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纤型光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05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纤型光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用于尾纤型的光隔离器。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技术领域中,信号光在传输过程中会经过许多不同的光学界面,其经过每一光学界面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射,而反射所产生的回程光可能会沿原光路返回光源,从而造成光源工作不稳定,产生频率漂移、信号衰减变化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光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避免回程光对光源等器件产生影响,必须利用如


图1的光隔离器抑制回程光,以确保光通讯系统的工作质量,如图2所示,而光隔离器是一种对正向传输光具有较低插入损耗,而对反向传输光具有很大衰减的非互易性光无源器件,从而抑制光通讯系统中回程光对光源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图1为现有技术的尾纤型光隔离器的结构,如
图1所示,隔离器1包括第一偏振器11、法拉第旋转器12、第二偏振器13以及磁环14,其中,磁环14套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偏振器11、法拉第旋转器12、第二偏振器13。
在一激光模组中,还包括一透镜15,对从激光器16发射的偏振光进行会聚后入射到第一偏振器11上,如图2所示,当光束正向传输时,线偏振光光束通过偏振器11后,借由法拉第旋转器12顺时针旋转45°后通过偏振器13输出,由于法拉第效应的非互易性,当光束反向传输时,通过偏振器13的光束被法拉第旋转器12仍然沿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45°,以致于逆向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器11的透光方向正交,光束被阻隔而不能耦合进入激光器16中,从而达到反向隔离的目的。
上述技术应用的尾纤型隔离器在日本专利JP,2002-162475,已经揭露了上述隔离器以长方体体状粘合后贴于光纤入光端,如图3所示,由于隔离器10的端面B与毛细管20接触的端面E为倾斜角为θ度的倾斜面,这样很难确保隔离器10的光通道7内的光束都能耦合到光纤4中,其中部分光束可能射出A端面以外,从而增加该器件的插入损耗。
为了使上述光通道7内光束能耦合到光纤4中,日本专利JP,2002-156530,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4所示,将原有长方体的隔离器10设计为菱形体的隔离器40,光通道7可借由隔离器10的中心入射,这样菱形体隔离器40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的插入损耗,但无形中由于菱形的制作的难度也增加了隔离器40的制造成本和复杂性。
再则,对于隔离器10的端面B与毛细管20接触的端面E的连接一般采用单纯紫外固化胶或单纯高温固化胶或者紫外高温双重固化胶都会对产品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一单纯采用紫外固化胶,牢固性不好;二单纯采用高温固化胶,由于其固化所需时间长,可能会有胶渗入到光路上,而影响光路性能;采用上述紫外高温双重固化胶,一般在高温烘烤时都会产生一些气体,留在隔离器10与毛细管20的端面之间,而影响光的耦合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制程快的尾纤型光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减小隔离器的插入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性能稳定,可靠性更高的尾纤型光隔离器。
为了达到成本低,制程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尾纤型光隔离器包括一隔离芯,和一毛细管。为了便于制作,其中偏振器,法拉第旋转器,为矩形块,这样和现有技术的菱形结构相比显然降低了其加工复杂度和成本。
为了达到减小隔离器的插入损耗的目的,即为了满足光通道端面面积较大,隔离芯相对于现有技术沿毛细管端面E上移一段距离,使光通道置于隔离芯A端面的中心,这样光束沿隔离芯的入光端A的中心入射,从而防止光束出射入光端A的外部的现象,而减少本实用新型尾纤型光隔离器的插入损耗,为了进一步减小其插入损耗,在毛细管的端面E镀有一增透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性能稳定,可靠性更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隔离器和毛细管的粘合处,内部包括一层UV固化胶,UV固化胶的外围还包括一层高温固化胶,这样由于UV固化胶固化速度快而不进入光路,但UV固化胶牢固性较差,这样本实用新型在UV固化胶外部包括一层高温固化胶,增加其稳定性。而弥补单纯利用UV固化胶或高温固化胶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采用矩形切片形式,这样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工艺简单。
2.由于隔离芯和现有技术相比沿毛细管的端面E上移一定距离,使光通道从隔离芯的入光端面A的中心入射,从而减小插入损耗,同时更有效地利用隔离芯通光孔径,可以把隔离芯制作得更小,减少不必要的尺寸,降低成本。
3.由于本实用新型隔离芯的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的端面E的粘结处内包括一UV固化胶,在UV固化胶外再包括一高温固化胶,从而使隔离器的性能稳定,可靠性更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光隔离器的剖面图。
图2为传统光隔离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尾纤型隔离器的剖面图。
