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98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图像显示功能的IC卡,特别是涉及使用了在强 度方面优良的液晶单元、有机EL等的显示元件的IC卡。
背景技术
IC卡与磁卡等相比具有不仅存储器容量大而且带有运算功能的 优点。但是,不能用目视来确认存储器的存储内容,这一点是较大的 问题,因此进行了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IC卡的开发(专利文献l (特 开2003 - 270657号公报))。
在该发明中,提出了考虑到卡的弯曲变形,不使用玻璃基板而使 用塑料基板的液晶单元。
但是,塑料在耐药品性或耐热性方面与玻璃相比较差,特别是由 于与玻璃相比在耐热性方面很差,故存在制作工序中发生热变形、不 能精密地配置布线端子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在IC卡中安装的液晶 单元来说,由于不得不极端地使布线图案或内部元件小型化,故只要 使用塑料基板,就不能实现具有商品能力的液晶单元。
因此,强烈地希望完成既有效地利用玻璃的优点又实现抗弯曲变 形的性能强的液晶单元或有机EL等的显示元件的玻璃基板。具体地 说,强烈地希望有即使用手按押液晶画面或弯曲IC卡也不容易破损的 显示元件的玻璃基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安装了即使 因按压力或弯曲变形也难以破损的显示元件的IC卡。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有关的发明是一种带有
5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 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 制部的指示显示必要的信息;和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所述 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利用机械的或化学的处理将贴合 玻璃板的整体的厚度减薄到0.60mm以下,其后将其分离而制成上述 显示元件,其中,所述贴合玻璃板通过将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 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内置多个显示元件区域贴合而构成。
在此,在机械的或化学的处理中,包含只是化学的处理、只是物 理的处理和组合了化学的或物理的处理的处理的任一种处理。所谓化 学的处理,在典型的情况下,是使用了含有氟酸的研磨液的减薄处理。 在本发明中,利用化学的或机械的处理,将玻璃板整体的厚度减薄到 0.60mm以下,但较为理想的是减薄到小于等于0.40mm。再有,在图 像显示功能中,如在实施例中记载的那样,不仅包含显示照片或图画 的功能,也包含显示文字或数字的功能。
在本发明中,由于对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都利用机械的或 化学的处理来减薄,故在玻璃的刻蚀过程中,可使成为破裂的基点的 裂紋消失,可实现对于外部压力难以破裂的液晶单元或有机EL等的显 示元件。
在此,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显示元件的贴合玻璃板被减薄厚度 而分离为各个元件后,在不超过6(Hxm的范围内刻蚀了其周围边缘端 面。在该情况下,由于可利用刻蚀使最容易发生裂紋的周围边缘端面 变得平滑,故可进一步提高强度。再有,利用本发明者的研究确认了, 即使超过60nm来刻蚀强度也不变化。
此外,与本发明的第4方面有关的发明是一种带有图像显示功能 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接 收处理的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制部的指示显 示必要的信息;和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所述带有图像显示 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其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和 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贴合后的整体的厚度小于等于0.60mm,以物理的方式切断分离上述第二玻璃板的周围边缘的侧面,上述第一 玻璃板的周围边缘通过对在该处形成的物理的切断切入线进行刻蚀处 理而使表面平滑。即使在本发明中,玻璃板整体的厚度也最好小于等
于0.40mm。
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刻蚀处理使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边缘的表面 变得平滑,故在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边缘中不存在成为破裂的基点的裂 紋。因此,即使从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的一方作用弯曲力,受 到大的张力的第一玻璃板也难以破裂。
