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31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其收容保持熔融连接部,该 熔融连接部是熔融连接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短光纤和光 纤芯线而成。
背景技术
在局部光纤配线等情况下,需要现场在光纤线缆上安装光纤连 接器。当前,作为在现场在光纤芯线端上连接光纤连接器套圈的构造的一种方式,如专利文献1 (图26)所示,已知一种通过熔融连接而 与光纤连接器套圈连接的光纤连接器。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110,通过熔融连接而使预先 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102上的短光纤13和现场的光纤芯线100连 接,该熔融连接部105的周围由保护套筒101包覆而进行加强。另外,连接器壳体121构成为,在内部收容从光纤连接器套圈 102至位于保护套筒101后方的光纤芯线100的一部分。另外,连接器壳体121具有插头框架122,其以使光纤连接器 套圈102的前端凸出的状态对其进行收容;保护罩123,其收容光纤 芯线100的端部;以及筒状的止动环124,其一端与插头框架122嵌 合 一体化,同时另一端与保护罩123嵌合 一体化。插头框架122 内的光纤连接器套圈102,被压縮螺旋弹簧125向前端侧预紧。该压 縮螺旋弹簧125,在连接器连接时,容许光纤连接器套圈102后退, 将该光纤连接器套圈102和相对侧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连接器套圈之 间的接触压力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上述光纤连接器110的光纤芯线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之间的连 接,如省略了连接器壳体的形式的图27 (a)所示,使现场的光纤芯线100的端部预先成为插入用于保护熔融部的保护套筒101的状态。然后,使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102上的短光纤103的端部与光 纤芯线100的端部分别成为在规定长度上剥去包覆层的状态,将端部 相互紧贴而进行熔融,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102保持在SC连接器等 的插头框架上。然后,如图27(b)所示,将安装在光纤芯线100上 的保护套筒IOI移动至熔融连接部105上,成为使保护套筒101包覆 熔融连接部101的加强状态。由此,光纤连接器110能够可靠地保护 熔融连接部105。专利文献l:特开2002 — 82257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上述连接中,被熔融的各光纤的端部,由于使用夹具 进行调芯*定位,所以需要将剥离包覆层的部分100a、 103a的长度 设定为10腿左右,另外,为了使各光纤的包覆部分可靠地被保护套 筒101包覆,需要设定保护套筒101的长度,以使得各光纤的包覆部 与保护套筒101重叠的部分为10mm左右。艮P,保护套筒101的长度成为大于或等于40mm。其结果,光纤 连接器IIO变得特别大,成为包括短光纤103露出的包覆部L和保护 套筒101的长度40mm的大于或等于L + 40腿的程度,很难确保充分 的收容空间,有时候难以组装到小型的箱体等中。另外,为了阻止光纤连接器110变大,考虑使保护套筒101的 长度尺寸变短,但在此情况下,有可能由于作业者的熟练度较差或错 误操作等使保护套筒101的固定位置沿轴方向错位,露出裸露的光 纤,从而无法将各光纤芯线的包覆部的重叠量縮短很多。由此,縮短保护套筒101等的效果很小,存在难以收容至箱体 等的课题。进而,在上述光纤连接器110的情况下,在连接器连接时,在 通过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抵接而光纤连接器套圈102后退的 情况下,会向位于光纤连接器套圈102和保护套筒IOI之间的短光纤 103作用压縮负载,该负载会使短光纤103产生弯折,有可能增加弯曲损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其能够提高收 容至小型箱体等的收容性,而且能够避免光纤的弯曲损耗增加或破损 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光 纤连接器,其收容保持熔融连接部,该熔融连接部是对安装在光纤连 接器套圈上的短光纤和光纤芯线进行熔融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熔融连接部进行加强的保护套筒的一端与上述光纤连接 器套圈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1记述的光纤连接器中,上述保护套筒具有热收缩管、插 入该热收縮管中的芯棒以及粘结管,该保护套筒与上述光纤连接器套顧幺士 A 間5口 口 o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上述光纤芯线以光缆端部的 外层被去除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内,上述保护套 筒在未与上述光缆连接器套圈结合的另一端侧,覆盖上述光纤芯线的 外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具有插头框架,其使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的前端部凸出,同时收容该套圈。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具有后部壳体,其将上述保护套 筒配置在内部空间中并与上述插头框架连接,在该后部壳体上具有卡 止爪,该卡止爪与穿透设置在上述插头框架上的卡止孔卡合。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配置在上述光缆上的抗拉力纤 维,铆接固定在上述后部壳体的后端部上。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收容保 持熔融连接部,对上述熔融连接部进行加强的保护套筒的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该熔融连接部是将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 短光纤和光纤芯线熔融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套筒具有热收縮管、插入该热收縮管中的芯棒及粘结 管、以及紧固在上述热收縮管的一端的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与上述 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8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 技术方案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在上述连结部件上固定上述芯棒。