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48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
于透明触控板或液晶显示板等由复数透明层叠合组成的透明叠层板结构。
背景技术
—般由多数透明层叠合组成的透明叠层板结构,例如电阻式或电容式触控板、液 晶显示板等,为了具备抗牛顿环(Anti Newton-Ring)效果,通常会在透明层之中设置一抗 牛顿环薄膜层,以免该透明叠层板结构配置使用时产生光干涉现象;然而,目前一般抗牛顿 环薄膜构造,主要是在薄膜层的一表面设置复数凸起或凹下的有规则或不规则的颗粒状、 皱褶状或细条状纹路凹凸不平粗糙面,或是在表面设有凹入或突出表面的细纹路,甚或是 类似压花状的粗糙表面构造,以此使通过该表面的光线产生部分折射、散射的现象,以达破 坏光干涉条纹的形成,但这种表面的凹凸构造亦将造成光线的聚光或散光作用,会在该表 面形成多数不规则分布的聚光亮点,且这些白色的亮点会造成影像模糊或变形,导致影像 辨识、显像方面的问题,而这种现象尤其面对现今常见的高分辨率、高亮度的LCD显示屏时 影响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改良的透明叠层板结构,其 兼具有抗牛顿环以及降低辉点的效果,可避免透射光线发生干涉现象,导致影像辨识或减 损显像清晰度的困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透明叠层板由复数透明层叠合组成,在透明叠层板中至少包含第一抗牛顿环面及第二抗 牛顿环面,其中,所述的各抗牛顿环面基本上呈相互平行,且各抗牛顿环面的表面不与相邻 的透明层相互贴合。 优选的,第一抗牛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分别设置在不同透明层的一表面上。 优选的,该设置第一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与该设置第二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二 者为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光线折射率。 优选的,该设置第一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与该设置第二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二 者由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机械性质的可透光材料制成。 优选的,该可透光材料为氧化铟锡(IT0)、玻璃、聚碳酸酯(PC)、聚酯(PET)或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第一抗牛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以不密合于相邻透明层的相迎表面而 设置。 优选的,第一抗牛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分别设置在同一透明层的上表面和下 表面。 优选的,第一抗牛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约在O. lym至35iim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抗牛顿环面及/或第二抗牛顿环面的作用,以避免在该 透明叠层板上产生牛顿环干涉条纹,亦利用第一抗牛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对通过该等 表面的光线产生复合作用的光调节效果,以使那些原来在透射通过第一抗牛顿环面会形成 亮点的光线部分,再于透射通过第二抗牛顿环面时,将该等会形成亮点的光线部分予折射 及/或散射,以达亮点消散效果(Highlights scattering effects),据此大幅减少聚光亮 点的干扰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组合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例说明中将本实用新型内容应用于一电阻式触控板结构上;如图1 所示,该电阻式触控板略包含一触膜层1、一基板2、一上方导电膜3以及一下方导电膜4 ; 其中,该触膜层1为一可挠性的透明高分子薄膜,该基板2则为一透明玻璃板,而上、下方导
电膜3、4均使用具透明性的氧化铟锡(IT0)导电薄膜,该上方导电膜3被配置于该触膜层1 的底表面,该下方导电膜4则设置于该基板2的一上方表面,且于上、下方导电膜3、4之间 设有多数凸点状隔件41,以便在该二片导电膜的作用区域内留出间隔;通常,于该二片导 电膜的作用区域外周围设有胶合框42,以将该触膜层1与该基板2黏接叠合成一板体,使 上、下方导电膜3、4被密封设置在该叠合板体之内;另,该上方导电膜3的底表面设有第一 抗牛顿环面31,以及在该下方导电膜4的上方表面设有第二抗牛顿环面43,使该二抗牛顿 环面31、43彼此之间以不密合而相迎对面设置,并令该等抗牛顿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约 10 ii m。 如前述的触控板构造被配置在液晶显示LCD使用时上,LCD投射的光线经通过该
基板2与下方导电膜4后,利用第二抗牛顿环面43的作用,可避免透射光线在该触控板上
产生牛顿环干涉条纹;然后,透射光线再通过该设在上方导电膜3的第一抗牛顿环面31,使
透射光线历经多重粗糙表面的折射及/或散射的复合作用,如此即可消除在该触控板上发
生辉点的干扰现象;另外,上述构造中具有二抗牛顿环面,因此可发挥加倍的防止牛顿环干
涉条纹产生的效果,又即使在具有相同的抗牛顿环效能条件下,其个别的抗牛顿环面的表
面粗糙度亦可远低于单层式抗牛顿环面的表面粗糙度,这结果亦可提高该透明叠层板的透
明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等抗牛顿环面31、43设置于相同机械性质的材料上,因此即便
彼此在运作中发生相互碰触或摩擦时,亦可避免或减轻接触部位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以上所述形式,很明显参考上述说明后,能有更多技术均
等性的改良与变化,这例如是依前述实施例的结构,该第一抗牛顿环面31被改设在触膜
层1的上方表面,第二抗牛顿环面43被改设在基板2的底表面(如图2所示);亦可将该
第一抗牛顿环面31被改设在触膜层1的上方表面,而第二抗牛顿环面43被改设在该上方导电膜3的底表面(如图3所示);或是将该第一抗牛顿环面31设置在该上方导电膜3的
底表面,而第二抗牛顿环面43被改设在基板2的底表面(如图4所示)......,而此等更设
均达成与前揭实施例同一或类似的效能,故应与本实用新型前揭技术属实质相同;是以,凡 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 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叠层板由复数透明层叠合组成,在透明叠层板中至少包含第一抗牛顿环面及第二抗牛顿环面,其中,所述的各抗牛顿环面基本上呈相互平行,且各抗牛顿环面的表面不与相邻的透明层相互贴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牛 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分别设置在不同透明层的一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设置第 一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与该设置第二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二者为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 光线折射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设置第 一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与该设置第二抗牛顿环面的透明层,二者由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机 械性质的可透光材料制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可透光 材料为氧化铟锡(IT0)、玻璃、聚碳酸酯(PC)、聚酯(PET)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 任意一种。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牛 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以不密合于相邻透明层的相迎表面而设置。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牛 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分别设置在同一透明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抗牛 顿环面与第二抗牛顿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约在O. liim至35ii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明叠层板的抗牛顿环与抗亮点结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会形成多数不规则分布的聚光亮点等问题而发明。该透明叠层板由复数透明层叠合组成,在透明叠层板中至少包含第一抗牛顿环面及第二抗牛顿环面,其中,所述的各抗牛顿环面基本上呈相互平行,且各抗牛顿环面的表面不与相邻的透明层相互贴合。本实用新型利用在透明叠层板中设置复数抗牛顿环面,以达避免产生牛顿环干涉条纹以及降低聚光亮点的干扰现象。
文档编号G02B6/00GK201440175SQ200920158200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林德铮 申请人:洋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