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单元及采用其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8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单元及采用其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方面一般涉及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多 功能机,尤其涉及具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的定影装置中,通过使定影件 例如定影辊、定影带和耐热膜抵靠加压件例如加压辊、加压带和耐热膜而形成夹挤区部分(nip portion )。记录介质被输送至夹挤区部分以对该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 影。此定影装置近来被广泛地采用。在此定影装置中,已知调色剂静电附着在定影件的表面上。此现象是所 谓的静电转移(electrostatic offset)。静电转移是定影处理前记录介质上承载的调色剂或调色剂图像被静电 吸附到定影件表面的状态。调色剂或调色剂图像的吸附程度主要取决于定影件的表面特性。当产生静电转移时,附着于定影件上的调色剂图像可在该定影件转动一 次后再次转印(retransferred )到记录介质上。结果,形成余像(residual image )。另外,附着于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可在每当该定影件转动时定影 到该定影件上。结果,每当定影件转动时,就发生定影故障。上述问题已成为采用无油调色剂的成像装置的本质问题,近来对无油调 色剂的需求已增大。换句话说,在采用无油调色剂的成像装置或定影装置中,不需要在定影 件的表面上施加释放剂。结果,易于发生静电转移。根据一种现有技术,为了通过以最少量的释放剂确保释放性来抑制发生 静电转移,窄槽平行于纸张传送方向设在定影件例如定影带内。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抑制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限定定影件的表面层 的材料和厚度。定影件的表面硬度(Rz)被形成为不大于lpm,且使表面光 洁度最优化。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防止污染定影件,提供使调色剂内包括的无机颗 粒的润湿性最优化的方法。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释放性, 一种相对 于释放剂具有亲和性的填充剂包括在该定影件表面的氟乙烯树脂内。在一种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定影件表面上的调色剂的释放性,细凸起经 由賊射蚀刻形成在定影件的氟化聚合物表面上。另外,根据一种现有技术,为防止污染定影件,提出了使氟化聚合物表面层的表面张力(利用在日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在25至 50 dyne/cm的范围内的方法。然而,以上述现有技术中,难以利用较简单的构造抑制静电转移。当采 用无油调色剂时,静电转移已变成本质问题。具体地,当在定影件内提供小槽时,该定影件的制造变得耗时且代价高。当作为释放剂的硅油被施加在定影件的表面上时,实现理想的润滑性。 由此,防止光泽不均匀性。另一方面,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不在定影件的表面层上施加释放剂。 结果,效果不充分。另外,即便使定影件的表面硬度(Rz)最优化,也不能完全抑制静电转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即便限定调色剂内的无机颗粒的润湿性,也不能应 用于所有类型的调色剂。因此,不能相对于所有装置确保理想的释放性和耐 久性。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作为释放剂且施加到定影件表面层上的硅 油来实现理想的润湿性。由此,可提高定影件的调色剂的释放性。然而,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定影件的表面层上不施加释放剂。结果, 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调色剂可附着于形成在定影件上的细凸起上。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作为释放剂且施加到定影件表面层 上的硅油来实现理想的润湿性,以防止污染定影件。然而,当采用无油调色剂时,定影件的表面层上不施加释放剂。结果, 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定影单元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 定影单元。此定影单元包括;陂构造成加热和熔融调色剂的定影件。该定影件具有与调色剂图^象接触且当利用在JIS 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 大于38mN/m的表面。在实施例中,定影件是定影辊、定影带或耐热膜。在实施例中,定影单元还包括构造成与定影件接触以形成夹挤区(nip) 的加压件。该加压件具有与定影件接触且当利用在JISK6768中公开的方法 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 8mN/m的表面。在实施例中,加压件是加压辊、加压带或耐热膜。在实施例中,定影单元还包括构造成给加压件的表面施加油的 油 施力口器。在实施例中,定影单元还包括构造成与商业电源(commercial power source)连4妄的主电源和构造成充》文电力的辅助电源。电力^人至少主电源和 辅助电源之一供应。在实施例中,调色剂利用这样一种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包括颜料着色剂、包括改性聚酯树脂的预聚物和可在有机溶液中加长或交联 该预聚物的化合物;把调色剂成分溶液或分散体分散在水介质中,同时使预聚物和化合物进 行加长和/或交联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以及从调色剂分散体中移除该有机溶液。颜料着色剂具有不大于0.5(im的数量平均分散粒径,且粒径不小于 0.7p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5%。在实施例中,颜色着色剂具有不大于0.3(im的数量平均分散粒径,且粒 径不小于0.5p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10%。在实施例中,调色剂成分还包括不与胺反应的聚酯树脂。在实施例中,满足以下关系3.(KDv<7.0和1.0(KDv/Dn《1.20 其中,Dv (|am)是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以及Dn ((im)是该调色 剂的数量平均粒径。在实施例中,调色剂具有0.900至0.960的圓度。在实施例中,调色剂中的聚酯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具有这样一种分 子量分布,该分子量分布具有范围在2500至10000内的主峰和范围在2500 至50000内的数量平均分子量。在实施例中,聚酯树脂具有40至65摄氏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1至 30mgKOH/g的酸值。