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积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56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扩散积层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扩散积层板,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条状中空容室,幷配合条状中空容室的位置以达成高辉度、光扩散佳的光扩散积层板。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耐热性,幷具备高光线透过率,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侧光式或直下型背光式的小型液晶显示器或小型液晶电视用的光扩散板的用途上。公知的聚碳酸酯制光扩散板,例如日本公开特许特开平05-257002是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碳酸钙或架桥聚丙烯酸酯树脂的树脂组成物。又如特开平03-078701是为含有碳酸钙及氧化钛的聚碳酸酯树脂组成物所制成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用的光扩散板。而且,在特开平09-279000中有揭示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光扩散剂,作为画像处理装置中的透明原稿读取元件的光扩散板时,在暗色粒状体于特定量以下则具有高光线透过率及良好的光扩散性,幷且于微小领域内无透过光线不均的问题。但是该光扩散板用于大型液晶电视时,会有辉度不均的问题产生。另外,在侧光式或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小型液晶显示器及小型液晶电视用光扩散板用途上,聚碳酸酯制与丙烯酸树脂制的光扩散板正互相竞争。近年来1539吋的大型化的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因面积增大而逐渐以直下型背光式为主流。聚碳酸酯制光扩散板在品质面上(耐冲击性等)较具优势,而PMMA树脂的光透过率高、耐候性佳,且在成本竞争力上凌驾于市场之上。然而,大型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制直下式背光模块用光扩散板,在冷阴极萤光灯管发光时,该光扩散板长时间在放射光线的影响下,发光面的辉度会变差,透过实际液晶显示器所看到的画像的色调也会由初期的状态产生变化,而使得画像全体的视认性产生问题。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模块一般包含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导光板、由设在其侧面端部的冷阴极管形成的线光源、覆盖在导光板下面与线光源的光反射膜、及配置在导光板上面形成发光面的光扩散板或镜片膜(lensfllm)。近年来,为了提高辉度及降低消耗电力,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大多会特别于光扩散板的上面或光扩散板与导光板之间配置一片或两片表面具有棱镜形状的镜片膜。又,为了改善因为与光源间的距离所引起的发光量不均,可于导光板里面,印刷由光扩散油墨形成会随着远离光源而变大的点状图案。光扩散板的配置是以使光均一地扩散且使印刷在导光板里面的点状图案不被看见为主要目的,且为了使从导光板射出的光有效率地聚光在液晶面板的正面方向上,可在光扩散片的上面或光扩散片与导光板之间配置一片或两片镜片膜。但是,以往该等镜片膜的制造是通过热可塑性树脂板的压纹加工或使用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棱镜形状的转写等方法达成。但公知的镜片膜亦因受限于其制造方法而使得材质选择范围过于狭窄。再者,镜片膜亦有因不具光扩散效果而必须与光扩散膜组合使用,造成背光模块的组装步骤繁复的问题。而且,基于提高液晶画面的辉度及减少画面全体辉度不均的观点,在小型液晶显示器与小型液晶电视中除了光扩散板之外还使用了如扩散膜、镜片膜、辉度提高膜等的机能性膜。然而,近来由于液晶显示器与液晶电视亦从小型进展到大型化,故希望可开发出能减少所使用的机能性膜数量,又可提高辉度与扩散性能的光扩散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辉度、光扩散性佳的光扩散积层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具光扩散机能的第一树脂层、一个直接接触地设置于第一树脂层上幷具透明性的第二树脂层、一个设置于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由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所包围的条状中空容室。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直接接触是经由异形押出模头共押出制造而得。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微镜片层是具有集光机能的棱镜微镜片层或凸状微镜片层。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各条状中空容室彼此平行延伸,且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是由曲线的线段及/或直线的线段所形成的封闭形状。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呈四边形。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条状中空容室具有一个靠近微镜片层的第一侧边,以及一个与第一侧边间隔而远离微镜片层的第二侧边,该等第一、二侧边的至少一个为非平面。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定义分别铅直通过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的距离为a,通过同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距离为b,且l>b/a^0.50。