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82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墨盒,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防止辊之间接触 的部件的打印机墨盒。
背景技术
当在制造过程中完全组装好打印机墨盒后,使用该打印机墨盒执行测试 打印,以便进行质量检测。根据测试打印的结果,通过质量检测的打印机墨 盒被包装并投放市场。
在如上所述的经受并且通过测试打印的打印机墨盒中,测试打印所用的 调色剂残留在设置于打印机墨盒中的显影辊上。进而,残留的调色剂存在于 与该显影辊接触的感光体(例如,.有机电致感光体(ORC)辊)上。进而, 残留的调色剂存在于与该感光体接触的充电辊上。而且,残留的调色剂在受 压状态下存在于显影辊和感光体之间的接触表面以及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 的接触表面上。
因此,在残留有调色剂的情况下,打印机墨盒被包装并且投放市场,由 此产生残留在辊(即,OPC辊和显影辊和/或OPC辊和充电辊)之间的接触 面上的调色剂固化的问题。当实际使用该打印机墨盒时,如上所述的辊之间 的固化的调色剂使得打印纸上显现出条紋图案。也就是说,在固化的调色剂 粘附到显影辊的情况下,调色剂没有得到适当地控制而层叠在显影辊上,由 此施用了大量的调色剂,因而在打印纸的对应部分上打印过黑。而且,在固 化的调色剂粘附于感光体的情况下,调色剂没有在感光体上显影,由此在打 印纸的对应部分上打印出白色带形图案。进而,即使由于辊之间的摩擦作用, 固化的调色剂一点点地从辊上脱离,但是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即,打印大 约一百张打印纸)才能达到打印机墨盒进行正常的干净的打印的程度。
同时,即使辊之间没有调色剂,如果打印机墨盒没有被保持在适当的温 度和适度范围内,低分子成分可能从显影辊、充电辊和感光体内渗出,即所
谓的迁移(migration )。这种情况下,由于该低分子成分,在每个辊的接触 区域上形成带,因而在打印纸的对应部分上显现出白色或者黑色图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打印机墨盒,其可防止在市场上流 通时出现由于辊之间接触而引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说明,或者部分通 过说明显见,或者可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将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提供一种打印;t几墨 盒,其包括与一充电辊和一显影辊接触的一感光体,所述打印机墨盒包括 一第一构件,其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以及一第二构件,其 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并且插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
才艮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打印机墨盒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和第 二构件的一可回缩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所述可回缩构件形成 为单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打印机墨盒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 一开口,通过所述开口拉出所述可回缩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充电辊的一第一壳体,以 及支撑所述显影辊并且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第二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至少一个包括一 对插入部以及将所述插入部彼此连接的一连接部,所述插入部在所述充电辊 和所述感光体和/或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中对应的一组的相对侧部处插 入到该组中的两者之间。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提供一种打印机墨 盒,其包括与一充电辊和一显影辊以预定角度接触的一感光体,所述打印机 墨盒包括 一插入构件,其至少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或者插 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以及一盖体,其连接到所述插入构件并 且覆盖所述感光体露出到打印机墨盒外部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打印机墨盒还包括具有4交接到所述盖体的一
第一端的一可旋转臂以及一壳体,所述壳体支撑所述可旋转臂旋转以允许所 述盖体选择性地敞开或者覆盖所述感光体露出到外部的部分,其中,当所述 可旋转臂的旋转促使所述盖体敞开所述感光体露出到外部的部分时,通过所 述盖体拉出所述插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当打印机墨盒安装到打印机主体时,通过打印机 主体旋转所述可旋转臂,由此促使所述盖体敞开所述感光体的露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可旋转臂还包括一复位单元,当从打印机主 体移去打印机墨盒时,所述复位单元使所述盖体覆盖所述感光体的露出部 分,并且当所述盖体复位时,所述插入构件沿着所述壳体的表面滑动。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提供一种打印机墨 盒,其包括与一充电辊和一显影辊以预定角度接触的一感光体,所述打印机
墨盒包括 一插入构件,其至少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或者插
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以及一盖体构件,其连接到所述插入构
