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38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且尤其涉及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常作为显示装置,这是基于其使用少许电力即可显示高质量影像的能力。液晶显示装置可被广义地分类为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 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而言,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背光光源,藉由控制背光光源 所产生的透射光来显示画面。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反射层以反射由外部入射的光线, 运用由反射层所反射的光线作为显示光源以显示画面。由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背光光源,因此,在减少电力消耗、液晶显示装置 厚度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重量方面较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更多的优势。然而,反射式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缺点,即,当其处于黑暗的状态时,其对比度与透视度将恶化,导致反射 式液晶显示装置需要在其周围设置光源以作为显示光源。为克服上述缺点,兼具穿透式液晶显示装置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优点的半穿 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已投入实际应用。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在每一像素中均 具有穿透区与反射区,穿透区由背光光源透射出光线并以背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反射区 具有反射层来反射由外部入射的光线以作为显示光源。藉由使用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 装置,当其处于明亮状态时,可关闭背光光源而使用反射区来显示画面,因此得以减少电力 消耗。此外,当周围环境变暗时,可藉由开启背光光源而使用穿透区来显示画面。因此,即 使处于黑暗状态,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也可显示画面。一般而言,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会设计成具有多重晶格间隙,以确保穿 透穿透区的光的路径长度与反射区所反射回来的光的路径长度相同。若要制造前述的半穿 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需要更多的光掩模与更多的工艺。此外,一般的半穿透半反 射式横向电场效应显示技术(IPS)的液晶显示器也设计成具有一个或多个相位延迟薄膜。 如此,一方面会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液晶显示器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以克服现有 技术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尺寸大,制作成本高的缺陷。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前述半穿 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中每一像素包含第一结构。前述第一结构包含第 一基板、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第一偏光膜、有机层、金属层、绝缘层以及多个电极。第一基 板包含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 一表面上。第一偏光膜形成于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有机层包含凸块区与由凸块区向外 延伸所形成的平面区,且有机层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上。金属层形成于有机层的凸 块区上,以界定反射区与穿透区,其中穿透区与反射区相邻。绝缘层形成于金属层与有机层的平面区上。多个电极形成于绝缘层上,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穿透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反射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
距,其中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间距为第一间距的倍,金属
层不透光,且有机层的凸块区相对于平面区延伸突出。此外,每一像素也包含第二结构,前述第二结构包含第二基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 膜、第二偏光膜与彩色滤光片。第二基板包含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 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二偏光膜形成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 上。彩色滤光片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前述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彼此相对配置以 界定出晶格间隙。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以及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之一 者,其中第二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与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此外,第一偏光膜与 第二偏光膜都包含线性偏光膜,线性偏光膜包含偏光轴,其中第一偏光膜与第二偏光膜配 置以使第一偏光膜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二偏光膜的偏光轴。再者,每一像素更包含液晶层,前述液晶层配置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间的晶格 间隙。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液晶层包含蓝相状态的液晶。前述穿透区用以使光线依顺序传递,其传递顺序如下首先,光线穿透第一结构, 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穿透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穿透路径。前述反射区用以使光线 由第二结构进入,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藉由金属层将光线反射,使光线往回穿透液晶层至 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反射路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射光路径的长度实质上与 穿透光路径的长度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前述半 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中每一像素包含第一结构、第二结构与液晶层。 (a)前述第一结构包含第一基板、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第一偏光膜、有机层、金属层。第一 基板包含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第一基板的 第一表面上。第一偏光膜形成于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有机层包含凸块区与由凸块区向 外延伸所形成的平面区,且有机层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上。金属层形成于有机层的 凸块区上,以界定反射区与穿透区,其中穿透区与反射区相邻。(b)前述第二结构包含第二 基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第二偏光膜、彩色滤光片以及多个电极。