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段落感的功能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37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段落感的功能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转盘,用来被旋转以便选择一装置的功能,尤其是涉及一种功能转盘,其在选择图像提取装置,如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功能时,具有操作上的段落感。
背景技术
由于数字相机具有体积小、不消耗底片、免冲洗、且可以大量储存并传输图像数据的优点,特别是在家庭、个人使用的市场,已逐渐成为照相机领域中的主流。
由于数字相机可将图像数据数字化,于是可以在同一台相机上增添许多功能,例如播放、拍摄、连续拍摄、夜景拍摄、摄影……等功能。每一个功能分别给予一个按钮或开关来控制,除占有如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表面太多位置外,还有操作复杂难以被使用者所接受的缺点。
参阅图1,图1是公知技术的功能转盘的示意图。公知技术中大多数将所需控制的数种功能,都安排在同一个功能转盘10上,利用旋转功能转盘10来选择使用者所需要的数字相机12的功能。
为了要使使用者确定数字相机12的功能转盘10已经被旋转到预定的功能位置,数字相机12的设计开发者,将功能转盘10设计成当被操作旋转时,能让使用者感觉到段落感,以使使用者确定数字相机12已经被设定在所要选择的功能上。
为此公知技术需要有多种解决方案,大多数是由许多金属元件组成,在旋转数字相机12的功能转盘10时,使这些金属元件彼此扣击产生振动,而使使用者感觉到段落感。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段落感的要求,然而许多金属元件的组成已经造成数字相机的成本上升,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复杂的工艺过程也使数字相机12的功能转盘容易发生故障。并且公知技术只利用单纯的元件扣击,其所产生的段落感并不理想。特别是有关段落感的感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数字相机12是直接畅销于市场的电子产品,在数字相机12价格竞争激烈的今日,质感的改善是增加数字相机12价格的重大因素。这些质感包含数字相机外观设计、机壳材质、机壳表面各元件精细的程度,并且还包含功能转盘10被旋转时,能让使用者感觉到的段落感。
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当数字相机12的功能转盘10被使用者操作时,以简单的元件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除降低数字相机12的成本外,还可以增进数字相机12的质感,从而增加数字相机12的附加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转盘,该功能转盘设置于图像提取装置等装置上,例如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上,用于被旋转以选择该装置如播放、拍摄、连续拍摄、夜景拍摄、摄影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转盘,该功能转盘是用简单的元件组合,可使使用者在操作该功能转盘时能感受到段落感,以使使用者确认例如数字相机的装置已经被设定到使用者所选择的功能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功能转盘被旋转时所产生的段落感,以增加数字相机的质感,并增加数字相机的附加价值。
本新型的功能转盘包括一旋转外盖、一转盘底座、以及一金属弹片。该旋转外盖包括一外盖底座,外盖底座位于旋转外盖的内侧,并与旋转外盖的内侧部分相连,且外盖底座受旋转外盖的旋转带动而同步旋转。其中旋转外盖的外侧可被一使用者接触并被使用者旋转操作,以选择该装置的功能。转盘底座固定在装置上,转盘底座的底侧包括数个环状分布的凹槽,其中旋转外盖套合转盘底座并可被旋转操作。金属弹片包括一固定部分以及至少一弹性延伸部分,采用至少一螺丝将固定部分固定在外盖底座的底侧,弹性延伸部分的一接触端弹性抵触转盘底座底侧的数个凹槽所分布的环状区域,当旋转外盖被使用者旋转时,接触端与环状区域接触并移动,当接触端移动至凹槽时滑落在该凹槽中,藉此以产生段落感。
其中,该螺丝的螺丝头与旋转外盖的底侧表面保持一预定距离,在弹性延伸部分的接触端滑落在该凹槽中时,接触端与凹槽的撞击力会传动并使固定部分振动且撞击螺丝头,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固定在旋转外盖的外盖底座底侧的金属弹片,通过该金属弹片的弹性延伸部分滑落于凹槽时撞击凹槽的底部,从而产生段落感。