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23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尤其是涉及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镜头模组与 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的结合,更是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拍摄不同放大倍数的图像,镜头模组通常要求具有变焦功能(请参见Zoom Lens Systems with Aspherical Plastic Lens, Consum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CE-33, Issue 3, Aug. 1987 Page(s):256 - 266)。欲实现变焦功能需要驱动镜头 模组中镜片移动以使镜片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使镜片组合的焦距发生变化。
驱动镜片发生位移一般是通过驱动马达驱动齿轮组机构以实现镜片的运动。但是采用马 达、齿轮使得镜片驱动机构较复杂且制作难度高,从而使得镜头模组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的镜头模组实为必要。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第一镜片、若干数量相同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 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所述第一镜片通过所述若干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 单元悬挂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 镜片的相对两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镜头模组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之一 被施加电压,施加电压的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发生机械性变,为施加电压的电活性高分子单元 未发生形变,因此,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对第一镜片加作用力的 大小不同,从而使得第一镜片在两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位移,使得镜头模组体积较小


图l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11部分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II部分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图7时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镜头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IO。该镜头模组10包括第 一镜片ll、承载体12、第一电活性高分子(electro-active polymer, EAP)单元131、第 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镜筒14和固定架18。
镜筒14用来容纳第二镜片15、间隔体16和第三镜片17。。固定架18用来将承载体12、第 一镜片11悬挂在镜筒14一端。
被拍摄物体通过第一镜片ll、第二镜片15及第三镜片17,成像在影像感测器(图未示)上。
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的材料均为电介弹性体(表面覆 盖有柔性电极且具有一定粘弹性的电介质聚合物)或铁电聚合物。铁电聚合物为基于具偏二 氟乙烯(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的聚合物和基于尼龙(nylon)的聚合物。
承载体12为圆环形状,其外径小于镜筒14的内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 122,第一镜片11通过点胶胶合方式固定在承载体12上。固定架18的形状、大小与镜筒14相 同,且固定在镜筒14的一端。
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的一端固定在承载体12的第一表面121上,第二电活性高分子 单元13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表面122上,且,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与第二电活性高分子 单元132对称分布。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8的一端,第二电活性 高分子单元13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18的另一端,从而使得承载体12和第一镜片11悬挂在 固定架18内部。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可以通过点胶胶合方 式或者热融合方式固定在承载体12和固定架18上。承载体12在第一电活性高分单元131向下 推力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单元132向上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
第二镜片15与第三镜片17被间隔体16隔开一定距离,且第二镜片15与第三镜片17通过点 胶胶合方式固定在镜筒14内部。
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的材料是一种"智能材料",在 外界的电激励下可以改变形状或体积,当外界电激励撤销后,又能恢复到原始的形状或体积
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被施加电压时,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发生形变,长度变长,施加一个向上的推力给承载体12,而第一表面121上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由于没 有施加电压因而没有产生形变,第一电活性高分单元131施加在承载体12的向下的推力小于 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施加的向上的推力,因此,承载体12在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 131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承载体12上的第一镜片11 向上移动。
第一表面121上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被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 发生形变,长度增加,施加向下的推力给承载体,而第二表面122上的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 元132由于没有施加电压因而没有产生形变,第二电活性高分单元132施加在承载体12的向上 的推力小于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施加的向下的推力,因此,第一镜片ll在第一电活性 高分子单元13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当撤销施加在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或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上的电压时,第一 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或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恢复原始形状,承载体12恢复到原始位置 ,从而使得第一镜片ll恢复原始位置。
对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1或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132施加电压,可以使得第一镜片 ll向上或者上下移动,以改变第一镜片11与第二镜片15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焦、调焦的功能
如图3所示,其与图2所示的结构基本相同承载体12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四个 均匀分布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231和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232;其不同 之处在于相邻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231之间设置一个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232。
如图4所示,其与图2所示结构的区别为承载体12的上下表面分别等间距设置三个电活 性高分子单元33 ,相邻电活性高分子单元3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40包括第一镜片11、承载体42、第一电 活性高分子单元431、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2、镜筒14、第二镜片15、间隔体16、第三镜 片17和固定架48。
其中,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1均匀分布在承载体42的第一表面421上,第二电活性高 分子单元432均匀分布在与第一表面421相对的第二表面422上,且,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 431与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2对称分布。
第一镜片11通过点胶胶合方式固定在承载体42上,每一个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1和 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2的一端固定在承载体42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48的一端,从而 使得承载体42和第一镜片11悬挂在固定架48内部。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1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432可以通过点胶胶合方式或者热融合方式固定在承载体42和固定架48上。
镜头模组40与镜头模组10的区域别为固定架48固定在镜筒14的内壁上,从而使得第一
镜片ll、承载体42均位于镜筒14内部。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50包括第一镜片11、承载体52、第一电
活性高分子单元531、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532、镜筒14、第二镜片15、间隔体16和第三镜
片17。
镜头模组50与镜头模组40的结构及相关元件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承载体 52通过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531与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532固定在镜筒14内壁上。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60包括第一镜片100、第一电活性高分子 单元631、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632、镜筒14、第二镜片15、间隔体16和第三镜片17。
第一镜片100包括光学部110及围绕光学部110的边缘部,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631、第 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632的一端固定在边缘部120上,另一端固定在镜筒14的内壁上,使得第 一镜片100通过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631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632悬挂在镜筒14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 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第一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数量相同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所述第一镜片通过所述若干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悬挂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相对两面。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包括 光学部和围绕所述光学部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 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分别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环 状承载体,所述第一镜片固定在所述承载体上,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 分子单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镜筒上,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 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悬挂在所述镜筒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环 状固定架,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悬挂在所述 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镜筒的一端。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环 状固定架,所述第一镜片通过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悬挂在所述 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镜筒内壁上。
6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承载体上。
7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与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对称设置。
8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与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间隔设置。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的材料为电介弹性体或铁电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电聚合物包括基于具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和基于尼龙的聚合物。
11.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容纳在所述镜筒内的第二镜片、间隔体和第三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通过所述间隔体隔开一定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第一镜片、若干数量相同的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所述第一镜片通过所述若干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悬挂在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电活性高分子单元和第二电活性高分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相对两面。该镜头模组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G02B7/04GK101587224SQ200810301710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仁淙, 柯朝元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