第二基板包含第一表 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 二偏光膜形成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上。彩色滤光片形成于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多个 电极形成于彩色滤光片上,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穿透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一 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反射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距,其中第二间 距大于第一间距。前述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彼此相对配置以界定出晶格间隙。(C)前述液 晶层置放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间的晶格间隙。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间距为第一间 距的倍,液晶层包含蓝相状态的液晶,有机层的凸块区相对于平面区延伸突出,且金属 层不透光。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以及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之一 者,其中第二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与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此外,第一偏光膜与第二偏光膜都包含线性偏光膜,线性偏光膜包含偏光轴,其中第一偏光膜与第二偏光膜配 置以使第一偏光膜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二偏光膜的偏光轴。前述穿透区用以使光线依顺序传递,其传递顺序如下首先,光线穿透第一结构, 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穿透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穿透路径。前述反射区用以使光线 由第二结构进入,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藉由金属层将光线反射,使光线往回穿透液晶层至 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反射路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射光路径的长度实质上与 穿透光路径发长度相同。根据本发明发再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 器。前述半 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中每一像素包含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液晶层以 及多个电极。第一结构用以界定反射区与穿透区,其中穿透区与反射区相邻。第二结构与第 一结构分隔以界定晶格间隙,晶格间隙位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之间。液晶层置放于第一 结构与第二结构间的晶格间隙。前述多个电极形成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的其中一者上, 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穿透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电极 配置于反射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距,其中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且第二间
距为第一间距的^倍为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液晶层包含蓝相状态之液晶。前述穿透区用以使光线依顺序传递,其传递顺序如下首先,光线穿透第一结构, 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穿透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穿透路径。前述反射区用以使光线 由第二结构进入,接着穿透液晶层,然后藉由金属层将光线反射,使光线往回穿透液晶层至 第二结构,因而定义出光线的反射路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反射光路径的长度实质上与 穿透光路径的长度相同。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结构包含第一基板、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第一偏 光膜、有机层与金属层。第一基板包含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四分之 一波长膜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偏光膜形成于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有机 层包含凸块区与由凸块区向外延伸所形成的平面区,且有机层形成于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 上。金属层形成于有机层的凸块区上,以界定反射区与穿透区,其中穿透区与反射区相邻。 此外,有机层的凸块区相对于平面区延伸突出,而金属层不透光。再者,前述第二结构包含第二基板、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第二偏光膜与彩色滤光 片。第二基板包含第一表面与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第 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二偏光膜形成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上。彩色滤光片形成于第二 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以及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之一 者,其中第二偏光膜为左旋圆偏光片与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此外,第一偏光膜与 第二偏光膜都包含线性偏光膜,线性偏光膜包含偏光轴,其中第一偏光膜与第二偏光膜配 置以使第一偏光膜的偏光轴垂直于第二偏光膜的偏光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更包含绝缘层,前述绝缘层形成于金属层与有机 层的平面区上。此外,多个电极形成于绝缘层上。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电极形成于彩色滤光片上。 本发明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更多的光掩模与
更多的工艺的缺陷。并且其制造成本低,液晶显示器尺寸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剖 面图;图2a及图2b分别绘示液晶处于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的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 种光线穿透如图1所示的像素穿透区的光路径示意图;图3a及图3b分别绘示液晶处于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下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 种光线由如图1所示的像素反射区所反射的光路径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剖面图;图5a至图5e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之像素 结构的反射凸块工艺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像素130:晶格间隙110:第一结构131 反射区111 第一偏光膜132 穿透区112: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 140:液晶层113:有机层151 光线113a:凸块区152 光线113b:平面区400 像素114:金属层410:第一结构115:绝缘层411:第一偏光膜116:电极412 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7:电极413 有机层119:第一基板413a:凸块区119a:第一表面413b 平面区119b:第二表面414:金属层120 第二结构415 绝缘层121 第二偏光膜416:电极122 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417:电极123 彩色滤光片419 第一基板129 第二基板419a 第一表面129a 第一表面419b 第二表面129b 第二表面420 第二结构421 第二偏光膜432 穿透区422 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440 液晶层423 彩色滤光片513 有机层429 第二基板513a 有机凸块