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感光鼓;充电器,构 造成给感光鼓充电;写入单元,构造成辐射感光鼓以在该感光鼓上形成静电 潜像;显影单元,构造成利用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在 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transfer)单元,构造成把调色剂图像转印 (transfer)到记录介质上;以及上述定影单元。在实施例中,成像装置还包括构造成存储包括载体和调色剂的显影剂且 对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在实施例中,显影剂包括调色剂和载体。自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附图和相应权利要求书,将更充分地明白本 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通过结合附图参照以下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易于更全面地理解公开 内容以及易于获得其许多伴随优点,因为其变得更容易理解,附图中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设在图1所示成像装置内的定影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此实施例的主电源和辅助电源的框图;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主电源和辅助电源供应的电力量的波形图;图5是调色剂的熔凝特性的图形表示;图6是定影件的润湿性与转移发生温度(offset generating temperature ) 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图7是表示根据另 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以及 图9是表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若一部件或层被称为"位于"另一部件或层上、"抵靠" 另一部件或层、与另一部件或层"连接"或者与另一部件或层"结合",那 么其可以直接地位于另一部件或层上、抵靠另一部件或层、与另一部件或层 连接或与另一部件或层结合,或者存在介入部件或层。相反,若部件被称为"直接地位于"另一部件或层上、与另一部件或层 "直接连接,,或者与另一部件或层"直接结合",那么就不存在任何介入部 件或层。在所有图中,相同的数字指示相同部件。如这里所采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之下"、"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在这 里用于容易相对于如图中所示的另一部件或特征说明一部件或一部件的特 征或关系。将理解的是,除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相对术语旨在涵盖器件在使 用或工作时的不同取向。例如,若图中的器件翻转,则^皮描述为位于其它部件或特征"下面"或 "之下"的部件就朝向该其它部件或特4正的"上面"。因此,术语例如"下 面"可涵盖上面和下面两种取向。器件可朝向各种角度(即,转动90度或其它朝向),由此解释这里使用 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尽管这里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说明各种部件、组件、区域、层和/ 或部分,但应理解的是这些部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限于这些术 语。这些术语仅用于相对于另一部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识别一部 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因此,下面所述的第一部件、组件、区域、 层和/或部分可称为第二部件、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而不脱离本发明的 教义。这里所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如这里 所用的,单数形式"一种"和"该,,意味着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
楚地指明。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在此说明书中使用时列举存在规定的 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 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其组合。在说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时,为了清楚,采用特定的术语。然而,此专 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意味着限于所选择的特定术语,而应理解为每个特定 部件都包括以类似方式工作的所有技术等同物。现在参照附图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后述比较例、实施例和变形例中,为了附图和说明的简明性,相同标 号将被给予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例如部件和材料,且将省略对其的说明,除 非另有说明。通常但非必需的,纸张是这样一种介质,图像将形成于其上的片材由这 种介质制成。片材可采用其它可印刷介质,这里其它可印刷介质的采用也包 括在内。为了简明,此详细说明部分称为纸张、其片材,给纸器等。但应理 解的是,片材等不仅限于纸张。现在参照附图、尤其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构造,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标号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参照图1至6,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将说明成像装置1如串列式彩色复印机的构造和操作。成像装置l至少包括写入单元2、原稿运送单元3、原稿读取单元4、 给纸器7、定位辊9、感光鼓11Y、 IIM、 11C和11BK,充电器12、显影单 元13、传送偏压辊14和清洁单元15。字符Y、 M、 C和BK在以下分别指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 写入单元2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息发射激光束。运送单元3运送原稿D 至原稿读取单元4。原稿读取单元4读取原稿D的图像信息。给纸器7存储 记录介质P例如复制纸或任何其它理想的记录介质。定位辊9调整记录介质 P的运送定时。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的不同颜色调色剂 图像分别形成在各自的感光鼓IIY、 IIM、 11C和11BK上。充电器12给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的各自表面充电。 显影单元13对形成在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上的静电潜像进
