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75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相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 光相机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在使用上越来越普及,同时在功能上也逐渐取代传统底片式的 相机。数字相机应用到航空领域时,由于所拍的物体较大,因此需要数码相 机具有拼合图像的功能。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相机镜头(授权公告号CN
2535821Y),其包括有一用于承接外界光线的第一透镜,在该第一透镜的光线 投射部位设有能够将光线分成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分光棱镜,并在第一光 线的投射部位设有第一媒介;在第二光线的投射部位设有第二透镜,并在该 第二透镜的后续部位设有第二媒介;第一透镜为凸镜或复式透镜,第二透镜 为凸镜或复式透镜,复式透镜由多片凸镜构成;第一媒介为感光片,感光片 为溴化银塑胶片;第二媒介为电荷耦合元件、摄像真空管或补充性氧化金属 半导体;分光棱镜在相对第一媒介处设有能够控制第一光线投射方向的控制 挡片。还有但是这种相机镜头只能应用于普通胶片或者数码相机,无法应用 于拼合图像;而现有的用来拼合图像的数码相机是采用玻璃为分光镜,采用 的玻璃较厚,并且会造成透光浪费。另外当拍摄物体较大时,需要通过多张 照片进行人工拼合,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反射镜三分光相机,其主 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用来拼合图像的数码相机是采用玻璃为分光镜, 采用的玻璃较厚,并且会造成透光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当拍摄 物体较大时,需要通过多张照片进行人工拼合,费时费力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镜筒与 后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镜筒内设有前组镜片,后镜筒内设有后组镜片, 前镜筒与后镜筒之间设有快门叶片,快门叶片连接在电机上;所述的后镜筒 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底端和侧壁各连接有至少1个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 器连接有线路板;外壳上还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其中一个图像传感器上的 反射镜,反射镜的面积小于此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另一个图像传感器 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所遮挡。外壳的底端和侧壁上各设有一 组图像传感器,从镜筒传过来的光线一部分投射到其中一组图像传感器上, 另一部分光线被反射镜反射至另一组图像传感器,由于一个图像传感器至少 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所遮挡,因此两组图像传感器具有重合部分, 拼合图像更加准确。图像传感器即为CCD器件,线路板能自动将两组图像传 感器上的图像拼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包括有外壳的底端或侧壁上连接的2个及 以上个的第一图像传感器,外壳的侧壁或底端上连接有的第二图像传感器, 第一图像传感器与第二图像传感器间隔设置,外壳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第 二图像传感器上的反射镜,反射镜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 相邻的两个第一图像传感器的内边缘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同一个反 射镜所遮挡。第一图像传感器可以设在外壳的侧壁或底端,当第一图像传感 器设在外壳底端时,第二图像传感器就设在外壳侧壁上,反之亦然。相邻的 两个第一图像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应小于反射镜的宽度,这样使得相邻的两个 第一图像传感器的内边缘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同反射镜所遮挡。由 于反射镜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因此一部分光线经反射 镜反射后能全部成像在第二图像传感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图像传感器为2 3个,第二图像传感器为1 2 个。第一图像传感器可以根据所拍物体大小设为多个,而第二图像传感器由 于和第一图像传感器为间隔设置,因此其比第一图像传感器的数量少1个, 反射镜的数量与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数量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底端或侧壁上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朝向图像传感器的斜面,斜面上连接反射镜。斜面的倾斜角可以是45。。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了多个图像传感器以及反射镜,可以拍摄较
大的物体,图像接更加准确,不会造成透光浪费,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附图3是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附图4是实施例2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前镜筒l、后镜筒2、前组镜片3、后组镜片 4、快门叶片5、外壳6、反射镜7、第一图像传感器8、第二图像传感器9、 底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 的说明。