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具有插头框架,其使上述光纤连 接器套圈的前端部凸出,同时收容该套圈,在该插头框架上形成引导 槽,该引导槽对在上述保护套筒的外周面凸出的定位凸起进行引导, 以使其可沿光纤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 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具有后部壳体,其将上述保护套筒配置在内部空间中并与上述插头框架连接,同时与保护上述光 纤芯线的保护罩一体地形成,在该后部壳体上具有卡止孔,该卡止孔 与在上述插头框架上凸出形成的卡止爪卡合。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o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在上述保护套筒的另一端和上述后部壳体的内壁端之间形成空间。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 于,在技术方案10或ll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上述光纤芯线以光缆 端部的外层被去除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内,在上 述后部壳体的后端连结覆盖光纤芯线的加强管。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 于,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上述加强管经由连结部件 与上述后部壳体的后端连结,上述连结部件铆接固定配置在上述光缆 上的抗拉力纤维。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征在 于,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配置在上述保护套筒内的上述短光纤及上述光纤芯线的光纤位置,与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的轴中 心一致。实用新型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由于保护套筒的一端与光纤连 接器套圈结合,从而与作业者的熟练度无关地,可以正确地定位将熔 融连接部设置在中央位置的保护套筒。其结果,能够缩短保护套筒的 端部与光纤芯线的包覆部之间的重叠量,由此,能够大幅縮短保护套 筒的长度,使光纤连接器的长度紧凑。由此,通过光缆连接器的紧凑化,能够提高收容至小型箱体等 的收容性。另外,在包覆熔融连接部的周围的保护套筒,与光纤连接器套 圈结合,通过在连接器连接时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抵接,从而 使该光纤连接器套圈后退的情况下,由于与光纤连接器套圈一体地, 保护套筒也后退,所以不会向短光纤作用很大的压缩负载。由此,在连接器连接作业时,能够防止向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 圈上的短光纤作用大的弯折负载,避免光纤的曲折损耗的增加或破损 等问题。另外,光纤芯线即使例如在光缆的外层被去除的状态下从光纤 连接器的后方露出,该露出部分也被加强管覆盖而进行修补。由此,即使为了能够在现场良好地进行熔融连接作业,从而将 光缆的外层大幅去除而使光纤芯线露出在光纤连接器外,也可以通过 加强管覆盖而防止光纤曲折损耗的增加等。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 斜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纵剖面图。图6是图2所示的插头框架和收容保持该插头框架上的光纤连 接器套圈的分解斜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光纤连接器套圈和与该光纤连接器套圈连接的保护套筒的纵剖面图。图8是图5的A — A剖面图。图9是图2所示的保护套筒在热收縮处理前的侧视图。 图IO是图9的B — B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C一C剖面图。图12是图7所示的光纤连接器套圈的后方的保护套筒的长度的 说明图。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 纵剖面图。图14是图13的B部放大剖面图。图15的(a) (c)是说明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16的(d) (g)是说明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17的(h) (k)是说明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的纵剖面图。图19 (a)是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纵剖面图,(b)是安装 了加强管的变形例的要部纵剖面图。图20 (a)是光纤连接器套圈的侧视图,(b)是从短光纤侧观 察光纤连接器套圈的正视图。图21 (a)是图20所示的光纤连接器套圈的纵剖面图,(b)是 与该光纤连接器套圈连接的热收縮管的纵剖面图。图22是表示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用于芯线型的变形例的结 构的纵剖面图。图23 (a) (e)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 工序图。图24 (f) (k)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工序图。图25 (1) (q)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 工序图。图26是现有的将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短光纤与光纤芯线熔融连接的构造的说明图。