此外,与本发明的第5方面有关的发明是一种带有图像显示功能 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接 收处理的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制部的指示显 示必要的信息;和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所述带有图像显示 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其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和 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贴合后的整体的厚度小于等于0.60mm, 上述第二玻璃板和上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边缘通过对在该处形成的物 理的切断切入线进行刻蚀处理而使表面平滑。玻璃板整体的厚度最好 小于等于0.40mm。
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刻蚀处理使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周 围边缘的表面变得平滑,故即使在任一个玻璃板的周围边缘都不存在 成为破裂的基点的裂紋。因此,即使从任一个方向作用弯曲力,玻璃 板也难以破裂。
-上述各发明的液晶单元的依据JIS R 1601 (精细陶瓷的弯曲强度 试验方法)的试验方法的4点弯曲强度较为理想的是大于等于 120MPa、更为理想的是大于等于140MPa。再有,将厚度t的贴合玻 璃板假定为单一构件,从cj-3P (L-l) / (2Wt2)计算弯曲强度o。在 上式中,P是最大载重、L是支点间距、l是支点间距离(载重侧)、 W是试验片的宽度、t是试验片的厚度。
在此,在本发明的第4方面中记栽的发明的情况下,从对使用者 露出的第二玻璃板朝向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 一玻璃板施加应力来检测。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3和第5方面中记载的显示元件中,即 使从任一方向来检测,都可实现上述的强度。
此外,在上述任一个发明中,上述第一玻璃板和上述第二玻璃板 的各自的板厚小于等于0.10mm,依据JISR1601的试验方法的4点弯 曲强度大于等于4000MPa。在该试验中,由于分离第一和第二玻璃板 并在各个玻璃板中来测定,故各玻璃板可自由地挠曲,从而发挥了大 的4点弯曲强度。
对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内置多个显示元件区域的贴合玻璃 板,依次执行下述工序以制造上述显示元件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一 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划线;第二工序,使上述第一划线接触刻蚀 液;第三工序,在经过了上述第二工序的上述贴合玻璃板的第二玻璃 板的表面上形成与第一划线对应的第二划线;以及第四工序,对于上 述贴合玻璃板从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起朝向不对使用者露出的 第一玻璃板施加应力,沿上述划线切断分离上述贴合玻璃板。
在该情况下,因对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外表面进行液相刻 蚀,故将玻璃板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抑制为0.005nm以下、 将最大表面粗糙度(Rmax)抑制为0.06nm以下是容易的。再有,玻 璃板只要是氧化铝硅酸玻璃或硼硅酸玻璃即可,也包含氧化铝硼硅酸 玻璃。只要是该组成的玻璃板,就可以是碱玻璃、低碱玻璃或非碱玻 璃的j壬一种。
较为理想的是,在第四工序后应设置使上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 璃板的周围边缘与刻蚀液接触的第五工序。在该情况下,即使在玻璃 板的周围边缘侧面存在裂紋,由于该裂紋也消失,故贴合玻璃板的强 度提高了。再有,刻蚀量为10^im~60|am是合适的,即使进行大于等 于60nm的刻蚀,强度也不提高。
按照上述那样构成了的发明,由于可实现釆用了具有抗弯曲变形 的性能强的可挠性的玻璃基板的显示元件,故可实现即使施加弯曲应 力也可抑制破损的卡。


图l是第一实施例的IC卡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IC卡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IC卡的外观图。
图4是图3的IC卡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IC卡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表示液晶单元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工序图。