件并且覆盖所述感光体露出到打印机墨盒外部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 一方面,所述插入构件和所述盖体构件形成为单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打印机墨盒还包括支撑所述盖体构件的一
端的一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充电辊的一第一壳体,以 及支撑所述显影辊并且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第二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的打印机墨盒还包括一可回缩构件,其连接 到所述盖体构件。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而显见 并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的部件的透 视图。
图3和图4是描述根据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 的使用方式的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的截面图。
图6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 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由附图示例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所有附图中相同 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来解释本发明。
如图l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100包括用作在打印 纸上打印图像的辊的感光体110;与所述感光体110相接触地旋转且将感光 体110的表面充以预定电势的充电辊120;相对于所述感光体110和充电辊 120之间的接触点以预定角度与所述感光体110相接触地旋转并且将调色剂 传送到感光体110上的显影辊130;以及支撑所述感光体110、充电辊120 和显影辊130的壳体140。进而,参考图1和图2,打印机墨盒100包括 插入到充电辊120和感光体110之间的第一构件151;与所述第一构件151 连接并且插入到显影辊130和感光体IIO之间的第二构件152,以及连接所 述第一和第二构件151和152的可回缩构件153。第一和第二构件151和152 各自的厚度为大约O.l mm,也可采用其它厚度。这里,充电辊120和感光 体110彼此间隔的距离为第一构件151的厚度。相似的,显影辊130和感光 体110彼此间隔的距离为第二构件152的厚度。在将充电辊120和显影辊130 设置成接触型辊的情况下,充电辊120和显影辊130被例如弹簧等弹性偏压 构件(未示出)弹性偏压向感光体110,由此它们构成为容纳这些构件并且 间隔距离为构件的厚度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将充电辊120和显影辊130设 置成无接触型辊的情况下,所述辊具有容纳这些构件的空间。
可回缩构件153具有通过壳体140中形成的开口 141突出到壳体140外 的第一端。所述可回缩构件153的突出部分被用作使用者可抓握的把手,以 便当使用该打印机墨盒100时,通过开口 141拉出该突出部分。为了便于拉 出可回缩构件153,可回缩构件153可由单独的把手形成。优选地,可回缩 构件153与第一和第二构件151和152—体形成。或者,该可回缩构件可与 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分开形成且与所述两个构件连接。开口 141可使用已有 的光学单元(例如未示出的激光扫描单元)向感光体110发射的光的通道。
或者,不使用现有的通道,可在壳体140的预定部分形成中该开口。例如, 可以造壳体140的横向侧上形成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从打印机墨盒100中 横向拉出可回缩构件153。可由任何适合的材料,例如塑料、纸板或金属条 等制成所述第一构件151、第二构件152和可回缩构件153,由此执行防止 商业流通过程中调色剂在至少 一个所述辊上固化的功能。
参考图2,第一构件151和第二构件152中每一个包括从各构件的相对 侧突出的一对插入部151a以及彼此连接所述插入部151a的连接部151b。在 第一构件151的情况下,两个插入部151a在感光体110和充电辊120的相 对侧部处插入两者之间(参见图3)。由此,减少了第一构件151和辊(即, 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不必要的接触。另一方面,第一构件151和第二构件 152中只有一个包括插入部151a和连接部151b。或者,为了避免第一构件 和辊之间直接接触,可在充电辊120的轴121和感光体110的相对侧部处在 两者之间插入插入部151a'(参见图4)。在这种情况下,与图3所示情况 相比,插入部151a'的厚度增加。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200包括支撑充电辊 220和与充电辊220相接触地旋转的感光体210的第一壳体241,以及支撑 显影辊230并且通过铰接件243 4交接于第一壳体241的第二壳体242。第一 壳体241和第二壳体242耦接到与铰接件243相对的弹簧244的相对端。这 里,由第一壳体241支撑的感光体210和由第二壳体242支撑的显影辊230 相对于感光体210和充电辊220之间的接触点以预定角度彼此接触。进而, 才艮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200包括插入到充电辊220和感光体 210之间的第一构件251,与第一构件251连接并且插入到显影辊230和感 光体210之间的第二构件252,以及连接到第一构件151和第二构件152的 可回缩构件253。可回缩构件253使得使用者可在第一打印允许位置和第二 打印禁止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构件151和第二构件152。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300包括在打印纸 上打印图像的感光体310;与感光体310相接触地S走转并且对感光体310的 表面充以预定电势的充电辊320;相对于感光体310和充电辊320之间的接 触点以预定角度与感光体310相接触地旋转并且将调色剂传送到感光体310 上的显影辊330;以及支撑感光体310、充电辊320和显影辊330的壳体340。 另夕卜,该打印机墨盒300包括插入到充电辊320和感光体310之间的插入构
