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画面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画面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及观看装置的附件,特别是将不同方向或角度的景物呈现在同一面上的多画面镜。
在公安、军事、交通、电影、电视、教育、医药等部门乃至日常生活中,有时希望在不移动镜头的情况下能迅速地同时(或一次)拍摄或观察到东、南、西、北等多个方位的景物,以供某种特定的用途。通常,望远镜在不移动镜头的情况下,只能观察到一个方向的立体景物;而一般照相机在不移动镜头的情况下,亦不能一次将前、后、左、右几个方位的景物同时拍摄在一张照相底片上。使用鱼眼镜头虽可一次拍摄几个方向的景物,但显现在照片上的景物却发生严重的畸变。所以至今人们还未发现一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照相机或望远镜的镜头配套使用的新型多画面镜,在不移动照相机或望远镜镜头的情况下能一次拍摄或观察到空间几个方位的景物,使各个方向的景物清晰地反映在同一景面(此处及下文的景面均指呈现在照相机或望远镜物镜上的景面,以与下面提到的反射镜的镜面相区别)或照相底片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像原理图;图2是Ⅰ型固定式四画面镜外形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表示Ⅰ型固定式五画面镜的反射镜排列;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表示Ⅰ型固定式六画面镜的反射镜排列;
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表示Ⅰ型固定式九画面镜的反射镜排列;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Ⅰ型活动式五画面镜外形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1的仰视图;图13表示Ⅰ型活动式三画面镜的反射镜排列;图14表示Ⅳ型活动式五画面镜拍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法实现的在底板和距离框之间至少设置2块反射镜片,但最好不超过8块,其中反射镜片以固定或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底板上,各镜面均与底板成45度,且面向外,朝着不同方向排列。距离框上端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外接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接圈与照相机或望远镜的镜头相衔接。
通过在底板上开有纵和/或横交错的燕尾槽,槽内嵌有与其相匹配的,并可在槽内移动的燕尾板,可使座落在燕尾板上的反射镜进行纵和/或横向移动。
兹以图1的活动式五画面镜成像原理图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成像原理。从图中可以看出,来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光线射到与平面成45度,并分别朝向上述各个方向的反射镜面上,然后改变90度,与来自上(或下)方向的光线形成一束平行光线,使前、后、左、右和上方向的面光景变成单方向面光景。通过底板上四面反射镜纵横移动的有机组合,可产生出十几种形式的画面。
在反射镜片周围还可以装平光变色玻璃来调节光的亮度,也可把平光变色玻璃换成凸透镜。在五面镜的5个方向装上凸透镜后,使空间各面成90度立体角,因而能拍摄或观察到空间六分之五的范围(图14)。若采用变色凸透镜,则同时还可调节光强弱亮度差,使亮暗反差大的不同景物都可在照片上清楚地显现出来。
本实用新型与照相机或望远镜配套使用后,在不移动镜头的情况下能迅速地在同一时间拍摄或观察到空间多个方位(或方向)的景物,亦即可同时将不同方向或角度的景物清晰地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用于照相、电影、电视、公安、军事、交通、教育、天文等部门或行业,以及日常生活使用(如可制成儿童望远镜等玩具)。
显然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则的前提下,该技术领域
的熟练人员可进行各种变换。以下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而不应看作对其进行限制。
实施例1-Ⅰ型固定式四画面镜参照图2和图3,Ⅰ型固定式四画面镜主要由底板6、带有框圈13的距离框2、位于底板上的四块正方形反射镜4及其镜架5组成。镜架5为直角三角形楔块,与底板6粘结固定,而反射镜4则粘结固定在镜架5的斜面上。四块反射镜的镜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圆筒形距离框2连同其框圈支承在垂直于底板的四个板形支座11上,支座与底板及框圈分别粘结固定。距离框与框圈之间用螺钉连接;距离框的另一端有与之螺纹连接的外接圈12,并通过其连接到照相机或望远镜的镜头上(亦用螺纹连接)。