429a 第一表面513c 有机结构429b 第二表面514 反射层/反射表面430:晶格间隙519:玻璃基板431 反射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说明中所揭露之实施例请一并参照所附的图1至图5。根据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关于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前述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利用(1)蓝相(blue phase)状态之液晶的特性,其中当不提供电场时,蓝相状态之液晶具 等向性,当提供电场时,蓝相状态之液晶具非等向性;(2)双折射率差(Δη)与电场(E)之 关系式,其中关系式如下所示Δη = λ*Κ*Ε2(科尔效应,Kerr effect);(3)圆偏光膜(polarization film,PF);以及(4)电极的设计,例如在反射区上的 电极间距(如d2)大于在穿透区上的电极间距(如dl),其中d2为dl的·^倍为佳。图1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绘示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100。在本发 明一实施例中,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100。像素100包含第一结构110、 第二结构120与液晶层140。第一结构110与第二结构120彼此相对置放以界定出晶格间 隙(cell gap) 130,且液晶层140置放于第一结构110与第二结构120间的晶格间隙130。 除此之外,液晶层140可由蓝相状态的液晶所形成。第一结构110界定出像素100的反射 区131与穿透区132,其中穿透区132与反射区131相邻。穿透区132用以使光线依顺序 传递,其传递顺序如下首先,光线穿透第一结构110,接着穿透液晶层140,然后穿透第二 结构120,因而定义出光线的穿透路径。反射区131用以使光线由第二结构120进入,接着 穿透液晶层140,然后藉由金属层114将光线反射,使光线往回穿透液晶层140至第二结构 120,因而定义出光线的反射路径。具体而言,第一结构110包含第一基板119、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第一偏光膜 111、有机层113、金属层114、绝缘层115以及多个电极116与117。第一基板119包含第一 表面119a与相对于第一表面119a的第二表面119b。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形成于第一 基板119的第一表面119a上。第一偏光膜111形成于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上。有机 层113包含凸块区113a与由凸块区113a向外延伸所形成的平面区113b,且有机层113形 成于第一基板119的第二表面119b上。金属层114形成于有机层113的凸块区113a上, 以界定反射区131与穿透区132,其中穿透区132与反射区131相邻。绝缘层115形成于金 属层114与有机层113的平面区113b上。有机层113的凸块区113a相应于平面区113b 而延伸,金属层114不透光,且金属层114是由铝或其它金属所形成。此外,多个电极116与117形成于绝缘层115上,其中至少两个电极116置放于穿 透区132中,且至少两个电极117置放于反射区131中。电极116与117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0)所形成为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反射区131中介于至少两个电极117之 间的第二间距d2,大于透射区132中介于至少两个电极116之间的第一间距dl。第一间距 dl与第二间距d2决定提供给电极的电场强度,因此,液晶层140的液晶的双折射率差Δη 决定了藉由反射区131所反射回来的反射光路径的长度,且决定了穿透穿透区132的穿透光路径的长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2为第一间距dl的力倍。因此,藉由反
射区131所反射回来的反射光路径的长度与穿透穿透区132的穿透光路径的长度相同。根 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半穿透半反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100设计中,不需相位延迟薄膜与 多重晶格间隙。此外,第二结构120包含第二基板129、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第二偏光膜121 与彩色滤光片123。第二基板129包含第一表面129a与相对于第一表面129a的第二表面 129b。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形成于第二基板129的第 二表面129b上。第二偏光膜121 形成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上。彩色滤光片123形成于第二基板129的第一表面129a上。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111为左旋圆偏光片以及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 之一者,其中第二偏光膜121为左旋圆偏光片与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此外,第一 偏光膜111与第二偏光膜121都包含线性偏光膜,其中第一偏光膜111与第二偏光膜121 为垂直配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9与第二基板129是由玻璃所形成,而第一偏 光膜111与第二偏光膜121、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有机层 113、绝缘层115与彩色滤光片123是由透光(如光线或光波)材料所形成。图2与图3各自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线穿透如图1所示的像素100 的穿透区132的光路径与光线由如图1所示的像素100的反射区131所反射的光路径。在 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111的偏光(透射)轴Illa为水平方向,而第二偏光膜121的偏 光轴121a为垂直方向。此外,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的偏光轴112a与第一偏光膜111 的偏光轴Illa约成45度角,而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的偏光轴122a与第一偏光膜111 的偏光轴Illa约成135度角。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线穿透像素100的穿透区132的光路径, 其中,液晶处于关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无电场提供给液晶,因此,液晶为等向性,也即处于 关闭状态。当光线151通过第一偏光膜111时,光线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接 着,线性偏振光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112而成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前述左旋(或 右旋)圆偏光通过液晶140后,仍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然后,前述左旋(或右旋)圆 偏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1后,光线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接着,沿着水 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行进至第二偏光膜121且被第二偏光膜121所阻挡。