图7是说明液晶单元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贴合玻璃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图l是与第一实施例有 关的IC卡的外观图,在此,例示了作为信用卡使用的接触型IC卡。
如图1中所示,该实施例的IC卡CR构成为在卡左上部配置IC 模块MO的同时在卡的右侧配置液晶单元LCD。由于该IC卡CR是 接触型的,故在IC模块MO的上面形成了连接端子部TM。再有,在 中央位置以外配置液晶单元LCD,是为了即使在IC卡CR的两端施加 了弯曲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f吏该影响难以达到液晶单元LCD 。
图2是表示IC卡CR的内部结构的框图。IC卡CR由下述部分 构成在使用时与卡读写器RW的连接端子接触的连接端子部TM; 在将从卡读写器RW所供给的直流电压供给各部分的同时将其进行蓄 电的蓄电部PW;包含CPU和存储器的IC模块MO;被IC模块MO 所控制来执行描画工作的液晶驱动部CT;以及显示IC模块MO的非 易失性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内容的液晶单元LCD。在蓄电 部PW中,使用在短时间内的充电特性方面优良的电容器中在每单位 体积的蓄电容量方面优良的双电荷层电容器。
在卡清帐时,将上述的结构的IC卡CR安装在店铺等中所配置的 卡读写器RW中。于是,通过连接端子部TM从卡读写器RW对IC 卡CR供给直流电源电压。然后,根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了的数据,在液晶单元LCD上显示卡所有者的容颜。因此,在打算利用该 IC卡清算支付费用的店铺这边能可靠地确认本人。
此外,与该显示工作平行地,卡读写器RW通过连接端子部TM 读出IC模块MO的存储器(EEPROM:可电擦除和编程的只读存储 器)的数据,然后从卡读写器RW对IC模块MO的存储器(EEPROM ) 写入清算了费用后的金额。然后,在液晶单元LCD上与这次的利用金 额一起显示余额。
然后,由于在从卡读写器RW取出了 IC卡CR后利用在蓄电部 PW中蓄积了的直流电压维持液晶单元LCD的显示工作,故卡所有者 可确认这次的结算金额和余额。
以上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的IC卡CR,但本发明不一定限定于图1 或图2的结构。图3和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IC卡,是表示不需要连接 端子部TM的非接触型的IC卡的外观图和内部结构图。在该IC卡CR 中,在卡的左下部配置操作部WH的同时在卡的上部内置太阳电池PW 而构成。此外,如图4中所示,因在卡中配置太阳电池PW,故即使在 与卡读写器RW分离了的状态下也能进行显示工作。
再有,经天线部AN和调制解调部TR执行卡读写器RW与IC 模块MO的数据发送接收。即,通过无线线路执行买卖货款的清算, 对IC模块MO的存储器(EEPROM)写入清算后的金额。此外,在 液晶单元LCD上也显示清算后的金额。
操作部WH是将多个触摸式传感器配置成圆环状而构成的也称为 涡轮的输入装置。而且,通过按压在圆周上配置了的触摸式传感器的 上下左右之一或用手指在圓周上描画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来传递 使用者的指示。因此,卡所有者在利用适当的手动操作接通了电源后, 可确认该IC卡的余额或使用清单。此外,在费用清算之前,在要求确 认本人的情况下,可显示自己的照片,对店铺这边出示。
再有,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可作成不安装电池的IC卡CR。图5 是第三实施例的IC卡,因通过无线线路实现供电工作,故不需要电池 的内置。即,通过使IC卡CR接近于卡读写器RW,使该IC卡CR与卡读写器RW进行电磁耦合。从卡读写器RW传送到天线部的高频 电磁波经由共振电路在整流部PW1中变换为直流电压。然后,在蓄电 部PW2中蓄积该直流电压。被蓄积了的直流电压作为各部分的电源电 压来使用。再有,在之后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之间也继续进行从卡读 写器RW对于IC卡CR的供电工作。
因此,接受了供电工作的IC模块MO经由天线部AN可对卡读 写器RW传送必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卡读写器RW中进行了费用 清算后,将清算后的信息返还给IC模块MO。因而,即使在第三实施 例中,也对IC模块MO的存储器(EEPROM)写入清算后的金额, 并在液晶单元LCD上显示。
但是,在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都在IC卡CR中安装了液晶单元 这一点上具有大的特征。但是,通常在将IC卡CR放置在钱包等中后 放置在裤子的后面的口袋等中。因此,对IC卡的表面施加了按压力或
使其受到弯曲方向的力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用以下的顺序制造即使因这样的外力也不容易破损的液晶 单元。图6 U)是到切断分离由具有多个液晶单元区域的第一玻璃板 Gl和第二玻璃板G2形成的贴合玻璃板1为止的制造工序流程图。在 此,将用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G2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 一玻璃 板Gl构成了的贴合玻璃板减薄到目标的板厚值T为止,同时形成了 适当的深度的切断切入槽。根据IC卡的种类,可在0.1 0.60mm的范 围内适当地设定目标的板厚值T。
