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照相机或摄像机、显示器及投影仪、打印机及观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13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照相机或摄像机、显示器及投影仪、打印机及观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以及3D显示器及3D投影仪、以及打印机及立体观察器,本发明特别是涉及谋求3D立体像的再现性的提高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3D显示器以及3D投影仪、以及打印机和立体观察器。
背景技术
可通过借助左与右眼分别观看在左右分离的2点摄影的视点不同的2幅图像,欣赏立体像的3D立体照片、3D立体动画具有较长的历史。对于立体照片,为了获得最佳的立体效果,重要的是左与右的图像的位置匹配,如果未实现匹配,则会使立体效果减小、对眼睛造成显著的疲劳。
在过去的银盐胶片型的立体照相机、立体幻灯片(slide)中,针对在摄影时获得匹配的机构、在将胶片安装于幻灯片座上时获得匹配的机构,本申请人已提出多项专利(JP特许2880131号,JP特许2880132号,JP特许3370051号等)。
另外,作为数字照相机的立体照片的技术,人们提出了比如,将具有左右两个反射镜的棱镜式立体适配器,安装在具有一个摄影镜头的一般的数字照相机的摄影镜头上,将分别入射到左右两个反射镜的图像分成一个摄像元件的左右,各半进行投射而摄影立体照片的技术(JP特许申请2001-341789号文献)。
作为通过液晶投影仪等在放映屏幕上投影3D立体动画进行欣赏的3D动画欣赏方法,在过去实现了下述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进行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相互垂直的直线偏振光处理或进行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处理,在放映屏幕上显示,在左眼侧和右眼侧戴上眼镜,该眼镜具有分别与上述图像相对应的直线偏振光滤色片或圆偏振光滤色片,将反映到左右眼中的图像分离为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由此,欣赏3D立体图像。
此外,人们知道有下述的3D电影系统,在采用CRT、液晶显示器等的扫描式电子显示器的场合,在1帧由2个半帧构成的隔行扫描中,配戴液晶快门眼镜观看画面,该眼镜针对每半帧交替地对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进行扫描显示动画,按照与CRT的半帧扫描时刻同步,左眼侧和右眼侧的液晶快门交替地实现开闭,由此,左眼观看左眼侧图像,右眼观看右侧图像(比如,JP特许申请H10-133801号)。
对于立体照片,左右一对的图像的位置的匹配(看到立体合成图像的距离的调整)是重要的,但是,人们知道,对于该匹配不仅具有左右的图像的主要拍摄对象的像的位置,而且还具有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距离、左右的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离、主要拍摄对象的像与其它的拍摄对象的像、背景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的对视觉的匹配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难于通过统一的调整获得最佳的匹配。
即,为了制作质量高于未进行匹配调整的立体照片和进行粗糙的匹配调整的立体照片等的立体照片,必须针对每次的摄影进行立体感的调整,或每当制作一组立体照片或立体幻灯片时进行该立体感的调整。此情况也在3D电影中相同,最好,应针对每个场面进行匹配调整,但是,在目前尚不知道有能调整到完全状态的具有匹配调整机构的数字立体照相机和3D投影仪等的技术。
于是,产生为了在摄影时刻或摄影后,针对一组立体照片或3D电影的每个场面,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左右的画面的匹配调整而应解决的技术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摄影时刻或摄影后的左右的画面的匹配调整时,可容易辨认立体像与“立体的窗”(右与左的图像框一致,在某距离观看到的一个假想的窗)之间的距离关系,进行正确的匹配调整。
此外,在照片洗印店等处使用的过去的数字银盐打印系统与立体照片不对应,打印时的左右的画面的匹配调整也不可能,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在打印时,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左右的画面的匹配调整,可打印左右一对的图像设置于适合位置的一张立体照片,可实现在照片洗印店等处的立体照片打印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该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包括左右一对摄影光学系统;对通过上述一对摄影光学系统的一对图像分别进行感光的一个或二个摄像元件;在正立状态,分别显示投影于上述摄像元件中的一对图像的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和目镜,其特征在于该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包括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在上述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中播放摄影图像时,按照使电子显示器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纵横比小于投影于上述摄像元件的图像的纵横比、将摄影元件上的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显示;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中的图像,改变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保存机构以及向外部输出机构,该保存机构以及向外部输出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显示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数据保存、向外部输出。
本发明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在其电子显示器构成的立体取景器中,使在电子显示器中表示的左右一对的图像左右对称的水平滚动,因为能将图像在任意的滚动状态摄影或保存,故可以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使图像进行水平滚动,以最好的立体效果的状态进行摄影或摄影后的编辑,能够作成高品位的立体照片和立体电影。
又,最好为将原图像数据和滚动数据进行保存和向外部输出的构成,上述原图像数据为被左右一对的摄像元件投影的数据,上述滚动数据为将任意的水平滚动时的数据。
另外,通过上述手动滚动机构,使左右一对图像显示区域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接近,使相应的摄影图像的外端与上述电子显示器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外端一致时,按照左右图像显示区域上的无限远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大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的方式设定左右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若如此,就能够根据滚动减少调整立体间隔时的画面损失。
