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

文档序号:273156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 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影印机上进行文件双面扫描,通过较简 单机构可达成缩短文件扫描路径及时间,且能避免文件产生卡纸现象,能解 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 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l所示,是一结构侧视示意图,为美国专利第5, 784,680号的一种用于一影像成形设备的小型文件进/出纸装置1,其包括一文件放置 盘ll、 一扫描模组12、 一出纸盘13以及一路径切换元件14,并且由文件 放置盘11到扫描模组12的路径为一第一路径101,由扫描模组12到出纸 盘13为一第二路径102,由第二路径102的后端借一第三路径103衔接第 一路径101,并且,第二路径102、第三路径103以及一第四路径l(M交会 于一处,路径切换元件14是位于前述三路径102、 103、 104的交会处。当文件进行单面扫描时,如图l中假想线所示,是由文件放置盘ll进 入第一路径IOI,到达扫描模组12进行扫描后,再进入第二路径102,此时 的路径切换元件14是处于图1中的实线位置,因此文件便直接送入出纸盘 13。当文件进行双面扫描时,其扫描第一面的路径是由第一路径101经扫 描模组12而进入第二路径102,完成第一面扫描,且此时路径切换元件14 是处于图1的虚线位置,文件前端便经过路径切换元件14而进入第四路径 104,并且借由滚轮组16的反转,使得文件尾端再由第三路径103重新回到 第一路径101,并且经过扫描模组12进行第二面扫描并再次进入第二路径 102,而完成第二面扫描。接着,为了使文件掉入出纸盘13时能维持页次顺 序,文件必须再跑一次第二面扫描的行程,亦即再次由第三路径103进入第 一路径101、第二路径102,但此次扫描模组12并不进行扫描动作,仅为 使文件翻面,再由第二路径102落入出纸盘13。因此,此种文件进/出纸装置l存在的缺点便在于,为维持文件落入出 纸盘13的页次顺序,使得文件在扫描过程中,必须多行经一次第二面扫描 的路径以进行翻面动作,因而拉长整个文件扫描的时间。另外,由于应用此 种文件进/出纸装置1的影像成形设备通常体积不大,所以,请参阅图2所 说明书第2/14页示,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习知的该小型文件进/出纸装置在扫描过程 中容易发生文件前端与尾端相碰撞而导致卡纸现象,当文件完成第二面扫描而文件的头端152欲进入第四路径104以准备再行经一次第三路径103 进行翻面动作时,便有可能会发生文件头端152到达第四路径104前端的 滚轮组16时,文件尾端151尚未离开第四路径104前端的滚轮组16,因而 增加卡纸的机率。因此,为了解决卡纸问题,如美国早期公开第2002/0054382号与美国 专利案号第6, 307, 614号提出,利用滚轮分离的方式以避免文件前后端路 径同时相重叠而产生卡纸现象。详细来说,请参阅图3所示,为美国早期公开第2002/0054382号的一种 双面文件自动进给装置2,其第一、第二、第三路径201 - 203,以及扫描模 组22位置大致与前述美国专利第5, 784, 680号相同,所不同的是,其第四路 径204是呈侧向U形而包括上、下横段205、 206以及一弯曲段207,且一中 央滚轮23是位于上、下横端205、 206之间,两上下横l殳205、 206的外侧 各以一侧滚轮24、 25与中央滚轮23接触,因此构成一转向滚轮组,并且,下 横段206的侧滚轮25是可上下滑动的,当文件进行完第二面扫描之后,文 件前端是由第四路径204下横段206进入之后,再借由滚轮组的反转,使文 件尾端往上绕过弯曲段207,借此进行翻面动作,最后进入第四路径204的 上横段205而送入出纸盘。另外,由于下横段206的侧滚轮25是可上活动,所以,当文件结束第 二面扫描而欲进行翻面动作时,即使当由第二路径202出来的文件前端到 达第四路径204的下横段206,而与欲进入第三路径203的文件后端产生路 径重叠,仍可借由将下横段206的侧滚轮25与中央滚4仑23分离,以分别 继续导引文件的后端以及文件的前端行进,避免文件前端与尾端因路径重 叠产生卡纸现象。但是此文件自动进/出装置2存在的缺点在于,驱动侧滚轮25相对于 中央滚轮23分离的动作必须通过额外增设较为复杂的齿轮机构或传动机构 得以完成,从而造成构造复杂与成本增加。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在产 品结构、扫描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 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 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 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 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 描的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所存在 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 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i殳一种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能够改进一^:现有的 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 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 发明。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较 简单的机构,可以达成缩短文件扫描路径及时间,并且能避免文件产生卡 纸现象,同时能解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文件双面扫描方法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一种新的使用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进行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从而 更加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供一具有扫描模组的影像形成装置 双面扫描使用,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包含一进纸盘、 一用以分离该进纸盘 