图27是现有的光纤连接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优 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1个实施方式的外观 斜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光纤连 接器的分解俯视图,图4是光纤连接器的分解侧视图,图5是光纤连 接器的纵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安装在现场的光缆70的将外层72 (均参照图13)去除规定长度而露出的光纤芯线3的端部上,具有 光纤连接器套圈(ferrule) 7,其预先安装与光纤芯线3熔融连接的 短光纤5;插头框架9,其收容保持该光纤连接器套圈7;大致呈圆 筒状的止动部11,其嵌合安装在使光纤连接器套圈7插入的插头框 架9的基端侧开口上;保护套筒15,其包覆光纤芯线3和短光纤5 之间的熔融连接部13 (参照图11)的外周,外装在熔融连接部13 上;后部壳体18,其具有用于配置保护套筒15的内部空间17,同时 其前端与插头框架9结合而与插头框架9 一体化;以及保护罩21, 其收容与短光纤5熔融连接的光纤芯线3的端部附近,保护该光纤芯 线3,同时其前端与后部壳体18的基端结合而一体化。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形状为,在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紧 贴连接的前端轴部7a的后方,具有外径扩大的扩径部7b,以与前端 轴部7a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安装短光纤5。另外,在光纤连接器套 圈7的短光纤5延伸出的基端侧的外周上,如图6及图7所示,凸出 设置套筒结合凸起7c,其用于与后述的保护套筒15结合。如果光纤连接器套圈7插入插头框架9的基端侧开口中,则如 图5所示,通过扩径部7b的前端与凸出设置在插头框架9的内周上 的縮径部9a抵接,成为被限制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 图5所示,被限位为,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前端以规定长度Ll从插 头框架9的前端凸出的状态。另外,如图2至图5所示,在由插头框架9定位的光纤连接器 套圈7的前端,覆盖安装防尘帽22,其为了防止在保管时等在光纤 端面上粘附尘埃等。另外,在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前端面上预先进行镜面研磨,从 而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研磨加工。在使光纤连接器套圈7插入的插头框架9内,插入套圈按压弹 簧23。该套圈按压弹簧23是夹持保持在止动部11的前端与光纤连 接器套圈7的扩径部7b之间的压縮螺旋弹簧,其对光纤连接器套圈 7的扩径部7b进行弹性支撑,使其与上述插头框架9的縮径部9a抵 接,并可后退,该止动部11嵌合安装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侧开口的 内周。嵌合安装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侧开口内周的止动部11,通过使 沿圆周方向在其外周上凸出设置的凸起lla (参照图2),与形成在 插头框架9的内壁部上的卡止槽9b (参照图5)卡合,从而固定在插 头框架9的基端侧。熔融连接部13如图11所示,通过将短光纤5的端部剥去包覆 层5a后的部分5b,与光纤芯线3的端部剥去包覆层3a后的部分3b 紧贴,使紧贴的光纤端面之间熔融而形成。另外,剥去包覆层5a的短光纤5的端面,预先通过向光纤施加 弯折应力进行切断而劈开,或者通过研磨而进行镜面加工,从而不需 要在现场进行镜面加工。另外,优选短光纤5的端面在熔融连接之前进行放电处理而去 除边缘,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研磨而产生的边缘发生巻边。进而,由于 短光纤5在去除包覆层的状态下搬运至现场,为了抑制由伤痕或吸水 而导致强度下降,优选使用碳涂层光纤。另外,短光纤5优选使用MFD小且不易弯折的光纤。保护套筒15如图7及图8所示,具有热收缩管25、插入该热收 縮管25中的芯棒27及粘结管29、以及紧固在热收縮管25的一端的 连结部件31,该连结部件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如果热收縮管25由加热机加热至规定温度,则进行热收縮,成 为与插入其中的芯棒27贴紧的状态。芯棒27如图8及图IO所示,为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实心圆棒, 作为加强用的芯部材料插入热收縮管25内。作为芯棒27可以使用钢 线、玻璃等。粘结管29是以纵向贴附在芯棒27上的方式插入热收縮管25内 的粘结剂制的管,通过使热收縮管25加热收缩时的加热而软化,成 为填补热收縮管25和芯棒27之间的空隙34的粘结剂。保护套筒15最初如图11所示,在热收縮管25的一端芯棒27 的端部和粘结管29的端部突出规定长度L2的状态下,定位热收縮管 25、芯棒27和粘结管29,在该定位状态下,如图9所示,将连结部 件31的基端固定在热收縮管25的一端。连结部件31,通过压入、粘结或熔融热收縮管25及芯棒27的 端部,从而将它们固定 一体化。连结部件31如图6所示,光纤连接器套圈7侧的端部成为外嵌 在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基端上的筒部31a,在该筒部31a上形成卡合 孔31b,其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套筒结合凸起7c卡合。通过使卡合孔31b与套筒结合凸起7c卡合,保护套筒15成为 其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 一体化的状态。上述的保护套筒15,在组装光纤连接器l时,预先与图2所示 的后部壳体18及保护罩21 —起使光纤芯线3贯穿插入,在光纤芯线 3与短光纤5熔融连接后,返回熔融连接部13的上方。另外,设定 短光纤5及保护套筒15的热收縮管25、芯棒27及粘结管29的长度 尺寸,以使得如果使连结部件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基端结合, 则熔融连接部13正好定位在保护套筒15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位置 上。更详细地说,在短光纤5与光纤芯线3熔融连接后,使保护套 筒15移动至熔融连接部13上,以使其包覆该熔融连接部13,在使 保护套筒15的连结部件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后,向热收縮管 25加热,使熔融连接部13的前后光纤芯线3及短光纤5以纵向贴附 在芯棒27上的状态固定。如上述所示,设定各部件的尺寸,以使得在使热收缩管25热收 縮时,如图12所示,热收縮管25的端部与光纤芯线3的包覆层3a 及短光纤5的包覆层5a重叠大于或等于3mm。