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9669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平印版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用预制感光平印版(简称PS版)由亲水性的支持体和亲油性的感光层组成。计算机编辑的文字和图像,经激光扫描,生成一种文字的图像的软片,再翻制到PS版上,显影除去非影像部分,即得到上机印刷用的平印PS版。近年来,为了适应印刷发展的需要,PS版毛面剂技术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在PS版表面涂布特殊的毛面剂,以提高版材的抽真空速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曝光时间,提高了版材生产效率;其次,毛面层可使版面更抗划伤及磨损,特别是在PS版包装、运输过程中,毛面层起到重要作用;再者,毛面层的作用还表现在,曝光时可以减少光晕的发生,保证细小网点的再现。PS版毛面剂的形成有喷涂法、丝网印刷法及毛面剂直接加入感光涂布液等方法。在实际PS版生产过程中,丝网印刷法及毛面剂直接加入感光涂布液等方法采用的较少,而大多采用喷涂法。喷涂法包括压力喷涂法和静电喷涂法。静电喷涂法是将毛面剂水溶液经喷射形成微细的液滴,在静电作用下,使毛面剂水溶液雾化。这样,雾化而且带电的微细液滴平均粒径大约为16y40ii,在喷雾头和PS版之间形成的高电场的作用下,飞向PS版感光层的表面,形成粗糙层,进行静电附着。然后,使PS版通过干燥室进行干燥。由此,液滴的固体成分与感光层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毛面层。但是,由于生产工艺不成熟、不稳定,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喷涂工艺要求较高,例如涂布方式、涂布温度、涂布速度、干燥温度等等;其次,毛面剂颗粒易碎,易从PS版感光层上剥落,从而造成污染版面,甚至堵塞真空泵;再者,毛面层不耐压,易出现扁平问题,从而引起PS版在曝光时抽真空性能下降;第三,毛面剂易粘在PS版面上,从而影响PS版的显影性能,并引起印刷上脏。压力喷涂法是将预制毛面剂颗粒加入毛面剂喷涂液中,在搅拌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水溶液,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毛面剂喷涂液雾化,从而飞向PS版感光层表面,经干燥而形成毛面层。在此过程中,毛面剂颗粒的软化点,喷涂液_胶粘剂的软化点对PS版毛面层的形成过程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得到含有预制颗粒的感光平印PS版喷涂液,用于形成PS版毛面层,以提高PS版的抽真空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该毛面剂具有如下通式3<image>imag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image>式中!^为甲基、苯基或腈基;R2为H原子或甲基;尺3为甲基、乙基、丁基或酰胺基m:n:p=i8:i8:该毛面剂的颗粒度为1.25iiCOOHCPCOOR318。60iim,软化点为40260°C。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反应单体的摩尔比为硬性单体软性单体功能性单体=i8:i8:i8,加入催化剂和乳化剂,以65ioooo转/分的转速分散乳化,在3010(TC下悬浮聚合反应,通过沉降、过滤制得毛面剂颗粒。所述的硬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或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软性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功能性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糠酸、马来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催化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或它们的混合物,催化剂添加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0510%,优选为0.55%。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马来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乳化剂添加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0510%,优选为0.55%。分散时间为0.14小时,悬浮聚合反应时间为148小时。本发明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毛面剂配成PS版喷涂液,利用压力喷雾喷涂于PS版表面,经软化、干燥形成PS版毛面导气层,能提高版材的抽真空速度。本发明是关于制备感光平印版毛面层的形成及其预制毛面剂颗粒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讲,毛面剂颗粒由热塑性的丙烯酸树脂组成,其中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等硬性单体和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软性单体,还含有羧酸类的功能性单体。这些单体的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配合使用,以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马来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等至少一种或两种发上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进行高速剪切分散乳化,在4010(TC下,通过静置悬浮聚合,得到一定颗粒大小、一定软化点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颗粒。这种树脂颗粒和胶粘剂、消泡剂、去离子水等混合,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雾化喷涂,经干燥而形成PS版毛面导气层,提高抽真空效率,縮短抽真空时间,提高曝光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1.毛面剂颗粒的制备甲基丙酸甲酯等聚合单体采用工业级,引发剂采用工业级或试剂级,表面活性剂和阻聚剂采用化学纯试剂级。首先把十二烷基硫酸钠等一种或两种以上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把阻聚剂也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备用。称取适量的偶氮二异丁腈等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的混合液中备用。在装有高速搅拌的分散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启动搅拌,汽水混合加热至内温4095t:,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或吩噻嗪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单体-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O.1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95t:的恒温水槽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1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保温槽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反应流程如下ch3r2r2mCH2=CCOOR4+nCH2=CCOOH+pCH2=CCOOR;保温聚合引发剂ch,ccCOORj式中!^为甲基、苯基或腈基;!^为H原子或甲基;R3为甲酯基、乙酯基、丁酯基或酰胺基;m:n:p=l8:l8:l8。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与配方及制作设备有极大的关系COOHr,COORq首先,乳化剂浓度是影响颗粒大小的第一因素。当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乳化剂浓度大,形成的聚合物的颗粒就小,5反之,形成聚合物的颗粒就大。而且,乳化剂对高聚物提供足够的乳化能力,使乳液分散得以长时间稳定聚合。同时乳化剂浓度还影响聚合反应速度。实验证明聚合反应速度与乳化剂浓度的2/5次方成正比(日本,大森英三,功能性丙烯酸树脂,化学工业出版社)。但是,当乳化剂浓度过小时,得不到大颗粒的高聚物,因为得不到稳定的聚合乳液,也即通常所谓的破乳;当乳化剂浓度过大时,也同样得不到合适的聚合颗粒。经试验,聚合物颗粒大小与乳化剂浓度关系如下表1聚合物颗粒大小与乳化剂浓度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其次,搅拌速度是影响聚合物粒径大小的第二主要因素。搅拌速度越快形成的颗粒越小,反之,形成的颗粒就越大。当搅拌转速小于85转/分时,形不成稳定的聚合乳液——暴聚。(不论乳化剂浓度有多大。)当搅拌转速大于7000转/分时,形成的聚合颗粒极小,不论乳化剂浓度有多小。转速与聚合物颗粒大小的关系如下表2聚合物颗粒大小与转速的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再者,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阻聚剂浓度均能影响聚合物颗粒的大小。但都没有以上两种因素影响之大。可以说,乳化剂浓度和搅拌速度是影响聚合物颗粒大小的主要因素,而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阻聚剂浓度是影响聚合物颗粒大小的次要因素。因此,保持合适的乳化剂浓度,合理的搅拌速度,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及阻聚剂浓度才能做出合乎需要的聚合物颗粒。但是,每个因素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辅相承的。聚合物颗粒的软化点与配方——即聚合单体有很大的关系。共聚单体中软单体多,软化点就低,反之,软化点就高。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软化点大于30(TC以上。经共聚形成的聚合物,软化点低,在版材干燥过程中,经高温软化而牢固地附着在版材上。有利于颗粒与版材的粘合。而非软化的颗粒则很难附着在版材上。共聚单体配比与软化点的关系如下表3聚单体配比与软化点的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2.毛面剂喷涂液的制备毛面剂颗粒采用自制,粘合剂采用进口,消泡剂采用自制。制备过程如下把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再加入称量好的粘合剂,汽水混合加热,内温升到55IO(TC,停止升温,保持此温度继续搅拌100分钟后停止搅拌。此时,溶液呈透明状态,料液待用。