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做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用的光扩散积层板。本发明提供的光扩散积层板,还包含一个具光扩散机能的第一树脂层、一个直接接触地设置于第一树脂层上幷具透明性的第二树脂层、一个设置于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位于第二树脂层中且是由第二树脂层所包围的条状中空容室。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直接接触是经由异形押出模头共押出制造而得。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微镜片层具有集光机能的棱镜微镜片层或凸状微镜片层。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各条状中空容室彼此平行延伸,且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是由曲线的线段及/或直线的线段所形成的封闭形状。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条状中空容室具有一个靠近微镜片层的第一侧边,以及一个与第一侧边间隔而远离微镜片层的第二侧边,该等第一、二侧边的至少一个为非平面。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定义分别铅直通过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的距离为a,通过同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距离为b,且l〉b/a^0.50。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做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用的光扩散积层板。本发明提供的光扩散积层板,可兼具光扩散效果及集光效果,再配合前述条状中空容室的构造与位置,以此可达到高辉度、光扩散性佳的效果。图1是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一个用于制造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共押出成形装置的装置示意图3是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剖视图,显示该光扩散积层板的另一种形态的条状中空容室;图5是一剖视图,显示该光扩散积层板的再一种不同形态的条状中空容室;图6是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与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7是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8是一剖视图,显示该等条状中空容室的一第一侧边是一圆弧曲线;图9是一剖视图,显示该等条状中空容室的第一侧边是锯齿线;图IO是一剖视图,显示该等第一侧边为另一种形式的锯齿线;图11是一剖视图,显示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另一种形态的微镜片层;图12是一剖视图,显示该光扩散积层板的再一种不同形态的微镜片层;图13是比较例一与比较例二的剖视图;及图14是比较例三与比较例四的剖视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树脂层2-第二树脂层3-保护层4-微镜片层41-微镜片部5-条状中空容室51-第一侧边52-第二侧边6-共押出成形装置61-押出机611-异形押出模头612-入口部7-光源Ll-第一直线L2-二直线a、b-距离e-顶角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第一树脂层、一个位在该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一个位在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条状中空容室。所述条状中空容室的位置,是可以同时受到该等第一、二树脂层包覆,或者是仅受到第二树脂层包覆。前述第一树脂层幷具有光扩散机能,而微镜片层具有可将射出的光线集中而增加射出光量的集光机能,因此,本发明的光扩散积层板可兼具光扩散效果及集光效果,再配合前述条状中空容室的构造与位置,可达到高辉度、光扩散性佳的效果。本发明较佳地,还可以再设置一个位于该第一树脂层下方而邻近一光源的保护层,该保护层中可视需要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萤光剂等,以加强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耐uv效果及热安定性。其中,该等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为「直接接触」,所述直接接触是不经由第三种物质做为连接的媒介层(例如粘着剂),因为当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之间有媒介层存在时,会因为媒介层的耐UV性不佳或热安定性不佳,而导致光扩散积层板的光学特性变差。而且直接接触特别是由具有异形模头的共押出成型装置共押出(co-extrusion)制造而得,以此可简化工艺。制作本发明的微镜片层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a)微镜片层与表面具有与所要的镜片形状反向的树脂板材积层,再将树脂板材剥除后,微镜片层表面即形成所要的形状。(b)具有与所要的微镜片层表面反向形状的模具中注入熔融树脂再射出成形。(c)将树脂板材加热后夹在前述模具及金属板中加压,形成所要的形(d)将周围具有与所要的微镜片层表面反向形状的滚轮(roller)与其他滚轮之间,通过熔融状态的树脂板材,即可押出所要的形状。