因为具有下述显示控制机构,该显示控制机构伴随摄影镜头的焦点调整,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的显示图像,按照电子显示器的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中的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中的中心间距等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的方式,对滚动量进行控制,则摄影时的操作极其简单。
在此情况下,按照下述方式,对水平滚动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对焦距离基本在1米以上时,在电子显示器的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距离大于左右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在对焦距离基本小于1米时,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距离等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若如此构成,在可摄影的焦点距离范围中,能够将画面损失降到最小。
又,根据在左右电子显示器中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显示同一形状、并且同一位置的校准图案,容易的把握手动滚动时立体视觉的变化,对焦也容易,如果将校准图案以多条的纵线构成,则状态变化的视觉确认性最好。
通过将不含上述校准图案的显示信号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的立体图像数据保存或者向外部输出,立体图像的鉴赏时和将立体图像打印输出时,校准图案不会重复输出,不会产生图像和硬复制的问题。
又,如果具备下述显示控制机构,则可以仅在必要时自动显示校准图案,操作性好。该显示控制机构感知上述手动滚动机构的操作开关或操作键等的操作开始,显示上述校准图案,在开关操作解除后或一定的时间后停止校准图案的显示。
又,如果具备下述构成,则可以实时地进行立体图像通信。该构成为,将连接在移动电话的数据通信接口、或移动电话模块、或电话调制解调器内装,就可以通过电话线将数据发送接收。
再有,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按照可装卸的方式形成摄像组件和立体取景器,该摄像组件具有左右一对的2个系统的摄影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该立体取景器具有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和目镜,控制部和外部存储装置设置于摄像组件或立体取景器中的任意者上,或作为单独件而设置,上述摄影组件和立体取景器以及控制部与外部存储装置实现电连接,进行图像数据和控制信号等的通信。
此外,设置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并列地设置上述左右一对立体图像数据的图像,并且将围绕左右一对图像的线、图案或满涂的长方形切断导向框的数据重合,将其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打印数据而输出,由此,如果将打印了的相纸沿导向框抽出,则就完成了立体相卡。根据上述切断导向框的左右两端部呈圆弧形,则向立体像观察器的装添和取出就变得容易。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3D显示器,该3D显示器可采用CRT,PDP等的电子显示器,按照隔行扫描方式,针对每半帧交替地显示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可采用具有与显示器的半帧切换时刻同步而实现开闭的左右一对液晶快门的观察器,立体观看显示器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3D显示器包括按照使显示图像的纵横比小于原始动画数据的画面的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放映的机构;在电子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中,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改变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的手动滚动机构;编辑数据保存机构,该编辑数据保存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动画数据作为一组立体视频数据,写入外部存储装置中。
还有,本发明提供一种3D投影仪,该3D投影仪为下述的投影仪,其采用射出光的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左右两个系统的液晶投影仪,或安装有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直线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2个系统的数字微型反射器(micromirror device)(商标)式投影仪等,从上述左右2个系统的投影仪按照重合的方式将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投影于放映屏幕上,通过左右两眼,采用具有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直线偏振光滤色片的眼镜,立体观看放映屏幕上的图像;或者,该3D投影仪为下述的投影仪,其采用安装有圆偏光的旋转方向相对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2个系统的液晶投影仪,或安装有圆偏振光方向相对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二个系统的数字微型反射器(micromirror device)(商标)式投影仪,从上述左右2个系统的投影仪,按照重合的方式将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投影于放映屏幕上,通过左右两眼,采用具有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对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眼镜,立体观看放映屏幕上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3D投影仪包括按照使显示图像的纵横比小于原始动画数据的画面的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投影的机构;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放映屏幕上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在放映屏幕上,改变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编辑数据保存机构,该编辑数据保存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动画数据作为一组立体视频数据,写入外部存储装置中。
上述3D显示器和3D投影仪可以通过将电子显示器或屏幕上表示的左右一对的图像以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将图像以任意的滚动状态进行编辑,由此,能够欣赏立体效果适宜的高品位的3D立体电影。
上述3D显示器和3D投影仪上如果具备下述机构,则容易进行在动画编辑时的立体效果的调整。该结构为在左右的电子显示器或者放映屏幕上将校准图案与图像重叠进行投影。上述校准图案由多条纵线构成,则视觉辨认性好。
再有,根据可按照帧单元,进行上述动画编辑的编辑点指定机构,可根据每个场景调整立体效果。
如果具有将编辑而保存的立体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作为左右一对的一幅立体照片数据,输出到外部的图像数据输出机构,则动画中任意1个画面都可能打印输出。