因此,并无光线 通过第二偏光膜121。图2b部分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线穿透像素100的穿透区132的光 路径,其中,液晶处于开启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电场给液晶,因此,液晶为非等向性, 也即处于开启状态。在此,液晶胞中具有二分之一相位延迟。当光线151通过第一偏光膜 111时,光线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接着,线性偏振光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 112而成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前述左旋(或右旋)圆偏光通过液晶140后,成为右旋 (或左旋)圆偏光。然后,前述右旋(或左旋)圆偏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1后,光 线成为沿着垂直方向的线性偏振光。接着,沿着垂直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行进至第二偏光膜 121且可通过第二偏光膜121。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线由像素100的反射区131所反射的光路径,其中,液晶处于关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无电场提供给液晶,因此,液晶为等向性,也 即处于关闭状态。当光线152通过第二偏光膜121时,光线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 光。接着,线性偏振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而成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前述左 旋(或右旋)圆偏光通过液晶140后,仍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然后,前述左旋(或右 旋)圆偏光行进至金属层114时,由金属层114将左旋(或右旋)圆偏光反射并使其成为 右旋(或左旋)圆偏光。右旋(或左旋)圆偏光通过液晶140后,仍为右旋(或左旋)圆 偏光。接着,右旋(或左旋)圆偏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成为沿着垂直方向的线 性偏振光。然后,沿着垂直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行进至第二偏光膜121且被第二偏光膜121 所阻挡,因此,并无光线通过第二偏光膜121。
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线由像素100的反射区131所反射的光 路径,其中,液晶处于开启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电场给液晶,因此,液晶为非等向性, 也即处于开启状态。当光线152通过第二偏光膜121时,光线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 振光。接着,线性偏振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122而成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前述 左旋(或右旋)圆偏光通过液晶140后,成为线性偏振光。然后,线性偏振光行进至金属层 114时,由金属层114将线性偏振光反射,且仍为线性偏振光。接着,线性偏振光通过液晶 140后,成为左旋(或右旋)圆偏光,然后,左旋(或右旋)圆偏光通过第二四分之一波长 膜122,成为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此沿着水平方向的线性偏振光行进至第二偏光膜 121且通过第二偏光膜12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液晶处于开启状态时,藉由反射区131所反射回来的反 射光路径的长度与穿透穿透区132的穿透光路径的长度相同。因此,在像素100中的反射 区131与穿透区132的V-T(电压-穿透率)曲线相同。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之像素400结 构剖面图。像素400包含第一结构410、第二结构420以及液晶层440。第二结构420与第 一结构410分隔以界定晶格间隙430,晶格间隙430是位于第一结构410与第二结构420之 间。液晶层440置放于第一结构410与第二结构420间的晶格间隙430,其中液晶层440由 蓝相状态的液晶所形成为佳。第一结构410用以界定反射区431与穿透区432,其中穿透 区432与反射区431相邻。穿透区432用以使光线依顺序传递,其传递顺序如下首先,光 线穿透第一结构410,接着穿透液晶层440,然后穿透第二结构420,因而定义出光线的穿透 路径。反射区431用以使光线由第二结构420进入,接着穿透液晶层440,然后藉由金属层 414将光线反射,使光线往回穿透液晶层440至第二结构420,因而定义出光线的反射路径。如图4所示,第一结构410包含第一基板419、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412、第一偏光 膜411、有机层413、金属层414。第一基板419包含第一表面419a与相对于第一表面419a 的第二表面419b。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412形成于第一基板410的第一表面419a上。第 一偏光膜411形成于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412上。有机层413包含凸块区413a与由凸块 区413a向外延伸所形成的平面区413b,且有机层413形成于第一基板419的第二表面上 419b。金属层414形成于有机层413的凸块区413a上,以界定反射区431与穿透区432,其 中穿透区432与反射区431相邻。此外,有机层413的凸块区413a相应于平面区413b而 延伸,金属层414不透光,且金属层414是由铝或其它金属所形成。此外,第二结构420包含第二基板429、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422、第二偏光膜421与彩色滤光片423。第二基板429包含第一表面429a与相对于第一表面429a的第二表面 429b。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422形成于第二基板429的第二表面429b上。第二偏光膜421 形成于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422上。彩色滤光片423形成于第二基板429的第一表面429a 上。多个电极416与417形成于彩色滤光片423上,其中至少两个电极416置放于穿透区 432中,且至少两个电极417置放于反射区431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反射区431中介于 至少两个电极417之间的第二间距d2大于透射区432中介于至少两个电极416之间的第 一间距dl,也即d2大于dl,其中d2为dl的化倍为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膜411为左旋圆偏光片以及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 的一者,其中第二偏光膜421为左旋圆偏光片与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此外,第一 偏光膜411与第二偏光膜421都包含线性偏光膜,其中第一偏光膜411与第二偏光膜421 为垂直配置。