(e)积层板上涂布UV固化树脂(或IR固化树脂),以前述具微镜片层表面反向形状的滚轮按压,于未固化的UV固化树脂(或IR固化树脂)上形成所要的形状后,进行UV固化(或IR固化)。(f)以EB(电子束)固化树脂取代前述UV固化树脂。(g)以BEF(增亮膜)以粘着剂贴合。所述条状中空容室是复数个互相平行延伸而成,其径向断面是由曲线的线段及/或直线的线段所形成的封闭图形,例如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所述条状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于靠近微镜片层的一个第一侧边可以为直线线段或向下凹陷(由微镜片层向第一树脂层方向凹陷)的曲线。又,前述的条状中空容室亦可为另一种形状,即,靠近微镜片层的第一侧边及与该第一侧边间隔而远离该微镜片层的一个第二侧边,该等第一、二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为非平面,且该等非平面的侧边为曲线状或锯齿状表面,前述的曲线状表面可为例如圆弧状表面或波浪状表面。在每一条状中空容室上定义分别铅直通过其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的距离是a,而对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而言,其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距离是b,其中1〉b/a^0.5,且l>b/a^0.9为较佳,1>b/a^0.99为最佳。由上述条状中空容室的各种设计都可以达成本发明高辉度与光扩散性佳的效果。而各层使用的树脂、厚度及可添加的成分详述如下(1)该第一树脂层的厚度为0.515.0mm,较佳为1.08.0mm,最佳为1.34.0mm。其材料主要为树脂幷可另外加入添加剂,所述树脂较佳为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S)树脂。取树脂100重量份时,添加0.215重量份的光扩散剂,且可视需要添加0.010.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0.0215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00.1重量份的萤光剂。(2)第二树脂层的厚度为0.515.0mm,较佳为0.58.0mm,最佳为1.06.0mm,其树脂较佳是选自PMMA、MS、丙烯腈-苯乙烯(AS)。取树脂100重量份,且可视需要添加015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3)保护层厚度为0.0010.5mm,较佳为0.010.3mm,最佳为0.030.15mm。其材料为树脂与添加剂,所述树脂为100重量份且较佳是选自PMMA、MS、A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且可需要添加030重量份的光扩散剂、0.010.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0.0215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及00.1重量份的萤光剂。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及视需要而选的保护层,可使用的树脂除了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S)、丙烯腈-苯乙烯(AS)之外,也可以选用环状聚烯烃(cyclo-olefmcopolymer)、聚烯烃共聚物(如聚-4-甲基戊烯-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即PET)、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离子键聚合物(ionomer)等。其中,本发明第二树脂层具有透明性,所以在选用树脂时,需选用透明树脂,即3.175mm厚的树脂板材的光线穿透率需在85。/。以上。第二树脂层中为达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不宜含有超过O.lwt。/。以上的光扩散剂,较佳地是不含光扩散剂。光扩散剂使用例如以玻璃微粒子如BaS04、Ti02等为代表的无机微粒子或聚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硅树脂或硅胶等的有机微粒子,且以有机微粒子较佳。该有机微粒子又以架桥的有机微粒子更佳,且最佳为已架桥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硅树脂的有机微粒子。其特别适合的具体例如,以部分架桥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的聚合物微粒子聚(丙烯酸丁酯)的内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外壳的聚合物、具有包含橡胶状乙烯聚合物的内核与外壳的内核/外壳型态的聚合物、具有架桥硅氧烷基的硅树脂。光扩散剂的平均粒径为0.130pm,且以0.520pm为佳,幷且特别适合为110!im。该透明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是以粒子计数法测定的数目平均粒径。光扩散剂的使用量是基于具光扩散机能的第一树脂层100重量份为0.215重量份,且特别适合为0.55重量份。光扩散剂的使用量少于0.2重量份时会产生光扩散性不足,即可穿透而看见光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光扩散剂的使用量超过15重量份时会降低光线透过率,且辉度变差。光扩散剂的使用量基于保护层100重量份为030重量份,且特别适合为525重量份。光扩散剂的使用量超过30重量份时会降低光线透过率,且辉度变差。而前述所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是以提高耐候性及阻绝有害的紫外线为目的。