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79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映投影成象装置,特别是一种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各种投影银幕,有反射式的,也有透射式的,均存在能被来自任何方向光线照亮,因而只能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使用的弱点。中国第93207218.6号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不易被无用的环境杂光干扰的新型透射式投影银幕,该银幕由若干相同的微小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一聚光元件和与之对应的黑色面板上的透光窗口构成,投影光线经聚光元件后,其聚焦点正好位于所述的透光窗口上,并由此向外发射。凡来自与投影光源不同方向的光线,由于不能汇聚于透光窗口上,因而均不易透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美中不足的是由此形成的视角范围比较小,不利于在较宽广范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确保有用的投影光线透射通过、又能阻止来自其他方向的无用杂光透射通过、且具有较大视角范围、带来好的视觉效果的新颖投影银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的主体为一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一个面上紧密聚集排列有大量凸透镜状聚光元件,在其另一个面上聚集设置有大量与凸透镜状聚光元件相一一对应的下凹形圆弧状透光元件,在对凸透镜状聚光元件的聚集点及下凹形圆弧状透光元件的下凹深度作精密计算的基础上确定透明基板的厚度,使凸透镜状聚光元件的焦点恰好位于透光元件下凹形圆弧面的中心顶点上。此时的理论视角范围为该中心顶点与圆弧面边沿间连线与该中心点轴线间夹角的二倍。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具有较大的视角范围,既能满足室内等较小空间放映室的使用要求,又能满足野外宽广场所的使用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银幕上一个成象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银幕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示意图。
图中1.聚光元件2.透明基板3.透光元件4.投影光源5.顶点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和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主要由聚光元件1、透明基板2和透光元件3组成。聚光元件1的主体为凸透镜,既可以直接粘贴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模塑的方法设置于透明基板2的一个面上,工作时,该面位于投影光源4一侧;透光元件3工作时位于观众一侧,其主体为下凹形圆弧面,位于透明基板2上与聚光元件1相对应的背面位置上,同时其下凹形圆弧面的中心顶点5位于聚光元件1的焦点“O”上。
工作时,来自投影光源4的平行光束照射于凸透镜状聚光元件1的表面上,经折射后形成焦点“O”,该焦点“O”与透光元件2的下凹形圆弧面的中心顶点5相重合,形成可视成象点,该点与下凹形圆弧面边沿“A”和“B”间的连线构成极限可视线,由该两线“OA”和“OB”形成的夹角即为最大可视角。凡来自投影光源4方向的平行光线,均能被凸透镜状聚光元件1吸收、并折射聚集于“O”点上供欣赏,凡来自其他方向的无关杂光,均会被聚光元件1上的凸透镜弧形表面所反射,从而在聚集点“O”上获得较大可视角和较佳视觉效果的图像。
权利要求1.一种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由聚光元件(1)、透明基板(2)和透光元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聚光元件(1)的主体为凸透镜,设置于透明基板(2)的一个面上;透光元件(3)主体为下凹形圆弧面,设置在透明基板(2)的与聚光元件(1)相对应的背面位置上;聚光元件(1)的凸透镜焦点“0”与透光元件(3)的下凹形圆弧面中心顶点(5)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元件(1)与投影光源(4)位于透明基板(2)的同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视角透射式投影银幕,主体为一块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一个面上紧密聚集排列有大量凸透镜状聚光元件,在另一个面上聚集设置有大量与凸透镜状聚光元件相一一对应的下凹形圆弧状透光元件,凸透镜状聚光元件的集点与透光元件下凹形圆弧面的中心顶点相重合,该点构成银幕的观察成像点,由该点与下凹形圆弧面边沿间的连线构成极限可视线,该两线间的夹角即为银幕的最大可视角,凡来自投影光源方向的平行光线,均能被凸透镜状聚光元件吸收、并折射聚焦于成像点上供欣赏,凡来自其他方向的无关杂光,均会被聚光元件1上的凸透镜弧形表面所反射,从而在聚集点上获得较大视角和较佳视觉效果的图像,特别适宜用于野外宽广场所。
文档编号G02B27/18GK2893745SQ20052004579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沈欣 申请人:沈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