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70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特别是光学天象仪恒星放映器的恒星星点照度增强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学天象仪,其恒星天空是由多个恒星放映器投影拚接而成,单个恒星放映器的工作原理与幻灯机相似。如图1所示,聚光镜2把光源1成象在放映物镜4的入口瞳孔4′处。也就是说由光源1进入聚光镜2口径的光源能量,被聚焦后通过放映物镜4投射到天幕5上,产生一定的象面照度。在聚光镜2左侧放映物镜4的焦面处,放置恒星掩模板3。恒星掩模板3整体上是一块不透光的底板,但上面刻有许多个透光小孔。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成在天幕5上的象,就是天象仪恒星放映器放映的许多颗恒星。显然恒星的照度仍是放置恒星掩模板3以前,天幕5上原有的象面照度。由于恒星掩模板3透光小孔的直径很小,所有透光小孔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到恒星掩模板3面积的千分之一。换句话说,进入聚光镜2口径的光源能量,其中超过99.9%被恒星掩模板3的不透光部分阻挡,最终转化为无用反而有害的热能。可见传统天象仪恒星放映器的光能利用效率还不到千分之一。
恒星天空的照度是天象仪的关键技术指标。为了提高天象仪放映恒星天空的照度,传统方法是增大光源的功率。例如在日本美能达(Minolta)厂的Infinium天象仪中,采用了4KW的光源,但随之带来了散热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合理的技术解决途径,是提高光源能量的利用效率。为此1978年民主德国蔡斯(Zeiss)厂的发明专利WP286(1988年获美国专利US476666)提出,用包含多根光导纤维组成光导纤维束,使其束状的输入端靠近光源,并用聚光镜尽量吸取光源能量。输出端则散开,分别将光源能量通过每根光导纤维,导引到恒星掩模板上各个刻制的透光小孔处。这样就使需要照明的透光小孔局部区域受到照明,而没有透光小孔的其它地方不照明。由于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光源能量的利用率,因此能显著增加恒星星点的照度。但其缺点是细长的光导纤维容易折断,在狭小的空间内布置成千上万条光导纤维相当困难。其次是不同星等的恒星视亮度不同,要求恒星光斑的照度不同,而用光导纤维集中耦合的方法难以获得不同照度。此外因为聚光镜直接将光源成象在光导纤维束的输入端面,必然造成各根光导纤之间照度的不均匀,需要加装照度均匀器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微透镜阵列分散聚焦,短光纤定点导引的原理,提供一种新型的象面照度增强系统。它一方面能提高光源的能量利用率,增加象面照度,同时又能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根据不同星等的恒星视亮度差别,提供不同的星点照度的问题。本发明还克服了暴露在开放的空间内,密集的长光导纤维容易缠绕折断的缺点。由于本发明中的聚光镜将光源成象在无限远,所有微透镜阵列中的透镜元受到的照度自然是均匀的,不需要另加照度均匀器。这样本发明就全面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光源1,聚光镜2,由排成阵列的透镜元6′组成的微透镜阵列6,短光纤10,恒星掩模板3和物镜4。光源1位于聚光镜2的焦点处,聚光镜2将进入其口径的发散光束转变成平行光束,均匀照射在微透镜阵列6的各个透镜元6′上,并分别由各透镜元6′聚焦。短光纤10的右端对准透镜元6′的聚焦点,收集被透镜元6′聚焦的光线。短光纤10左端的位置对准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其方向则指向放映物镜4的入口瞳孔4′的中心,以保证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能通过物镜4在天幕5上投射出增亮的恒星光斑。这是由于聚焦点汇集了透镜元6′口径内的光源能量,因此聚焦点的照度比没有透镜元6′时的平均照度要高。照度的增加值为透镜元6′通光面积与其聚焦点面积之比,可达数百。可见增大透镜元6′的口径就能提高恒星光斑的照度。透镜元6′和短光纤10的数量,均不少于放映恒星的星点数量,透镜元6′的口径根据星点要求的照度确定。由于短光纤10被包容于密闭空间内,所以不易受到损坏。这样本发明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象面照度增强系统,它不但能提高光源的能量利用率,增加象面照度,同时又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传统光学天象仪的恒星放映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微透镜象面照度增强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微透镜象面照度增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微透镜象面照度增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见图3。光源1位于聚光镜2的焦点处,聚光镜2将进入其口径的发散光束转变成平行光束,并均匀照射在微透镜阵列6的各个透镜元6′上。各个透镜元6′在此平行光束照射下将产生各自的聚焦点,这些聚焦点仍按阵列形状整齐地排列于微透镜阵列6的左侧面上。紧靠微透镜阵列6的左侧面放置接收孔板8,其上钻有与微透镜阵列6各个透镜元6′的聚焦点一一对应的平行于光轴的小孔。短光纤10的右端插入接收孔板8相应的小孔中,以收集透镜元6′聚焦点的光线。短光纤10的左端插入导引孔板9相应的小孔中。导引孔板9的这些小孔不但其位置要与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一一对准,为其提供照度增强的照明,而且导引孔板9上各个小孔的轴线方向是倾斜的,须指向放映物镜4的入口瞳孔4′的中心,以保证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能通过物镜4在天幕5上投射出增亮的恒星光斑。