该紫外线吸收剂如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2-(4,6-二苯基-1,3,5-三嗪-2-取代基)-5-己基羟基苯酚的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2-(2H-苯幷三唑-2-取代基)-4-甲基苯酚、2-(2H-苯幷三唑_2_取代基)-4_第三辛基苯酚、2_(2H-苯幷三唑-2-取代基)-4,6-双(l-甲基-l-苯乙基)酚、2-(2H-苯幷三唑-2-取代基)-4,6-双-第三戊基苯酚、2-(5-氯基-2H-苯幷三唑-2-取代基)-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5-氯基-2H-苯幷三唑-2-取代基)-2,4-第三丁基苯酚及2,2,-亚甲基双〔6-(2H-苯幷三唑-2-取代基)-4-(U,3,3-四甲基丁基)酚)等苯幷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且较佳为2-(2-羟基-5-甲苯基)苯幷三唑、2-(2-羟基-5-第三辛苯基)苯幷三唑、2-(2-羟基-3,5-二异丙苯)苯基苯幷三唑、2-(2-羟基-3-第三丁基-5-甲苯基)-5-氯基苯幷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幷三唑-2-取代基)酚)、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酰亚胺甲基)-5-甲苯基)苯幷三唑。其中,以2-(2-羟基-5-第三辛苯基)苯幷三唑、2,2,-亚甲基双〔4-(U,3,3-四甲基丁基)-6-(211-苯幷三唑-2-取代基)酚〕更佳,该紫外线吸收剂可单独使用或幷用两种以上使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萤光剂是用以将合成树脂等的色调改善成白色或蓝白色者,如二苯乙烯系、苯幷咪唑系、苯幷嗎唑系、苯二甲酰亚胺系、玫瑰红系、香豆素系、卩恶唑系化合物等。抗氧化剂的种类例如酚系抗氧化剂、硫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具代表性的有十八烷基(3,5-双第三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第三丁基-5-甲基-4-羟苯基)丙酸酯]、四[甲撑基-3-(3,5-双第三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垸、2-第三丁基-6-(3-第三丁基-2-羟基-6-甲基苯甲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2'-甲撑基-双(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硫双(4-甲基-6-第三丁基酚)、2,2'-硫代-二乙撑基-双[3-(3,5-双第三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2,2'-乙二酰胺-双[乙基-3-(3,5-双隱第三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等。硫醚系抗氧化剂具代表性的有二硬脂酰硫二丙酸酯、二棕榈酰硫二丙酸酯、五赤藓醇-四-(P-十二甲基-硫丙酸酯)、双十八烷基硫醚等。磷系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或磷酸酯抗氧化剂,具代表性的有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十二烷基亚磷酸酯、环状新戊烷四氢萘基双(十八烷基亚磷酸酯)、4,4'-亚丁基双(3-甲基-6-第三丁基苯基-双十三垸基亚磷酸酯)、三(2,4-第三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2,4-第三丁基苯基)-4,4'-伸联苯基磷酸酯、9,10-二氢-9-氧-10-磷酸菲-10-氧撑等。而前述微镜片层所使用的树脂无特别限制,可以选用例如以下所例的树脂PET、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丙烯酸(acrylic)系树脂、PC、PS、聚烯烃(polyolefin)、醋酸纤维素(celluloseacetate)、PVC等。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及五个较佳实施例与四个比较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2、3,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是可经由一个具有异形押出模头611的共押出成形装置6共押出制造而得,且该光扩散积层板是可以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中,但实施时不限于此,所述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靠近光源7的保护层3、一个位在该保护层3上的第一树脂层1、一个位在该第一树脂层1上的第二树脂层2、一个位在第二树脂层2上幷具有数个微镜片部41的微镜片层4,以及复数个互相平行延伸的条状中空容室5。所述共押出成形装置6包含至少两个押出机61,所述押出机61可使用单轴押出机或二轴押出机,且异形押出模头611是依需来要设置所要的特定形状的模唇(lip),所述共押出制造是经由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押出机61将原料树脂由入口部612倒入,且原料树脂加热后,一面熔融混练,一面经由异形押出模头611押出,若经由定形(sizing)冷却固化亦可。其过程是于模唇内部形成所要的形状,由模头吐出后直接导入已抽真空的定形(sizing)装置,即可得到特定构造的树脂板。因此,本发明是由具有多层设计的异形押出模头611,可将本发明的第一树脂层1、第二树脂层2,及视需要选的保护层3分别单独以树脂押出经异形押出模头611成形制造而成。此外,亦可视需要再经由图未示出的滚轮(roller)做表面处理,例如作表面凹凸的细微结构(例如形成该微镜片层4的微镜片部41),或作模层的平整化处理等。