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74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滑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滑环。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非常短暂,但是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光纤通信解决了电通信 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展了通信的宽带,光纤滑环是一种通过旋转关节来传输光信号的 一种方式,特别适用于连续旋转或断续旋转,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送大容 量的数据、信号的场所,但是现有的光纤滑环在光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传输效率特别低。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滑环,以提高光纤滑环传输光信号的传输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滑环,包括定子、转子、轴承、套筒和光纤连续部件,其中所述轴承安 装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之间,以实现所述定子和转子的相对旋转,所述定子和转子内安 装有光纤连续部件,用于连接所述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以实现光纤通路;所述光纤连续部 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的端面 采用口 0. 0001的高对准精度接触。上述的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光纤滑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定子和转子内的光纤连续部 件采用相互耦合对接,且相互对接的一端的端面采用口 0. 0001的高对准精度,由于对接的 端面采用高质量的对接,在光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光信号损失少,提高了光线滑环的光信号 的传输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滑环立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简写或缩写总结如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滑环,如附图1、2所示,包括定子1、转子2、轴 承3、套筒4和光纤连续部件5,其中所述轴承3安装在所述定子1和所述转子2之间,以实 现所述定子1和转子2的相对旋转,所述定子1和转子2内安装有光纤连续部件5,用于连 接所述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以实现光纤通路,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可以为双包层光纤、三 角光纤和椭圆光纤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光纤连续部件5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套 筒4内,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的端面采用□ 0. 0001的高对准精度接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滑环采用直接耦合的物理近接触方式,把定子中的 光纤端面和转子中的光纤端面中的光纤端面直接对接,采用口 0.0001的高对准精度,减少 了光信号在传输中的损失,提高了光纤中光信号的传输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滑环采用标准接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 合的接口方式,如ST型接口,无论使用什么形式的接口,只要能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 问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光纤滑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转子、轴承、套筒和光纤连续部件,其中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之间,以实现所述定子和转子的相对旋转,所述定子和转子内安装有光纤连续部件,用于连接所述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以实现光通路;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的端面采用□0.0001的高对准精度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为双包层光 纤、三角光纤和椭圆光纤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滑环,包括定子、转子、轴承、套筒和光纤连续部件,其中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之间,以实现所述定子和转子的相对旋转,所述定子和转子内安装有光纤连续部件,用于连接所述光纤滑环两侧的光纤,以实现光通路;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光纤连续部件相互耦合对接的一端的端面采用□0.0001的高对准精度接触,解决了现有的光纤滑环传输光信号效率低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B6/38GK201654272SQ2009201791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蔡益军 申请人:蔡益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