再有,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根据由左右一对图像数据形成的立体图像数据,制作并列显示左右一对图像的一张立体照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包括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具有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该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在正立状态,并且按照与人的左右眼的间距基本相等的间距,并列显示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的一组立体图像数据的左右一对图像,该机构按照使电子显示器中的图像的纵横比小于立体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纵横比,将原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显示;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一对图像,改变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编辑数据写入机构,该编辑数据写入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显示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打印数据,写入打印机存储装置中。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可在打印的阶段对上述立体效果进行调整(左右的图像的匹配调整),因此,即使是用不具备立体效果编辑功能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摄影的图像,仍然能够作成最合适的立体效果的立体照片印刷物。
另外,具备在上述图像编辑时,在电子显示器上的左右图像显示区域的相应区域,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显示同一形状并且同一位置的校准图案的机构。由此,能正确的调整立体效果。
还有,根据在打印机上设置将围绕左右一对图像的线、图案或满涂的长方形切断导向框的数据重合打印的控制机构,通过将打印了的相纸沿导向框抽出,就完成立体相卡,根据上述切断导向框的左右两端部为圆弧形,则向立体像观察器的装添和取出就变得容易。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按照连接可移式存储器或可移式盘等的外部存储装置,可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入、编辑和写入的方式构成。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在下述的电子显示器中,以固定或可装卸方式设置在视觉上隔离左右的图像的分隔板,该电子显示器指在正立状态,并且按照与人的左右眼的间距基本相等的间距,并列显示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的立体照片数据的左右一对图像的一个或左右一对的电子显示器。通过设置分隔板将左右眼的视野分离,能将左右一对的上述电子显示器上的图像通过双眼立体观看。
如果在上述电子显示器的前面配置左右一对的目镜,则甚至能够对图像的细节进行视觉确认,使匹配调节的正确度提高。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观察器,该立体观察器包括透镜板部,该透镜板部安装有左右一对目镜;印刷物固定部,插入并列显示左右一对图像的立体照片印刷物,透镜板部和印刷物固定部的相应的左右中间部通过视野分离用的分隔板连接,印刷物固定部包括左右一对窗,该左右一对窗与上述打印机的电子显示器的左右一对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并且印刷物固定部包括连接机构部,该连接机构部用于安装于上述电子显示器的前面。
还有,由于用于观察打印机的监视显示器上的立体图像的立体观察器是可装卸的,故还可应对不是立体照片的普通的照片的打印作业,取下的立体观察器可单独用作欣赏立体照片印刷物的观察器。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立体照相机的视差的说明图;图4为立体照相机的立体成像作用的说明图;图5(a),(b),(c),(d)为本发明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匹配调整功能的说明图;图6为用于说明立体照相机的画面损失消除机构的说明图;图7(a),(b),(c)为图6的立体照相机的匹配调整范围的说明图;图8(a),(b)为表示纵线校准图案的立体取景器的像的说明图;图9为数字立体照相机的匹配调整的作用说明图;图10为数字立体照相机的立体成像作用的说明图;图11为数字立体照相机的立体成像作用的说明图;图12为立体照片印刷物的主视图;图13(a)为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立体图,图13(b)为监视显示部分的放大图;图14为本发明的立体观察器的立体图;图15为表示立体观察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一个实例,该数字立体照相机1由拍摄组件2和立体取景器3构成,具有立体观看的匹配调整功能(对图像的左或右的端部进行隐蔽的功能)的立体取景器3和拍摄组件2通过比如普通的照相机的触点式插座(hot shoe)和附件插座(accessory shoe)这样的嵌合机构4而连接,通过按照嵌合机构设置的电触点5实现电导通。可在拍摄后的编辑时,将拍摄组件2和立体取景器3分离,仅仅通过立体取景器3进行匹配调整。
拍摄组件2可由2个数字照相机8和基座9构成,该2个数字照相机8具有拍摄镜头6和CCD摄像元件7(在下面简称为“摄像元件7”),该基座9支承该2个数字照相机8,该左右一对的数字照相机8与基座9的顶面的导轨部9a卡合,沿该导轨部9a而滑动,通过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固定于任意的位置。像这样,可调整左右的数字照相机8的光轴间距的情况,特别有利于接近拍摄。其原因在于,在接近拍摄时,在许多场合,按照人的两眼的标准的间距设定的光轴间距过大,要求较小的光轴间距。
立体取景器3为下述的结构,其中,在主体的内部具有左右一对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图中未示出),分别通过左右一对的目镜10观察左右一对的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在下面简称为“液晶显示器”)的图像。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器驱动电路、具有后述的立体感觉编辑功能的显示控制部等,存储图像数据的SD存储卡(注册商标)和CF存储卡(ユンパクトフラツシユ)(注册商标)和SM存储卡(スマ一トメデイア)(注册商标)等的可移式存储器与电源电池安装于相应的专用槽内,虽然关于这一点的图示省略。另外,电源开关、快门按钮、编辑操作键视频信号输出端子,USB端子等设置于主体的外周面的适合位置。另外,也可代替上述TFT彩色液晶显示器,而采用强感应性液晶(FLC)微型显示器。同样在此场合,作用效果相同。
图2为表示由数字立体照相机1发展而来的系统照相机11,在支柱12的顶部安装拍摄组件2的基座9,在该支柱12的上下中间部安装立体取景器3,在该立体取景器3的上方,安装额头接触部13。
在上述支柱12的底部,设置有垂直持握部14和与其相垂直的方向的水平持握部15,在向左延伸的水平持握部15的相反侧,延伸有肩接触部16。在该水平持握部15上安装有由启动开关、变焦操作、焦点调整、露出调整、其它的开关按钮形成的控制开关部17,在垂直持握部14上设置有摄影按钮18。在额头接触部13和肩接触部16上设置有位置调整机构,分别通过左右手持握水平持握部15和垂直持握部14,在窥探立体取景器3的目镜10的状态,按照额头接触部13接触摄影者的额头的方式调整该额头接触的位置,该肩接触部16也调整到适合的位置,虽然关于这一点的图示省略。如果在该状态,接通控制开关部17的启动开关,则可稳定地监视立体取景器3的像。另外,如果按压摄影按钮18,则由左右一对摄像元件投影的图像数据被记录于存储器中。