上的文件并使最上方的文件行进的分离/行进轮组,以及一用以承接已经扫 描的文件的出纸盘;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路径,由该进纸盘 延伸至该扫描模组,该文件行经该第一路径时会翻转; 一第一转向轮组,邻 近该出纸盘,可受控制的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使该文件进入该出纸盘 或反向行进; 一第二路径,由该扫描模组延伸至该第一转向轮组,引导该经 第一面扫描的文件; 一第三路径,引导该经第一面扫描且经该第一转向轮组 而反向行进的文件进入该第一路径的一段; 一第二转向轮组,邻近该第一转 向轮组,使该文件反向行进; 一第四路径,连接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二转向轮 组,引导该经第二面扫描的文件; 一出纸路径,引导该经第二面扫描且经该 第二转向轮组而反向行进的文件进入该第二路径的 一段;以及一第 一导引 单元,改变该文件的行进路线,使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或由该第四路径行 进。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釆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三路径一端交会于该第二路 径邻近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末段处,另 一端与该第 一路径两端间的 一处交会。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出纸路径一端与该第二路径交 会,另一端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路径具有一连接该第 一路 径的第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一转向轮组的第二端;该第一转向轮组包括分 别位于该第二路径第二端两侧的 一 中央滚轮以及一上滚轮,可供文件由该 中央滚轮与该上滚轮之间通过,且该中央滚轮可受驱动改变转动方向。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滚轮是可受驱动相对于该中 央滚轮邻近及远离。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转向轮组包括分别位于该 第四路径末端两侧的该中央滚轮以及一下滚轮,可供文件由该中央滚轮与 该下滚寿仑之间通过。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出纸路径是沿着该中央滚轮的 外周面界定形成。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路径具有一连接该第一路 径的第 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第二端;该第 一转向轮组包括分 别位于该第二路径第二端两侧的二滚轮,可供文件由该二滚轮之间通过;该 第二转向轮组包括分别位于该第四路径末端两侧的二滚轮,可供文件由该 二滚轮之间通过。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导引单元包括一枢设在该 第二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的切换阀件,该切换阀件可供切换于一第一 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切换阀件阻挡该第四路径,供该 文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切换阀件阻 挡该第二路径,供该文件由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出纸路径与该第二路径、该第 四路径的交会处重合,该切换阀件概呈弧形条状结构并具有一弧形外缘,且 该切换阀件更可切换于一第三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弧形外缘导引该文 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弧形外缘导引该 文件由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在该第三位置时,该弧形外缘配合 界定出该出纸路径,导引该文件由该出纸路径经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 一转 向轮组。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 壳体单元,该切换阔件设置于该壳体单元,该第一导引单元更包括一转盘,枢设于该壳体单元,该转盘具有一外缘以及形成于该外缘的 一第一定位槽、 一第二定位槽及一第三定位槽,该切换阀件连接固定至该 转盘而可随该转盘枢转;以及一电磁阀,具有一可控制的朝该转盘的外缘偏压的限位件,当该切换 阀件枢转至该第一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一定位槽;当该切换阀件枢转 至该第二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二定位槽;当该切换阀件枢转至该第三 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三定位槽。
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设置 于该第四路径邻近该第二转向轮组的感测器,用以在该文件进入该第二转 向轮组之间时输出一讯号致动该第二转向轮组改变转动方向。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设置 于该第二路径邻近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感测器,用以在该文件进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之间时输出 一讯号致动该第 一转向轮组改变转动方向。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 电磁 阀,该切换阀件是受该电磁阀驱动以切换于该第 一 、第二位置间。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出纸路径的局部段与该第二路 径的局部段重合后交会于该第三路径。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二路径具有一连接该第 一路 径的第 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第二端,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 包含一第二导引单元,该第二导引单元设置在该第二路径与第三路径交会 处,并且常态可供推离的挡在该第二路径的第 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用以限制 该文件仅能单向由该第一端往该第二端行进。