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76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支架,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相机等支撑用途的线控式脚架。
背景技术
现有相机等设备的脚架主要有独脚架或三脚架,一般是通过锁紧擎拉伸固定关节,采用上述结构的缺点在于,在调节高低时,需要一节节地调整,反复操作,过程缓慢,而且操作相机的手要放开相机,需腾开手来操作;另外使用久了,无数次拉伸容易因为磨损失去锁定效果。摄影使用独脚架的目的是快速取景,却往往被拉伸调整高度过程耽搁了,而三脚架有六个或六个以上的关节锁紧擎要操作,调整就更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锁紧、操作方便、耐用的线控式相机脚架。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线控式相机脚架,由套管体构成,套管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内外管套接构成,两管套接之间设置有升降定位装置,管体间连接部位设置有限止环和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定位装置由设置在外管内壁的壁齿和设置在内管端部的可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装置构成,锁紧装置通过控制线连接有控制调节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锁紧装置由固定在内管端的锁紧基座和与锁紧基座轴铰接并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臂构成,锁紧基座与锁紧臂之间设置有倒椎形位移腔,位移腔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位移腔开口的顶球,顶球与位移腔底之间设置有弹簧,控制线连接在顶球上,在位移腔开口的锁紧基座与锁紧臂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臂回拉弹簧。
所述控制调节装置由一端与控制线连接、一端设置有铰轴支点的控制臂构成;所述控制臂通过铰轴支点设置在一控制架上,控制架一端与内管底部设置的口套杯通过球形连接头连接;所述控制架外侧端部还连接有一U形卡,U形卡开口大小与套管体管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可有其他实施例,即所述控制臂设置在套管体上部,控制臂通过转动支点固定在一控制架上,控制线一端穿过控制架与控制臂一端连接。
所述套管体有三列,每列管的顶端部均铰接在一中轴上,中轴上部设置有云台及相机连接螺母构成三脚支撑架,每一脚支撑套管体上的控制线均与控制臂连接。所述套管体也可以为一列构成单脚支撑架。
在所述套管体上还螺接有拉手装置,该拉手装置由截面约为Y型的托座及托座外的皮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方便操作;使用时,如单脚架只需脚踏控制臂,一只手拉住拉手装置即可控制调整高度,另一只手可操作相机,快速取景,使用方便;如三脚架也只需单手压动控制臂,即可操作控制所有关节,对比现有关节三脚架,无须单个拉伸调整高度,更省力,使用效果明显更好。
二、线控方式相比锁紧擎松紧调节,使用磨损小,更耐用,也不会出现如现有的使用久锁定失效的情况。
三、支撑固定效果好;锁紧装置采用左右扇形形式及与管壁齿合固定,固定效果好,支撑更牢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外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锁紧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另一种实施状态外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控制调节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外型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控制调节装置部位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拉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装有拉手装置的单脚架外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该线控式相机脚架主要由控制调节装置和单列套管体1构成单脚架。所述套管体1由外管11、中管12、及内管13依次套合构成,两管套接之间设置有升降定位装置,管体(外管11与中管12、中管12与内管13)间连接部位设置有限止环8和挡环9,所述升降定位装置由设置在外管11内壁的壁齿和设置在中管12端部的可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装置、中管12内壁的壁齿与设置在内管13端部的可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装置构成,锁紧装置通过控制线14连接有控制调节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由固定在中管12或内管13端的锁紧基座10和与锁紧基座10轴铰接并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臂101构成,锁紧基座10与锁紧臂101呈左右扇形配合,锁紧基座10与锁紧臂101之间设置有倒椎形位移腔103,位移腔103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位移腔103开口的顶球104,顶球104与位移腔103底之间设置有弹簧105,控制线14连接在顶球104上,两根控制线14均穿过弹簧105、锁紧基座10与控制臂6连接,控制线14出基座10外部位包有线套15,线套15外的外管体上开有线槽,在位移腔103开口的锁紧基座10与锁紧臂101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臂回拉弹簧102。
所述控制调节装置由一端与控制线14连接、一端设置有铰轴支点的控制臂6构成;所述控制臂6通过铰轴支点设置在一控制架5上,控制架5一端与内管13底部设置的口套杯3通过球形连接头4连接;所述控制架5外侧端部还连接有一U形卡7,U形卡7开口大小与套管体1管径相对应,U形卡7向管体内折起可卡在管体上,如图4所示。
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即采用上述同样结构的控制调节装置,由三列套管体1构成的三脚架。但控制调节装置的控制臂6通过转动支点设置在一控制架5上,套管体1上部设置一总座21上,总座21通过旋钮活动套接在一中轴杆22上,三个套管体1均匀分布在总座21下,中轴杆22上设置有一云台2;控制线14为六根,与控制架5连接。由于绝大部分结构如上单脚架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8、图9所示,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单列套管体支撑架及三个套管体支撑架的云台2上均螺接有一拉手装置,该拉手装置由截面约为Y型的托座31及托座31外的皮带32构成;托座31与皮带32通过下侧部的螺母和搭扣固定。
如图所示,使用时,单手拉住皮带,如是单脚架就脚踏控制臂,带动控制线,顶球沿位移腔的斜面下落时,锁紧装置与壁齿分开,顶球沿位移腔的斜面上止时,松开控制臂,锁紧装置与壁齿贴合即可锁定,套管体中各节管伸缩固定,实现拉伸调整高度;如三脚架就单手压下控制臂,脚架的所有关节即可松开,即可自由调整脚架的高低,自动锁定,使用方便,操作速度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脚架还可采用线控锁定和现有关节锁紧擎,同时兼用,实现双重锁定,其关节锁紧擎的锁紧力度比现有的,可以减低很多,可使脚架锁紧稳定可靠,而且更加耐用。
权利要求1.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由套管体构成,套管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内外管套接构成,两管套接之间设置有升降定位装置,管体间连接部位设置有限止环和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定位装置由设置在外管内壁的壁齿和设置在内管端部的可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装置构成,锁紧装置通过控制线连接有控制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由固定在内管端的锁紧基座和与锁紧基座轴铰接并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臂构成,锁紧基座与锁紧臂之间设置有倒椎形位移腔,位移腔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位移腔开口的顶球,顶球与位移腔底之间设置有弹簧,控制线连接在顶球上,在位移腔开口的锁紧基座与锁紧臂之间还设置有锁紧臂回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装置由一端与控制线连接、一端设置有铰轴支点的控制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通过铰轴支点设置在一控制架上,控制架一端与内管底部设置的口套杯通过球形连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架外侧端部还连接有一U形卡,U形卡开口大小与套管体管径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设置在套管体上部,控制臂通过转动支点固定在一控制架上,控制线一端穿过控制架与控制臂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体有三列,每列管的顶端部均铰接在一中轴上,中轴上部设置有云台及相机连接螺母构成三脚支撑架,每一脚支撑套管体上的的控制线均与控制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体为一列构成单脚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体上螺接有拉手装置,该拉手装置由截面约为Y型的托座及托座外的皮带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控式相机脚架,由套管体构成,套管体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内外管套接构成,两管套接之间设置有升降定位装置,管体间连接部位设置有限止环和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定位装置由设置在外管内壁的壁齿和设置在内管端部的可与壁齿啮合的锁紧装置构成,锁紧装置通过控制线连接有控制调节装置。所述控制调节装置由一端与控制线连接、一端设置有铰轴支点的控制臂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锁紧效果好,耐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G03B17/56GK2890994SQ2006200535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
发明者黄兰娟 申请人:黄兰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