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保护层3的材料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第一树脂层1为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中混合有硅树脂的有机微粒子光扩散剂3重量份,该第二树脂层2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其成型方法是使用三层中空板的共押出成形装置6,汽缸温度保持为200250°C,模温度240260°C,脱气部真空度为20mmHg,利用具有四边形幷列的模唇的异形押出模头611,幷且一边调整第一树脂层1、第二树脂层2及保护层3成形用材料的吐出量、一边共押出成形,最后,在第二树脂层2表面涂布UV固化丙烯酸系树脂,幷利用滚轮制作出呈棱镜形状的微镜片层4,所述微镜片层4的每一个微镜片部41的顶角0为90°。本实施例的光扩散积层板的整体厚度约3mm,其中,该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第二树脂层2,以及微镜片层4的厚度分别为0.1mm、2.0mm及0.8mm、25)im。其中,棱镜形的微镜片层4的顶角0、高度及该等积层1、2、3厚度的量测,是使用Nikon型号SMZ1500115,倍率为1115倍(可调式)的光学显微镜来量侧。该等条状中空容室5为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所包围,其径向断面为长方形且高度为lmm,幷皆包括一个邻近该微镜片层4的第一侧边51,以及一个与第一侧边51间隔而远离该微镜片层4的第二侧边52。其中,该等第一侧边51的位置是不低于第一、二树脂层1、2的界面。在每一条状中空容室5上定义分别铅直通过其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U与一第二直线L2,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Ll的距离a为5.1mm,对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5而言,所述第一直线Ll与第二直线L2的距离b为5mm,且b/a为0.98。参阅图4,该等条状中空容室5的径向断面亦可以为多边形,例如为六边形时,图中示出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L1的距离为a,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的距离为b。参阅图5,该等条状中空容室5的第二侧边52亦可以设计为非水平的平面,使该第二侧边52为倾斜设置,故其一端靠近该微镜片层4,一端远离该微镜片层4。实施例1的光扩散积层板所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辉度及光扩散性等光学性质记载于表l中,请容后再与比较例进行比较说明。实施例2参阅图3,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实施例2与该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第一树脂层1中的光扩散剂是使用1重量份。实施例3参阅图6,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实施例3与该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0.05mm、1.5mm及1.3mm,且实施例3的条状中空容室5仅为第二树脂层2所包围而没有接触到该第一树脂层1。实施例4参阅图6,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实施例4与该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第一树脂层1中的光扩散剂是使用1重量份,且实施例4的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O.lmm、1.5mm及1.3mm。实施例5参阅图7,本发明光扩散积层板的实施例5与该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条状中空容室5的第二侧边52为向上弧弯的圆弧面。参阅图8、9、10,此外,在实施时也可以将该第二侧边52设计为水平平面,幷将第一侧边51设计为向下弧弯的圆弧面(如图8),或使第一侧边51为水平平面,第二侧边52为锯齿状表面(如图9、图10)。要注意的是,实施时不以该等形式的圆弧状曲面及锯齿状表面为限制。参阅图11、12,而该微镜片层4除了可以制作成复数个棱镜形状的微镜片部41夕卜,该等微镜片部41也可以为曲率相同的弧凸状(如图ll),或是曲率不同的弧凸状(图12)。亦即,只要使该微镜片层4的结构,可以产生将射出的光线集中的集光效果,当为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比较例1参阅图13,比较例1的各层材料及工艺与该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1省略设置该等条状中空容室,且该积层板总厚度约2mm,其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O.lmm、1.9mm及O.lmm。比较例2参阅图13,比较例2的各层材料及工艺与该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2省略设置该等条状中空容室,且该积层板总厚度约2mm,其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O.lmm、1.9mm及O.l醒。比较例3参阅图14,比较例3的各层材料与该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3的条状中空容室5是完全被该第一树脂层1所包覆而不与第二树脂层2接触,且该等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O.lmm、2.8mm及0.1mm。比较例4参阅图14,比较例4的各层材料与该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例4的条状中空容室5是完全被该第一树脂层1所包覆而不与第二树脂层2接触,且该等保护层3、第一树脂层1与第二树脂层2的厚度分别为O.lmm、2.0mm及0.8mm。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5,与比较例1至4的全光线透过率、正面辉度与光扩散性的测量结果列表。其中(1)全光线透过率使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的HazemeterNDH-2000,依据JISK-7361测定。