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设定连结部件31及芯棒 27等的外径尺寸,以使得在使热收縮管25热收缩的状态下,配置在 保护套筒15内的短光纤5及光纤芯线3的光纤位置与光纤连接器套 圈7的轴中心一致。如图2及图6所示,在上述连结部件31的外周面,设置沿轴方 向延伸的定位凸起31c。另外,在固定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侧的止动 部ll上设置引导槽llc,其引导定位凸起31c,以使其可沿光纤轴方 向移动。由此,在使与保护套筒15结合 一体化的光纤连接器套圈7插 入插头框架9时,通过将定位凸起31c对准引导槽llc的位置插入, 能够顺利地将光纤连接器套圈7及保护套筒15安装在插头框架9内。后部壳体18为包覆保护套筒15周围的筒状构造体,通过树脂 的注塑成型等而形成。该后部壳体18的前端,如图3至图5所示, 成为外嵌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上的筒部18a。另外,在该筒部18a上 具有卡止孔18b,其在该筒部18a外嵌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上时,与 凸出形成在插头框架9的基端外周上的卡止爪9c卡合。上述的后部壳体18,通过在保护套筒15的热收縮处理后,覆盖 在保护套筒15上,使前端侧的卡止孔18b与插头框架9的卡止爪9c 卡合,从而与插头框架9结合而一体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与后部壳体18结合的插头框架9的 外周,覆盖安装SC连接器把手33,其作为与连接器连接时的把手部。 该SC连接器把手部33是提供光纤连接器1的前端侧外观的外装部件,在外侧面形成用于容易抓握的防滑用凹凸33a。保护罩21保护光纤芯线3,以使得向后部壳体18的后方延伸的光纤芯线3不会发生急剧的弯折,通过前端与后部壳体18的基端嵌合或螺合,从而与后部壳体18结合 一体化。另外,也可以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与后部壳体18 —体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保护套筒15的另一端15a和与该另一端15a相对的保护罩21内的内壁端21a之间,形成容许保护套筒15后退的空间35。进而,如图2及图5所示,在保护罩21的内壁端21a的后方,插入安装包覆光纤芯线3的加强管37。加强管37,在前端设置直径扩大的拔出防止部37a,通过拔出防止部37a卡止而限制保护罩21向后方侧移动。加强管37是具有适当弹性的管,其防止光纤芯线3急剧地弯折。根据上述说明的光纤连接器1,由于保护套筒15的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所以能够与作业者的熟练度无关地,正确地定位保护套筒15。其结果,能够将保护套筒15的端部与光纤芯线3的包覆部之间的重叠量,如图12所示缩短至3mm左右,由此,保护套筒15的长度大幅缩短,能够使光纤连接器1的长度成为包含短光纤5露出的包覆部长度L和保护套筒15的长度26mm的L + 26腿左右,变得紧凑。由此,通过光纤连接器1的紧凑化,能够提高收容至小型的架 空接头盒等的收容性。另外,包覆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7上的短光纤5及熔融 连接部13周围的保护套筒15,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在通过在 连接器连接时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之间抵接而使该光纤连接 器套圈7后退的情况下,由于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 —体地,保护套筒 15也后退,所以不会向短光纤5作用很大的压縮负载。由此,在连接器连接作业时,能够防止向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 圈7上的短光纤5作用很大的弯曲负载,避免光纤的弯曲损耗增加或 破损等问题。1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保护套筒15具有热收 縮管25、插入该热收縮管25的芯棒27及粘结管29、以及紧固在热 收縮管25 —端的连结部件31,该连结部件31具有与光纤连接器套 圈7结合的结构。因此,保护套筒15在将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7上的短光纤5 与现场的光纤芯线3熔融连接之前,成为使现场的光纤芯线3的端部 贯穿插入的状态,在短光纤5与光纤芯线3熔融连接后,使保护套筒 15向光纤连接器套圈7侧移动,通过使保护套筒15—端的连结部件 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能够简单地成为将保护套筒15与光纤 连接器套圈7结合的状态。另外,保护套筒15,在其一端的连结部件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 7结合后,通过将处于其外周的热收缩管25利用加热机进行加热处 理而使其热收縮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牢固地保持短光纤5与现场的 光纤芯线3之间的熔融连接部13纵向贴附在芯棒27上的状态,能够 坚固地加强熔融连接部13。艮P,即使在难以备齐作业设备的现场中,也能够简单且可靠地 通过保护套筒15保护熔融连接部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连结部件31构成为, 通过压入、粘结或熔融而固定热收縮管25及芯棒27。艮P,作为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的保护套筒15,由于纵向贴 附在熔融连接部13上的芯棒27及将熔融连接部13向该芯棒27按压 的热收縮管25,固定在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的连结部件31上, 所以不会由于连结部件31和芯棒27之间的接缝而产生弯折,能够将 保护套筒15内的光纤及熔融连接部13保持为难以弯折的良好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连结部件31为固定热收縮 管25和芯棒27的构造,但也可以仅固定并结合芯棒2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具有插头框架9,其使 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前端部凸出,同时收容保持该套圈7,在该插头 框架9上形成引导槽llc,其引导在保护套筒15的外周面凸出的定 位凸起31c以使其可沿光纤轴方向移动。