图3表示说明立体照相机的视差的图,其表示摄像近距离的拍摄对象(字符F)的状态。左右的摄像组件的摄像元件的中心间距PS按照与左右的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PL相等的方式设定。在拍摄无线远的拍摄对象的场合,来自无限远的拍摄对象的同一点的光线平行地射入左右的拍摄镜头6,由此,形成于左右的摄像元件7上的左右的像的中心间距PI等于左右的摄影镜头6的光轴间距PL。另一方面,在像图3那样,摄影位于有限距离的拍摄对象的场合,投影于左右的摄像元件7上的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间距PI大于左右的摄像元件7的中心间距PS(PI>PS)。
图4按照投影于图3的摄像元件7上的原始图像数据的整个幅度与左右的液晶显示器D的相应的画面幅度一致的方式表示,其表示立体观看该画面的状态(目镜的图示省略),由于投影于立体相机的摄像元件上的倒立像在液晶显示器D上通过180度旋转的正立像表示,故左右的像的中心间距PI’为小于左右的画面的中心间距PD的距离(PI’<PD)。
如果通过两眼立体观看这样的立体照片,则在“立体的窗”IW的这一侧看到立体像IS,“立体的窗”IW不合成为一个,像图示的那样看上去双重而错开,不自然而不好看。于是,为了获得自然的立体感,必须要求左右的图像的匹配调整。
在立体照片中,应按照在与“立体的窗”等距离或大于该距离的位置,看到最短距离的拍摄对象的方式进行调整的方式是普通常识,为了像这样观看,可通过上述的立体取景器的匹配调整功能,按照最短距离的拍摄对象像的中心间距PI’等于或大于左右的画面的中心间距PD的方式调整。
图5表示立体取景器的匹配调整。图5(a)表示摄像元件上的近距离拍摄对象的像(字符F)在正立状态旋转180度。图5(b)表示左右一对的液晶显示器的编辑时的图像显示区域(与拍摄时相比较纵横比减小的状态),图5(c)为在图5(b)的图像显示区域未进行补偿而显示图5(a)的图像的状态,图5(d)为使左右的图像的内侧纵边与图像显示区域的内侧纵边一致,将左右的图像的中心间距补偿到最长的状态。
下面对匹配调整的程序进行描述。通过具有一对液晶显示器D的立体取景器3,实时地对在摄影时投影于摄像元件7上的图像进行监视。
在进行匹配调整时,通过模式切换开关切换到编辑模式,在编辑摄影完的图像的情况下,按压图像选择开关,针对各组依次(按照任意的顺序)将立体照片显示于液晶显示器D中。在编辑时再次显示的图像的初始位置没有限定,位于图5(c)的补偿零的位置的场合,图像的左右两端部分按照等分程度超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框的左右部,实现遮蔽(blackout)。
匹配调整通过设置于立体取景器3上的滚动操作键进行,与普通的电动变焦操作用的杠杆键相同,通过按压滚动操作键的两端的任意端,在图5(c)和图5(d)的范围内对称地向外侧或内侧水平地滚动(补偿)左与右的图像,在将其调整到适合的滚动状态后进行保存操作,由此,显示于液晶显示器D中的状态的左右一组的图像作为一幅立体图像数据而保存于存储器中。
另外,编辑时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按照将液晶显示器D的显示框尺寸从拍摄时的视场率为100%的状态,缩小到图5(b)所示的较窄宽度的方式显示的方法;将小于摄像元件上原始图像宽度WO的宽度的实际显示画面宽度WP的图像按照与液晶显示器的宽度WD相同的宽度扩大显示,摄影后的编辑时的再显示宽度也为WP的方法。
在任何的方法中,在摄影时,图像存储器中记录宽度WO的原始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尽管前者的方法可在拍摄时,在整个幅度范围内监视图像,然而在再显示时(匹配调整时)的画面变小。另一方面,后者的方法具有下述的优点,即,虽然在拍摄时不进行拍摄图像的整体显示,而将再显示时的画面放大到液晶显示器的幅度进行显示,然而有匹配调整时的画面幅度未缩减的优点,可为任意的方法。
关于图像数据的保存方法,有下述两种,即保存摄像元件的100%图像数据,将进行匹配调整状态的滚动调整数据另为保存,在摄影后可以进行多次匹配编辑的方法;保存在摄影时水平滚动状态的图像数据的方法,后者虽然能够损失数据量,可根据匹配编辑机能的要求程度采用任何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作为拍摄组件的装载2个单独的摄像元件的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为下述的方案,其中,将通过左右的摄影镜头的立体图像按照左右分割的方式投影到一个摄像元件上。
以上,对左右的拍摄镜头6的光轴间距PL等于左右的摄像元件7的中心间距PS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在该场合,像图5(c)所示的那样,在液晶显示器D的画面的左右中心和拍摄画面的左右中心一致,无限远拍摄对象与“立体的窗”能无限远地看到的状态,等分地将摄影图像的左右两端隐蔽。
在像图5(d)所示的那样,将左右的图像滚动到移向外侧的方向的最外端的场合,图像的内侧的隐蔽量为零,“立体的窗”看上去与最短对焦距离的拍摄对象等距。即,由于图像的补偿调整范围为图5(c)的状态和图5(d)的状态的范围,故图5(c)中的左右的图像的外侧所掩蔽的部分未呈现在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范围,而造成画面损失。另外,实际上,同样在摄影无限远拍摄对象的场合,“立体的窗”看上去在有限距离,在其对面侧看上去为无限远拍摄对象,此时,立体效果良好。
图6为用于说明改善上述的图像损失、立体效果机构的图,假定在摄像元件的曝光面上,编辑时的选择范围(宽度WE)靠近左右的摄像元件之间的内侧端的状态,与此时的左右的编辑选择范围WE的中心间距PE相比较,将左右的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PL设定在较小值。
图7(a)为在将通过图6的照相机拍摄的图像再次显示于编辑模式的立体取景器3的液晶显示器D中的场合,宽度WO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外侧端与显示器的实际显示画面WP的外侧端一致。图7(b)为显示器D的编辑模式的实际显示画面(宽度WP)。另外,像图7(c)所示的那样,可进行补偿处理,直至宽度WO的原始图像数据的内侧端与显示器的实际显示画面WP的内侧端一致。
在图7(a)中,为了实现在超过立体的窗的对面侧看到无限远的立体像F,即,立体的窗看上去在有限距离,将显示器D上的左右的像的中心间距PI’设定为大于显示器的实际显示画面的中心间距PWP的距离(PI’>PWP)。在拍摄极近距离的拍摄对象的场合,必须使显示器中的左右的像的中心间距PI’与显示器中的实际显示画面的中心间距PWP相等,像图7(c)所示的那样,按照与PWP相等的方式调整极近距离拍摄对象(字符F)的中心距离PI’(PI’=PWP)。
像图6所示的那样,摄像元件7上的图像为倒立像,与正立取景器的位置关系相反,无限远摄影时的照相机的左右的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选择范围WE靠近摄像元件的全宽WS的最内侧端。
如果摄像元件与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处于WO∶WS=WP∶WE的比例关系,图6所示的照相机的摄像元件7的数据选择范围WE的中心间距由PE表示,左右的摄像元件7上的像的中心间距由PI表示,左右的摄影镜头6的光轴间距由PL表示,则在从无限远距离的同一点射出的光线射入左右的摄影镜头6时,由于它们相互平行,故左右的像的中心间距与左右的摄影镜头6的光轴间距相等,处于PL=PI<PE。
如果像上述那样,将立体照相机的左右的摄影镜头6的光轴间距设定在上述PL的尺寸条件,则可消除图5的实例的图像损失,获得图7那样的图像损失为最小的立体照片的数据。
下面对作为提高匹配状态是否良好的辨认性的方式,将图8(a)和图8(b)所示的多个纵线图案P重合于液晶显示器D上的图像上,进行显示的场合进行描述。纵线图案P位于左右的编辑画面上的同一位置,在通过两眼观看左右的画面时,看上去左右的纵线图案P与“立体的窗”的距离一致。另外,可按照在纵线图案P的对面侧看到全部拍摄对象的方式,调整左右的图像之间的中心间距,可同时地立体观看图像和纵线图案P,容易检定立体感是否适合。
图8(a)表示匹配调整时的调整值为零的场合的原始图像数据WO的选择范围(图7(a)的状态),图8(b)表示在调整值为最大的场合所选择的显示范围(图7(c)的状态)。在匹配调整时的再次显示中,既可使图8(a)的状态为初始状态,也可使图8(b)的状态为初始状态,从任意的方向进行均没有关系,但是,最好沿两方向反复地进行仔细的调整。