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三 导引单元,该第三导引单元设置在该出纸路径与该第二路径交会处并且常 态可供推离的挡住该出纸路径,用以限制该文件仅能单向由该出纸路径进 入该第二路径。前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中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四 导引单元,该第四导引单元设置在该出纸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并且常 态可供推离的挡住该第四路径的两端之间,用以限制该文件无法由该第二转向轮组经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路径。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一种使用上述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该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一文件沿该第一路径送至该扫 描模组,并通过该扫描模组进行该文件的一第一面扫描;(b)、导引经第一面 扫描的该文件沿该第二路径送入该第一转向轮组;(c)、驱动该第一转向轮 组反向转动,使经第一面扫描且部分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的该文件反向退 出该第 一转向轮组,该文件的 一尾端进入该第三路径并重新进入该第 一路 径经该扫描模组进行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扫描;(d)、导引经第二面 扫描的该文件沿该第四路径送入该第二转向轮组;以及(e)、驱动该第二转 向轮组反向转动,使经过第二面扫描且部分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的该文件 反向退出该第二转向轮组,并沿该出纸路径送入该第一转向轮组,并经该第 一转向轮组送入一出纸盘,完成双面扫描。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釆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是借由切换该设 置在该第二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的第一导引单元而导引该文件由该第 四路径送入一 第二转向轮组。前述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a)中,由该进纸盘送至 该扫描模组期间,该文件被翻面;在该步骤(c)中,由该第三路径经该第一路 径再次通过该扫描模组期间,该文件被翻面;在该步骤(e)中,由该第二转 向^ia送至该第一转向^^组期间,该文件;坡翻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 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包含一 进纸盘、 一出纸盘、 一扫描模组、 一第一转向轮组、 一第二转向轮组、第 一 第四路径、 一出纸路径以及一第一导引单元。该扫描模组介于该进纸盘与该出纸盘之间,该第一、第二转向轮组邻近 该出纸盘设置,可用以改变该文件的行进方向,该第一路径由该进纸盘延 伸至该扫描模组,该第二路径由该第一路径末端延伸至该第一转向轮组,该 第三路径用以导引经该第 一转向轮组反转的文件回到该第 一路径,该第四 路径一端与该第二路径交会,另一端延伸至该第二转向轮组,该出纸路径 一端与该第二路径交会,另一端与该第四路径交会,用以导引文件由该第二转向轮组反转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或由该第一转向4仑组反转进入该第 二转向4仑组而进入该出纸盘。该第 一导引单元包括一枢设于该第二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的切换 阀件,该切换阀件用以导引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或由 该第二路径经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中,该切换阀件的另 一结构态样是可供切换 于一第一位置、 一第二位置及一第三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切换阀件 导引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切换阀 件导引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经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在该第三 路径时,该切换阀件导引该文件由该第二转向轮组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另夕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文件自动进/出 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是将一文件由该第一路径送至该扫描模 组进行该文件的第一面扫描,接着导引经第一面扫描的该文件由该第二路 径送入一第一转向轮组,当该文件部分进入该第一转向4仑组时,驱动该第 一转向轮组反向转动,使该文件反向退出该第一转向轮组,由该第三路径 送回该第一路径并再次经该扫描模组进行第二面扫描,接着导引经第二面 扫描的该文件由该第四3各径送入一第二转向轮组。当该文件部分进入该第 二转向轮组时,驱动该第二转向轮组反向转动,使该文件反向退出该第二 转向^^组,并由该出纸i 各径送入该第一转向^"组,并经该第一转向轮组送入 出纸盘,完成》又面扫描。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 借由所述路径以及第 一 导引单元的设置,使得当文件不管是在进行单面扫 描或双面扫描的途中,均不致于使路径重叠,借此可以避免文件发生卡纸 现象;另外,也可以解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并且能够缩短扫描路径以及时 间。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 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中该装置包含一进纸盘、 一出纸盘、 一扫描模组、一 第一转向轮组、 一第二转向轮组、第一-第四路径、 一出纸路径。