即, 一端的连结部件3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的保护套筒15, 通过在其外周上凸出设置的定位凸起31c与收容保持光纤连接器套 圈7的插头框架9的引导槽lie卡合,能够使保护套筒15仅能相对 于插头框架9沿光纤轴方向移动。由此,在连接器连接时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抵接而该光 纤连接器套圈7后退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使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 一体的保护套筒15进行后退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具有后部壳体18,其 在将保护套筒15配置在内部空间17的状态下与插头框架9连接,同 时与保护光纤芯线3的保护罩21 —体地形成,在该后部壳体18上具 有卡止孔18b,其与在插头框架9上凸出形成的卡止爪9c卡合。由此,由于保护套筒15的外周通过被后部壳体18覆盖而被保 护,所以可以使收容至架空接头盒时的处理变得容易。另外,后部壳体18,由于仅通过使安装在插头框架9上的卡止 爪9c与形成在靠近插头框架9的位置上的卡止孔18b卡合,就可以 与插头框架9连接,所以能够在现场容易地进行组装,能够使现场的 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中,在连接器连接时与相 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之间进行抵接而使该光纤连接器套圈7后退 的情况下,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体地,保护套筒15也后退,但由 于在保护套筒15的另一端和后部壳体18的内壁端之间形成空间35, 所以不会限制保护套筒15的后退动作,从而可以在连接器连接时轻 松地接受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后退。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其他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具有加强管,其在安装在现场的光缆 端部上时,覆盖在光纤连接器后方露出的光纤芯线上,保护该光纤芯 线。另外,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也安装了加强管,但在本实施方式中, 具体地详细说明其结构及安装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除了加强管之外的结构与之前的 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对相同部分、部位标注相同标号,省略说明。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剖 面图,图14是图13的B部放大剖面图,图15是说明光纤连接器的组装步骤的工序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1A,由于在去除现场的光缆70 的外层72而将露出的光纤芯线3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短光纤5进 行熔融连接时,如果为了使熔融连接时的作业良好而将光缆70端部 的外层72大量剥离,则光纤芯线3会在光纤连接器1A的后方露出, 因而具有加强管42,其包覆该露出的光纤芯线3的部分,保护该光 纤芯线3。另外,如果剥去(去除)光缆70端部的外层72,则露出外周由 抗拉力纤维74的凯夫拉(kevlar)(参照图14)覆盖的光纤芯线3。加强管42,其插入保护罩21的前端,通过作为连结部件的铆接 环44而与后部壳体18的后端连结。详细地说,铆接环44如图14 所示,在一端上形成的大直径部44a与在另一端上形成的小直径部 44b,经由中间部44c而形成连续的大致圆筒状体。大直径部44a以与后部壳体18的后端外周面平缓地卡合的大小 开口,如果从外径方向压縮铆接则直径缩小,从而固定卡合在后部壳 体18上。由此,如果从铆接环44的小直径部44b侧插入光缆70, 同时在将以规定长度去除了光缆70的外层72而露出的抗拉力纤维 74配置在后部壳体18上的状态下,压縮铆接大直径部44a,则成为 抗拉力纤维74被后部壳体18与铆接环44夹持的状态,从而固定在 后部壳体18上。小直径部44b具有可在该小直径部44b的外周面上铆接地形成 的环46。通过从外径方向铆接该环46,加强管42以端部被铆接环 44的小直径部44b与环46夹持的状态固定。即,加强管42在端部 上一体地装备作为与后部壳体18的连结部件的铆接环44,形成后述 的加强管组合体40。另外,在环46被铆接的状态下,通过与保护罩 21的内壁面21a (参照图5)卡止而限制加强管42向保护罩21的后 方侧移动。该环4相当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拔出防止部37a。加强管42在另一端侧,由热收縮管48定位并固定,该热收縮管48 —部分配置在该加强管42上, 一部分配置在光缆70的外层72 上。即,加强管42形成覆盖以规定长度去除光缆70的外层72而从 光纤连接器1A的后方露出的光纤芯线3的部分的长度,能够与光纤 连接器1A结合而覆盖光纤芯线3,而不会产生位置偏移。 下面说明安装加强管42时的安装步骤。
首先,如图15(a)所示,在现场的光缆70的端部,以保护罩 21、接合了铆接环44的加强管组合体40、后部壳体18的次序插入 上述各部分。
加强管组合体40,是在加强管42的保护罩21侧端部上安装热 收縮管48,同时在后部壳体18侧的端部预先铆接固定作为连结部件 的铆接环44。
热收縮管48,通过仅使位于加强管42上的部分加热收縮而固定 在加强管42上。铆接环44的固定,通过在加强管42的端部嵌入铆 接环44的小直径部44b的状态下,在小直径部44b上利用环46对加 强管42进行压縮铆接而实现。
从后部壳体18的前端引出的光缆70,如图15 (b)所示,通过 去除规定长度的端部外层72,使抗拉力纤维74及光纤芯线3露出。 露出的抗拉力纤维74如图15 (c)所示,为了不影响后续作业而折 返至加强管42侧,另一方面,光纤芯线3插入保护套筒15中。
从保护套筒15中引出的光纤芯线3,如图15 (d)所示,在去 除包覆层3a而露出裸光纤的部分3b,进而在清洁该部分3b后,以 规定长度进行镜面切割。然后,如图15 (e)所示,将剥离光纤芯线 3的包覆层3a的部分3b与嵌合安装在插头框架9上的短光纤5的剥 离包覆层的部分5b紧贴,在紧贴的光纤端面之间进行熔融连接。
保护套筒15如图16 (f)所示,为了覆盖熔融连接部而移动, 经由光纤连接器套圈7与插头框架9结合。
然后,后部壳体18如图16 (g)所示,进行与保护套筒15相同 的移动,在覆盖在保护套筒15上的状态下,与插头框架9结合而一 体化。