另外通过金属弹片的固定部分撞击螺丝头,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因此,提高如数字相机等装置的质感,以提高数字相机在市场上销售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实质可以通过以下详述和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中图1是公知技术的功能转盘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转盘的示意图;图2B是螺丝周围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功能转盘的剖面图;以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能转盘的功能按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A,图2A是本实用新型功能转盘32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转盘32,该功能转盘32设置在图像提取装置等装置30上,如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上,用于被旋转以选择该装置30的功能,如播放、拍摄、连续拍摄、夜景拍摄、摄影…等功能。功能转盘32包括一旋转外盖34、一转盘底座38、以及一金属弹片42。
旋转外盖34包括一外盖底座36,外盖底座36与旋转外盖34的内侧部分相连,并位于旋转外盖34的内侧。外盖底座36由旋转外盖34的旋转带动而同步旋转。其中旋转外盖34的外侧可以被一使用者接触而被使用者旋转操作,以便选择装置30的功能。转盘底座38固定在如数字相机的装置30上,从数字相机内部向转盘底座38的底侧看(如图2A),转盘底座38与外盖底座36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转盘底座38用近似中空圆环状结构包围近似圆形的外盖底座36,这样,外盖底座36可以在固定的转盘底座38的圆环状中空中旋转。转盘底座38的底侧包括数个以环状分布的凹槽40,这些凹槽40以相等的间距环状排列。其中旋转外盖34套合转盘底座38,例如在旋转外盖34的内侧用滑轨来套合转盘底座38,由此,旋转外盖34可以被旋转操作而不会与装置30脱离。
金属弹片42包括一固定部分44以及二弹性延伸部分46。二个螺丝48的固定元件将固定部分44固定在外盖底座36的底侧。该二弹性延伸部分46为二个金属挠臂,二弹性延伸部分46的末端分别包括二接触端52,通过金属挠臂的弯曲而接触转盘底座38底侧,产生一推抵转盘底座38底侧的应力。其中,二接触端52是对称且接触凹槽40所分布的环状区域60,并在移动时同时滑落在二相异凹槽40中。当旋转外盖34被使用者旋转时,带动外盖底座36同步旋转,并进而带动金属弹片42旋转,使二接触端52在环状区域60中接触,并进行环状移动,当二接触端52移动至凹槽40中的二个凹槽40时,二接触端52滑落在二个凹槽40中,并撞击二个凹槽40的底部表面,藉此产生段落感。在二接触端52滑落于二个凹槽40中后,如继续旋转旋转外盖34,则二接触端52滑脱并离开二个凹槽40。
参阅图2B,图2B为螺丝48周围的放大示意图。其中,螺丝48的螺丝头50与旋转外盖34的底侧表面保持一预定距离以形成一间隙D,该预定距离大于金属弹片42的厚度,这样,金属弹片42的固定部分44在间隙D中有一些活动空间。在弹性延伸部分46的接触端52滑落在凹槽40中时,接触端52与凹槽40的撞击力将沿着弹性延伸部分46传动至固定部分44,并使固定部分44振动且撞击螺丝头50,进而发生撞击螺丝头50的声响,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
如上述的功能转盘32,其中这些凹槽40底部的表面可以为一金属表面。当金属弹片42的弹性延伸部分46的接触端52移动并滑落凹槽40时,撞击凹槽40底部的金属表面,将产生更明显的段落感。除此之外,使用不同材质、厚度、或形状的金属弹片42,或是使用不同材质的螺丝48或是不同厚度、形状的螺丝头50,也将产生不同的段落感,例如较厚的金属弹片42或是螺丝头50,将产生声音低沉、感觉厚重的段落感。较薄的金属弹片42或是螺丝头50,将产生声音清脆、感觉轻快的段落感,可以配合数字相机的外观、造型,以及市场预定的价位来决定不同的段落感。
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功能转盘32的剖面图。如上述的功能转盘32,其中功能转盘32还包含一第一制动子54以及一第二制动子56。第一制动子54与转盘底座38固定连接,并位于转盘底座38与旋转外盖34之间,通常位于上述旋转外盖34套合转盘底座38的滑轨中。第二制动子56与旋转外盖34的内侧固定连接,并位于转盘底座38与旋转外盖34之间的滑轨中。旋转外盖34被旋转带动第二制动子56移动时,通过第一制动子54以及第二制动子56的相互干涉,阻挡旋转外盖34的旋转幅度,以使旋转外盖34被限制在一预定角度范围中来回旋转,如此以配合现行操作并选择数字相机功能的实际设计需求。如进一步要缩小所旋转的预定角度范围,则可以设置二个第一制动子54,或者设置二个第二制动子56,使第二制动子56活动于二个第一制动子54之间,或者是使第一制动子54活动于二个第二制动子56之间,如此可以限定更小的使旋转外盖34旋转的预定角度范围。
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能转盘32的功能按钮58的示意图。如上述的功能转盘32,其中旋转外盖34为中空环状结构,功能转盘32还包括一功能按钮58,功能按钮58可活动于旋转外盖34的环状中空部分中,配合所选择的功能以进行功能开始与结束的操作。通常在数字相机中,上述的功能按钮58即为一般所称的快门,并在使用者旋转功能转盘32选择所需的功能之后,由该快门操作控制功能的开始与结束。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固定在旋转外盖34的外盖底座36底侧的金属弹片42,通过金属弹片42的弹性延伸部分46滑落于凹槽40时撞击凹槽40的底部来产生段落感,进一步通过金属弹片42的固定部分44撞击螺丝头50,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因此,用简单的元件在操作功能转盘时产生段落感,可进一步提高如数字相机等装置30的质感,从而提高数字相机在市场上销售的价值。
