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框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27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框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萤幕框体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由数个分离的框体与铝 质后盖胶合,而能提升胶合良率且稳固结合的分离式框体。
背景技术
一般的笔记型电脑结构概如图4所示,主要是由一个主机8与一个萤幕9所组成, 而萤幕9通是通过两组枢钮轴81、82与主机8连结,使萤幕9可以相对于所述主机8作掀 开或盖合的动作。而萤幕9的组成,通常是将一个塑胶射出的框体91与铝质的后盖92胶合后,再将 一个液晶显示模块93结合于框体91中,并以一封盖94组合于所述框体91,以将所述液晶 显示模块93固定于所述框体91中。而塑胶射出成型的框体,通常会因为射出成型应力而造成框体变形或收缩的问 题,尺寸愈大的射出成型件所产生的变形量与收缩量愈大;反之,尺寸愈小的射出成型件所 产生的变形量与收缩量愈小。一旦框体产生变形、收缩,在将框体与铝质的后盖胶合后,铝质的后盖将会随之产 生变形,如此一来,在铝质的后盖与封盖组合时将合产生缝隙,甚至是造成液晶显示模块或 封盖在组装上的困难。一般要解决射出成型件的尺寸收缩变异或变形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减少射出成型 件的尺寸,例如将一体式的矩形框体,设计成四个独立且分离的边框,使各个单一边框的 尺寸均明显小于一体式的矩形框体,再由四个边框共同组成一个框体,使组成的框体的变 形量与收缩量明显小于一体式的矩形框体。但对笔记型电脑的萤幕而言,框体还必需与固定于主机的枢钮轴结合,并承受掀 转萤幕时所产生的扭矩,如果框体采取前述的四个独立且分离的边框的设计,将会产生萤 幕底边的边框无法承受掀转时的扭矩的问题,因此前述的分离式框体设计的技术手段,并 不适合用于解决笔记型电脑萤幕的框体变形的问题。从而,如何设计出可以能降低射出成型的尺寸收缩量及变形量,以提升与后盖胶 合的良率,同时能承受萤幕掀转时的扭矩的框体结构,便成为本发明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分离式框体,其是 由两个具有垂直段与水平段的框件组成一框体,而能达到提升胶合良率与稳固结合的双重 功效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框体至少由二框件所组成,各框件分别具有一垂直段, 各垂直段是位于框体的短边,且各垂直段至少由其中一端延伸出一水平段,各水平段是与 各垂直段相互垂直,而由两个框件组成一个框体。由于各框体是被设计由数个具有水平段与垂直段的框件所组成,使各框件的尺寸明显小于所述框体,以减少变形量与收缩量,使整个框体与后盖胶合的良率得以提升;再者 兼具有水平段与垂直段的框件胶合后能产生较大的支撑力臂,而能承受掀转时的扭矩,使 框体与后盖稳固结合。较佳者,各框件的垂直段是作为所述框体的短边,且各框件的垂直段的两端分别 延伸一上水平段与一下水平段,而由各框件的上水平段及下水平段分别组成所述框体的两 个长边,使两框件组成一矩形的框体。较佳者,所述框体是由两框件与一上框、一下框所组成,各框件的水平段均是垂直 相交于各垂直段的底端,而所述上框是供作为所述框体的其中一长边,所述下框是被设置 于所述二框件的水平段之间,而共同组成一矩形框体。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图4是现有笔记型电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11、12-框件;111、121-垂直段;112、122_水平段;13-上 框;14-下框;2-萤幕;21-后盖;22-液晶显示模块;23-封盖;3-枢钮轴;4-主机;5-框 体;51、52_框件;511、521-垂直段;512、522_上水平段;513、523_下水平段;8-主机;81、 82-枢钮轴;9-萤幕;91-框体;92-后盖;93-液晶显示模块;94-封盖。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配合图式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分离式框体至少由二个框件所组成,各框件至少具有一垂直段与一水平 段,且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垂直段是垂直相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1是由两框件11、12以及一上框13、一下框14所共同组 成,所述二框件11、12分别具有一垂直段111、121与一水平段112、122,所述垂直段111、 121是位于所述框体1的短边,而各框件11、12的水平段112、122均垂直相交于各垂直段 111、121的底端,并且各水平段112、122是延伸有一预定距离,所述上框13是供作为所述框 体1的长边,而所述下框14是被设置于所述二框件11、12的水平段112、122之间。