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014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的防雾膜镜片采用非纳米级的真空镀膜工艺生成防雾膜,真空蒸发过程中膜层厚度精确控制精度超出±5A,且膜层覆盖度不能控制保持100%,另考虑其配料成分是否完全,所以在实际防雾效果上尚不如人意。镀了膜的镜片表面仍容易受雾气等微小颗粒的沾染,特别是当温差较大时,在镜片表面形成的雾气难以快速消除,这给戴眼镜者带来了不少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水汽凝结的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基片的清洗、在真空环境内耐损膜、缓冲层和复合减反射膜的镀层,在温度为60℃~90℃的真空镀膜舱内,采用离子击技术将氧化锆、氧化锌的混合物镀于减反射膜层表面后,将氟化钠、氯化钾、氟化镁的混合物从配料孔通过真空蒸发均匀地覆盖于复合减反射膜层,形成纳米级防雾膜层。
所述防雾膜层中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氧化锆30%~40%,氧化锌20%~30%,氟化镁10%~20%,氯化钾10%~20%,氟化钠5%~15%。
所述真空镀膜舱的温度为70℃~75℃;真空度为13~20Pa。
本发明在真空蒸发生成纳米层的过程中对膜层控制精度可达到±5A,更好地保证了膜层覆盖度保持100%,且相应的配料能更好的起到真正防雾的效果。复合减反射膜层的防雾膜,它并不改变减反射膜的光学性能,极小的分子机构以倒三角型的结构均匀的嵌入减反射膜表面,并产生近120°的接触角,使水滴无法立足,可更好地减少雾气在镜片的形成,从而提供戴眼镜者更清晰、稳定的视力,方便了配镜者的日常生活。
具体实施例方式
镀膜前准备。基片在接受薄膜镀层之前清洗达到分子级,在清洗槽中分别用多种清洗液,并使用超声波加强清洗效果。当基片清洗完后,便可放进真空镀膜舱内,用离子枪轰击基片表面,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耐磨损膜层、缓冲膜层和减反射膜层的镀膜。
真空镀膜。真空镀膜舱温控在70℃~75℃,先采用离子轰击技术将氧化锆、氧化锌的混合物镀于减反射膜层表面,然后将氟化钠、氟化镁、松节油、甘油的混合物从配料孔通过真空蒸发工艺均匀地覆盖于多孔地减反射膜层,形成防雾膜层。极限真空20Pa、工作真空度1.33~1.3×10Pa、冷却水压1~2kg/cm2。
防雾膜层的配方比实施例130%氧化锆、28%氧化锌、13%氟化镁、19%氯化钾、10%氟化钠实施例234%氧化锆、27%氧化锌、11%氟化镁、13%氯化钾、15%氟化钠实施例337%氧化锆、23%氧化锌、18%氟化镁、15%氯化钾、7%氟化钠实施例433%氧化锆、25%氧化锌、15%氟化镁、11%氯化钾、10%氟化钠、4%松节油、2%甘油。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基片的清洗、在真空环境内耐损膜、缓冲层和复合减反射膜的镀层,其特征在于在温度为60℃~90℃的真空镀膜舱内,采用离子轰击技术将氧化锆、氧化锌的混合物镀于减反射膜层表面后,将氟化钠、氯化钾、氟化镁的混合物从配料孔通过真空蒸发均匀地覆盖于复合减反射膜层,形成纳米级防雾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膜层中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氧化锆30%~40%,氧化锌20%~30%,氟化镁10%~20%,氯化钾10%~20%,氟化钠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镀膜舱的温度为7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镀膜舱的真空度为13~20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镜片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基片的清洗、在真空环境内耐损膜、缓冲层和复合减反射膜的镀层,在温度为60℃~90℃的真空镀膜舱内,采用离子轰击技术将氧化锆、氧化锌的混合物镀于减反射膜层表面后,将氟化钠、氯化钾、氟化镁的混合物从配料孔通过真空蒸发均匀地覆盖于复合减反射膜层,形成纳米级防雾膜层。本发明在真空蒸发生成纳米层的过程中对膜层控制精度可达到±5A,保证了膜层覆盖度保持100%,且相应的配料能更好的起到真正防雾的效果,减少雾气在镜片的形成,从而提供戴眼镜者更清晰、稳定的视力,方便了配镜者的日常生活。
文档编号G02C13/00GK1716000SQ20051002679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6日
发明者赵峥, 李德刚 申请人:上海质子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