通过按顺序经过下述的工序来进行该制法对贴合玻璃板进行化 学研磨使其达到目标的板厚值的附近的刻蚀工序(ST1);在不对使用 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Gl的表面上形成作为切断切入线的第一划线的 第一划线工序(ST2);使刻蚀液与第一划线接触的附加刻蚀工序 (ST3);在第二玻璃板G2的表面上形成既定的第二划线的第二划线 工序(ST4);对在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了的划线施 加应力以切断分离贴合玻璃板的切断分离工序(ST5);以及成品刻蚀 工序(ST6)。
ii图8是表示成为切断分离对象的贴合玻璃板1的图,图8(a)是 平面图,图8 (b)是图8(a)的A-A概略剖面图。该贴合玻璃板l 贴合了对使用者露出成为液晶面板的图像显示面的第二玻璃板G2与 成为图像显示面的背面板的第一玻璃板G1。
在第一玻璃板G1的与第二玻璃板G2的对置面上形成了薄膜晶体 管和透明电极,进而层叠了取向膜(未图示)。另一方面,在成为图 像显示面的第二玻璃板G2的与第一玻璃板G1的对置面上被黑色矩阵 区分地形成了滤色层,依次层叠了涂层、透明电极和取向膜(未图示)。 在两玻璃板G1、 G2之间存在未图示的隔片和划区树脂3以及外周树 脂7地进行了这些玻璃板Gl、 G2的贴合。再有,在贴合玻璃板1的 外表面上在成品刻蚀工序(ST6)之后粘贴偏振片。
在玻璃板G1、 G2之间存在液晶封入区域2。在玻璃板G1、 G2 的贴合时,因设置划区树脂3而以划区的方式形成该液晶封入区域2。 再有,在玻璃板G1、 G2之间设置了包围全部的液晶封入区域2的外 周树脂7,形成了阻止刻蚀液的侵入的密闭空间。
其次, 一边参照图7, 一边说明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图7(a)表 示了第一划线工序(ST2),图7 (b)表示了附加刻蚀工序(ST3), 图7 (c)表示了第二划线工序(ST4),图7(d)表示了切断分离工 序(ST5),图7(e)表示了成品刻蚀工序(ST6)。
在第一划线工序(ST2)之前设置了刻蚀工序(ST1)。将贴合玻 璃板1刻蚀到目标值T的附近,成为T + S的板厚。在此,刻蚀不足值 S作为贴合玻璃板l整体,为不到200nm,较为理想的是20~ l20pm, 更为理想的是20 80nm。因而,如果将刻蚀不足值换算到每个玻璃板 Gl、 G2上,则忽略G1、 G2间的间隙,为不到100pm,较为理想的 是10 60nm,更为理想的是10~40nm。
其后,在第一划线工序(ST2)中,如图7 (a)中所示,在第一 玻璃板G1的表面上形成其板厚的约10~15%的深度的划线5a。用金 刚石或超硬合金制的周面为尖突状的圓板状孔切割刀4的周面形成划 线5a。划线5a用来分割各液晶封入区域2,在相邻的液晶封入区域2理中生长为切断切入槽, 成为切断分离工序ST5中的玻璃板Gl的切断线。
在图7(b)中表示的附加刻蚀工序(ST3)中,在使刻蚀液与贴 合玻璃板1的外表面接触了后,进行从贴合玻璃板1的外表面除去刻 蚀液的水洗。通过刻蚀包含划线5a的玻璃板Gl、 G2的表面来进行刻 蚀液的接触。通过将贴合玻璃板1浸渍于刻蚀液中来进行本工序中的 刻蚀。刻蚀液只要是玻璃溶解性的液体就不作特别限定,但可使用以 小于等于55%的浓度含有氟化氢的水溶液。
在该附加刻蚀工序中,对两玻璃板Gl、 G2只刻蚀刻蚀不足值5 (换言之,附加刻蚀的部分)来进行减薄。因此,利用该附加刻蚀能 可靠地除去在划线5a的形成时产生了的玻璃板Gl的表面上的裂紋。 但是,由于刻蚀量受到了限制,故不会完全地使从划线5a生长了的切 断切入槽的表面变得平滑。
在附加刻蚀工序(ST3)之后的第二划线工序(ST4)中,如图7 (c)中所示,在第二玻璃板G2的表面上形成成为切断分离工序(ST5) 中的玻璃板G2的切断线的第二划线5b。该第二划线5b在与第一划线 5a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用孔切割刀4在相邻的显示区域2之间形成。
这样,在该切断分离方法中,在第二划线工序(ST4)中初次在 第二玻璃板G2上形成第二划线5b。即,由于在该阶段之前在第二玻 璃板G2上未形成成为玻璃破裂的起点的第二划线5b,故在直到第二 划线工序(ST4)之前的刻蚀工序(ST3)、贴合玻璃板l的运送工序 中,第二玻璃板G2作为第一玻璃板Gl的机械的增强板而发挥功能。
在切断分离工序(ST5)中,如图7(d)中所示,进行将划线5a、 5b作为切断线的贴合玻璃板l的切断分离。在本工序中,利用载重对 划线5a、 5b施加应力,利用该应力进行沿划线5a、 5b的贴合玻璃板l 的切断分离。由于利用刻蚀处理使划线5a生长为除去了裂紋的切入切 断槽,故切断分离后的玻璃板G1的切断面比玻璃板G2的切断面更平 滑。
从设置了第二划线5b的第一玻璃板Gl朝向第一玻璃板Gl施加用于切断分离的载重。再有,根据需要,其后也可从第一玻璃板Gl 朝向第二玻璃板G2施加载重。用哪一种方法都可沿划线5a、 5b分离 贴合玻璃板1。
将经过以上的各工序切断了的贴合玻璃板1作为液晶单元来使 用。在该液晶单元中,由于第一玻璃板G1的切断面成为平滑面,故即 使从外部受到栽重,也能可靠地抑制破损。因而,可在该阶段的液晶 单元上粘贴偏振膜,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强度,最后转移到成品刻蚀工 序(ST7)。