图4为现有技术尾纤型菱形隔离器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的隔离芯和毛细管之间的封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包括一隔离芯50,所述隔离芯50包括依次无胶粘合的第一偏振器11、法拉第旋转器12、第二偏振器13,一光纤4,以及一毛细管20。
其中所述隔离芯50包括一入光端面A以及一出光端面B,所述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倾斜面E连接,其中光轴OH穿过偏振器11的中心111,从而确保隔离芯50的通光道8置于所述隔离芯50的中心位置。
当光束沿光轴OH入射隔离芯50,其中入射隔离芯50的光通道8的光束射入光端面A的中心,而后耦合到光纤4中。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双级隔离芯的尾纤隔离器,包括一隔离芯100,所述隔离芯100包括依次无胶粘合的第一偏振器101、第一法拉第旋转器102、第二偏振器103、第二法拉第旋转器104、第三偏振器105,一光纤4,以及一毛细管20。
其中所述隔离芯100包括一入光端面A以及一出光端面B,所述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倾斜面E连接,其中光轴OH穿过偏振器101的中心1011,从而确保隔离芯100的通光道8置于所述隔离芯100的中心位置。
当光束沿光轴OH入射隔离芯100,其中入射隔离芯100的光通道8的光束射入光端面A,而后耦合到光纤4中。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两个隔离芯的尾纤隔离器,包括隔离芯200,一光纤4,以及一毛细管20。
其中,所述隔离芯200由第一隔离芯201和第二隔离芯202相互连接而成,所述隔离芯200包括一入光端面A以及一出光端面B,所述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倾斜面E连接,其中光轴OH穿过偏振器201的中点2011,从而确保隔离芯100的通光道8置于所述隔离芯200的中心位置。
当光束沿光轴OH入射隔离芯200,其中入射隔离芯200的光通道8的光束垂直入光端面A,而后耦合到光纤4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尾纤型隔离器采用较易切片的矩形结构隔离芯50或100或200,这样和现有技术的棱形结构相比显然降低其加工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仅需通过和现有矩形结构相比较沿倾斜面E向上移动距离,满足隔离芯50或100或200的通光道8置于所述隔离芯50或100或200的中心位置,这样光束沿入光端面A的中心入射,从而防止现有技术光束入射入光端A的外部的现象,从而减小现有技术的插入损耗。此外,在毛细管的倾斜面E镀有一增透膜,进一步较小其插入损耗。
图8为隔离芯300和毛细管20之间的封装示意图,如图8所示,隔离芯300和毛细管20之间的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封装层31以及第二封装层32,其中第一封装31可为快速固化胶,如UV固化胶,第二层封装层32可为高温固化胶;由于上述封装结构先利用快速固化的UV固化胶,这样在较短时间进行固化连接,这样可避免胶侵入隔离器300的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θ度的倾斜面E之间,而影响其光束传输特性;再则由于第二封装层32的高温固化胶,用以增强隔离器300的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θ度的倾斜面E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4.由于采用矩形切片形式,这样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工艺简单。
5.由于隔离芯(50,100,200)沿毛细管(20)的端面E上移一定距离,使光通道从隔离芯的入光端面A的中心入射,从而减小插入损耗,同时更有效地利用隔离芯通光孔径,可以把隔离芯制作得更小,减少不必要的尺寸,降低成本。
6.由于本实用新型隔离芯300的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20)的端面E的粘结处包括一UV固化胶,在UV固化胶外再包括一高温固化胶,从而使隔离器的性能稳定,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尾纤型光隔离器,包括一光纤;一毛细管,用以夹持固定光纤;一隔离芯,其包括至少一法拉第旋转器,至少两片偏振器,其中隔离芯的出光端面B固定在毛细管的倾斜的端面E上,使入射光束耦合在毛细管夹持的光纤中,其特征在于,隔离芯的出光端面B和毛细管的端面E的连接处包括一UV固化胶,以及在UV固化胶外包括一高温固化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纤型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隔离芯相对现有技术沿毛细管的端面E移动一段距离,使光轴OH穿过偏振器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纤型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的端面E可包括一增透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尾纤型,光隔离器包括一隔离芯,磁环以及一毛细管。其中偏振器,法拉第旋转器,为矩形块,隔离芯相对于现有技术沿毛细管端面E上移一段距离,使光通道置于隔离芯A端面的中心同时,再则,隔离器和毛细管的粘合处,内部包括一层UV固化胶,UV固化胶的外围一层高温固化胶,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制程快,性能稳定,可靠性更高。
文档编号G02F1/01GK2702335SQ20042004606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4日
发明者陈贵明, 王伟 申请人: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