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9653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3D立体显示的驱动方法,特别是一种强化无分辨率丧 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3D发展的市场主要可分为3D Engine与2D/3D Conversion两 部分,3DEngine主要为单一2D影像来源,仿真成3D影像,但大都是运用在个 人计算机市场上;而2D/3D Conversion主要利用两张左右眼视角不同的影像, 造成双眼视觉分离,达到3D效果,主要运用在可携式产品,如手机、PDA等。公知3D立体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是于显示器中设置二组互补交错 排列的光栅,并且利用时域观念来控制两组光栅的启闭,使显示频率于奇数 频率时激活其中一组光栅,而于偶数频率时激活另一组光栅,两组光栅依频 率变化不断启闭,使左、右眼在奇、偶数频率时各自看见不同子像素所成的 独立影像,而能于分辨率不降低的状态下使棵眼视觉呈现出3D显示效果。公知的做法请参考如图l所示的面板架构,包含一背光组件ll,背光组件 11输出光线的一侧配置有一液晶显示模块10以及二组互补交错排列的光栅 1(TN1)与光栅2(TN 2),而二组光栅1(TN1)与光栅2(TN 2)之间具有一间隙。当显示频率于奇数频率的时域时,光栅1(TN1)激活(遮光)而光栅2(TN 2) 关闭(透光),此时左眼只能看见光栅1(TN1)各缺口右侧的子像素,而右眼只能 看见光栅1(TN1)各缺口左侧的子像素,光栅1(TN1)的排列与左右眼分别所见 的子像素即如图2A所示的状态,以 一个原始影像为128* 160像素的图形为例, 左眼会看见一组64x 160像素的图形,而右眼会看见另 一组64x 160像素的图形; 当显示频率于偶数频率的时域时,光栅1(TN1)关闭(透光)而光栅2(TN 2)激活 (遮光),此时左眼只能看见光栅2(TN)各缺口右侧的子像素,而右眼只能看见 光栅2(TN2)各缺口左侧的子像素,光栅2(TN2)的排列与左右眼分别所见的子 像素即如图2B所示的状态,以一个原始影像为128 x 160像素的图形为例,左 眼会看见一组64x 160像素的图形,而右眼会看见另一组64x 160像素的图形。 由于光栅1(TN1)与光栅2(TN 2)是互补交错排列,因此,左、右眼于偶数 频率时分别看见的子像素,正好与左、右眼于奇数频率时分别看见的子像素 相邻,换句话说,在一个显示周期中,左、右眼将分别看见二组不同且相邻 的64x 160像素的图形,在视觉暂留的作用下,人眼的视觉感受等同是看见一 组128 x 160像素的图形,再者,由于左、右眼是分别看见不同的独立影像, 因此,在棵眼视觉下将呈现出128 x 160像素的3D影像。由图3可知,在不同光栅1(T1)与光栅2(T2)时间中,固定的子像素会随光 栅1与光栅2的切换时间,变换给左眼或是右眼观看的显示资料。图4为公知3D立体显示方法,可看出光栅1(T1)与光栅2(T2)各启闭的时间 保持在8.3ms,在奇数框(Odd Field)与偶数框(Even Field)的时间内,因为显示 画面未扫瞄完毕,所以在奇数框与偶数框扫瞄期间,有一固定时间需关闭背 光源,之后等待液晶稳态(LCDformation)时间,此部份为当扫描完最后一条扫 瞄线(scan line)后,等待液晶作动完成所需耗费的时间,完毕后,再将背光源 激活,此时人眼才能接受正确的3D影像,然而此驱动方式会导致整体3D显示 的辉度下降的缺点。发明内容鉴于公知的驱动方式导致整体3D显示的辉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提供二个显示面板,其一为单轴光栅面板,另一为主动矩阵面板,主动 矩阵面板分别定义栅极线(Gate Line)为纵向驱动(Column Driver),定义源极线 (Source Line)为对黄向马区动(Row Drivers);透过单轴光栅面板的扫瞄光栅(Scan Shutter)同步于主动矩阵式面板的栅 极扫瞄周期(one scan line duty)进行循序扫瞄;以及提供一背光源恒为开启,使棵眼呈现3D立体显示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为公知的3D立体显示的TN1与光栅2(TN2)结构安排示意图; 图2A是为公知的3D立体显示于奇数频率时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2B是为公知的3D立体显示于偶数频率时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3是为公知的双眼在高速切换的情况下可同时分别看出的3D显示影像 示意图;图4是为公知的3D立体显示的驱动方法示意图;图5A是为本发明的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的 流程图;图5 B是为公知主动矩阵面板的栅极线&源极线架构图;图5C是为本发明的主动矩阵面板与单轴光栅面板的架构图;以及图6是为本发明的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示意图。