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38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片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附件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技术摄影,同时也可用于与彩扩机、放大机配套使用的底片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与彩扩机、放大机配套使用的底片夹,其结构多为传统的开合式,一般容纳一张底片,对于双底合成照片,要先将一张底片放于底片夹上暴光后,再将另一张与原底片主题气氛相吻合的底片代替原底片放于底片夹上再次暴光,操作过程很繁琐,要反复开合,工效低,照片扩放与合成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扩放效果好的底片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底片夹,包括框架、压片,其框架内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上面设置有上压片,中隔板下面设置有下压片。
所述的框架一侧的短框边由上下两活动边框组成,通过胶布与中隔板一端粘合。
所述的上压片一端插入上活动边框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抠手。
所述的下压片一端插入下活动边框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抠手。
所述的中隔板的插口端两侧均布有凸丘,并设置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为抽拉式结构,框架内设置有隔板,可放置双底片,合成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避免底片划伤,底片扩放成像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技术摄影,同时也可用于与彩扩机、放大机配套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底片夹,主要是由活动边框1、框架2、上压片3、中隔板4、下压片5等构成的;其框架2为一长方体,框架2内通过上下夹板402夹固有中隔板4,中隔板4的插口端两侧均布有凸丘404,并设置有两挂钩401;框架2一侧的短框边由上下两活动边框1组成,通过胶布403与中隔板4的一端粘合;从中隔板4的插口端可插入抽拉式的上压片3和下压片5,上压片3设置在中隔板4上面,一端插入上活动边框1内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301、抠手302,下压片5设置在中隔板4下面,一端插入下活动边框1内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501、抠手502;中隔板4与上压片3,中隔板4与下压片5之间可各放置一张底片,凸丘404和上压片3和下压片5起到夹住底片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底片夹,包括框架、压片,其特征在于框架(2)内设置有中隔板(4),中隔板(4)上面设置有上压片(3),中隔板(4)下面设置有下压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2)一侧的短框边由上下两活动边框(1)组成,通过胶布(403)与中隔板(4)一端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片(3)一端插入上活动边框(1)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301)、抠手(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片(5)一端插入下活动边框(1)内的凹槽,另一端设置有片框(501)、抠手(5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隔板(4)的插口端两侧均布有凸丘(404),并设置有挂钩(4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技术摄影,同时也可用于与彩扩机、放大机配套使用的底片夹。包括框架、压片,其框架内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上面设置有上压片,中隔板下面设置有下压片;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放置双底片,合成效果好,操作简便,可避免底片划伤,底片扩放成像率高。
文档编号G03B27/58GK2798139SQ20052001134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5日
发明者芦笛 申请人:芦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