行显影。传送偏压辊14把形成在各个感光鼓IIY、 IIM、 11C和11BK上的 调色剂图像相互重叠地传送到记录介质P上。清洁单元15回收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上未转印的调色剂。成像装置1还包括用于清洁转印带17的转印带清洁单元16;用于运送 记录介质P以使多个调色剂图像在该记录介质P上相互重叠的传送带17; 以及用于把调色剂图像(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的电磁感应加热 式定影单元19。现在将说明当形成彩色图像时成像装置1的操作。首先,利用原稿运送单元3的运送辊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原稿台运送原 稿D。然后,把原稿D放置在原稿读取单元4的压片玻璃5上。利用原稿读 取单元4光学读取被放置于压片玻璃5上的原稿D的图像信息。原稿读取单元4在利用从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照射压片玻璃5上的原稿 D的同时扫描该原稿D。经原稿D反射的光线经过一组反射镜和透镜在彩色 传感器上成像。利用彩色传感器执行和读取RGB色的原稿D的彩色图像信息的分色。 随后,把彩色图像信息转换为电子图像信号。另外,基于RGB图像分色信号,在图像处理单元内执行颜色转换处理、 颜色校准处理、空间频率校准处理等,以获得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 彩色图像信息。接着,把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图像信息传输给写入单元2。写 入单元2根据各个指定颜色的图像信息向各个感光鼓IIY、 IIM、 IIC和11BK 发射激光束或进行曝光。四个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绕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感光鼓11Y、 IIM、 IIC和IIBK的表面在与充电器12相对的位置被均匀充 电。此过程称为充电过程。由此,在感光鼓IIY、 IIM、 11C和IIBK上形成电荷势。然后,经充 电的感光鼓11Y、 IIM、 IIC和IIBK的表面到达相应激光束发射到的位置。在写入单元2,从四个光源根据各自的指定色发射与图像信号对应的激 光束。每个激光束经过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不同彩色分量的不同光路。 此过程是所谓的曝光过程。与黄色分量对应的激光束被发射到感光鼓IIY的表面上,该感光鼓11Y 是从图1所示的左边起的第一感光鼓。具有黄色分量的激光束经由绕感光鼓11Y的转轴方向即主扫描方向高速转动的多角镜扫描。由此,与黄色分量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利用充电器12充电的感光鼓 11Y的表面上。类似地,作为从图1的左边起的第二感光鼓的感光鼓IIM被辐射与品 红色分量对应的激光束。由此,形成与品红色分量对应的静电潜像。类似地,作为从图1的左边起的第三感光鼓的感光鼓IIC被辐射与青色 分量对应的激光束。由此,形成与青色分量对应的静电潜像。类似地,作为从图1的左边起的第四感光鼓的感光鼓IIBK被辐射与黑 色分量对应的激光束。由此,形成与黑色分量对应的静电潜像。然后,各自颜色的静电潜像形成于其上的感光鼓11Y、11M、11C和11BK 的各自表面到达与显影单元13相对的位置。各个显影单元13把作为无油调色剂的各自指定颜色调色剂供应到感光 鼓11Y、 IIM、 11C和11BK上,以便显影该感光鼓11Y、 IIM、 11C和11BK 上的静电潜像。此过程是所谓的显影过程。根据第一实施例,包括调色剂(无油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份显影剂存 储在各个显影单元13内。显影单元13内,调色剂和载体在被搅拌和混合的同时摩擦带电。然后, 调色剂静电附着在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上的静电潜像上。接着,感光鼓11Y、 IIM、 11C和11BK的表面在显影过程后到达与转 印带17相对的位置。转印偏压辊14设在与感光鼓IIY、 IIM、 IIC和IIBK相对的各自位置, 以使该转印偏压辊14邻接转印带17的内周面。形成在感光鼓11Y、 IIM、 IIC和IIBK上的各指定颜色调色剂图像在 转印偏压辊14处按顺序相互叠加和转印到转印带17上的记录件P上。此过程是所谓的转印过程。接着,感光鼓11Y、 IIM、 IIC和11BK的表面在转印过程后到达与清 洁单元15相对的位置。还未转印且残留在感光鼓IIY、 IIM、 11C和11BK 上的调色剂在清洁单元15内被回收。此过程是所谓的清洁过程。接着,感光鼓IIY、 IIM、 11C和11BK的表面经过电荷消除器(未表 示)。由此, 一系列图像处理完成。感光鼓11Y、 IIM、 IIC和IIBK上的各指定颜色调色剂图像按顺序重 叠和转印于其上的记录介质p被沿着箭头方向传送,且到达与分离充电器18相对的位置。积聚于记录介质P上的电荷在与分离充电器18相对的位置被中和。由 此,记录介质P与转印带17分离而不生成调色剂碎屑或其类似物。然后,转印带17的表面到达转印带清洁单元16处。转印带清洁单元 16回收附着在转印带17上的沉积物。现在将说明记录介质P。传送到转印带17上的记录介质P是利用定位 辊9从给纸器7传送来的。存储于给纸器7中的记录介质P利用给纸辊8输送并经过传送导件(未 表示)。记录介质P被引导至定位辊9。到达定位辊9的记录介质P以适当 的定时发送至转印带17的位置。全色图像转印于其上的记录介质P与转印带17分离并被引导至定影单 元19。定影单元19内,彩色图像或彩色调色剂在定影带与加压辊之间的位置 即夹挤区处定影于记录介质P上。定影处理后的记录介质P作为输出图像利用排纸辊(未表示)排出成像 装置l。由此, 一系列图像处理完成。接着,将说明设在成像装置1内的定影单元19的构造和操作。参照图2,定影单元19至少包括定影辅助辊20、支承辊21、作为定 影件的定影带22、感应加热单元24、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等。定影辅助辊20包括由例如不锈钢构成的金属轴。此金属轴的表面上形 成有硅酮橡胶或任何其它适当材料的弹性层。定影辅助辊20的弹性层具有1至5mm的厚度和Asker C标度30至60 的硬度。支承辊21由中空圓筒件形成,该中空圆筒件由磁性金属例如铁、钴、 镍或这些金属的合金形成。支承辊21可绕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支承辊21可利用从感应加热单元24发出的》兹通量经由电^兹感应加热来 力口热。
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架在两辊件支承辊21和定影辅助辊20之上。 定影带22可以是具有多层构造的环形带。多层构造包括从内周面起相互叠加的发热层、弹性层、分离层等。铁、钴或镍、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或者任何其它适当材料可用作定影 带22的发热层的材料。定影带22的弹性层可由硅酮橡胶、氟硅酮橡胶或任何其它适当材料形 成。其厚度为50至500pm,且硬度为AskerC标度的5至50。由此,实现输出图像的均勾图像质量而没有光泽不均匀性。定影带的分离层可由氟乙烯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四氟乙 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树脂(PFA)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FEP )或者这些树脂的混合物形成。选择性地,定影带22的分离层可由这些树脂分散于其内的耐热树脂形成。定影带22的分离层22d的厚度可以为5至50|_im、优选10至30)im。由此,可确保定影带22上调色剂的分离能力。也可确保定影带22的柔韧性。 另外,打底层或其类似物可设在定影带22的每层之间。 