图8(a)和图8(b)给出调整值的两端的实例,但是,实际上,多在图8(a)与图8(b)之间调整。在这样的场合,由于左右两者的液晶显示器D上的实际显示画面宽度WD的两侧将原始图像隐蔽,故也可在编辑时观看监视器,根据是否在立体视野的左右哪方映现偏好的内容,沿同一方向滚动左右的图像整体。该调整可进行直至一对左右任意的图像数据的最终端(左右两端)的位置。
另外,上述匹配调整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该方式为在一定宽度WD的显示器显示区域滚动图像,改变左右的图像的中心间距,但是,也可代替该图像滚动,而采用作为模拟的变焦的数字变焦(在数字电视、数字照相机中改变存储于图像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读出比例,进行放大显示的方式),还可按照通过数字变焦,改变左右的显示器上的像的中心间距的方式构成。
通过上述匹配调整而编辑的图像数据可作为左右的图像为一体的一幅的图像数据而存储于存储器中,随时地输出给数字银盐打印系统、计算机、打印机等。另外,在于编辑时,重合地显示纵线图案P的方案中,当然在图像数据存储时,不将纵线图案数据保存,而仅仅存储图像数据。
又,上述的纵线图案P,因为在匹配调整以外的情况下不需要,所以显示控制机构也可构成为仅在操作滚动操作键时显示纵线图案P。如果采用下述方式则使用起来更方便,即在键操作后持续数秒显示,直到手指从滚动调整键离开为止持续进行图案显示,在匹配调节后图案显示自动的消失,而不需要图案显示的开、关操作。
下面作为取景器对具有液晶显示器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焦点调整操作变容易的技术进行描述。比如,在图6所示的立体照相机的立体取景器中,同样在拍摄时通过软件控制,在左右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图8的纵线图案P。另外,伴随摄影时的摄影镜头6的焦点调整,改变左右的摄像元件上的图像选择范围WE的中心间距PE,使PE与实现对焦的左右的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间距PI一致。
图9给出通过图6所示的照相机,在摄影时,将焦点对准于近距离的拍摄对象的状态的实例,像前述那样,近距离的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间距PI为大于左右的摄影镜头6的中心间距PL的尺寸,即,PI>PL。
如果在图9所示的状态,与图6中的中心间距PE相同,摄像元件7的图像选择范围WE的中心间距PE为最小距离,在图8(a)的状态,将纵线图案重合,将其显示于立体取景器中,则像图10那样,拍摄对象(字符F)看上去在极近距离,拍摄者感到显著的不适。另外,如果在图9所示的状态,使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间距PI等于摄像元件的选择范围WE的中心间距PE(PE=PI),纵线图案与拍摄对象的像看上去为相等的距离。
在图11中,按照处于上述PE=PI的状态的方式,滚动图像选择范围,(沿处于图8(b)的状态的方向移动选择范围),使左右的液晶显示器D的中心间距PD和所显示的像的中心间距PI’一致((PD=PI’)。于是,在摄影时的立体观看中,纵线图案看上去在与拍摄对象的像目同的距离。
为了在平时,按照处于图9所示的PE=PI的状态的方式设定立体取景器,如果在图9中,焦点调整时的摄影镜头的光轴方向的移动量由Δf表示;摄影镜头的焦点距离由f表示;从摄影镜头的主点,到对象物的距离由L表示;左右的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由PL表示;投影于左右的摄像元件上的像的中心间距由PI表示;由于焦点调整时的摄影镜头的光轴方向的移动量Δf=f2/(L-f),投影于左右的摄像元件上的像的中心间距PI=PL(1+Δf/f),故如果按照满足上述数学公式中的Δf与PI的条件的方式,对应于拍摄镜头6的焦点调整控制左右的图像的水平滚动量,则像图11所示的那样,立体取景器3的立体像IS看上去与“立体的窗”IW等距离。
比如,在通过手动方式,移动调整摄影镜头6的场合,可通过编码器、电位器等检测镜头的位置,按照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方式,自动地联动调整原始图像数据WO的读出范围WE的水平滚动量,在与立体取景器的校准图案等距离的位置,看到拍摄对象的像。另外,在为自动聚焦的方式的场合,可根据对焦距离数据,按照满足上述数学公式的方式进行运算和分配,自动地控制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的读出范围WE的水平滚动量。
上述实施例采用作为校准图案的纵线图案P,但是,并不限于此,如果在左右的显示器中为相同形状和位置,则采用比如,圆形的指标或以组合方式采用这些指标和纵线。
在过去的普通的照相机中,如果未将自动聚焦区域或十字线(reticle)等的测距机构与拍摄目标对准则无法对焦,但是,按照本发明的方式,由于可在取景器的整个视野辨认对焦状态,故无需将十字线(reticle)等与目标对准这样的操作。该场合对于拍摄对象多重地重合的拍摄场面特别重要,即使在按照自动聚焦的方式,设计本发明的照相机的对焦机构的情况下,仍可在不改变构图(framing)的情况下,辨认在拍摄时,在目前是否按照拍摄对象距离对焦,故使用方便性非常好。
在上述编辑时的匹配调整的说明中,针对对于立体照片,必须在超过“立体的窗”的对面侧能看到位于无限远距离的拍摄对象的像的场合进行了描述。在该场合,在拍摄时的取景器中显示校准图案的场合的取景器的立体观看的感觉也同样。
即使在无限远拍摄时,“立体的窗”的看上去的距离最好基本为3米的程度,但是,比如,即使在设定在5~10米的情况下,也没有关系。在许多场合,对于立体照片,最好在泛焦状态拍摄,在多数场合,以较小程度缩小摄影时的镜头的开口直径,将焦点距离固定在约3~5米等级的距离,从近景到远景进行对焦,进行拍摄。但是,可在约1米以内的近距离拍摄时(接写状态),在与校准图案等距离的位置,看到拍摄时的拍摄对象的像。
在此场合,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运算控制程序,该方式为在按照无限远距离进行摄影时的焦点调整的场合,在约3~5米的距离看到的校准图案的对面侧看到无限远像,在按照1米或以下的近距离进行拍摄时的焦点调整的场合,在与校准图案相等的距离看到拍摄对象的像,使按照上述的Δf=f2/(L-f)和PI=PL(1+Δf/f)计算的摄影时的焦点调整值(Δf值)与取景器显示的选择范围联动,在无限远时,图11所示PI处于PI’>PD,在近距离时PI’=PD,以此调整PI’值。
另外,校准图案的显示色可为黑色,但是,具有对于具有较暗的环境、暗色的拍摄对象难于看到的情况。作为这样的场合的应对措施,在显示控制部中具有校准图案的显示色切换功能,比如,可切换到黑色和白色,另外,在拍摄时的校准图案和编辑时的校准图案中,使颜色、形状不同,可识别是摄影模式,还是编辑模式。
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数据,因为作为视频信号能够实时输出,在本申请的数字立体相机中也可以通过装备视频信号输出端子,从视频信号输出端子向外部的3D监视显示器和3D投影仪进行视频信号输出,由此能够看现场的影像、向数字录像机输入以进行录像。
此时的图像数据的发送接受方法,也能够考虑在水平滚动的状态的图像数据的输出方法;输出在100%的图像数据和匹配调整的状态的滚动数据,以装备了滚动功能的接受信号侧的机器进行滚动控制的显示方法。
后者的方法能够将原图像数据以没有图像损失的整个宽度尺寸送出,在接受信号侧的机器中,基于已接受的滚动数据自动的进行滚动控制而显示。如果设置成对接受信号侧的机器进行自动滚动控制和手动滚动控制相互切换的方式,则在接受信号侧能够任意的进行滚动量的再调节。
根据在数字立体相机上事先装备USB和IEEE1394等的数据通信功能,如果将对应这些接口数据通信电缆与立体相机的数据通信端子、移动电话、PHS的数据通信连接器连接,就可以在两台的数字立体相机之间通过电话线进行直接或者摄影后的的立体静止图像数据和立体动画数据的无线通信。又,向具备通信功能的3D监视显示器和3D投影仪等的影像机器的无线影像配送也是可能的。关于与电话线的连接,除了上述的形态以外,还可以考虑将移动电话模块内置的同移动电话一体的形式和将电话调制解调器内装的形态。
上述立体图像匹配技术也可应用于3D投影仪、直视型的3D显示器。由于技术内容采用前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匹配方法,故图示省略,在以下的描述中,通过适当参照图3~图11,容易理解。另外,上述3D投影仪、直视型的3D显示器包括LCOS(LiquidCrystal on Silicon)。