件350,以及连接到插入构件350并且部分覆盖暴露到外部环境的感光体310 的盖体361。这里,盖体361防止感光体310由于与外部接触而受损。盖体 361具有铰接于可旋转臂362的第一端。可旋转臂362具有通过铰接件363 耦接于壳体340的第一端。另外,铰接件363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单元(未 示出),当可旋转臂362相对于铰接件363逆时针旋转时,该弹性复位单元 使可旋转臂362弹性复位。
插入构件350具有与根据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构件 151和第二构件152相似的结构和相同的功能。根据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 实施例,插入构件350仅插入到充电辊320和感光体310之间。或者,插入 构件350可延伸以插入到显影辊330和感光体310之间。
由此,当打印机墨盒300插入到打印机主体(未示出)时,可旋转臂362 通过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上的突起部(未示出)而逆时针旋转(参见图7 ),使 得盖体361向右移动并且敞开感光体310。随后,敞开的感光体310面对并 且接触设置在打印机主体中的打印辊(未示出)。此时,当盖体361通过可 旋转臂362向右移动时,从充电辊320和感光体310之间抽出插入构件350, 由此,打印机墨盒准备好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当打印机墨盒300从打印机主体中移去时,可旋转臂362通 过设置在铰接件363中的复位单元顺时针旋转(参见图8),由此,盖体361 复位而覆盖感光体310。此时,插入构件350沿着壳体340的表面向打印机 墨盒300的前部滑动(对于图8向左)。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墨盒400包括支撑充电 辊420和与充电辊420相接触地^走转的感光体421的第一壳体441,以及设 置在第一壳体441下方的第二壳体442,所述第二壳体442支撑显影辊430 并且通过铰接件443与第一壳体441铰接。第一壳体441和第二壳体442弹 性耦接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壳体441和442的预定侧部的弹簧444,使得感 光体410和显影辊430相对于感光体410和充电辊420之间的接触点成预定 角度彼此压靠接触。另夕卜,插入构件451被形成为单体,并且该插入构件451 不仅插入到充电辊420和感光体410之间,还插入到显影辊430和感光体410 之间。
如上构造的打印机墨盒不包括类似图6所示的盖体361这样的盖体。因 此,感光体410露出到外部的一部分相对易于受损。因此,如图9所示的打印机墨盒400包括从插入构件451延伸并且部分覆盖暴露于外部的感光体 410的盖体452。这里,插入构件451和盖体452可形成为单体。或者,插 入构件451和盖体452可由不同材料制成并且彼此连4妾。另外,插入构件451 可以仅插入到显影辊430和感光体410之间。这里,盖体452围绕感光体410 的露出部分,并且具有联接到第一壳体441并且受其支撑的端部。当^f吏用设 置有插入构件451和盖体452的打印机墨盒400时,^吏用者抓握联接到第一 壳体441的盖体452的端部并且相对于感光体410顺时针旋转盖体452,由 此,敞开感光体410。随后,使用者拉动盖体452,由此而拉出插入构件451。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打印机墨盒,其防止在市场流通阶 段出现由于辊体之间接触而引起的问题。特别地,防止形成调色剂和辊的成 份固化,并且保护感光体使其不会由于外部碰撞而受充电辊和显影辊的损 伤。另外,即使打印机墨盒不包括盖体,仍保护感光体不受外部影响。
虽然以及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例做出修改。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1月26日在韩国专利局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 No.2005-705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打印机的打印机墨盒,其包括:一壳体,其用于以适于打印的预定关系保持一第一辊、一第二辊、一第三辊以及调色剂;以及插入构件,其用于防止在打印机墨盒没有安装到打印机期间,所述调色剂在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三辊中的至少一个上固化,以及露出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和所述第三辊中的至少两个,其中所述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通过所述插入构件大致保持彼此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第 一辊和所述第三辊的一第一壳体,以及支撑所述第二辊的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弹性耦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3. —种用于打印机的打印机墨盒,其包括 一充电辊;一显影辊;与所述充电辊和显影辊接触的 一感光体;以及一可回缩盖体,呈倒Y型,并包括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 的一第一构件以及插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的一第二构件,用于 防止在打印机墨盒没有安装到打印机期间,所述调色剂在所述充电辊、所述 显影辊或所述感光辊中的至少 一个上固化,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至少一个包括一对插入部以及将 所述插入部彼此连接的一连接部,所述插入部在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和/ 或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中对应的 一组的相对侧部处插入该组中的两者 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还包括支撑所述充电辊和 所述感光辊的一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可回缩盖体通过所述开 口被拉出,从而将所述第一构件从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移开并将所 述第二构件从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移开。