开状态,第一和第二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和10B都要断开。结果,还是从伪端口输出已经输入进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口IN1和IN2的光信号中的每一杂散光。
如以上所述,具有两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10A和10B的双门型光开关系统是很便宜的,因为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数目小。然而,双门型光开关系统的结构必需要使得在接通状态不使用第二输出端口OUT2,因为从第二输入端口IN2不可能向第二输出端口OUT2输出光。
虽然双门型光开关系统的结构最好是所有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整体式地通过光波导相互连接在一个基片上,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到单独形成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通过光纤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如以上所述,与相关技术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相比,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低插入损耗和高性能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
权利要求
1.一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所说的光开关进一步包括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使向列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以下三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中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且与包含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平行的空间、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和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上表面从而可以置于所说第一和第二纤心上的空间;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相对的表面上,从而可以覆盖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间隙部分;成对设置的第二和第三电极,所说的第一电极置于这两个电极之间,提供所说的第二和第三电极是为了使液晶分子沿垂直于所说的取向膜的取向方向的方向取向;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其中对于加到相应的电极上的电压以及所说的电压的相位进行调节,以便针对TE或TM模式的偏振光改变所说的第三纤心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切换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所说的光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其中每个所说的电极都远端所说的第一或第二纤心,分开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或第二纤心的宽度的一半。
4.一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所说的光开关进一步包括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使向列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以下三个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中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且与包含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平行的空间、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和覆盖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上表面从而可以置于所说第一和第二纤心上的空间;一对电极,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与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相对的表面上,提供所说的这对电极以便使液晶分子沿垂直于所说的取向膜的取向方向的方向取向;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所说的这对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其中每个所说的电极都远端所说的第一或第二纤心,分开的距离不小于第一或第二纤心的宽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进一步包括一个偏振单元,用于将入射光标准化为TE或TM模式的偏振光。
7.一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一个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在所说的这对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所说的光开关进一步包括由向列液晶制成的第三纤心,向列液晶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所说的这对取向膜使向列液晶沿预定方向取向,所说的第三纤心设置在被夹持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两对电极,它们沿着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所说的第三纤心的靠近所说的第一纤心的外部上表面上以及第三纤心的靠近所说的第二纤心的外部下表面上;和一个包层,用于整体包围所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纤心、以及所说的两对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其中对于加到相应的电极上的电压进行调节,以便针对TE或TM模式的偏振光改变所说的第三纤心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切换在相互靠近的所说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所说的光通路。
9.一种双门型光开关系统,包括两个或四个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和光波导或光纤,所说的两个或四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通过所说的光波导或光纤相互连接在一起,使一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光波导或光纤连接到其它或另一个波导型液晶光开关的一个输入端;其中所说的双门型光开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和一个或两个伪输出端。
10.一种光开关,包括第一和第二纤心;第三纤心,它由向列液晶制成,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纤心的附近,第三纤心确定了一个第一侧和与相对于第三纤心来说的第一侧相对的一个第二侧;和设置在第一侧的至少两个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开关,其中的第一和第二纤心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开关,其中至少两个电极设置在与包含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基本上平行的一个平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开关,其中至少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在相对于第一电极来说的第二电极的对面的第三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开关,其中第一电极经过第三纤心与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间隙面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开关,其中第一纤心设置在第一侧,第二纤心设置在第二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开关,其中至少两个电极包括设置在基本上垂直于包含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平面的一个平面上的第一和第二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开关,进一步包括第三和第四电极,它们设置在第二侧上并且设置在基本上垂直于包含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平面的一个平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开关,其中第一电极相对于第一纤心来说定位在第二电极的对面,第三电极相对于第二纤心来说定位在第四电极的对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开关,其中第一电极经第三纤心与第三电极面对,第二电极经第三纤心与第四电极面对。
全文摘要
一种波导型液晶光开关包括光波导,有一对相互靠近的第一和第二纤心用于切换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光通路;向列液晶的第三纤心封闭在一对取向膜之间并且通过取向膜沿预定方向取向,第三纤心在以下三个空间之一中覆盖第一和第二纤心且与含第一和第二纤心的光轴在内的一个平面平行的空间、夹持在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空间、和覆盖第一和第二纤心的上表面从而可以置于第一和第二纤心上的空间;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三纤心的与第一和第二纤心相对的表面上,覆盖在第一和第二纤心之间的间隙;成对设置的第二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在这两个电极之间,使液晶分子沿垂直于取向膜的取向方向的方向取向;一个包层,整体包围第一至第三纤心和第一至第三电极。
文档编号G02F1/13GK1438519SQ0310442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4日
发明者河本真司, 仲间健一 申请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