在数字立体照相机的说明中描述的“立体的窗”IW与3D电影系统的液晶显示器、CRT的画面或投射屏幕相对应,左右的摄像元件7与3D电影系统的左右的投影仪的投影镜头相对应。另外,与前述的立体取景器3的液晶显示器D的匹配调整时的显示区域WE相同,按照小于左右的原始图像的纵横比的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横向的一部分隐蔽的状态)从左右一对投影仪投影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或在电子显示器中每半帧交替地显示小于左右的原始图像的纵横比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
而且,如果通过滚动操作键等的操作机构,像图7(a)~(7(c)那样,左右对称地水平滚动左右一对的原始图像,有选择地使投影区域变化,则CRT显示器或放映屏幕上的图像框不移动,在CRT、放映屏幕上,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之间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变化,可辨认左右的图像的匹配状态。
编辑滚动状态的数据可写入内置HDD、内置DVD驱动器等的外部记录媒体或可移式存储器、可移式磁盘装置中。另外,可与普通的视频编辑系统相同,指定章节单位,或在时间轴上离开的任意的2点的帧(frame),编辑其场合的匹配状态。可针对每个场面,精确地调整匹配。
另外,如前面所述,在动画编辑时,通过在左右的电子显示器或放映屏幕上的图像上,投影图8所示的多根纵线等的校准图案,由此,容易进行放映屏幕和拍摄对象的像的相对的距离、立体感的辨认。
此外,根据进行编辑将保存于内置HDD、内置DVD驱动器等的外部存储媒体或可移式存储器、可移式磁盘装置中的立体视频数据抽出任意的帧,按照左右一对的方式形成一幅立体照片数据,输出到外部,由此,可从动画源,制作立体照片。
为了通过3D投影仪、直视型的3D显示器,对通过数字立体照相机拍摄的立体照片进行播放,可根据左右的图像数据,分别产生个半帧的视频信号,将其交互地显示于1个显示器中,或分别将左右的图像数据分配给左右的投影仪。
还有,对于记录动画的市场上销售的DVD软件、录像带等,比如,采用模拟3D变换软件等,对视频数据进行匹配调整,将进行了该处理的编辑好的视频数据复制于其它的外部存储媒体中,该场合具有造成著作权方面的问题的危险,但是,在此场合,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软件的ID号码和编辑数据(匹配用的滚动数据)和涉及编辑数据的章节号码、帧号码等作为一组数据文件而保存于存储器中,在软件再生处理时,读出软件ID号码,根据存储于存储器中的ID号码的编辑数据文件,针对每个章节,每个指定场面,逐个地控制播放图像的水平滚动量。
在上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或3D显示器、3D投影仪中,借助匹配编辑而调整的图像数据形成左右一体的一幅立体照片数据,从数字立体照相机等中,直接或取下存储器等的图像记录媒体,将其安装于其它的阅读装置中,由此,可将其输出给打印机、数字银盐打印机、制作立体照片印刷物。
为了通过立体观察器欣赏立体照片印刷物,必须将已打印或显影的立体照片印刷物按照适合于立体观察器的形状切断。另外,为了通过立体观察器欣赏立体照片印刷物,可在立体照片印刷物的左右的照片之间,设置边界(间隙),在左右的照片的周围设置一定宽度的空白部。
在将立体照片数据送出给打印机的场合,将包括形成于记录在存储器中的边界和空白部的外缘的切断导向框的打印数据与立体照片数据合成,将其输出,将切断导向框与照片一起打印,由此,立体照片印刷物的外形和图像的相对位置正确。
图12表示立体照片(photo)卡的一个实例,如果显示该立体照片卡21的外形的切断导向框22的内侧,除了夹持边界23并列地设置的图像24L、24R以外,可按照特定的颜色或图案涂敷,沿切断导向框22的外缘切断,则形成一定形状的立体照片卡21。
另外,切断导向框22的左右两端呈弧形的目的在于容易进行立体照片观察器的持握部的插入和定位。可将上述切断导向框行数据预先存储于打印机的存储器中,在立体照片印刷物时,自动地添加帧数据,将其输出的方式控制。
对于在上述的立体取景器3中进行立体照片的匹配调整的机构,不仅可用于摄影设备和再生设备,而且可用于从专业用的数字银盐打印机到普通用户用打印机等的全部的打印机。在此场合,可在打印机中装载左右2个监视显示器,或可同时地显示左右一对的立体照片的尺寸的监视显示器。
图13(a)为安装监视显示器32的打印机31的一个实例(操作开关等的图示省略),图13(b)为监视显示器部分的具体结构。在监视显示器32的左右两侧形成凸缘33,可装卸图14所示的立体取景器(目镜组件)41。打印机的匹配调整机构与前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的场合相同,因说明会重复,故在此省略。
为了明确地立体观看上述监视显示器32上的2个画面,必须要求采用分隔左右的视野的分隔板(在不分隔的场合,左右两眼的视野交错),此外,还必须要求采用目镜。但是,在打印机中,还具有以较大程度显示非立体照片(monaural print)印刷物的场合,以索引(index)方式显示多张照片的场合,在这些作业时,分隔板、目镜将造成妨碍。
图14表示可相对打印机31的监视显示器32的部分装卸的立体观察器41,其由该透镜板部42和印刷物固定部43形成,在透镜板部42上安装左右一对目镜44L、44R,在印刷物固定部43,设置有左右一对窗45L、45R,该左右一对窗45L、45R与投影于图13的打印机31的监视显示器32上的立体图像相对应。
透镜板部42与印刷物固定部43分别在左右中间部具有分隔板46、47,将印刷物固定部43的分隔板47插入透镜板部42的箱形截面的分隔板46中,按照可滑动的方式连接透镜板部42和印刷物固定部43,通过使透镜板部42和印刷物固定部43相互接近、离开,进行可见度调整,通过锁定螺栓48固定间距。
在印刷物固定部43的背面侧左右两端的内壁面,形成与打印机31的监视显示器32的部分的凸缘33相对应的纵向槽49,使凸缘33与纵向槽49卡合,由此,可将立体观察器41安装于打印机31的监视显示器32。另外,在从打印机31上取下时,从上方将立体照片印刷物插入立体观察器41的印刷物固定部43的纵向槽49中,进行欣赏。另外,在印刷物固定部43的窗45的背面,在纵向槽49中设置高差,在插入立体照片印刷物时,在立体照片印刷物的表面不与窗45的背面接触,防止立体照片印刷物损伤。图15表示另一形式的立体观察器41,考虑像这样,形成印刷物固定部43中的去除掉顶边部分的形状等的各种形式。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当然,本发明涉及它们的改变的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该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包括左右一对摄影光学系统;分别对通过上述一对摄影光学系统的一对图像进行感光的1个或2个摄像元件;在正立状态,分别显示投影于上述摄像元件中的一对图像的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和目镜,其特征在于该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包括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在上述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中显示摄影图像时,按照使电子显示器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纵横比小于投影在摄像元件上图像的纵横比,将摄像元件上的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显示;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中的图像,改变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保存机构以及向外部输出机构,该保存机构以及向外部输出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显示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数据保存及向外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保存机构以及向外部输出的机构以将原图像数据和滚动数据进行保存和向外部输出的方式构成,上述原图