将去离子水加入另一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再加入称量好的预制毛面剂颗粒,室温下均匀搅拌36小时,接着加入已配制好的粘合剂稀溶液,再加入消泡剂,并保持继续搅拌46小时。停止搅拌,将配制好的毛面剂混合液过滤后,出料,装桶,即为成品。3.毛面层的形成调整好搅拌分散转速,将喷涂液配制成均匀的悬浊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雾化的喷涂液均匀地附着在PS版感光层的表面上,经干燥而形成毛面导气层。颗粒大小与版材抽真空速度关系如下表4.颗粒大小与版材抽真空速度关系<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下面是本发明的合成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例。实施例1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formula>2.毛面剂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4:2:4。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0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t: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II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01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90120°C实施例2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2.毛面剂的制备首先配制4X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ml,8X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溶解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6:2:2。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0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t: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11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2.5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90120为t:实施例3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2.毛面剂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4:3:3。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150转/分,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Q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C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II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01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90120°C实施例4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2.毛面剂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苯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4!2!4。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7000转/分,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0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C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11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25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90120°C实施例5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2.毛面剂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8:i:i。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7000转/分,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0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C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II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255,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240260°C实施例6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formula>2.毛面剂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4:2:4。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7000转/分,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Q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t: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11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25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90ll(TC实施例71.毛面剂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formula>2.毛面剂制备方法首先配制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951111,4%的马来酸二异丁酯磺酸钠水溶液95ml,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成水溶液,再配制0.5%的对苯二酚3.6ml水溶液备用。称取6g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一种或两种混合的引发剂,溶解于240ml混合单体中备用。混合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3:i:6。用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转速7000转/分,在5000ml烧杯中先加入去离子水2000ml,启动搅拌,加热升至内温45°C,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成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再依次加入由对苯二酚组成的一定浓度的引发剂水溶液。然后,再加入预先溶解好的单体_引发剂混合溶液,分散搅拌约4小时,停止搅拌。把分散好的物料放入白钢桶中,加盖后立即放置于4045°C的恒温水浴中,切勿震荡,保温聚合48小时(保温时间从放入槽中开始计算,并且,每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把聚合物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倾去上层清液,添加去离子水停止反应。搅拌均匀后用800目的尼龙布过滤,物料放置于白钢桶中,加去离子水,搅均,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再加去离子水,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倒掉上层液体(重复2次),沉于桶底的白色固体即为成品。用44X11型多用途生物显微镜测得毛面剂颗粒度为1.255ii,WRS-1型数字熔点仪测得毛面剂颗粒软化点为6070°C。权利要求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其特征在于该毛面剂具有如下通式式中R1为甲基、苯基或腈基;R2为H原子或甲基;R3为甲基、乙基、丁基或酰胺基;m∶n∶p=1~8∶1~8∶1~8。F2008102315693C0000011.tif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其特征在于该毛面剂的颗粒度为1.25ii60iim,软化点为40260°C。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单体的摩尔比为硬性单体软性单体功能性单体=18:18:18,加入引发剂和乳化剂,以6510000转/分的转速分散乳化,在3010(TC下悬浮聚合反应,通过沉降、过滤制得毛面剂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或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糠酸、马来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添加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051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马来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乳化剂添加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0510%。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PS版的毛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时间为0.14小时,悬浮聚合反应时间为148小时。全文摘要一种用于PS版的毛面剂及其制备方法。毛面剂为预制毛面剂加热软化固体颗粒,结构式如下,式中R1为甲基、苯基或腈基;R2为H原子或甲基;R3为甲基、乙基、丁基或酰胺基;m∶n∶p=1~8∶1~8∶1~8。本发明PS版毛面剂可以提高PS版的抽真空速度。文档编号G03F7/26GK101770184SQ200810231569公开日2010年7月7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发明者杨永宽,梁景照,滕方迁,王治金申请人: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