然后,为了由加强管42覆盖从光缆70的端部露出的光纤芯线3,使加强管组合体40移动而与后部壳体18结合,首先,如图17(h) 所示,在将抗拉力纤维74配置在后部壳体18的后端外周面上的状态 下,移动加强管组合体40后,将抗拉力纤维74铆接固定在作为连结 部件的铆接环44的大直径部44a上。由此,加强管组合体40与后部 壳体18结合而一体化。然后,保护罩21如图17 (i)所示,移动至 加强管组合体40上而安装在后部壳体18上。
加强管组合体40的另一端如图17 (j)所示,使热收縮管48 加热收縮而定位固定在光缆70上。
经过上述工序,加强管组合体40的一端通过后部壳体18和保 护罩21而定位,另一端通过热收縮管48而定位。由此,加强管组合 体40被限制了沿光纤轴方向的移动,防止从光纤连接器1A的后方露 出的光纤芯线3部分处的位置偏移。
最后,如图17(k)所示,在插头框架9上安装SC连接器把手 33而完成组装。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在为了良好地进行熔融连接作业,大 量去除现场光缆的外层而将光纤芯线从光纤连接器中露出的情况下, 由于露出的光纤芯线由加强管包覆,所以即使作用弯折等外力,也能 够阻止大于或等于容许值的弯折,防止光传输特性降低。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纤连接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的纵剖面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 部位标注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可以适用于连接光缆70的光缆型、 连接光纤芯线3的芯线型这两者。芯线型光纤连接器除了 SC连接器 把手的形状略有不同,其他使用与光缆型光纤连接器大致通用的部 件。在下述说明中,主要说明光缆型光纤连接器(也简称为"光纤连 接器")1B。
光纤连接器1B主要具有下述部件,即,从与相对侧光纤连接器 结合的前端侧(图18的左侧)开始为SC连接器把手81、插头框架 83、光纤内置套圈(光纤连接器套圈)85、保护套筒87、套圈按压
20弹簧89、后部壳体91、铆接环93和保护罩95。即,成为不使用上 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止动部11、连结部件31的构造。
图19 (a)是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纵剖面图,(b)是安装 加强管的变形例的要部纵剖面图,图20 (a)是光纤连接器套圈的侧 视图,(b)是从短光纤侧观察光纤连接器套圈的正视图。
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形状为,在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相 对连接的前端轴部7a的后方,配置外径被扩大的扩径部7b,以前端 轴部7a与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安装短光纤5。另外,在光纤连接器套 圈85的短光纤5延伸出的基端侧的外周,凸出设置套筒结合凸起7c, 其用于与后述的保护套筒87结合。
如果光纤连接器套圈85插入插头框架83的基端侧开口中,则 如图19所示,通过扩径部7b的前端与凸出设置在插头框架83的内 周上的縮径部9a抵接,成为被限制向前方移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被限位为,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前端以规定长度Ll从插头框架83 的前端凸出的状态。
在由插头框架83定位的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前端,覆盖安装 未图示的防尘帽(参照图2中标号22),其用于防止在保管时在光 纤端面上粘附尘埃等。
另外,在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前端面上预先进行镜面研磨,从 而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研磨加工。
在插入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插头框架83内,插入套圈按压弹 簧89。该套圈按压弹簧89是夹持保持在与后述的插头框架83卡合 的后部壳体91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扩径部7b之间的压縮螺旋弹 簧,其对该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扩径部7b进行弹性支撑,使其与上 述插头框架83的縮径部9a抵接,并可后退。
图21 (a)是图20所示的光纤连接器套圈和与该光纤连接器套 圈连接的热收缩管的纵剖面图,(b)是热收縮管在(a)中的A—A 纵剖面图。
熔融连接部13,通过将短光纤5的端部剥去包覆层5a后的部分 5b与光纤芯线3的端部剥去包覆层3a后的部分3b紧贴,使紧贴的光纤端面之间熔融而形成。
另外,剥去包覆层5a的短光纤5的端面,预先通过向光纤施加 弯折应力进行切断而劈开,或者通过研磨而进行镜面加工,从而不需 要在现场进行镜面加工。
另外,优选短光纤5的端面在熔融连接前进行放电处理而去除 边缘,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研磨而产生的边缘发生巻边。进而,由于短 光纤5在去除包覆层的状态下搬运至现场,所以为了抑制由伤痕或吸 水而导致强度下降,优选使用碳涂层光纤。另外,短光纤5优选使用 MFD小且不易弯折的光纤。
保护套筒87如图21 (b)所示,具有热收縮管25、插入该热收 縮管25的芯棒27及粘结管29(参照图10),该热收縮管25与光纤 连接器套圈85结合。光纤芯线3以光缆70的端部外层73被去除规 定长度的状态安装在光纤连接器1B内,保护套筒87的没有与光纤连 接器套圈85结合的另一端侧包覆光纤芯线3的外周。
如果热收縮管25由加热机加热至规定温度,则进行热收縮,成 为与插入其中的芯棒27贴紧的状态。
粘结管29通过在使热收縮管25加热收縮时的加热而软化,成 为填补热收縮管25和芯棒27之间的空隙34的粘结剂。
保护套筒87,其一端在芯棒27的端部与粘结管29的端部一致 的状态下,定位热收縮管25、芯棒27和粘结管29,在该定位状态下, 固定在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套筒结合凸起7c上。
保护套筒87,通过压入、粘结或熔融热收縮管25及芯棒27的 端部,从而将它们固定,一体化。
保护套筒87,设定短光纤5及保护套筒87的热收縮管25、芯 棒27及粘结管29的长度尺寸,以使得如果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 基端的套筒结合凸起7c结合,则熔融连接部13正好定位在保护套筒 87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位置。