定影带22绕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行进。定影带22或其发热层利用从感应力。热单元24发出的磁通量经由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带22可作为用于加热和熔凝调色剂图像的定影件。另外,定影带22作为直接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经由电^兹感应加热来加 热的发热件。另外,定影带22净皮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经由电^兹感应加热来加热的支 承辊21间接加热或接收其的热量。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净皮构造为不大于38 x l(T3(N/m)。 这里,定影带22的表面指与调色剂图像接触的周面。 由此,在采用无油调色剂的情况下,抑制静电转移。随后将参照图6说明定影带22的润湿性。根据第一实施例,定影带22的发热层为由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单层构造。 选择性地,定影带22的发热层可以为包括第一非磁性层和第二非磁性层的双层构造。在此情况中,非磁性不锈钢例如SUS304、 SUS301和SUS316可用作第一非磁性层。铜(Cu)、银(Ag)、铝(Al)及其类似物可用作第二非磁性层。 另外,为防止发热层氧化,用于防止该发热层氧化的保护层设在该发热层上。保护层可由镍(Ni)或任何其它适当材料形成。感应加热单元24被设置为经由定影带22面向支承辊21。感应加热单元24包括线圈或励磁线圈25、铁心部或励磁线圈铁心26、线圈导件27、罩件28等。线圈或励磁线圈25包括由捆扎在一起的少量线组成的绞合线。绞合线 可被扭转且沿宽度方向即图2的水平方向延伸。线圈导件27由耐热性较高的树脂材料或任何其它适当材料形成。线圈 导件27保持线圈25处于与定影带22相对的位置。铁心部26由相对磁导率大约1000至3000的铁磁材料例如铁素体形成。 铁心部26包括中央铁心和侧铁心,以朝向定影带22和第一支承辊21形成 高效磁通量。铁心部26被设置为面向沿宽度方向设置的线圈25。 罩件28被设置为使其罩住线圈25和铁心部26。另外,由铁磁材料例如铁素体制成的内铁心可设在支承辊21的内部。 磁通量屏蔽件可被设置为罩住内铁心的周缘的 一部分。尽管未表示,热敏电阻器安装在定影带22上。热敏电阻器可以是具有 较敏锐热响应的热敏元件。热敏电阻器检测定影带22上的温度或定影温度。基于热敏电阻器的检 测结果,调整感应加热单元24的热剂量。加压辊30由铝、铜或任何其它适当材料制成的圓筒件32形成,氟橡胶 及其类似物的弹性层31形成在该圆筒件32上。加压辊30的弹性层31具有 0.5至2mm的厚度,以及Asker C标度60至90的硬度。加压辊30经由定影带22压向定影辅助辊20。定影带22和加压辊30 形成定影夹挤区。记录介质P被运送至定影带22和加压辊30相接触的位置 即定影夹挤区。现在将说明按照上述方式构造的定影单元19的操作。
定影辅助辊20利用驱动电机(未表示)旋转驱动,使定影带22和支承辊21绕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行进。另外,加压辊30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定影带22在与感应加热单元24 相对的位置被加热。电源(未表示)给线圈25供应10kHz至lMHz、优选20kHz至800kHz 的高频交流电。由此,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形成^f兹力线,使该;兹力线的方向在 线圈25、支承辊21和定影带22之间可朝两个方向切换。当按照这种方式形成交变磁场时,在支承辊21的表面和定影带22的发 热层上产生涡流。由于支承辊21和发热层的电阻,产生焦耳热。由此,支承辊21和发热 层被力口热。按照这种方式,定影带22被支承辊21的热辐射和该定影带22的发热 层的热量加热。换句话说,定影带22直接被感应加热单元24加热且(经由 支承辊21 )间接被感应加热单元24加热。然后,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加热的定影带22的表面到达该定影带22 的表面与加压辊30接触的接触位置。定影带22加热并熔凝所运送来的记录介质P上的调色剂图像(T)或 调色剂。已经过定影位置的定影带22的表面再次到达与感应加热单元24相对的位置。在持续地重复此一系列操作后,完成成像过程的定影过程,在此过程中, 加热调色剂图像并把该调色剂图像压在记录介质P上。才艮据第一实施例,给感应加热单元24供应电力的电源配备有主电源61 和辅助电源62。参照图3,感应加热单元24净皮供应以与商业电源连4妄的主电源61或可 充放电力的辅助电源62的电力。如图3所示,感应加热单元24经由开关电3各65与主电源61和辅助电 源62连接,该开关电路65包括多个开关65A至65C。主电源61与商业电源或设在成像装置安装位置上的出口连接。辅助电源62提供有可充放电力的电容器。辅助电源62的电容器可以是 电容大约2000F且容量足以供应几秒至几十秒电力的双电层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可以是由Nippon Chemi-Con Corporation制造的双电层电谷奋。当切换开关电路65的多个开关65A至65C时,主电源61和/或辅助电 源62可给感应加热单元24供应电力或者切断给该感应加热单元24的电力, 或者该主电源61可给辅助电源62供应电力以给该辅助电源或电容器充电。现在参照图4,其表示从主电源61和辅助电源62供应给感应加热单元 24的电力供给量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当启动感应加热单元24的#:作时,开关65A即开关电^各 65的第一开关接通。电力从主电源61供应给感应加热单元24。由此,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加热的定影带22的温度升高至预期温度, 且执行给定的定影过程。当感应加热单元24处于待命状态即不需要有效加热的状态时,开关65B 或第二开关接通,以使电力从主电源61供应给辅助电源62。由此,给辅助 电源62充电。当感应加热单元24从待命状态恢复以开始再次加热时,第一开关65A 和第三开关65C接通。由此,除/人主电源61给感应加热单元24供应电力以外,还,人辅助电源 62供应或释方t电力至该感应加热单元24。与二次电池相比,辅助电源62的电容器不伴随化学反应。换句话说, 当二次电池例如镍镉电池用作辅助电源时,充电要花费好几小时。另一方面,当采用电容器作为辅助电源时,充电可在短时间例如几分钟 内完成。因此,在给定时间内重复待命状态和加热状态的情况下,电容器可用作 辅助电源,以便电力可靠地从辅助电源供应给感应加热单元。由此,感应加 热单元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温度。另夕卜,二次电池例如镍镉电池及其类似物被重复充放电的次数限定为大 约500次至1000次。因此,作为辅助电源,产品寿命周期会较短。由此,更换变得麻烦且不经济。另一方面,电容器具有较长的寿命,且由于重复充放电导致的劣化较小。 另外,不像铅酸电池,其不需要更换或者供应液体物质。
由此,几乎不需要对电容器进行维护,从而使其可以实现稳定的使用。 根据第一实施例,存储于显影单元13内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即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被如下制备溶解或分敎调色剂成分以制备调色剂成分溶液或分散体,该调色剂成分 包括由改性聚酯树脂组成的预聚物和可在有机溶液中加长或交联该预聚物的化合物;把调色剂成分溶液或分散体分散在水介质中,同时使预聚物和化合物进 行加长和/或交联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以及 从调色剂分散体中移除有机溶液。另外,颜料着色剂的分散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不大于0.5um。粒径大于0.7|Li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5%。