在像素100与像素400的工艺中,有机层的凸块形成于TFT数组工艺(例如形成 栅极电极(GE)、形成非晶硅层(AS)、形成源极电极(SD)以及形成钝化层(BP))之后。氧化 铟锡电极形成于凸块工艺之后(在铝金属层形成之前或之后,铝也可作为电极)。图5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像素结构的反射凸块的工艺示意图。前述反射 凸块的工艺如下所述首先,如图5a所示,将有机层513涂布于玻璃基板519上。接着,如 图5b与图5c所示,曝光与显影的工艺按顺序地于有机层513上执行,以制造具有不同高度 的有机结构513c。如图5d所示,有机结构513c经由烘烤、回焊与平坦化,以形成有机凸块 513a,有机凸块513a具有约10°的积层。然后,如图5e所示,反射金属(例如铝)溅镀 于凸块513a上,以于其上形成反射层/反射表面514。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像素包含一第一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一第一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一有机层,包含一凸块区以及一平面区,其中该平面区由该凸块区向外延伸所形成,其中该有机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一金属层,形成于该有机层的该凸块区上,以界定一反射区以及一穿透区,其中该穿透区与该反射区相邻;一绝缘层,形成于该金属层与该有机层的该平面区上;以及多个电极,形成于该绝缘层上,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于该穿透区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于该反射区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大于该第一间距;一第二结构,包含一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一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一第二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上;以及一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其中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彼此相对配置以界定出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间的一晶格间隙;以及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间的该晶格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包含 蓝相状态的液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为该第一间距的倍。
4.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像素包含 一第一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 一第一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一有机层,包含一凸块区以及一平面区,其中该平面区由该凸块区向外延伸所形成,其 中该有机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以及一金属层,形成于该有机层的该凸块区上,以界定一反射区以及一穿透区,其中该穿透 区与该反射区相邻;一第二结构,包含一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一第二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上; 一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以及多个电极,形成于该彩色滤光片上,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于该穿透区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于该反射区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 界定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大于该第一间距;其中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彼此相对配置以界定出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间之 一晶格间隙;以及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间的该晶格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包含 蓝相状态的液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为该第一间距的化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层之该凸块区相对于该平 面区延伸突出。
8.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像素包含 一第一结构,用以界定一反射区与一穿透区,其中该穿透区与该反射区相邻;一第二结构,与该第一结构分隔以界定一晶格间隙,该晶格间隙位于该第一结构与该 第二结构之间;一液晶层,置放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间的该晶格间隙;以及 多个电极,形成于该第一结构与该第二结构的其中一者上,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 于该穿透区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该电极配置于该反射区 中且于两个该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大于该第一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液晶层包含 蓝相状态的液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距为该第一间距的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构包含一第一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 一第一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一四分之一波长膜上;一有机层,包含一凸块区以及一平面区,其中该平面区由该凸块区向外延伸所形成,其 中该有机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以及一金属层,形成于该有机层的该凸块区上,以界定一反射区以及一穿透区,其中该穿透 区与该反射区相邻;以及 其中该第二结构包含一第二基板,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上; 一第二偏光膜,形成于该第二四分之一波长膜上;以及 一彩色滤光片,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构更包含一绝缘层,形成于该金属层与该有机层的该平面区上,其中该些电极形成于该绝缘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电极形成于该彩色滤光片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层的该凸块区相对于该 平面区延伸突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不透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光膜为一左旋圆偏光 片以及一右旋圆偏光片两者中的一者,其中该第二偏光膜为该左旋圆偏光片与该右旋圆偏 光片两者中的另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偏光膜与该第二偏 光膜包含一线性偏光膜,该线性偏光膜包含一偏光轴,其中该第一偏光膜与该第二偏光膜配置 以使该第一偏光膜的该偏光轴垂直于该第二偏光膜的该偏光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包含多个像素,其中每一像素包含第一结构、第二结构、液晶层与多个电极。第一结构用以界定反射区与穿透区,其中穿透区与反射区相邻;第二结构与第一结构分隔以界定单晶格间隙;液晶层置放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间的晶格间隙;多个电极形成于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的其中一者上,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穿透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一间距,并致使至少两个电极配置于反射区中且于两个电极之间界定第二间距,其中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且第二间距为第一间距的倍为佳。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813842SQ2010101740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6日
发明者徐理智, 萧嘉强, 陈峙彣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