该文件 进行双面扫描时,由第一路径送至扫描模组并通过扫描模组进行第一面扫 描,接着该文件由第二路径送至一第一转向轮组,并借第一转向轮组反转将 文件反向由该第三路径送回第 一路径并再次通过扫描模組进行第二面扫 描,该文件接着沿第四路径送至第二转向轮组,并借由第二转向轮组沿出纸 路径送至第一转向轮组并送入出纸盘,完成双面扫描。本发明的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通过较简单的机构可以达成缩短文件扫描路径及时间,并且能 避免文件产生卡纸现象,同时能解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本发明的使用该 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进行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具有功效上的增进,非常 实用。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扫描方 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 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具有增进 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i兑明如下。


图l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美国专利案第5, 784,680号的一种用于一影 像成形设备的小型文件进/出纸装置。图2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现有习知的该小型文件进/出纸装置在扫描 过程中,容易发生文件前端与尾端相碰撞而导致卡纸。图3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美国早期公开第2002/0054382号的一种文 件自动进/出装置。图4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第 一较佳实施
例是以一影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第 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第 一 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 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 图9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第 一较佳实施例一 出纸路径的另一 种配置态样。图1O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一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l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一转向轮组以第二种实施态样实施时,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转向机构以第二种实施态样实施时,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图1 5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一、第二转向轮组的再 一 种实施态样。图1 6为图5a中标示7处的局部视图。图17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一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 图2 O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一导引单元。 图2 l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第二转向 轮组的另一实施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其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文件自动进/出装 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扫描方 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面结合附图及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前 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 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类似的 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表示。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是应用于如影印机、传真机、扫描机或多功 能事务机等影像形成装置,以下实施例是以一影印机6 (见图4 )为例进行说 明,该影印机6具有一上盖61、 一扫描模组32。
请参阅图4、图6所示,图4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本发明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以一影印机为例来进行说明,图6是本发明的 第 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第 一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 (Duplex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 一由该上盖61所界定出的壳体单元、以及设置在该壳体单元内的一进纸盘 311、 一出纸盘30、邻近出纸盘30设置的一第一转向轮组331与一第二转 向轮组332、多数连通进纸盘311与出纸盘30以及扫描模组32的路径 301 ~ 305、设置在所述路径301 ~ 305交会处的第一导引单元34、 一第二导 引单元45、 一第三导引单元46、 一第四导引单元47,以及一控制模组(图 中未示)、多数感测元件41~43。 所述的路径301 ~ 305包括一第一路径 301、 一第二路径302、 一第三路径303、 一第四路径304以及一出纸路径 305。