保护套筒87,在短光纤5与光纤芯线3熔融连接后,使其移动 以包覆该熔融连接部13,在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抵接后,向热收縮 管25加热,使光纤芯线3及短光纤5以纵向贴附在芯棒27上的状态固定。
如上述所示,设定各部件的尺寸,以使得在使热收缩管25热收 缩时,热收縮管25的端部与光纤芯线3的包覆层3a及套筒结合凸起 7c重叠大于或等于2mm。
后部壳体91为包覆保护套筒87周围的筒状构造体,其通过树 脂的注塑成型等而形成。该后部壳体91的前端,形成嵌入在插头框 架83的基端上的筒部91a。另外,在该筒部91a上具有卡止爪91b, 其在嵌入插头框架83的基端时,与穿透设置在插头框架83的基端外 周上的卡止孔83a卡合。
上述的后部壳体91,通过在保护套筒87的热收縮处理后,移动 至保护套筒87上进行覆盖,使前端侧的卡止爪91b与插头框架83 的卡止孔83a卡合,从而与插头框架83结合而一体化。
在与后部壳体91结合的插头框架83的外周,覆盖安装SC连接 器把手81,其作为连接器连接时的把手部。该SC连接器把手部81 为提供光纤连接器1B的前端侧外观的外装部件,在外侧面形成用于 容易抓握的防滑用凹凸81a。
保护罩95保护光缆70,以使其向后部壳体91的后方延伸的光 缆70不会发生急剧弯折,通过其前端与后部壳体91的基端嵌合或螺 合,从而与后部壳体91结合 一体化。
另外,也可以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与后部壳体91 一体形成。
在保护套筒87的另一端87a (参照图21)和与该另一端87a相 对的保护罩95内的内壁端之间,形成容许保护套筒87后退的空间 35 (参照图19)。
另外,保护罩95也可以如图19 (b)所示,具有在内壁端的后 方插入安装包覆光缆70的加强管37。
加强管37在前端设置直径扩大的拔出防止部37a,通过拔出防 止部37a卡止在保护罩95的内壁端上而限制移动。加强管37是具有 适当弹性的管,其防止光缆70急剧弯折。
在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扩径部7b的侧面设置方向配合标记 97a。另一方面,在插头框架83的侧壁上设置方向配合标记97b和识别槽99。通过一边利用识别槽99确认方向配合标记97a, 一边使其 与方向配合标记97b—致,能够以使光纤连接器套圈85以标准的朝 向与插头框架83嵌合。
光纤连接器1B,在去除现场的光缆70的外层72而将露出的光 纤芯线3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短光纤5熔融连接时,为了使熔融 连接时的作业变得容易,将光缆70端部的外层72大量剥离。如果光 缆70的端部被剥去(去除)外层72,则露出外周由抗拉力纤维(凯 夫拉)74覆盖的光纤芯线3。
抗拉力纤维74和外层72以规定长度被切断,从外部插入后部 壳体91的后端部91c中。在从外部插入的外层72的外周上包覆铆接 环93,铆接环93向縮径方向铆接。通过铆接环93缩径,使外层72 与抗拉力纤维74由铆接环93和后端部91c压接,固定在后部壳体 91上。
图22是表示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适用于芯线型的变形例的 结构的纵剖面图。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纤连接器1B也可以作为芯线型使 用。在此情况下,其部件结构的不同点在于,SC连接器把手81的形 状略有不同,不需要用于固定抗拉力纤维74、外层72的铆接环93, 其他相同。另外,在图22中,37表示光纤芯线3用的加强管。
根据上述说明的光纤连接器1B,由于保护套筒87的一端与光纤 连接器套圈85结合,所以与作业者的熟练度无关地,能够正确地定 位保护套筒87。其结果,能够将保护套筒87的端部与光纤芯线3的 包覆部之间的重叠量縮短至3mm左右,由此,保护套筒87的长度大 幅縮短,能够使光纤连接器1的长度变得紧凑。
由此,通过光纤连接器1B的紧凑化,能够提高收容至小型的架 空接头盒等的收容性。
另外,包覆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85上的短光纤5及熔融 连接部13周围的保护套筒87,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3结合,在通过 在连接器连接时与相对侧的光纤连接器套圈之间抵接而使该光纤连 接器套圈85后退的情况下,由于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体地,保护套筒87也后退,所以不会在短光纤5上作用很大的压缩负载。
由此,在连接器连接作业时,能够防止向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 圈85上的短光纤5作用很大的弯曲负载,避免光纤的弯曲损耗增加 或破损等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B中,保护套筒87具有热 收縮管25、插入该热收縮管25中的芯棒27及粘结管29,保护套筒 87具有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结合的结构。
因此,保护套筒87在使其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套筒结 合凸起7c结合后,通过将位于其外周的热收縮管25利用加热机进行 加热处理而使该热收缩管25收縮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牢固地保持 短光纤5与现场的光纤芯线3之间的熔融连接部13纵向贴附在芯棒 27上的状态,能够坚固地加强熔融连接部13。
艮口,即使在难以备齐作业设备的现场中,也能够简单且可靠地 通过保护套筒87保护熔融连接部13。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光纤连接器1B的安装步骤。
图23 (a) (e)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骤的 工序图,图24 (f) (k)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步 骤的工序图,图25 (1) (q)是说明图18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安 装步骤的工序图。
在组装光纤连接器1B时,首先,如图23 (a)所示,在现场的 光缆70的端部以保护罩95、铆接环93、后部壳体91、及套圈按压 弹簧89的次序插入上述各部分。
如图23(b)所示,去除光缆70的前端侧的外层72,切去多余 的抗拉力纤维74。如图23 (c)所示,在外层72上切出沿轴线方向 的切缝103而切开。如图23 (d)所示,外层72及露出的抗拉力纤 维74为了不影响后续作业而折返。如图23 (e)所示,光纤芯线3 插入保护套筒87中。
