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38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钮器,尤其指一种用于摄影镜头的固定,并可使得摄影镜头产生多段定位效果,且可供摄影镜头电线穿设的摄影镜头用枢钮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设备在现在社会中已广泛地被加以使用,而计算机搭配着其它外围设备,则可使得计算机赋予更多的功能,如相片冲洗、图片扫描、传真等等,而搭配摄影镜头(如CCD等)则使得计算机附有监视摄影或影像传输的功能,因此,像是摄影镜头等外围设备的研发也是目前计算机硬件业者所积极着手进行的工作。
就计算机使用的摄影镜头而言,其多半是经由外接的方式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并藉由驱动软件驱动摄影镜头作动,使得其可如一般的摄影机、监视器等电子器具加以运作。但这一种外接式摄影镜头多半是直接枢设在一摄影镜头支架上,而连接摄影镜头的电线则另外配线设置,使用时,必须利用手动调整其摄影角度,而固定摄影镜头的枢钮器却无法达到准确定位的效果,亦即,若经外力不慎碰撞,该摄影镜头的摄影角度便很容易走位,且另外配线设置的电线在摄影镜头枢转时,很容易会与摄影镜头的内部零件产生缠绕纠结的情形。
另外,由于具有携带方便特性的笔记型计算机的逐渐受到喜爱,直接于壳体上装设摄影镜头的笔记型计算机也已在市面上加以贩售,然而此种枢设在笔记型计算机壳体上的摄影镜头同样的无法达到良好的定位效果,若经不慎撞击,摄影镜头便很容易加以走位,且同样会有摄影镜头的电线纠结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积极进行着手从事开发,以期可研究出具有良好的多段定位效果,且可供电线在枢钮器内部穿设以避免纠结问题发生的枢钮器,经过不断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段定位,且可让摄影镜头的电线在其内部穿设的枢钮器。
为了实现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其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内部形成有通孔的中空枢轴,该枢轴一端设置有外径较枢轴大的定位块,内侧端面则形成有呈波浪状凸起的定位面,枢轴另端外侧形成有固定槽;一旋转块,该旋转块中央形成有供枢轴穿设的穿孔,且相对枢轴定位面的一侧形成有可与定位面相贴合的波浪状定位面;一可提供抵压力的弹簧及挡片,其乃是依序组装在枢轴上,而枢轴的固定槽上设置有C形环。
藉由枢轴定位块及枢转块定位面的相对旋转及其凹凸面的配合,让旋转块与定位块可达到多段定位的效果,而摄影镜头的电线可由中空枢轴的内部加以穿设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因此摄影镜头枢转时,电线也不会有纠缠等情形发生。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请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枢钮器10的实施例安装在摄影镜头及设置位置之间,具有一内部形成有通孔100的中空枢轴11,该枢轴11一端设置有外径较枢轴11大的定位块12,定位块12周缘外侧的相对位置各形成有定位槽120,内侧端面则形成有呈波浪状凸起的定位面121,枢轴11另端外侧形成有固定槽122;一旋转块13,该旋转块13外侧形成有组装块130,中央形成有供枢轴11穿设的穿孔131,且相对枢轴11定位面121的一侧端面形成有可与定位面121相贴合的波浪状定位面132;一设置在枢轴11上的弹簧14,该弹簧14是在旋转块13套设在枢轴11上后,再依序组装在枢轴11上;一设置于枢轴11上的挡片15,该挡片是在前述的弹簧14设置在枢轴11上后,再套设在枢轴11上,以及;一扣设在于枢轴11固定槽122上的C形环16,该C形环16是在挡片15设置于枢轴11上后,藉由其与固定槽122的嵌设以使得所有零件可设置在枢轴11上,且弹簧14可对旋转块13形成一抵压力。
请参看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利用定位块12外侧的定位槽120与计算机或摄影镜头支架的壳体20相固定,而旋转块13外侧的组装块130则与摄影镜头的壳体30相固定。当旋转块13相对定位块12旋转而分离时,弹簧14会对旋转块13产生一推压力,压迫旋转块13再度与定位块12贴合产生定位效果。本实施例定位块12的波浪状定位面121于定位块12相对180度的位置形成有凸部,而其它地方则形成为凹部,藉此使得摄影镜头壳体30可相对计算机壳体20进行180度的定位旋转。而设置在摄影镜头支架或是笔记型计算机的壳体上时,摄影镜头的电线可经由枢轴11的通孔100与计算机内部的电路相接,如此在摄影镜头枢转时,电线便不会有缠绕情形发生。
若波浪状定位面121在定位块12相对90度的位置形成凸部,而其它地方形成为凹部,则可使得摄影镜头壳体30可相对计算机壳体20进行90度的定位旋转。
因此,定位面121、132上凸部的数量可以决定摄影镜头壳体30及计算机壳体20的相对枢转段数及角度,而凸部的数量则依使用需要加以进行增减。
另外,为了增加枢钮器10与计算机壳体20的卡固效果,于枢轴11设置有定位块12的一端上形成有凹槽123,该凹槽123可与壳体20内部的肋片(图中未示)嵌合,藉此以提高枢钮器10与壳体(20的结合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有一枢轴,该枢轴内部形成有通孔,一端设置有外径较枢轴大的定位块,内侧端面则形成有呈波浪状凸起的定位面,枢轴另端外侧形成有固定槽;一旋转块,该旋转块中央形成有供枢轴穿设的穿孔,且相对枢轴定位面的一侧形成有可与定位面相贴合的波浪状定位面;一可提供抵压力的弹簧及挡片,其依序组装在枢轴上,而枢轴的固定槽上设置有C形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块外侧对向位置各形成有定位槽,旋转块外侧形成有组装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块的波浪状定位面是于定位块相对180度的位置形成有凸部,而其它地方则形成为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块的波浪状定位面是于定位块相对90度的位置形成有凸部,而其它地方则形成为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钮器,尤其指一种可产生多段定位效果,且可供摄影镜头电线穿设的摄影镜头用枢钮器。其包括有一中空枢轴,该枢轴一端设置有外径较枢轴大的定位块,内侧端面则形成有呈波浪状凸起的定位面,枢轴另端外侧形成有固定槽;一旋转块,该旋转块中央形成有供枢轴穿设的穿孔,且相对枢轴定位面的一侧形成有可与定位面相贴合的波浪状定位面;一可提供抵压力的弹簧及挡片,其乃是依序组装在枢轴上,而枢轴的固定槽上设置有C形环,藉由定位块及枢转块定位面的相对旋转及其凹凸面的配合,让旋转块与定位块可达到多段定位的效果,且摄影镜头的电线可由中空枢轴的内部穿设与计算机主机连接。
文档编号G03B17/12GK2630898SQ0320609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吕胜男, 陈嘉辉 申请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