实施例l:本例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如图l、图2,有连接在
一起的前镜筒1与后镜筒2,前镜筒内设有前组镜片3,后镜筒内设有后组镜 片4,前镜筒与后镜筒之间设有快门叶片5,快门叶片5连接在电机上,后镜 筒2后部连接有外壳6。如图3,外壳6内部的底端连接有2个第一图像传感 器8,外壳6的侧壁连接有1个第二图像传感器9,第一图像传感器与第二图 像传感器间隔设置,并且3个图像传感器都连接有线路板。2个第一图像传感 器8之间的外壳底端连接有底座10,底座上设有朝向第二图像传感器9的斜 面,斜面的倾斜度为45° ,斜面上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第二图像传感器9 上的反射镜7。反射镜7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传感器9有效传感面积;并且2 个第一图像传感器8的内边缘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7所遮挡。 相机拍摄时, 一部分光线投射到2个第一图像传感器8上,另一部分光 线分别被反射镜7反射至第二图像传感器9上,由于第一图像传感器8与第 二图像传感器9有重合部分,线路板会自动将三个图像拼合在一起,这样拼接起来的图像更加清晰、准确。
实施例2:本例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如图l、图2,有连接在
一起的前镜筒1与后镜筒2,前镜筒内设有前组镜片3,后镜筒内设有后组镜 片4,前镜筒与后镜筒之间设有快门叶片5,快门叶片5连接在电机上,后镜 筒2后部连接有外壳6。如图4,外壳6内部的底端连接有3个第一图像传感 器8,外壳6的侧壁连接有2个第二图像传感器9,第一图像传感器与第二图 像传感器间隔设置,并且5个图像传感器都连接有线路板。相邻的2个第一 图像传感器8之间的外壳底端连接有底座10,即共有2个底座10,每个底座 上设有朝向第二图像传感器9的斜面,斜面的倾斜度为45。,斜面上连接有 能将光线反射到第二图像传感器9上的反射镜7。反射镜7的面积小于第二图 像传感器9有效传感面积;并且相邻2个第一图像传感器8的内边缘至少有 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同一个反射镜7所遮挡。
相机拍摄时, 一部分光线投射到3个第一图像传感器8上,另一部分光 线分别被2个反射镜7分别反射至2个第二图像传感器9上,由于第一图像 传感器8与第二图像传感器9有重合部分,线路板会自动将5个图像拼合在 一起,这样拼接起来的图像更加清晰、准确。
权利要求1.一种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镜筒(1)与后镜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镜筒(1)内设有前组镜片(3),后镜筒(2)内设有后组镜片(4),前镜筒(1)与后镜筒(2)之间设有快门叶片(5),快门叶片(5)连接在电机上;所述的后镜筒(2)连接有外壳(6),外壳(6)的底端和侧壁各连接有至少1个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连接有线路板;外壳(6)上还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其中一个图像传感器上的反射镜(7),反射镜(7)的面积小于此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另一个图像传感器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7)所遮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图像传感器包括有外壳(6)的底端或侧壁上连接的2个及以上个的第一图像传 感器(8),外壳(6)的侧壁或底端上连接有的第二图像传感器(9),第一图像 传感器与第二图像传感器间隔设置,外壳(6)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第二图像 传感器(9)上的反射镜(7),反射镜的面积小于第二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 相邻的两个第一图像传感器(8)的内边缘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同一个 反射镜(7)所遮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图像传感器(8)为2 3个,第二图像传感器(9)为1 2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外壳(6)底端或侧壁上连接有底座(10),底座上设有朝向图像传感 器的斜面,斜面上连接反射镜(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相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全反射镜多传感器分光相机等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用来拼合图像的数码相机是采用玻璃为分光镜,采用的玻璃较厚,并且会造成透光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当拍摄物体较大时,需要通过多张照片进行人工拼合,费时费力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镜筒与后镜筒,后镜筒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底端和侧壁各连接有至少1个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连接有线路板,外壳上还连接有能将光线反射到其中一个图像传感器上的反射镜,反射镜的面积小于此图像传感器有效传感面积,另一个图像传感器至少有一部分有效传感面积被反射镜所遮挡。
文档编号G03B17/17GK201397442SQ20092011297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周盛民 申请人:浙江悍马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