按照上述方式制造的调色剂可实现低温固定性、稳定充电性和增强流动性。因此,实现高质量图像。
特别地,在彩色成像装置内,获得透明性和光泽性提高的彩色图像。 另外,当采用按照使颜料着色剂的分散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不大于0.3pm且粒径大于0.5(a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10%的方式制造的调色剂时,获得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图像。
此调色剂提供优良的图像分辨率。因此,其适用于数字成像装置。 在彩色成像装置中,分辨率和透明性提高,且实现色泽复现性高的彩色图像。
选择性地,调色剂成分还包括不与胺反应的聚酯树脂。由此,可提高低 温固定性(low temperature fixability)和耐热转移性(hot-offset resistant ability)。
第 一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可被制造成满足以下关系 3.CKDv《7.0牙口 1.0(KDv/Dn《1.20 这里,Dv (pm)是体积平均粒径,以及Dn (]im)是数量平均粒径。 体积平均粒径(Dv)利用以下公式限定 Dv=[(S(nD3)/Sn)]'/3, 这里,n代表调色剂颗粒的数量,以及D代表粒径。 数量平均粒径(Dn)利用以下公式限定<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8</formula>, 这里,n代表调色剂颗粒的数量,以及D代表粒径。此调色剂具有良好的耐热维持性、低温固定性和耐热转移性。因此,可 获得光泽性增强的彩色图像。另外,即使双组份显影剂中的调色剂被消耗和再供应持续时间,该显影 剂内的调色剂粒径的波动也不显著。因此,即使在显影单元内搅拌持续时间, 也能维持稳定的显影能力。体积平均粒径和数量平均粒径可利用粒径分布测量设备例如Coulter Electronics Inc.制造的Coulter Counter Model TA-2或Coulter Multisizer 2测 量。第 一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是大致球形调色剂。其圆度在0.900至0.960的范围内。此调色剂实现高转印性(transferability)和高质量图像而无碎屑。通过把与投影图像面积相等的圆形的周长除以实际颗粒的周长来测量调色剂的圓度。其可采用例如Sysmex FPIA-2000流动颗粒图像分析器来测量。调色剂中的聚酯树脂的四氬呋喃可溶成分具有这样一种分子量分布,该分子量分布具有范围在2500至10000内的主峰和范围在2500至50000内的数量平均分子量。此调色剂可优化耐热维持性,以实现低温固定性和耐热转移性。第 一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中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在40至65摄氏度之间,且酸值为1至30mgKOH/g。此调色剂可提高低温固定性和耐热转移性。现在参照图5,提供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的熔凝特性的图形表示。如上所述,与现有粉碎调色剂相比,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实现高 质量输出图像和增强的透明性和色饱合度,该色饱合度包括亮度和光泽度。 另夕卜,可增强调色剂的粉末流动性、耐热转移性、稳定充电性和转印性。 然而,第 一 实施例中采用的调色剂趋向于在热量的作用下緩慢地开始熔 凝。与现有粉碎调色剂的86土2摄氏度的熔凝温度相比,最低熔凝温度可能 较高例如92土1摄氏度。
因此,与粉碎调色剂相反,电源开启后紧接着的定影控制的底层温度附 近的粘度可能略高。结果,调色剂相对于定影件的粘附性增大,且静电转移相对于定影温度 的差异小于粉碎调色剂。换句话说,易于发生静电转移。调色剂的最低熔凝温度(Tfb)被如下限定。调色剂的最低熔凝温度(Tfb)利用Shimazu Corp制造的CFT-500C升流测试器测量。图5表示利用流测试器测量的流曲线,该流测试器允许读取不同的温度点。图5所示的虚线指示最低熔凝温度(Tfb)。测量条件如下 重量5Kg/cm2 加热速度3.0摄氏度/分钟 才莫具的直径l.OOmm 模具的长度10.0mm 现在参照图6,将说明作为定影带22的表面特性之一的润湿性。 这里,润湿性指利用表现湿度的试剂测量的最大表面张力。本测量中采 用的方法和试剂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K6768。当指示润湿性的值小时,试剂趋向于容易被排斥,从而使物质难以附着。 图6是定影带22 (定影件)的周面的润湿性与静电转移发生时的温度 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此温度在以下称为转移发生温度。利用润湿性不同的多个定影带22执行试验以测量转移发生时的温度。 在图6中,定影带的润湿性被描绘在水平轴上。静电转移发生时的温度 (最大值)被描绘在垂直轴上。图6所示的实线指示采用现有调色剂即粉碎调色剂的情况下润湿性与 转移发生温度之间的关系。相反,虚线指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情况下润湿性与转移发 生温度之间的关系。在采用现有调色剂的试验中,3至5 (mg/A4)的硅酮油作为释放剂施 加在定影带表面上。另一方面,在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试验中,定影带表面不 施加任何硅酮油。 图6中,当采用现有调色剂的情况下,在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为140 摄氏度且润湿性为30N/m时发生静电转移。与此相比,当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在定影带22 的表面温度高于140摄氏度且润湿性为30N/m时发生静电转移。当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在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 为180摄氏度且润湿性为60N/m时发生静电转移。与此相比,当采用现有调色剂的情况下,在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低于 170摄氏度且润湿性为60N/m时发生静电转移。换句话说,转移发生温度越低,相对于静电转移的差异越大。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与现有调色剂相比相对 于静电转移具有较小的差异。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或者目标温度 在定影过程中被调节为160摄氏度,以确保足够的可定影性。然而,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可在150至170摄氏度之间波动,因为在 记录介质P的运送过程中该记录介质P会带走定影带22的热量或者在连续 给纸过程中每张纸之间发生过沖(overshoot)。因此,如图6所示,依据定影带22的润湿性。静电转移发生在以上温 度范围内。结果,可能产生异常图像或者余象。考虑到这,参照图6,当定影带22的表面温度或者转移发生温度为l50也不发生转移。与此相比,在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当定影带表面 的润湿性超过38 (mN/m)时,发生转移。换句话说,当采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定影带表面的润 湿性被设定为50 (mN/m)时,需要把定影温度的最低温度设定为170摄氏 度。结果,对于20摄氏度的温度差异,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第 一 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实现高质量图像。然而,最低熔凝温度(Tfb ) 较高。当定影带表面的润湿性被设定得较高例如大约40至50 (mN/m)时, 不能确保足够的释放性。结果,残留在定影带上的少量调色剂会在该定影带转动一周后再次附着
