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形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13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角形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一种光学镜片,乃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的镜片,特别指由玻璃基板切割、不需磨边、具高洁净度的透光效果、最大有效透光面积的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光学镜片被广泛的使用于各种光学产品,特别是目前蔚为风潮的各类数字相机、网络摄影机(WEBCAM)、传统相机,以及轻薄短小特性的具照相功能的行动电话,甚至是显微手术适用的内视镜等产品。这些光学产品必须仰赖有良好透光效果的光学镜片始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因此,对于安装于镜筒内的光学镜片,有极严格的规格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如有效透光面积的大小,有效透光面积的洁净度等因素,都将影响光学镜片的性能,尤其透光度佳相对使光源充足,可获得较佳的显像解晰度,换言之,所谓最佳的光学镜片,除了周边用以胶黏镜片于镜头的面积外,必须具备最佳的洁净度以便获得最大的有效透光区域。
目前镜头中使用的光学镜片概分为圆形以及方形,而这些镜片由于制程差异及形状因素,分别会影响镜片的洁净度及透光区域,而无法展现镜片的最佳条件,因此仍存在其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如图1所示,圆形光学镜片1,其镜片外径Φ含有在最外环的黏着区域11,以及内圆的有效透光区域12,此镜片系由一附有钻石刀的轮刀式切割机,在一定规格的玻璃基板4上,排列的切划出所需圆径的圆片及条状区域,如图2所示,然后将玻璃基板依条状区域剥断成条状,再使用玻璃专用剪具从条状区域内将各圆片逐一的剪开取下,此种做法会使两相邻的圆片间形成过多无法使用的废料,造成基材利用率的不足;又,以轮刀式切割机进行圆形切割时,其公差约只能达到±0.1mm,致常有圆形的启点与末点无法相接的圆率不良情况。再者,由于切割后的圆率不佳致必须施以外形磨圆的工序,其系将多个圆片以黏叠成一圆柱状,再以磨边机进行外形的研磨,然后以药水浸泡分离镜片再以清水清洗,经此加工的镜片常因清洁不完全,而有黏着物残存于镜面特别是有效透光区域12的情形,而降低了镜片的透光度;另外,研磨过程泰半以人工为之,也可能增加镜片污染的机会。因此,圆形镜片的良率产能不但只有五~七成,而且其生产单价也偏高,不过,圆形镜片的优点是,其可以在最小的镜片上形成最大的透光区域,因此适用于微型化的镜头。
如图3所示,方形光学镜片3含有方形外围内切圆的有效透光区域32及外围与内切圆之间的黏着区域31。这种镜片的形成方法如图4所示,系以轮刀式切割机在玻璃基板4表面排列的切划出许多的方格,再以人工剥开成单独的镜片并以清水清洗即成,期间没有如圆形镜片必须黏着、研磨及药水清洗的多余制程,所以制造成本低、良率高且透光度佳,适用于平价量产化镜头。该种方形镜片的缺点是,在达成相同的有效透光区域下其整体镜片面积较圆形镜片大。如图5所示,一个欲达到如图1之圆形镜片1的有效透光区域12的方形镜片3,其外形面积将超过该圆形镜片1,这使得其不适合于轻薄短小的光学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解决已知的圆形光学镜片,因制程导致有效透光区域易残留黏剂而影响其透光度,以及,基材的废料较多、良率低致价格高昂等缺点;另外要解决方形光学镜片在创造相等有效透光区域时,其镜片的整体面积较圆形光学镜片大的缺失。
为有效解决前述的习知光学镜片的缺点,本创作提供一种六角形光学镜片,是具备可获得比方形光学镜片更多的有效透光区域,但其镜片面积又不会比圆形镜片大而能适用于微型光学镜头;另外,本创作的六角形光学镜片,不需经过黏叠研磨等可能影响洁净度的二次加工,而能提高其透光区域的洁净度且能大量生产;又,其对于基材的利用率介于圆形光学镜片与方形光学镜片之间,但由于良率高,故制造成本相对未较生产方形光学镜片高。本创作由玻璃基板切割成的六角形光学镜片的结构包括被界定为有效透光区域的六角形内切圆面积,及内切圆与外接六角形间的面积所界定成的黏着区域。


图1系习知圆形光学镜片的结构图;图2系习知圆形光学镜片的裁切示意图;图3系习知方形光学镜片的结构图;图4系习知方形光学镜片的裁切示意图;图5系习知方形光学镜片在达成圆形光学镜片的有效透光区域下的面积示意图;图6系本创作六角形光学镜片的裁切示意图;图7系本创作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图8系本创作六角形光学镜片与习知圆形、方形光学镜片在达成相同有效透光面积下的整体面积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第图6和图7所示的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结构图,该六角形光学镜片2系由一定规格的玻璃基板4所切割而成,其乃由含有圆形钻石刀片的切断式切割机,在高速旋转下将玻璃基板4依序每旋转60°为一面,形成多片紧邻排列切割的复数片镜片,如第七图。该镜片2的外型尺寸系根据欲形成的有效透光区域22的圆径,而外切于该圆径批次切割而形成的,换言之,该六角形光学镜片2的内切圆所形成的面积即为镜头供通过光源的有效透光区域22,而镜片2六角外围与有效透光区域22之间的面积,即构成将镜片黏固于镜头筒身内的黏着区域21。
前述由玻璃基板4透过含有圆形钻石刀片的切断式切割机的裁切加工,可以获得90°角的垂直切割断面,所以没有锐角、斜边、突角等问题,而不需进行习知的圆形光学镜片的黏叠、研磨及药水浸泡清洗等加工程序,本创作的六角形光学镜片直接裁切并以清水清洗即可,由于制程中镜片不会直接接触作业员的手,故在清洗后便能呈现极佳的洁净度。另外,由玻璃基板4来裁切六角形光学镜片2,将使得单位规格的玻璃基板4得被最有效的裁切利用,在相同有效透光区域的规格要求下,可较圆形光学镜片的良率约高二倍,废料的生成也比圆形光学镜片低。
如图8所示,依前述该有效透光区域22的面积所形成的六角形光学镜片2,其面积犹在相同有效透光区域12的圆形光学镜片1的直径Φ内,由此可知,本创作在维持相同有效透光区域下,并不会增加镜片整体面积,故可应用于微小镜头的光学产品。另外,如第八图所示,假设镜头可容纳镜片的筒径Φ为6mm,则换算六角形镜片2之内圆直径Φ1为5.2mm,而在不超过该镜头筒Φ径的方形镜片3之内圆直径Φ2为4.24mm,该内圆直径Φ1、Φ2即代表有效透光区域,故六角形镜片2的有效透光面积约方形镜片3的(5.2÷4.24)=1.226倍,由此可清晰分辨出本创作在相同镜头外径下的透光区域远大于方形光学镜片。
本创作如上的实施例系用来解释而非用来过度限制本创作,未在此处提及的其它实施例及执行大部份类似功能的实施结构仍为本创作的申请专利范围所要保护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六角形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六角形镜片内切圆面积所构成的有效透光区域;以及六角形镜片与内切圆间的面积所界定的黏着区域。
专利摘要一种六角形光学镜片,系指一种不需经过胶迭研磨等会降低透光度的工序,并能有效促进成品面积微小化的镜片形状,其系由玻璃基板切割而成,包括被界定为有效透光区域的六角形内切圆面积,及内切圆与外接六角形间的面积所界定成的黏着区域。
文档编号G02B7/02GK2769909SQ20042005075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1日
发明者邹政兴 申请人:晶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