符号说明10 液晶显示模块 11 背光组件TN1 光栅l TN2 光栅220 主动矩阵式面板 30 单轴光栅面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以附图作为辅助说明。 说明中提及的符号是参照附图符号。请参考图5A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 度的驱动方法,克服公知驱动方式导致整体3D显示的辉度下降的缺点,包括 下列步骤提供二个显示面板,其一为单轴光栅面板,另一为主动矩阵面板,主动 矩阵面板分别定义栅极线(Gate Line)为纵向驱动(Column Driver),定义源极线(Source Line)为横向驱动(Row Drivers)(步骤500);透过单轴光栅面板的扫瞄 光栅(Scan Shutter)同步于主动矩阵式面板的栅极扫瞄周期(one scan line duty) 进行循序扫瞄(步骤510);以及提供一背光源恒为开启,使棵眼呈现3D立体 显示效果(步骤520)。图5B是为公知主动矩阵面板20的栅极线&源极线架构图,请再参考图 5C所示,说明本发明的主动矩阵面板与单轴光栅面板的架构图,是透过一单 轴光栅面板30,针对与以往不同的定义栅极线&源极线的方向的主动矩阵面 板进行扫瞄,其原因在于唯有将其转秩后的定义以考量到彩色的切换(2D: RGB; 3D: RRGGBB)。图6是为本发明的强化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示意图,其中表述的 扫描率为120Hz,而该显示频率则为60Hz,其中若以QVGA(240 x RGB x 320) 级分辨率为例,每一个图框(Frame)的时间为1/120 x 320/320,资料的切换时 间为1/120 x 1/320,资料的保持时间为1/120x 319/320,本发明的强化无分辨 率丧失的3D显示技术是同时利用分时多任务(Temporal Division Multiplex; TDM)、分空多任务(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x; SDM)的观念而达成。进行循 序扫瞄开启与关闭,其中该分时多任务与分空多任务是透过资料驱动芯片输 出信号进行控制,而循序扫瞄是依序纵向进行扫瞄,以本发明为例,依序由 右向左地作特定光栅(Shutter)的开启与关闭的切换,这样的机制将可以使得背 光恒为开启,毋须等待一整页画面扫瞄完毕,如此可维持3D显示时的亮度表 现,解决公知驱动方式导致整体3D显示的辉度下降的缺点。虽然本发明以所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相项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 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须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二个显示面板,其一为单轴光栅面板,另一为主动矩阵面板,该主动矩阵面板分别定义栅极线为纵向驱动,定义源极线为横向驱动;透过该单轴光栅面板的扫瞄光栅同步于该主动矩阵式面板的栅极扫瞄周期进行循序扫瞄;以及提供一背光源恒为开启,使裸眼呈现3D立体显示效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是 其特征在于,是同时利用分时多任务与分空多任务而达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其 特征在于,该循序扫瞄是是依序纵向进行扫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其 特征在于,该循序扫瞄是是将一光栅依序做开启与关闭的切换。
全文摘要
一种强化无分辨率丧失的3D立体显示亮度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二个显示面板,其一为单轴光栅面板,另一为主动矩阵面板,主动矩阵面板分别定义栅极线为纵向驱动,定义源极线为横向驱动;透过单轴光栅面板的扫瞄光栅同步于主动矩阵式面板的栅极扫瞄周期进行循序扫瞄;以及提供一背光源恒为开启,使裸眼呈现3D立体显示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131810SQ20061011137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4日
发明者林 林, 林汉昌, 梁宝芝, 陈世正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