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充 电辊的一第一壳体,以及支撑所述显影辊的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铰接 于所述第一壳体。
6. —种打印机墨盒,其包括 一感光体;与所述感光体在可执行充电位置接触的一充电辊; 与所述感光体在可执行显影位置接触的一显影辊;以及 一插入构件,其至少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使两者处于不 可执行充电位置或者插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使两者处于不可 执行显影位置,由此使得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显影辊中的至少一个大致保持与 所述感光体分离;其中,所述插入构件可在一第一打印允许位置和一第二打印禁止位置之间移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插入构件至少插入到 所述感光体和所述充电辊的轴之间相对侧部处、或者插入到所述感光体和所 述显影辊的轴之间相对侧部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插入构 件的一可回缩构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还包括支撑所述充电辊和 所述感光辊的一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可回缩盖体通过所述开 口被拉出。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迷壳体 的4黄向侧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可回缩盖体被从所述打 印才几墨盒一黄向4立出。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充 电辊的一第一壳体,以及支撑所述显影辊的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铰接 于所述第一壳体。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进一步支 撑所述感光体与所述充电辊旋转接触。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 二壳体弹性耦接到弹簧的相对端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感光体和所述显影 辊通过所述弹簧彼此弹性压靠接触。
16. —种打印机墨盒,其包括 一感光体;一充电辊; 一显影辊;至少一个偏压构件,构造成朝向所述感光体偏压至少所述充电辊和所述 显影辊之一,使之接触感光体;以及上分离以及大致保持显影辊与感光体在与偏压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分离, 其中所述分隔构件能够在第一打印允许位置和第二打印禁止位置之间移动。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机墨盒,其中,所述分隔构件包括把手。
18. —种打印机墨盒,其包括与充电辊和显影辊接触的感光体以及一保持 间隔构件,所述保持间隔构件包括第 一构件,保持所述充电辊和感光体之间的第 一预定间隔; 第二构件,保持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的第二预定间隔;以及 第三构件,与所述第 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一体连接并使得用户可在一 第一打印允许位置和一第二打印禁止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保持间隔构件。
19. 一种打印机墨盒,其包括壳体,包括与充电辊和显影辊接触的感光体;隔离构件,将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隔开第一预定间隔并将所述显影 辊和所述感光体隔开第二预定间隔;以及 接收所述隔离构件的壳体开口 ,其中,所述隔离构件可在一第一打印允许位置和一第二打印禁止位置之 间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与一充电辊和一显影辊接触的一感光体,所述打印机墨盒包括一第一构件,其插入到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以及一第二构件,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构件并且插入到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由此,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打印机墨盒,其防止在市场流通期间发生由于辊体之间接触而引起的问题。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373360SQ20081016704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
发明者朴相哲, 金泳民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