此一结 构形态适用于较大型的笔记型电脑萤幕。本发明的框体1是与一铝质的后盖21胶合,以供一液晶显示模块22装设于其中, 再以一封盖23组合于所述框体1,以将所述液晶显示模块22固定于其中而组成一萤幕2。所述萤幕2是通过两组枢钮轴3与一笔记型电脑的主机4连结,使萤幕2可以相 对于所述主机4作掀开或盖合的动作,并且所述二枢钮轴3与所述框体1连结的部分是分 别连结于所述二框件11、12的水平段112、122,亦即前述各水平段112、122延伸的预定距离 是为了供枢钮轴3连结之用。由于本发明的框体1至少由二个框件所组成,或如本实施例所示,是由两个框件 11、12与一上框13、一下框14所共同组成,因此本发明的框件11、12或上框13、下框14的尺寸均明显小于整个框体1,所以各框件11、12或上框13、下框14所产生的变形量或收缩 量会明显降低许多。故而,由各框件11、12及上框13、下框14组成的框体1便能与铝质的 后盖21紧密且稳固地胶合,并且不会产生后盖21变形的问题,使框体1与后盖21胶合的 良率能明显地提高。再者,由于各枢钮轴3是结合于所述二框件11、12的水平段112、122,而水平段 112、122是自各垂直段111、121底端垂直延伸而出,因此掀转萤幕2时的扭矩便会由各框件 1的垂直段111、121所产生的力臂来承受,让框体1及萤幕2能稳固地被掀转。请参阅图3,其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框体5是由二个框 件51、52所组成,此一结构形态适用于较小型的笔记型电脑萤幕。所述框体5是由两个框件51、52所组成,各框件51、52分别具有一垂直段511、 521,各所述垂直段511、521是供作为所述框体5的短边,且在各垂直段511、521的两端分 别延伸一上水平段512、522与一下水平段513、523,而由各框件51、52的上水平段512、522 以及各框件51、52的下水平段513、523分别组成所述框体5的两个长边。各所述框件51、52的上水平段512、522与下水平段513、523是可设计呈等长,或 者是一长一短的形态,如图3中所示者即是。其是将其中一框件51的下水平段513设计成 较短,而所述框件51的上水平段512则设计得较长;相对地,另一框件52的下水平段523 则设计得较长,而所述框件51的上水平段522则设计得较短,而由所述二框件51、52组成 矩形的框体5。如此亦可达至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至少由二框件组成,各框件分别具有一垂直 段,各所述垂直段是位于所述框体的短边,且各所述垂直段至少由其中一端延伸一水平段, 各所述水平段是与各所述垂直段相互垂直且位于所述框体的长边,而由所述二框件组成前 述的框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垂直段的两端分别延伸一 上水平段与一下水平段,而由各所述框件的上水平段及下水平段分别组成所述框体的两个 长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框体的下水平段是延 伸有一预定距离,以分别供一枢钮轴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其中之一框件的下水平段较短,且 其上水平段较长;另一框件的下水平段较长,而其上水平段则较短,而由所述二框件组成矩 形的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更进一步具有一上框与 一下框,各所述框件的水平段均是垂直相交于各所述垂直段的底端,而所述上框是供作为 所述框体的其中一长边,而所述下框是被设置于所述二框件的水平段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框体的水平段分别延伸有 一预定距离,以分别供一枢钮轴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是供与一后盖胶合组装 Z用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式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铝质材料所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离式框体,框体至少由二框件所组成,各框件分别具有一垂直段,各垂直段是位于框体的短边,且各垂直段至少其中一端垂直延伸有一水平段,以由各框件组成一个框体。由此,各框件的尺寸明显小于框体,以减少变形量与收缩量,且具有水平段与垂直段的框件能产生较大的支撑力臂来承受掀转时的扭矩,使框体与后盖稳固结合。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062958SQ20091021192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林雲棠, 陈建宏, 陈柏宏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