到记录介质上。当调色剂牢固地粘附在定影带上时,也会出现由于定影问题 导致的异常图像。作为试验的结果,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与调色剂图像接触的定影件或周面的定影带22表面的润湿性(利用在日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 测量)被构造为不大于38 mN/m。因此,即使定影单元19的定影夹挤区的表面温度被调节得低,也可减 少静电转移的发生,如果不能防止的话。另外,可用少量的能量确保足够的可定影性以及减少或防止异常图像的 出现。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表面的润湿性被 优化。因此,可提供一种即使无油调色剂用作调色剂(T),也能够利用较简 单的构造来减少或防止发生静电转移的定影单元和成像装置。根据第 一 实施例,定影带22和支承辊21被构造成使该定影带22和支 承辊21两者都选择性地,定影带22或支承辊21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的电^兹感应加 热来力口热。例如,当定影带22不具有发热层时,支承辊21可利用感应加热单元 24的电》兹感应力口热来力口热。由此,支承辊21作为用于加热定影带22的加热件。在此情况中,可实 现同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类似、但非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感应加热单元24设在与定影带22的周面相对 的位置。然而,感应加热单元24可被设置成面向支承辊21的周面。换句话说, 感应加热单元24可直接面向支承辊21而两者间没有定影带22 。 另外,具有发热层的定影辊可用作定影件以代替定影带22。 在此情况中,可实现同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类似、但非相同的效果。 参照图7,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现在参照图7,其表示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的剖视图。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提供有作为定影件的耐热膜51以代替如 第一实施例那样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
如图7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至少包括耐热膜51、支 架52、弹性件53、感应加热单元24、加压辊30等。耐热膜51作为定影件。支架52设在耐热膜51内以保持耐热膜51。弹性件53设在耐热膜51内以形成预期定影夹挤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定影带22,耐热膜51包括利用感应加热单元24 的电;兹感应力。热来加热的发热层。耐热释放层例如PTFE、 PFA、 FEP等形成在发热层上。耐热膜51的膜厚不大于100|am、优选大约20至50^n。根据第二实施例,作为定影件的耐热膜51的周面的润湿性(利用在JIS 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被构造为不大于38 ( mN/m )。在此定影单元19内,10k至lMHz的交流电被供应给感应加热单元24, 以产生交变;兹场。由此,耐热爿莫51可利用电;兹感应加热来加热。由此,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来加热的耐热膜51加热并熔凝沿箭头所示方 向运送的记录介质P上的调色剂图像,并把该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 P上。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定影件的耐热膜51表面的 润湿性^皮优化。因此,可提供一种即使无油调色剂用作调色剂(T),也能够利用较简单 的构造来减少或防止静电转移的定影单元和成像装置。 参照图8,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现在参照图8,其表示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的剖视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釆用一种使用加热灯的加热方法且包括作为热源的加热器45。相反,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采用电石兹感应加热方法。 如图8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至少包括作为定影件的定影辊40、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温度传感器或热^:电阻50、导板35、分离板38等。作为定影件的定影辊40由绕图8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的薄圓筒件形成。加热器45固定设在圓筒件的内部。
定影辊卯具有多层构造,其中,弹性层43和释放层44按顺序叠置在 金属轴42上。定影辊40抵靠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以形成夹挤区。 定影辊40的金属轴42由铁类材料例如SUS304等形成。 弹性材料例如氟橡胶、硅酮橡胶和泡沫硅酮橡胶等用作定影辊40的弹 性层43。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PFA)、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硫 化物(PES)等用作定影辊40的释放层44。当释放层44提供给定影辊40的表面层时,维持相对于调色剂(T )或 调色剂图像的释;^文性或分离性。根据第三实施例,作为定影件的定影辊40的周面的润湿性(利用在曰 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被构造为不大于38 (mN/m)。定影辊40的加热器45是容量大约1200W的囟素加热器。加热器45的 两端固定在定影装置19的侧板上。加热器45的输出利用成像装置的电源(AC电源)控制。加热器45加 热定影辊40。定影辊40的表面加热记录介质P上的调色剂图像T。与定影辊40的前面邻接的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50检测辊面的温度。 基于利用温度传感器50检测的辊面的温度,控制加热器45的输出。通过控制加热器45的输出,可调节定影辊40的温度或定影温度至预期 温度(目标控制温度)。温度传感器50可以是接触式热敏电阻。选择性地,温度传感器50可以 是非接触式热敏电阻或其类似物。