用固定式四画面镜可同时拍摄或观察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景物,并使之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2-Ⅰ型固定式五画面镜Ⅰ型固定式五画面镜的结构与例1的四画面镜基本相同,但包括四块长方形反射镜,各反射镜的排列如图4及图5所示。在底板6中间有一个方形孔,位于图4的四块长方形镜片中间。用Ⅰ型固定式五画面镜可同时将空间东、南、西、北和上(或下)方向景物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3-Ⅰ型固定式六画面镜Ⅰ型固定式六画面镜的结构与例1的四画面镜基本相同,但它包括6块三角形反射镜,各反射镜的排列均如图6及图7所示。用固定式六画面镜可同时将水平方向六个角度的景物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4-Ⅰ型固定式九画面镜Ⅰ型固定式九画面镜的结构与例1的四画面镜基本相同,但它包括8块反射镜4,各反射镜的形状及排列均如图8及图9所示,而且在底板中央开有一个孔。用固定式九画面镜可同时将空间水平方向8个角度的景物及上(或下)方向的景物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5-Ⅰ型活动式五画面镜参见图1、图10-12,距离框2的框檐3支承在直立于底板上的4个金属管支座11上,螺栓15穿过底板、金属管,与距离框的框檐3相连接、距离框的另一端与内接圈1用螺钉连结,而内接圈1外面又套有与之螺纹连结的外接圈12,并通过其连接到照相机或望远镜的镜头上。
底板上有四条长度约为底板边长2/3的下燕尾槽9,分别沿靠近底板周边处排列,槽内嵌有与其相匹配的,可在槽中移动的下燕尾板10,在下燕尾板的靠近底板中央凸起处,又开有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上燕尾槽7,内有与其相匹配的可移动的上燕尾板8,反射镜4及其镜架5就座落在上燕尾板上(与其粘结固定)。底板中央还开有一个与距离框2截面大小相同的方形孔,通过上、下燕尾板的纵横交错移动(见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的调节和有机组合,可产生出十几种形式的画面,亦即空间东、南、西、北、上(或下)5个方向的景物在照相机或望远镜的物镜上所占的比例可通过上、下燕尾板的调节而实现。
实施例6-Ⅰ型活动式三画面镜Ⅰ型活动式三画面镜的结构与例5的Ⅰ型活动式五画面镜基本相同,但只有两块反射镜4(参见图13),镜面分别朝向相反方向。这两块反射镜连同其镜架均粘结固定在下燕尾板10上,而所说下燕尾板嵌在底板6的燕尾槽9内。底板6的中央开有方形孔,两块反射镜4可分别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
配有该画面镜的照相机或望远镜可同时拍摄或观察到东、西(或南、北)和上(或下)方向的景物,并使之显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7-Ⅱ型固定式四画面镜Ⅱ型固定式四画面镜结构与例1的固定式四画面镜基本相同,但在底板6和距离框2之间的反射镜4周围装有平的光致变色玻璃,用以调节光强弱亮度差,使亮暗不同的景物能清晰地显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8-Ⅱ型活动式五画面镜Ⅱ型活动式五画面镜的结构基本上与例5的Ⅰ型活动式五画面镜相同,但在底板6和距离框2之间的反射镜4周围,及底板的中心孔上装有5块平的光致变色玻璃,用以调节光强弱亮度差,使亮暗不同的景物能清晰地显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
实施例9-Ⅲ型活动五画面镜Ⅲ型活动五画面镜的结构基本上与例8的Ⅱ型活动五画面镜相同,但将光致变色玻璃换上凸透镜,使空间各面成90度立体角,因而能拍摄或观察到空间5/6的范围(见图14)。
实施例10-Ⅳ型活动五画面镜Ⅳ型活动五画面镜的结构基本上与例9的Ⅲ型活动五画面镜相同,但将凸透镜换成光致变色凸透镜,这样不仅能拍摄或观察到空间5/6的范围,又能调节光强弱亮度差。
权利要求
1.一种与照相机或望远镜配套使用的多画面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6、支承在底板上的距离框2,在底板上至少安装2块固定或可移动的反射镜4,所说反射镜的镜面向外,且朝向不同方向排列;所说底板6的中间部位还可以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画面镜,其特征在于所说反射镜片最好为2至8块。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画面镜,其特征在于底板6上设有与反射镜数目相同的彼此对称排列的下燕尾槽9,槽内嵌有与其相匹配的,可在槽中移动的下燕尾板10,反射镜4的镜架5就座落在下燕尾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多画面镜,其特征在于下燕尾板10的上面又设有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上燕尾槽7,内有与其相匹配的可移动的上燕尾板8,反射镜架5就座落在上燕尾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画面镜,其特征是在底板6和距离框2之间的反射镜4周围(或包括底板的中心孔)设置平的光致变色玻璃、凸透镜或光致变色凸透镜。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照相机或望远镜配套使用的多画面镜,其结构是在底板和距离框之间设置2块以上固定或可移动的反射镜,各镜面向外,与底板成45°,并对称排列。在不移动照相机或望远镜镜头的情况下,可同时将不同方向或角度的景物呈现在同一景面或照相底片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用于照相、电影、电视、公安、军事、交通、教育、天文等部门或行业,以及日常生活使用(如可制成儿童望远镜等玩具)。
文档编号G02B27/02GK87202043SQ87202043
公开日1987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14日
发明者周振欣, 顾宝新 申请人:周振欣, 顾宝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