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37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可减少扩散板的不良率,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般液晶模组所习用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整体背光模组的结构组成是由内向外依序配设有一反光罩10、若干光源20、扩散板30、下扩散片40、棱镜片50、反射式偏光片或上扩散片60,以及液晶面板70;其中,各光源20可为直条状或U型或其他连续折弯形状的灯管并以适当的间距铺设在反光罩10与扩散板30之间,其液晶模组的显示效果即由各光源20散出的光线所构成;而市面上亦常见该扩散板30与液晶面板70间的数光学模片可由1-3片的扩散片、0-2片的增光片、0-1片的反射式偏光片等互相搭配而成,其作用是使通过的光线形成扩散作用,借以改善正对各光源20间隔部位因为无光线产生,而在液晶模组上形成明、暗带区的现象。
又,由于扩散板30的材质为透明塑胶材料如PC(聚碳酸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扩散剂[例如二氧化硅(SiO2或二氧化钛(TiO2)等)所制成的白色雾状长条结构体,其作用在令所通过的光线均匀扩散,且其设置于下扩散片40、棱镜片50、反射式偏光片或上扩散片60等数光学模片的底侧,其为支撑该光学模片则制作成厚度较厚的板状结构,故扩散板的制造成本较高。
而一般为求扩散板30的扩散能力更佳,更有在扩散板30上进行加工处理,例如网点印刷;然而,加工过程中常因机械或人为的疏忽而造成不良品,使扩散板30不如预期的效果,更甚者无法使用,进而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主要是扩散板下方设置一透明片,于透明片上进行加工处理,使各光源的光线可先通过透明片均匀散出,不仅可使光源均匀由扩散板散出,更可解决一般在扩散板上做加工处理时,易产生不良品而造成成本浪费的情况产生。


图1为习用背光模组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嵌合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剖视图。
图号说明10反光罩11定位孔12调光元件20光源30扩散板40下扩散片50棱镜片60反射式偏光片70液晶面板80调光元件81定位梢82锁固孔83凹凸刻纹84曲面90螺丝100嵌合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整体背光模组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同样是由内向外依序配设有一反光罩10、若干光源20、扩散板30、下扩散片40、棱镜片50、反射式偏光片或上扩散片60,以及液晶面板70;而本实施例中该扩散板30与液晶面板70间的数光学模片可由1-3片的扩散片、0-2片的增光片、0-1片的反射式偏光片等互相搭配而成,其作用是使通过的光线形成扩散作用;其中,各光源20可为直条状或U型或其他连续折弯形状的灯管并以适当的间距铺设在反光罩10与扩散板30之间,其液晶模组的显示效果即由各光源20散出的光线所构成。
其重点在于扩散板30下方设置有一透明片80,于透明片80任一侧或二侧进行加工处理,例如网点印刷、喷砂、蚀刻或者雾化处理等,如图3的实施例所示,即于透明片80任一侧或二侧进行蚀刻后所形成的凹凸刻痕81,使各光源20的光线可先通过透明片80均匀散出,再由扩散板30散出,不仅使光源20均匀由液晶面板70散出,使扩散板30不需另外加工,而可解决一般在扩散板30上做加工处理时,易产生不良品而造成成本浪费的情况产生。
又,该透明片80任一侧固设有扩散片90,如图4所示,或者二侧固设有扩散片90,如图5所示,其固定方式可以为贴附、溅镀、或者于扩散片90上设有可与透明片80相互嵌合的嵌合机构100,而本实施例中的嵌合机构100,如图6所示,是由扩散片90与透明片80的贴合面上设有定位梢91,该透明片80则相对应设有定位孔82,令扩散片90与透明片80相嵌合固定;当然也可于扩散片90任一侧或二侧可进行加工处理;该嵌合机构100亦可设于反光罩10或其他元件(如塑胶框,背板等固定元件)使透明片80得以定位于背光模组中。
再者,可利用扩散片90及透明片80代替习有的扩散板30,如图7所示,令透明片80置于扩散片90的上方或下方或两面,以省去扩散板30的设置,因扩散片90的材质与扩散板30的材质相同,然而,扩散片90的厚度较薄故成本较低,于扩散片90或透明片80任一侧或二侧可进行加工处理(如印刷、蚀刻、溅镀、喷砂或其他模式的雾化处理),同样可达到光源20均匀由液晶面板70散出的效果,并同时亦可解决一般在扩散板30上做加工处理时,易产生不良品而造成成本浪费的情况产生。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液晶模组另一较佳可行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创作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创作,是以,举凡与本创作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创作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背光模组是由内向外依序配设有一反光罩、若干光源、扩散板、数光枚学膜片,以及液晶面板;其中,各光源是以适当的间距辅设在反光罩与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下方设置有一透明片,于透明片上进行加工处理,使各光源的光线可先通过透明片均匀散出,再由扩散板散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片任一侧或者二侧固设有一扩散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扩散片是贴附于透明片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扩散片通过溅镀固定于透明片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棋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扩散片上设有与透明片相互嵌合的嵌合机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棋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嵌合机构是由扩散片与透明片的贴合面上设有定位梢,该透明片则相对应设有定位孔,扩散片与透明片相嵌合固定。
7.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背光模组是由内向外依序配设有一反光罩、若干光源、扩散片、透明片、数枚光学膜片,以及液晶面板;各光源是以适当的间距铺设在反光罩与扩散片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片任一侧或二侧可进行加工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扩散片任一侧或二侧可进行加工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处理为网点印刷、喷砂、蚀刻或者为雾化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由下扩散片、棱镜片、反射式偏光片组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片由1-3片的扩散片、0-2片的增光片、0-1片的反射式偏光片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改良是在扩散板下方设置一透明片,于透明片上进行加工处理,使各光源的光线可先通过透明片均匀散出,不仅可使光源均匀由扩散板散出,更可解决一般在扩散板上做加工处理时,易产生不良品而造成成本浪费的情况产生。
文档编号G02B5/02GK2802543SQ20052000904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
发明者陈进辉, 徐久惠, 陈宗洪 申请人: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