(2)正面辉度将光扩散积层板载置于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模块上,将光源点亮,于离光扩散积层板3cm距离处放置美乐达公司制的辉度计CA-210测定辉度。(3)光扩散性将光扩散积层板载置于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模块上,将光源点亮,不能穿透看见光源的以「〇」记号表示,可穿透看见光源的以「x」记号表示。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2与该等未设置条状中空容室5的比较例1、2相较之下,实施例1、2的辉度高且光扩散性佳。而比较例3、4虽然设有条状中空容室5,但是其条状中空容室5是仅位于该第一树脂层l中,所以光扩散效果差,且辉度也不佳。反观本发明,实施例1、2将条状中空容室5设置于第一、二树脂层1、2间,实施例3、4、5的条状中空容室5是仅受到第二树脂层2包覆,而且都可以得到高辉度与良好的光扩散性。因此,经由本发明的微镜片层4、条状中空容室5的构造,以及条状中空容室5与第一、二树脂层1、2的位置配置,确实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具光扩散机能的第一树脂层、一个直接接触地设置于第一树脂层上幷具透明性的第二树脂层、一个设置于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由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所包围的条状中空容室。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直接接触是经由异形押出模头共押出制造而得。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微镜片层是具有集光机能的棱镜微镜片层或凸状微镜片层。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各条状中空容室彼此平行延伸,且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是由曲线的线段及/或直线的线段所形成的封闭形状。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呈四边形。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条状中空容室具有一个靠近微镜片层的第一侧边,以及一个与第一侧边间隔而远离微镜片层的第二侧边,该等第一、二侧边的至少一个为非平面。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定义分别铅直通过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的距离为a,通过同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距离为b,且l〉b/a^0.50。8、依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做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用的光扩散积层板。9、一种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具光扩散机能的第一树脂层、一个直接接触地设置于第一树脂层上幷具透明性的第二树脂层、一个设置于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位于第二树脂层中且是由第二树脂层所包围的条状中空容室。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第一树脂层与第二树脂层的直接接触是经由异形押出模头共押出制造而得。11、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微镜片层具有集光机能的棱镜微镜片层或凸状微镜片层。12、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各条状中空容室彼此平行延伸,且该中空容室的径向断面是由曲线的线段及/或直线的线段所形成的封闭形状。13、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该条状中空容室具有一个靠近微镜片层的第一侧边,以及一个与第一侧边间隔而远离微镜片层的第二侧边,该等第一、二侧边的至少一个为非平面。14、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中,定义分别铅直通过每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最左端及最右端幷互相平行的一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相邻的两条第一直线的距离为a,通过同一个条状中空容室的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距离为b,且l〉b/a^0.50。15、依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积层板,其做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用的光扩散积层板。全文摘要一种光扩散积层板,包含一个第一树脂层、一个位在该第一树脂层上的第二树脂层、一个位在第二树脂层上的微镜片层,以及复数个条状中空容室。所述条状中空容室的位置,是可以同时受到该等第一、二树脂层包覆,或者是仅受到第二树脂层包覆。前述第一树脂层并具有光扩散机能,而微镜片层具有可将射出的光线集中而增加射出光量的集光机能,因此,本发明的光扩散积层板可兼具光扩散效果及集光效果,再配合前述条状中空容室的构造与位置,以此可达到高辉度、光扩散性佳的效果。文档编号G02F1/13GK101373293SQ20071014753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23日优先权日2007年8月23日发明者曾炜展,郭俊良,陈信宏申请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