从保护套筒87中引出的光纤芯线3,如图24 (f)所示,在去 除包覆层3a而露出裸光纤的部分3b后,清洁该部分3b。如图24(g) 所示,在熔融用光纤支架105A中设置保护套筒87及光纤芯线3。如图24 (h)所示,在镜面切割规定长度后,将保护套筒87及光纤芯
线3设置在未图示的熔融机中。
另一方面,如图24 (i)所示,将内置短光纤5的光纤连接器套 圈85设置在套圈支架105B上。另外,图中22表示防尘帽。如图24 (j)所示,将保持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套圈支架105B设置在未图 示的熔融机中。如图24 (k)所示,利用熔融机,将光纤芯线3被剥 离包覆层3a的部分3b与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短光纤5剥离包覆层 5a的部分5b紧贴后进行熔融连接。
如图25 (1)所示,将保护套筒87的前端插入光纤连接器套圈 85的套筒结合凸起7c中,覆盖熔融连接部13,使保护套筒87加热 收縮。如图25 (m)所示,将折返的抗拉力纤维74和外层72复原。
如图25(n)所示,将光纤连接器套圈87从防尘帽22拆下,从 光纤连接器套圈85的前端侧插入插头框架83,在收容套圈按压弹簧 89的同时将后部壳体91组装在插头框架83上。如图25 (o)所示, 将抗拉力纤维74与外层72覆盖在后部壳体91的后端部91c上。
如图25(p)所示,压接铆接环93,将抗拉力纤维74和外层72 固定在后端部91c上。最后,将SC连接器把手81和保护罩95分别 与插头框架83和后部壳体91结合,从而完成光纤连接器1B的组装。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收容保持熔融连接部,该熔融连接部是对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短光纤和光纤芯线进行熔融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熔融连接部进行加强的保护套筒的一端与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套筒具有热收縮管、插入该热收縮管中的芯棒以及粘结管,该保护套筒与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纤芯线以光缆端部的外层被去除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内,上述保护套筒在未与上述光缆连接器套圈结合 的另一端侧,覆盖上述光纤芯线的外周。
4.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插头框架,其使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的前端部凸出,同时收容该套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后部壳体,其将上述保护套筒配置在内部空间中并与上述插头框架连接,在该后部壳体上具有卡止爪,该卡止爪与穿透设置在 上述插头框架上的卡止孔卡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上述光缆上的抗拉力纤维,铆接固定在上述后部壳体的后端部上。
7. —种光纤连接器,其收容保持熔融连接部,对上述熔融连接 部进行加强的保护套筒的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该熔融连接部 是将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上的短光纤和光纤芯线熔融连接而 成,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套筒具有热收缩管、插入该热收縮管中的芯棒及粘结 管、以及紧固在上述热收縮管的一端的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与上述 光纤连接器套圈结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部件上固定上述芯棒。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插头框架,其使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的前端部凸出,同时收容该套圈,在该插头框架上形成引导槽,该引导槽对在上述保护套 筒的外周面凸出的定位凸起进行引导,以使其可沿光纤轴方向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后部壳体,其将上述保护套筒配置在内部空间中并与上述插头框架连接,同时与保护上述光纤芯线的保护罩一体地形成,在该 后部壳体上具有卡止孔,该卡止孔与在上述插头框架上凸出形成的卡 止爪卡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护套筒的另一端和上述后部壳体的内壁端之间形成空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n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纤芯线以光缆端部的外层被去除规定长度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光纤连接器内,在上述后部壳体的后端连结覆盖光纤芯线的加 强管。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管经由连结部件与上述后部壳体的后端连结,上述连结部件铆接固定配置在上述光缆上的抗拉力纤维。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在上述保护套筒内的上述短光纤及上述光纤芯线的光纤位置,与上述光纤连接器套圈的轴中心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得到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可以通过紧凑化而提高收容至箱体内的收容性,而且能够避免光纤的弯曲损耗增加或破损等问题。一种光纤连接器(1),其收容保持熔融连接部(13),该熔融连接部(13)是对预先安装在光纤连接器套圈(7)上的短光纤(5)与光纤芯线(3)进行熔融连接而成,安装在上述熔融连接部(13)外部的保护套筒(15)的一端与光纤连接器套圈(7)结合。其结果,以上述熔融连接部(13)位于中央位置的方式覆盖该熔融连接部(13)的保护套筒(15),由于能够以光纤连接器套圈(7)的端部为基准位置而设定其长度尺寸,所以缩短保护套筒(15),实现光纤连接器(1)的紧凑化。
文档编号G02B6/36GK201152902SQ20072019496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3日
发明者为国芳享, 本间敏彦, 柴田雅弘, 横町之裕, 渡边勤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