进纸盘311设置于上盖61,扫描模组32设置于进纸盘31的下方,第一 路径301由进纸盘311延伸至扫描模组32,沿着第一路径301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3还设有位于邻近扫描模组32处的一滚轮组51,以及位于邻近 进纸盘31处的一滚轮组52。其中一感测元件41设置在第一路径301介于 滚轮组51与扫描;f莫组32之间,堆叠的文件放置于进纸盘311上,借由分 离/进给滚轮312接触最上面一张文件,通过电机(即马达,本文均称为电 机,图中未示)驱动分离/进给滚轮312,由堆叠的文件最上面的一张开始逐 张的进入第一路径301,并且先后借由二滚轮组52、 51的转动,带动文件在 第一路径301中移动,并通过扫描模组32上方再进入第二路径302。当文 件通过扫描模组32上方时,该扫描模组32会对文件进行扫描。第二路径302,具有一衔接第一路径301末端的第一端3021,以及一延 伸至第一转向轮组331的第二端3022。第一转向轮组331邻近出纸盘30设 置而介于第二路径302的第二端3022与出纸盘30之间,第一转向轮组331 包括位在第二路径302第二端3022上下两侧的一中央滚轮333与一上滚轮 334,中央滚轮333可受控制模组的一电机(图中未示)驱动而产生顺时针方 向的转动或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以驱使文件由第二路径302进入出纸盘30 或反向行进。其中一感测元件43设置在第二路径302的第二端3022邻近 第一转向轮组331处。第三路径303,介于进纸盘311与第二路径302之间,其一端与第二路 径302的第二端3022末段处交会,另一端则与第一路径301两端间的一处 交会而可借由第一路径301连通至扫描模组32。第二导引单元45,设置在第二路径302与第三路径303交会处,并且 在常态可被推开的挡在第二路径302第一端3021与第二端3022之间,用以 限制该文件仅能单向由该第一端3021往该第二端3022行进,该第二导引 单元45可为一聚酯薄膜(mylar)。第四路径304,其一端与第二路径302邻近第一端3021处交会而状似 由第二路径302分支形成,另一端则延伸至第二转向轮组332。第二转向轮 组332设置在第四路径304末端处,包括中央滚轮333以及位在中央滚轮 333下方的一下滚轮335。第一导引单元34,包括一枢设在第二路径302与第四路径304交会处 的切换阀件341,该切换阀件341可被切换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在 第一位置时,如图6所示,切换阀件341阻挡住第四if各径304,只允许文件 由第二路径302的第一端3021往第二端3022输送,在第二位置时,如图 7所示,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切换阀 件341阻挡住第二路径302,只允许文件由第二路径302的第一端3021往 第四路径304输送。出纸路径305,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路径302及第四路径304交会而介 于第二路径302与中央滚轮333之间。第三导引单元46,设置在出纸路径305与第二路径302交会处,并且 在常态可被推开的挡住出纸路径305,用以限制该文件仅能单向由该出纸路 径305进入该第二路径302。第四导引单元47,设置在出纸路径305与第四路径3(M交会处,并且 在常态可被推开的挡住第四路径304,用以限制该文件无法由该第二转向轮 组332经该第四路径304回到该第二路径302,该第三导引单元46与第四 导引路径47可为一聚酯薄膜(mylar)。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使用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3进行文件双面 扫描的方法的 一较佳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使用该装 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文件进行双面扫描时,首先,请 参阅图5的步骤81~步骤82,并配合参阅图6所示,位在进纸盘M1的文 件由分离/进给滚轮312带动进入第一路径301而送至扫描模组32,文件通 过扫描模组32时,扫描模组32对文件进行第一面扫描,且文件在由进纸 盘311沿第一路径301送到扫描模组32的过程中,文件被翻面。通过扫描 模组32完成第一面扫描的文件,此时切换阀件341处在第一位置,文件继 续被沿着第二路径302送往第一转向轮组331,并且文件的头端进入第一转 向轮组331。请参阅图5的步骤83 ~步骤84,并配合参阅图7所示,接着,通过感测 元件43感测文件的进给状态,当文件尾端脱离第二导引单元45时,电机驱 动中央转轮333进行反转,驱使文件反向退出第一转向轮组331,并且文件 原来的尾端成为新的头端,借由中央转轮333反转带动,文件新的头端进 入第三路径303并重回第一路径301而再次通过扫描模组32进行第二面扫
描,并且文件由第三路径303再次进入第一路径301送往扫描模组32时,文 件被翻面。接着,借由感测元件41感测文件的进给状态,控制模组驱动切 换阀件341切换至第二位置阻挡住第二路径302,导引文件由第二路径302 的第一端3021进入第四路径304并推开第四导引单元47而往第二转向轮 组332行进输送。请参阅图5的步骤85,并配合参阅图8所示,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 例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当文件进入第二转向轮组332且其尾端脱离第 四导引单元47时,通过感测元件42感测文件的进给状态,是驱动中央转 轮333进行反转,驱使文件反向退出第二转向轮组332,并且文件尾端再次 成为新的头端而沿着出纸路径305往上翻面进入第一转向轮组331,并由第 一转向轮组331送入出纸盘30而完成双面扫描。此处,文件沿着出纸路径 305输送的动作是为调整文件送入出纸盘30后的页次顺序。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借由所述路径301 ~ 305的配置,并配合所述 导引单元45 - 47、 34而以较简单的控制方式达成路径切换,使得文件在进 行双面扫描的过程中,路径均不致重叠,相较于前述美国专利第5,784,680 号(见图1所示)与美国早期公开第2002/0054382号(见图3所示)的文件自 动进/出装置2的路径安排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文件头端与尾端相碰而产生 卡纸的现象,另外,为解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而进行翻面动作时,也不必 多绕一次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缩短了文件扫描的路径以及时间,进而能够 达到兼顾速度与成本的功效。