像数据为被左右一对的摄像元件投影的数据,上述滚动数据为进行任意的水平滚动时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上述手动滚动机构,左右对称地使左右一对图像显示区域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接近,使相应的摄影图像的外端与上述电子显示器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外端一致时,按照左右图像显示区域上的无限远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大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的方式,设定左右摄影镜头的光轴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控制机构,该显示控制机构伴随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调整,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的显示图像,按照电子显示器的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中,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像的像的中心间距等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的方式对滚动量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伴随上述摄影镜头的焦点调整,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的显示图像,按照下述方式对水平滚动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对焦距离基本在1米以上时,在电子显示器的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距离大于左右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在对焦距离基本小于1米时,位于对焦距离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中心距离等于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中心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上述图像编辑时,在左右电子显示器中,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显示同一形状,并且同一位置的校准图案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校准图案由多条纵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保存机构和向外部输出的机构,该保存机构和向外部输出的机构通过将不含上述校准图案的显示信号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的立体图像数据保存以及向外部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显示控制机构,该显示控制机构感知上述手动滚动机构的操作开关或操作键等的操作开始,显示上述校准图案,在开关操作解除后或一定的时间后停止校准图案的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影机,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下述构成,该构成为将连接在移动电话的数据通信接口、或移动电话模块、或电话调制解调器内置,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的发送接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其按照可装卸的方式形成摄像组件和立体取景器,该摄像组件具有左右一对的2个系统的摄影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该立体取景器具有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和目镜,控制部和外部存储装置设置于摄像组件、立体取景器中的任意者上,或作为单独件而设置,上述摄影组件、立体取景器与控制部和外部存储装置实现电连接,进行图像数据和控制信号等的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并列地设置上述左右一对立体图像数据的图像,并且将围绕左右一对图像的线、图案、或满涂的长方形切断导向框的数据重合,将其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打印数据而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字立体照相机或数字立体摄像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导向框的左右两端部呈圆弧形。
14.一种3D显示器,该3D显示器可采用CRT、PDP等的电子显示器,按照隔行扫描方式,针对每半帧交替地显示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可采用具有与显示器的场切换时刻同步而实现开闭的左右一对液晶快门的观察器,立体观看显示器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3D显示器包括按照显示图像的纵横比小于原始动画数据的画面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放映的机构;在电子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中,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改变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的手动滚动机构;编辑数据保存机构,该编辑数据保存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立体视频数据,写入外部存储装置中。
15.一种3D投影仪,该3D投影仪为下述的投影仪,其采用射出光的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左右两个系统的液晶投影仪,或安装有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直线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2个系统的数字微型反射器(micro mirror device)式投影仪等,从上述左右2个系统的投影仪,按照重合的方式将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投影于放映屏幕上,通过左右两眼,采用具有偏振光方向相互垂直的直线偏振光滤色片的眼镜,立体观看放映屏幕上的图像;或者,为下述的投影仪,其采用安装有圆偏光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2个系统的液晶投影仪,或安装有圆偏振光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左右二个系统的数字微型反射器(micro mirror