至于微透镜阵列6的结构,可以是将单个透镜元6′粘接在透明基板7上组成——此时各个透镜元6′的焦面,应与该透明基板7未粘接透镜元6′的另一平面重合。微透镜阵列6的结构也可以将透镜元6′和透明基板7做成一件,用光学塑料整体注塑成型——此时各个透镜元6′的焦面与该微透镜阵列6上没有透镜元6′突起的另一平面重合。
第一种实施方式虽然结构较简单,但带有倾斜小孔的导引孔板9加工困难。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见图4。光源1位于聚光镜2的焦点处,聚光镜2将进入其口径的发散光束转变成平行光束,并均匀照射在微透镜阵列6的各个透镜元6′上。各个透镜元6′在此平行光束照射下将产生各自的聚焦点,这些聚焦点仍按阵列形状整齐地排列于微透镜阵列6的左侧面上。紧靠微透镜阵列6的左侧面放置接收孔板8,其上钻有与微透镜阵列6各个透镜元6′的聚焦点一一对应的平行于光轴的小孔。短光纤10的右端插入接收孔板8相应的小孔中,以收集透镜元6′聚焦点的光线。短光纤10的左端插入导引孔板9相应的小孔中。导引孔板9的这些小孔其位置要与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一一对准,为其提供照度增强的照明。但导引孔板9上各个小孔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光轴而不需倾斜。恒星掩模板3的左侧为场镜11,用于保证经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发出的光线,不论位于靠近光轴的视场中心位置,或是位于远离光轴的视场边缘位置,都能受到场镜11的校正,顺利通过物镜4的入口瞳孔4′而在天幕5上投射出增亮的恒星光斑,。
权利要求
1,一种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包括光源(1),聚光镜(2),恒星掩模板(3)和物镜(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排成阵列的透镜元(6′)组成的微透镜阵列(6)和短光纤(10);所述光源(1)位于聚光镜(2)的焦点处,聚光镜(2)将进入其口径的发散光束转变成平行光束,均匀照射在微透镜阵列(6)的各个透镜元(6′)上,并分别由各透镜元(6′)聚焦;短光纤(10)的右端对准透镜元(6′)的聚焦点,收集被透镜元(6′)聚焦的光线;短光纤(10)左端的位置对准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其方向则指向放映物镜(4)的入口瞳孔(4′)的中心,以保证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能通过物镜(4)在天幕(5)上投射出恒星光斑;透镜元(6′)和短光纤(10)的数量,均不少于放映恒星的星点数量;透镜元(6′)的口径根据恒星星点要求的照度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6)是将单个透镜元(6′)粘接在透明基板(7)上组成的;各个透镜元(6′)的焦面与该透明基板(7)未粘接透镜元(6′)的另一平面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6)中的单个透镜元(6′)和透明基板(7)被制成一件,用光学塑料整体注塑成型;各个透镜元(6′)的焦面与该微透镜阵列(6)上没有透镜元(6′)突起的另一平面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紧靠微透镜阵列(6)的左侧装有接收孔板(8);接收孔板(8)各小孔的位置与微透镜阵列(6)各透镜元(6′)的聚焦点一一对应,接收孔板(8)各小孔的轴线与系统的光轴平行;短光纤(10)的右端插入接收孔板(8)的小孔中,收集微透镜阵列(6)各透镜元(6′)聚焦的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紧靠恒星掩模板(3)的右侧装有导引孔板(9);导引孔板(9)各小孔的位置与恒星掩模板(3)上各透光小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导引孔板(9)各小孔的轴线指向放映物镜(4)的入口瞳孔(4′)的中心;短光纤(10)的左端插入导引孔板(9)的小孔中,照明恒星掩模板(3)的各透光小孔,并保证经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出射的光线,能通过物镜(4)的入口瞳孔(4′)在天幕(5)上投射出恒星光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导引孔板(9)各小孔的位置与恒星掩模板(3)上各透光小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导引孔板(9)各小孔的轴线与系统的光轴平行;场镜(11)保证经恒星掩模板(3)上被照明的透光小孔出射的光线,能通过物镜(4)的入口瞳孔(4′)在天幕(5)上投射出恒星光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微透镜阵列(6),接收孔板(8),短光纤(10),导引孔板(9)和恒星掩模板(3)共同制成一个便于操作的整体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微透镜阵列照度增强系统,主要用于光学天象仪等放映设备中提高离散图象照度。它由光源1,聚光镜2,微透镜阵列6,短光纤10,有透光小孔的恒星掩模板3和物镜4组成。聚光镜2把位于其焦点处的光源1的光线转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微透镜阵列6的各个透镜元6′上,并分别由各透镜元6′聚焦。短光纤10的一端对准透镜元6′的聚焦点,接收被聚焦的光线,另一端对准恒星掩模板3的透光小孔,使之受到高照度照明。此透光小孔通过物镜4在天幕5上投射出的恒星星点照度将大幅度提高。照度的增加值为透镜元6′的通光面积与其聚焦点面积之比。
文档编号G02B15/00GK1641405SQ20041000027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伍少昊 申请人:伍少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