需要补充一点说明的是,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出纸路径305的设置态 样也可以如图9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第 一较佳实施例 一 出纸路径的另 一种 配置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其是沿着中央滚轮333的外周面形成,因此,便可 省略如图6中介于中央轮组333与出纸路径305之间该一内部组件401的 设置,而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并能够减少整个装置的体积。请参阅图1 0 ~图1 2所示,图1 O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进行第 一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l是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2 是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3,的第二较佳实施 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在前述第一较佳实施 例中,第二路径302是先与第三路径303交会后,再与出纸路径305相交 会,而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路径302则是先与出纸路径305交会重叠 后,再借由出纸路径305与第三路径303交会。请参阅图1 1 ~图1 2所示,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态样进行双面扫描 时,文件进入第一路径301通过扫描模组32完成第一面扫描后,切换阀件 341切换为第一位置,文件由第二路径302,往第一转向轮组331输送,再 借由第一转向轮组331反转使得文件沿第三路径303进入第一路径301再 次经扫描;f莫组32完成第二面扫描,此时,切换阀件341切换为第二位置,文 件进入第四路径304往第二转向轮组332输送,借由第二转向轮组332反 转使得文件沿出纸路径305送往第一转向轮组331而进入出纸盘30。请参阅图13与图14所示,图1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第 一转向轮组以第二种实施态样实施时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4 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转向机构以第二种实施态样实施时,进行翻 面的路径示意图。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上滚轮334,也可以设置成可以受 驱动相对于中央滚轮333上下位移。如图1 3所示,当文件完成第二面扫描 时,是由第二路径302,送往第一转向轮组33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 即使文件的头端已经到达第二路径302,第二端3022,处欲进入第一转向 轮组331,而文件的纸尾却尚未完全出第一转向轮组331,借由驱动上滚轮 334,相对于中央滚轮333往上分离,便可以使得中央滚轮333与上滚轮 334,可分别导引文件的头端与尾端往相反的方向输送,而能够避免产生卡 纸现象。翻面时,如图1 4所示,其行进路径则是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需要补充一点说明的是,这种上滚轮334,可以受驱动相对于中央滚轮 333上下位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在第 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l 5所示,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向轮 组、第二转向轮组的再一种实施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在本发明第二较佳实 施例中,该第一转向轮组331,与第二转向轮组332,的态样也可以是分 别包括二滚轮3310、 3320,第一转向轮组331,的二滚轮3310分别设置在 第二路径302,第二端3022,的上下两侧,第二转向轮组332 ,的二滚轮 3320设置在第四路径304末端的上下两侧。请参阅图11、图16所示,图16是为图5a中标示7处的局部视图。另 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更省略了第三导引单元46(见图 6所示)的设置,其做法是降低出纸路径305原来设置第三导引单元46该 侧相对于另一侧的高度(如图16标示的高度71),借此使得当文件由第一转 向轮组331反转欲进入第三路径303时,不致于掉回出纸路径305。同理,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二路径302与第三路径303交会 处的第二导引单元45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省略。请参阅图1 7 ~图2 O所示,图1 7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进行第 一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8是进行第二面扫描的路径示意图,图19 是进行翻面的路径示意图,图2 O是说明一第一导引单元的示意图。本发 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前二个较佳实施例不 同的地方在于,请分别回头参阅图6、图10多时,在前二个较佳实施例 中,第二路径302、 302,与出纸路径305都至少有一局部段为独立路径而二 者相间隔,且第二3各径302、 302,与出纸路径305相间隔处是借由第四路 径304相连通。而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出纸路径305,,,则是重叠在第 二路径302,,,与第四路径304,,,的交会处,现详细说明如后。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导引单元34',,包括一呈弧形条状的切换阀 件34T ,,、 一转盘37、 一连接切换阀件341',,与转盘37的枢接轴 38以及一电磁阀39。切换阀件341,,,枢设在第四路径304,,,与第 二路径302,,,交会处,并且具有一弧形外缘3410。该转盘37具有一外 缘371以及等角度由外缘371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定位槽372、 一第二定位槽 372,以及一第三定位槽372",转盘37是借由枢接轴38连接于切换阀件 341,,,的中央,并且,该转盘37是与一电机(图中未示)动力连接。电 磁阀39具有一朝向转盘37外缘371偏压的限位件391。