在成品刻蚀工序(ST7)中,如图7(e)中所示,用耐氟酸性的 掩蔽材料MS覆盖除了第一玻璃板G1和第二玻璃板G2的周围边缘侧 面外的表面背面。可利用网板印刷来进行该掩蔽处理,也可粘贴了片 状的掩蔽材料MS。此外,关于第一玻璃板G1与第二玻璃板G2之间 的周围边缘,用耐氟酸性的密封材料SE进行密封。再有,也可在切断 分离工序(ST5)之前进行掩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不覆盖划线 5a、 5b那样的掩蔽处理。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在切断分离工序之后,使刻蚀液接触第一玻 璃板Gl和第二玻璃板G2的周围边缘的侧面,只刻蚀周围边缘侧面 (ST6)。再有,将贴合玻璃板l浸渍于刻蚀液槽中是有效的。刻蚀量 为不到60pm就足够了,即使进行大于等于该值的刻蚀,强度也不会提高。
如果结束了以上的刻蚀处理,则在剥离了掩蔽材料后转移到偏振 膜的粘贴作业。
关于成品刻蚀工序之后的液晶单元,在进行了依据JISR1601的 试验方法的4点弯曲试验时,确认了用下式计算的4点弯曲强度CT大于 等于140MPa。 4点弯曲強度ct-3P (L-1) / ( 2Wt2)。
其中,P是最大载重、L是支点间距、l是支点间距离、W是试验 片的宽度、t是试验片的厚度。
在上式中,在液晶单元的板厚为0.6mm的情况下,同一工序的多 个样品的4点弯曲强度是138~264MPa。此外,在板厚为0.3mm的情况下,是U2 304MPa,板厚薄的一方反而得到了好的结果。再有, 在板厚l.Omm的情况下,与板厚0.6mm的结果相比,成为较差的结果 (128~239MPa)。
即使关于转移到成品刻蚀工序(ST5)以前的贴合玻璃板l,在从 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朝向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 一玻璃板施加应 力检测了的情况下,也确认了同样的强度。
此外,在将构成贴合玻璃板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分离为单 个的玻璃板检测了的情况下,关于0.1mm的玻璃板,依据JISR1601 的试验方法的4点弯曲试验的结果,确认了约4000~7000MPa的4点 弯曲强度。再有,之所以单个的玻璃板的强度高,可认为是不象贴合 玻璃板那样存在阻止弯曲的构件。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的实施例,由于可制造即使因按压力或弯曲 变形也难以破损的液晶单元,故即使将该液晶单元安装在IC卡上也可 充分地经受实用的考验。再有,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的记栽内 容,当然可作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即使关于使用玻璃基板的有机EL 来代替液晶单元,也可适用,确认了同等的性能。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利用刻蚀处理减薄了设置有划线5a、 5b的贴合玻璃板l,但也可不设置划线5a、 5b来减薄贴合玻璃板l。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物理的方法切断减薄了的贴合玻璃板l,切出各个 液晶单元,但因分别刻蚀第一玻璃板Gl和第二玻璃板G2,故外表面 的裂紋被除去,可改善弯曲强度。
在该情况下,关于4点弯曲强度cj,在液晶单元的板厚为0,6mm 的情况下,同一工序的多个样品的4点弯曲强度是97~ 11"7MPa。此夕卜, 在板厚为0.3mm的情况下,是75 114MPa。再有,在板厚l.Omm的 情况下,与板厚0.6mm的结果相比,成为较差的结果(M 10:3MPa)。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改善弯曲强度,与图7(e)同样,
只对液晶单元的周围边缘侧面进行刻蚀使其变得平滑即可。该情况的 刻蚀量不到60pm也就足够了,确认了周围边缘端面变得平滑了的液晶 单元的4点弯曲强度cj改善到大于等于140MPa。再有,本发明根据IC卡的用途,当然可适用于铁路的月票、驾
驶许可证、居民基本原簿等。此外,根据存储器的数据存储量,也可 作为多功能卡来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制部的指示显示必要的信息;和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所述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利用机械的或化学的处理将贴合玻璃板的整体的厚度减薄到0.60mm以下,其后将其分离而制成上述显示元件,其中,所述贴合玻璃板通过将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内置多个显示元件区域贴合而构成。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 使用含有氟酸的研磨液来减薄厚度。
3. 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在贴合玻璃板被减薄厚度并被分离为各个元件后, 在不超过60nm的范围内刻蚀其周围边缘端面。