通过以上对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实质,而并非用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在本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对本新型做出各种改变和等同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1.一种功能转盘,其设置在一装置上,用于被旋转以选择所述装置的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转盘包括一旋转外盖,包括一外盖底座,与所述旋转外盖的内侧部分相连,且所述外盖底座受旋转外盖的旋转带动而同步旋转,其中旋转外盖的外侧可被使用者接触而旋转,以便选择所述装置的功能;一转盘底座,其固定在所述装置上,所述转盘底座的底侧包括数个环状分布的凹槽,其中旋转外盖套合转盘底座;以及一金属弹片,其包括一固定部分以及至少一弹性延伸部分,至少一固定元件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在外盖底座的底侧,所述弹性延伸部分的一接触端弹性抵触转盘底座的数个凹槽所分布的环状区域,当旋转外盖被旋转时,接触端与所述环状区域接触并移动,当接触端移动至凹槽时将滑落在凹槽中,藉此以产生段落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为一螺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头与旋转外盖的底侧表面所保持的一预定距离大于所述金属弹片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的一螺丝头与旋转外盖的外盖底侧表面保持一预定距离,弹性延伸部分的接触端滑落在凹槽中时,接触端与凹槽的撞击力将传动并使固定部分振动且撞击螺丝头,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一电子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一图像提取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的表面为一金属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转盘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制动子以及一第二制动子,所述第一制动子与转盘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转盘底座与旋转外盖之间,所述第二制动子与旋转外盖的内侧固定连接,并位于转盘底座与旋转外盖之间,通过第一制动子以及第二制动子的相互干涉,阻挡旋转外盖的旋转,使旋转外盖被限制在一预定角度范围中旋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外盖为中空环状的结构,所述功能转盘还包括一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可活动于旋转外盖的中空环状部分,配合所选择的功能来执行操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以相等的间距进行环状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二弹性延伸部分,弹性延伸部分所分别包括的接触端对称,并接触于凹槽所分布的环状区域,并在移动时同时滑落在二相异凹槽之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转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二固定元件,将金属弹片的固定部分固定在外盖底座的底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转盘,该功能转盘设置在如数字相机的装置上,用于被旋转以选择该装置的功能。功能转盘包括旋转外盖、转盘底座、以及金属弹片。旋转外盖包含外盖底座。转盘底座固定在装置上,转盘底座的底侧包括数个环状分布的凹槽。金属弹片包括固定部分以及至少一弹性延伸部分,至少一螺丝将固定部分固定在外盖底座的底侧。其中螺丝的螺丝头与旋转外盖的底侧表面保持一预定距离,利用在弹性延伸部分的接触端滑落在凹槽中时,接触端与凹槽的撞击力会传动并使固定部分振动而且撞击螺丝头,以加强所产生的段落感。
文档编号G03B17/12GK2658783SQ0320533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7日
发明者周启文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