当电机带动转盘 37转动时,便可以通过枢接轴38连动该切换阀件341,,,转动,同时,视 该电磁阔39的限位件391分别嵌入于转盘37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槽 372、 372, 、 372",便可使切换阀件341',,在一第一位置、 一第二位置 及一第三位置间切换,进而借助切换阀件341',,的弧形外缘3410,便可 导引文件的行进方向。请参阅图1 7 ~图2 0所示,进行双面扫描时,文件由第一路径301 经扫描模组32进行第一面扫描后,切换阀件341,,,切换为第一位置(此 时,图2 0的限位件391嵌入转盘37的第一定位槽372)而阻挡住第四路径 304,,,,切换阀件341,,,的弧形外缘3410导引文件直接沿着第二路 径302',,进入第一转向轮组331,借由感测元件43感测文件的进给状 态,当文件尾端脱离第二导引单元45时,电机驱动第一转向轮组331反转 带动文件沿着第三路径303回到第一路径301,并再次通过扫描模组32进 行第二面扫描,接着借由感测元件41感测文件的进给状态,控制模组驱动 电磁阀39使切换阀件341,,,切换为第二位置(此时,图2 0中的限位件 391嵌入转盘37的第二定位槽372,)而阻挡住第二路径302,,,,切换 阀件341,,,的弧形外缘3410导引文件经第四路径304,,,进入第二 转向轮组332,接着,通过感测元件42感测文件的进给状态,并再次借由是 驱动第二转向轮组332进行反转,同时切换阀件341,,,切换为第三位置 (此时,图2 0的限位件391嵌入转盘37的第三定位槽372")而阻挡住在第 二路径302,,,与第四路径304',,的交会处,切换阀件341,,,的 弧形外缘3410配合界定出出纸路径305 ,,,而导引文件经由出纸路径 305 ,,,朝向第二路径302,,,的第二端3022,,,输送,并且通过第 一转向轮组331而进入出纸盘30,完成双面扫描的作业。请参阅图2 l所示,是一说明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第二转 向轮组的另一实施态样的侧视示意图。需要补充一点说明的是,如图13所 示揭露的上滚轮334,可相对中央滚轮333上下位移的态样,以及如图1 5 所示揭露的第一转向轮组与第二转向轮组331, 、 332 ,的态样,也可以应 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 l所示)。此外,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导引单 元4 5也可以利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式省略设置。综上所述,本发明文件自动进/出装置3,通过第二、第三、第四路径 302、 303、 304的配置,并且配合结构较简单的切换阀件341,使得当文件 进行第一面扫描及第二面扫描时,文件头端及尾端不致于重叠,而可以避 免文件头端与尾端相碰撞产生卡纸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解决文件页次排序 问题,并且能够缩短文件扫描的路径以及时间,故确具有功效上的增进。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 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 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 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供一具有扫描模组的影像形成装置双面 扫描使用,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包含一进纸盘、 一用以分离该进纸盘上的 文件并使最上方的文件行进的分离/行进轮组,以及一用以承接已经扫描的文件的出纸盘;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一路径,由该进纸盘延伸至该扫描模组,该文件行经该第一路径时 会翻转;一第 一转向轮组,邻近该出纸盘,可受控制的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使该文件进入该出纸盘或反向行进;一第二路径,由该扫描模组延伸至该第一转向轮组,引导该经第一面扫描的文件;一第三路径,引导该经第一面扫描且经该第一转向轮组而反向行进的文件进入该第 一路径的 一段;一第二转向4仑组,邻近该第一转向轮组,使该文件反向行进; 一第四路径,连接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二转向轮组,引导该经第二面扫描的文件;一出纸路径,引导该经第二面扫描且经该第二转向轮组而反向行进的 文件进入该第二路径的一段;以及一第一导引单元,改变该文件的行进路线,使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或由 该第四路径行进。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三路径一端交会于该第二路径邻近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末段处,另 一端与该 第 一路径两端间的 一处交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 纸路径一端与该第二路径交会,另一端与该第四路径交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二路径具有 一连接该第 一路径的第 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第二 端;该第 一转向轮组包括分别位于该第二路径第二端两侧的一 中央滚轮以 及一上滚轮,可供文件由该中央滚轮与该上滚轮之间通过,且该中央滚轮 可受驱动改变转动方向。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 滚轮是可受驱动相对于该中央滚轮邻近及远离。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二转向4仑组包括分别位于该第四路径末端两侧的该中央滚4仑以及一 下滚 轮,可供文件由该中央滚轮与该下滚轮之间通过。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 纸路径是沿着该中央滚轮的外周面界定形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二路径具有 一连接该第 一路径的第 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第二 端;该第一转向轮组包括分别位于该第二路径第二端两侧的二滚轮,可供文 件由该二滚轮之间通过;该第二转向轮组包括分别位于该第四路径末端两 侧的二滚轮,可供文件由该二滚轮之间通过。