device)式投影仪,从上述左右2个系统的投影仪,按照重合的方式将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投影于放映屏幕上,通过左右两眼,采用具有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滤色片的眼镜,立体观看放映屏幕上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3D投影仪包括按照使显示图像的纵横比小于原始动画数据的画面的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放映的机构;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放映屏幕上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在放映屏幕上改变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编辑数据保存机构,该编辑数据保存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左眼侧图像和右眼侧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动画数据作为一组立体视频数据写入外部存储装置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3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3D显示器包括在上述动画编辑时,在左右电子显示器或放映屏幕中,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投影校准图案的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3D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该3D投影仪包括在上述动画编辑时,在左右电子显示器或放映屏幕中,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投影校准图案的机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3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校准图案由多条纵线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3D投影仪,其特征在于上述校准图案由多条纵线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3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3D显示器包括可按照帧单位进行上述动画编辑的编辑点指定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3D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该3D投影仪包括可按照帧单位进行上述动画编辑的编辑点指定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3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3D显示器包括将进行编辑而保存的立体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作为左右一对的一幅立体照片数据,输出到外部的图像数据输出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3D投影仪,其特征在于该3D投影仪包括将进行编辑而保存的立体视频数据的任意的帧作为左右一对的一幅立体照片数据,输出到外部的图像数据输出机构。
24.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根据由左右一对图像数据形成的立体图像数据为基础,制作并列显示左右一对图像的一张立体照片印刷物,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包括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具有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该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在正立状态,并且按照与人的左右眼的间距基本相等的间距,并列显示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的一组立体图像数据的左右一对图像,该机构按照使电子显示器中的图像的纵横比小于立体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纵横比,将原始图像的一部分隐蔽的方式进行显示;手动滚动机构,该手动滚动机构按照左右对称的方式,水平滚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一对图像,改变左右的图像的同一拍摄对象的像的间距;编辑数据写入机构,该编辑数据写入机构将与任意地水平滚动的显示图像相等的状态的图像数据作为一组立体图像打印数据,写入打印机存储装置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打印机包括在上述图像编辑时,在电子显示器中的左右图像显示区域的相应区域,按照与图像重合的方式显示同一形状、并且同一位置的校准图案的机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校准图案由多条纵线构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将围绕上述左右一对图像的线、图案或满涂的长方形切断导向框的数据与由上述左右一对图像形成的立体图像打印数据重合,进行打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导向框的左右两端部为圆弧形。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按照连接可移式存储器或可移式盘等的外部存储装置,可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入、编辑和写入的方式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下述的电子显示器中,以固定或可装卸方式设置视觉隔离左右的图像的分隔板,该下述的电子显示器指在正立状态,并且按照与人的左右眼的间距基本相等的间距,并列显示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的立体照片数据的左右一对图像的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于正立状态,并且按照与人的左右眼的间距基本相等的间距,并列显示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的立体照片数据的左右一对图像的一个或左右一对的电子显示器的前面,设置左右一对目镜。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个或左右一对电子显示器的前面,可装卸具有左右一对目镜的透镜板部。
33.一种立体观察器,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观察器包括透镜板部,该透镜板部安装有左右一对目镜;印刷物固定部,插入并列显示左右一对图像的立体照片印刷物,透镜板部和印刷物固定部的相应的左右中间部通过视野分离用的分隔板连接,印刷物固定部包括左右一对窗,该左右一对窗与上述打印机的电子显示器的左右一对图像显示区域相对应,并且印刷物固定部包括连接机构部,该连接机构部用于安装于上述电子显示器的前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数字立体照相机、数字立体摄像机中,在摄影时刻或摄影后容易并且正确地进行左右的画面的匹配调整。通过左右一对液晶显示器和目镜(10),构成数字立体照相机(1)的立体取景器(3)。按照可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纵横比小于摄像元件的摄影区域的纵横比,实现左右对称地水平滚动的方式构成。可通过在借助两眼立体观看取景器像的同时,对摄像元件上的图像进行水平滚动操作的方式,变化立体图像的远近感,对最适合的滚动状态的图像数据进行摄影。另外,即使相对摄影后的图像数据仍可进行滚动调整,仍可通过已编辑的图像数据,打印最适合的立体感觉的立体照片。
文档编号G03B35/26GK1837951SQ20061005678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稻叶稔 申请人:稻叶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