4. 一种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 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制部的指示显示必要的信息;和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所述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其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 第一玻璃板贴合后的整体的厚度小于等于0.60mm,以物理的方式切断分离上述第二玻璃板的周围边缘的侧面,上述 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边缘通过对在该处形成的物理的切断切入线进行刻 蚀处理而使表面平滑。
5. —种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具备中央控制部,统一地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 全部的工作;显示元件,基于来自上述中央控制部的指示显示必要的信息;和 电源部,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 所述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的特征在于上述显示元件其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 第一玻璃板贴合后的整体的厚度小于等于0.60mm,上述第二玻璃板和上述第一玻璃板的周围边缘通过对在该处形成 的物理的切断切入线进行刻蚀处理而使表面平滑。
6. 如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对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内置多个显示元件区域的贴合玻璃 板,依次执行下述工序以制造上述显示元件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一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划线; 第二工序,使上述第一划线接触刻蚀液;第三工序,在经过了上述第二工序的上述贴合玻璃板的第二玻璃 板的表面上形成与第一划线对应的第二划线;以及第四工序,对于上述贴合玻璃板从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起 朝向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 一玻璃板施加应力,沿上述划线切断分离上 述贴合玻璃板。
7. 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四工序后具有只使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周围边缘接触刻蚀液的第五工序。
8. 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元件在从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起朝向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施加应力并测量的情况下,依据JIS R 1601的试验 方法的4点弯曲强度大于等于120MPa。
9. 如权利要求4或5中所述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玻璃板和上述第二玻璃板的各自的板厚小于等于 O.lOmm,依据JIS R 1601的试验方法的4点弯曲强度大于等于 4000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具备控制包含与外部装置RW的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的全部的工作的中央控制部MO、根据来自中央控制部MO的指示显示必要的信息的液晶单元LCD和对卡各部分供给电力的电源部PW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CR。液晶单元LCD的贴合了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一玻璃板G1和不对使用者露出的第二玻璃板G2的整体的厚度小于等于0.60mm,以物理的方式切断分离第二玻璃板G2的周围边缘的侧面,而用刻蚀处理使第一玻璃板的G1的周围边缘的在该处形成了的物理的切断切入线的表面变得平滑。按照本发明,可实现安装了在强度方面优良的LCD面板的带有图像显示功能的卡。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582126SQ20081009711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4日
发明者西山智弘 申请人:西山不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