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 一导引单元包括一枢设在该第二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的切换阀件,该 切换阀件可供切换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切换 阀件阻挡该第四路径,供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在该 第二位置时,该切换阀件阻挡该第二路径,供该文件由该第四^各径进入该 第二转向轮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出纸路径与该第二路径、该第四路径的交会处重合,该切换阀件概呈弧形 条状结构并具有一弧形外缘,且该切换阀件更可切换于一第三位置;在该第 一位置时,该弧形外缘导引该文件由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在该 第二位置时,该弧形外缘导引该文件由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在 该第三位置时,该弧形外缘配合界定出该出纸路径,导引该文件由该出纸 路径经该第二路径进入该第 一 转向轮组。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壳体单元,该切换阀件设置于该壳体单元,该 第一导引单元更包括一转盘,枢设于该壳体单元,该转盘具有一外缘以及形成于该外缘的 一第一定位槽、 一第二定位槽及一第三定位槽,该切换阀件连接固定至该 转盘而可随该转盘枢转;以及一电磁阀,具有一可控制的朝该转盘的外缘偏压的限位件,当该切换 阀件枢转至该第一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一定位槽;当该切换阀件枢转 至该第二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二定位槽;当该切换阀件枢转至该第三 位置,该限位件卡入该第三定位槽。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四路径邻近该第二转向轮组的感测器,用以 在该文件进入该第二转向轮组之间时输出一讯号致动该第二转向轮组改变 转动方向。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二路径邻近该第一转向轮组的感测器,用以 在该文件进入该第一转向轮组之间时输出一讯号致动该第一转向轮组改变 净争动方向。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电磁阀,该切换阀件是受该电磁阀驱动以切换于该第 一、第二位置间。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出纸路径的局部段与该第二路径的局部段重合后交会于该第三路径。
1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第二路径具有 一连接该第 一路径的第 一端以及延伸至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第 二端,该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二导引单元,该第二导引单元设置 在该第二路径与第三路径交会处,并且常态可供推离的挡在该第二路径的 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用以限制该文件仅能单向由该第一端往该第二端行 进。
1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三导引单元,该第三导引单元设置在该出纸路径与该 第二路径交会处并且常态可供推离的挡住该出纸路径,用以限制该文件仅 能单向由该出纸路径进入该第二路径。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文件自动 进/出装置还包含一第四导引单元,该第四导引单元设置在该出纸路径与该 第四路径交会处并且常态可供推离的挡住该第四路径的两端之间,用以限 制该文件无法由该第二转向轮组经该第四路径进入该第二路径。
19、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自动进/出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 、将一文件沿该第一路径送至该扫描模组,并通过该扫描模组进行 该文件的一第一面扫描;(b) 、导引经第一面扫描的该文件沿该第二路径送入该第一转向轮组;(c) 、驱动该第一转向轮组反向转动,使经第一面扫描且部分进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的该文件反向退出该第 一转向轮组,该文件的 一尾端进入该第 三路径并重新进入该第一路径经该扫描模组进行一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 面扫描;(d) 、导引经第二面扫描的该文件沿该第四路径送入该第二转向轮组;以及(e) 、驱动该第二转向轮组反向转动,使经第二面扫描且部分进入该第 二转向轮组的该文件反向退出该第二转向轮组,并沿该出纸路径送入该第 一转向轮组,并经该第一转向轮组送入一出纸盘,完成双面扫描。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步骤(d)中,是借由切换该设置在该第二路径与该第四路径交会处的第一 导引单元而导引该文件由该第四路径送入一第二转向轮组。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步骤(a)中,由该进纸盘送至该扫描模组期间,该文件被翻面;在该步骤 (c)中,由该第三路径经该第一路径再次通过该扫描^f莫組期间,该文件被翻 面;在该步骤(e)中,由该第二转向轮组送至该第一转向轮组期间,该文件 被翁3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文件自动进/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文件双面扫描的方法,该装置包含一进纸盘、一出纸盘、一扫描模组、一第一转向轮组、一第二转向轮组、第一~第四路径、一出纸路径。文件双面扫描时由第一路径送至扫描模组并通过扫描模组进行第一面扫描,接着文件由第二路径送至一第一转向轮组,并借第一转向轮组反转将文件反向由第三路径送回第一路径并再次通过扫描模组进行第二面扫描,文件接着沿第四路径送至第二转向轮组,并借第二转向轮组沿出纸路径送至第一转向轮组并送入出纸盘,完成双面扫描。本发明借由所述路径及第一导引单元,使文件不管在单面或双面扫描途中均不致使路径重叠,可避免发生卡纸,另可解决文件页次排序问题,并缩短扫描路径及时间。
文档编号G03G15/23GK101145020SQ20071014753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5日
发明者施耿维, 林宣洋, 蔡振财 申请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