加压辊30至少包括金属轴32。其周面经由粘合层包括弹性层31。加压辊30的弹性层31由氟橡胶、硅酮橡胶、泡沫硅酮橡胶或其类似物 形成。弹性层31的表面层可包括由PFA或其类似物形成的薄释放层。 加压才儿构(未表示)4巴加压辊30压向定影辊40。由此,在加压辊30与定影辊40之间形成预期定影夹挤区。用于引导记录介质P的导板35设在作为定影辊40和加压辊30的定影夹挤区的接触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处。导板35固定设在定影单元19的侧板上。分离板38设在定影夹挤区的出口侧附近且与定影辊40的周面相对的位置。分离板38减少或防止定影过程后的记录介质P随着定影辊40的转动而 巻绕在该定影辊40上。可提供分离爪以代替分离板38。现在将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定影装置19的操作。当成像装置被启动时,从交流电源给加热器45施加(或供应)交流电压。定影辊40和加压辊30开始绕图8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接着,从给纸单元供应记录介质P。在成像单元内,未定影的图像被承载于记录介质P上。承载未定影图像T即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沿着图8中所示箭头Y的方向运送。由此,4巴记录介质P送入定影辊40与加压辊30之间的定影夹挤区。然后,利用定影辊40的热量以及该定影辊40和加压辊30的压力把调 色剂图^象T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作为定影件的定影辊40 表面的润湿性被优化。因此,可提供一种即使采用无油调色剂,也能够利用较简单的构造来减 少或防止静电转移的定影单元和成像装置。参照图9,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现在参照图9,其表示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的剖视图。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采用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提供有加 热器55的加压辊30和作为油供给^U勾的油施加辊57。如图9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至少包括作为定影件的 定影带22、支承辊21、定影辅助辊20、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作为油供 给机构的油施加辊57等。除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带22不包括发热层以外,该定影带22按照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带22基本类似、但不相同的方式构成。根据第四实施例,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的周面的润湿性(利用在日 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被构造为不大于38 (mN/m)。设在支承辊21内部的加热器45是容量大约IIOOW的卤素加热器。
设在加压辊30内部的加热器55是容量大约200W的卣素加热器。 此结构允许支承辊21和加压辊30加热定影带22。 除了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采用一种利用加热器的加热方法以外,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定影单元19的基本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基本类似、j旦不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对此基本操作的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为提高定影带22与调色剂之间的可释放性,作为油 供给机构的油施加辊57被设置为使该油施加辊57与加压辊30的周面接触。油施加辊57包括金属轴,浸透硅酮油的海绵状泡沫件被设置为围绕该 金属轴。具有细孔的半透明膜绕泡沫件的周面巻绕一周或两周。因此,油施加辊57允许泡沫件的硅酮油经由半透明膜渗出,以将少量 油施加到相接触的加压辊30上。油施加辊57的表面层由具有良好释放性的材料例如GORE-TEX (注册 商标)形成,以使得即使记录介质P发生塞纸且调色剂附着在加压辊30的 表面上,也防止调色剂附着到该油施加辊57的表面上。当调色剂附着到油施加辊57的表面上时,油经由其渗出的细孔被堵塞, A人而阻止油施加纟昆57施加油。经由油施加辊57渗出的硅酮油被施加给加压辊30且经由该加压辊30 施加给定影带22。所施加的硅酮油量小例如大约0.05至0.08(mg/A4),以提高可释放性。 然而,不能彻底阻止转移。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定影带22的周面的润湿性一皮优化。因此, 即使调色剂的最低熔凝温度较高,也只需要较少的能量来确保最佳定影性。根据第四实施例,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的表面或者与定影件接触的 周面的润湿性(利用在日本工业标准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被构造为不 大于38mN/m。当作为加压件的加压辊30的表面特性显著不同于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 22的表面特性时,从记录介质P转移的纸灰等会附着于其上。特別地,当设置作为油供给机构的油施加辊57时,施加给加压辊30的 油量和施加给定影带22的油量不平衡。结果,存在油以粒状方式附着于输出图像上的问题。考虑到以上问题,根据第四实施例,加压辊30的表面特性和定影带22 的表面特性被构造为类似、但不相同。由此,可抑制上述问题。根据第四实施例,加压辊30用作加压件。然而,当釆用加压带和耐热膜作为加压件时,可获得与第四实施例的效果类似、但不相同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例,作为定影件的定影带22的表面的润湿性 被优化。因此可提供一种即使采用无油调色剂,也能够利用较简单的构造来减少 或防止静电转移的定影单元和成像装置。另外,不同实施例的部件和/或特征在此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内可相互结合和/或相互替换。构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限于用于执行图中所示方法的任何构造。再另外的,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示例特征中的任一者可具体化为装置、 方法、系统、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例如,前述方法可具体 化为一种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执行图中所示方法的任意构造的系统或设备的 形式。通用数字计算机来执行,如计算机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熟练的程序设计员基于本公开内容的教导可容易地预备适当的软件代码,对于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这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也可通过预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通过与传统组件电路的适当网络互联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这是显而易见的。前述任一方法可具体化为一种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执行图中所示方法的 任意构造的系统或设备的形式。另外,前述任一方法可具体化为程序的形式。此程序可存储在计算机可 读介质上且当在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的设备)上运行时适于执行前述任 一方法。因此,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适于存储信息且适于与数据处理设 备或者计算机设备相互作用以执行上述任一 实施例的方法。存储介质可以是安装在计算机设备主体内的内置介质或者被设置成能 与该计算机设备分离的可移除介质。可移除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 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力存储介质,例如软盘(商标)、盒式磁带和 可移除硬盘;具有内置可改写非易失式存储器的介质,例如存储卡;以及具 有内置ROM的介质,例如ROM磁带。由此说明了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可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 形。此变形例不被认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变形都应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申请基于2006年9月1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06-245878且要求享有其优先权,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供参考。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单元,包括被构 造成加热和熔融调色剂的定影件,其中,所述定影件具有与所述调色剂图像^接触且当利用在JISK6768中 公开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8mN/m的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定影件是定影辊、 定影带或耐热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还包括 加压件,构造成与所述定影件接触以形成夹挤区,其中,所述加压件具有与所述定影件接触且当利用在JISK6768中公开 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8mN/m的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加压件是加压辊、 加压带或耐热膜。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还包括 油施加器,构造成给所述加压件的表面施加油。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还包括 主电源,构造成与商业电源连接;以及辅助电源,构造成充^:电力,其中,所述电力^^人至少所述主电源和所述辅助电源之一供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利用这样一 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溶解或分散调色剂成分以制备调色剂成分溶液或分散体,所述调色剂成 分包括颜料着色剂、包括改性聚酯树脂的预聚物和可在有机溶液中加长或交 联所述预聚物的化合物;把所述调色剂成分溶液或分散体分散在水介质中,同时使所述预聚物和 所述化合物进行加长和/或交联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以及从所述调色剂分散体中移除所述有机溶液,其中,所述颜色着色剂具有不大于0.5pm的数量平均分散粒径,且粒径 不小于0.7p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 所述颜料着色剂具有不大于0.3pm的数量平均分散粒径,且粒径不小于 0.5jim的颗粒的含量比不大于10%。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成分还包括 不与胺反应的聚酯树脂。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满足以下关系3.(KDv<7.0和 1.0(KDv/Dn< 1.20 其中,Dv (|im)是所述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以及Dn (pm)是所 述调色剂的数量平均粒径。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0.900 至0.960的圆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中的所述聚 酯树脂的四氢呋喃可溶成分具有这样一种分子量分布,所述分子量分布具有 范围在2500至10000内的主峰和范围在2500至50000内的数量平均分子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聚酯树脂具有40至 65摄氏度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1至30mgKOH/g的酸值。
14.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感光鼓;充电器,构造成给所述感光鼓充电;写入单元,构造成辐射所述感光鼓以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构造成利用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对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 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单元,构造成把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定影单元,构造成把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其中,所述定影单元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包括调色剂 和载体。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用于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单元。此定影单元包括被构造成加热和熔融调色剂的定影件。该定影件具有与调色剂图像接触且当利用在JIS K6768中公开的方法测量时润湿性不大于38mN/m的表面。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145018SQ20071015422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1日
发明者吉井孝之, 吉永洋, 江原正尚, 神谷公二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