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38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及成像设 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地,成像设备包括送纸单元、显影单元、定影单元和排纸单元。送纸单元提供 打印纸张给显影单元,然后显影单元供给显影剂到纸张上形成图像。定影单元将供给到纸 张上的显影剂固定下来。排纸单元在接收到定影单元处理后的纸张并将其排出成像设备。处理盒是指将至少一个静电感光元件和一个被用作处理部件的显影部件整体制 成的盒子,作为成像设备的一部分,目的是使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部件上。一 个处理部件除了包括处理部件本身外,还包括充电部件、清洗部件等。现有技术中,处理盒的结构如图1所示。处理盒1包括粉仓、废粉仓和端盖16。其中,废粉仓部分包括清洁框架40和清洁刮刀20等;粉仓部分包括显影框架30、 感光鼓10、充电辊17、显影辊11和送粉辊12等;粉仓与废粉仓的两个端部均安装有所述端 盖16 ο清洁框架40的两个端部均有一个旋转栓42与一个定位槽54 ;显影框架30的两 个端部具有与旋转栓42配合的导槽32,及与定位槽54相配合的定位凸起52。端盖16上 具有与旋转栓42相配合的导槽32。处理盒1在成像设备中的工作原理每一个工作周期,感光鼓10先被充电辊17充 电,后被曝光单元(图中未示出)光照曝光,再由显影辊11供给碳粉,最终感光鼓10上的 碳粉图像被转印辊(图中未示出)转印到纸上。在转印之后,感光鼓10上的残粉被清洁刮 刀20清洁进入清洁构架40内,以便于感光鼓10进入下一工作周期。在组装处理盒1的粉仓时,在感光鼓10、显影辊11等辊类元件安装到显影框架30 完成后,安装两端盖16到显影框架30的两端部。安装端盖16时,两端盖16先通过定位柱 50定位,再通过螺钉13紧固。在安装的废粉仓时,首先将清洁框架40上的旋转栓42插入到端盖16上的导槽32 里,然后清洁框架40以旋转栓42为轴旋转。随着清洁框架40的旋转,清洁刮刀20移向感 光鼓10,显影框架30上的定位凸起52与清洁框架40上的定位槽54相配合,然后再拧上螺 钉13 (图中左边那颗)。上述处理盒1存在的缺陷在于一是结构复杂。清洁框架40上需要旋转栓42、定 位槽54,显影框架30上需要与之相配合的导槽32和定位凸起52。二是组装繁琐。必须先 将清洁框架40上的旋转栓42扣入到显影框架30上的导槽32里面,然后旋转清洁框架40, 使其上的定位槽54与显影框架30上的定位凸起52相接触,最后再拧上螺钉13,浪费了很 多工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以简化处理盒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包括粉仓、废粉仓及安装于所述粉仓、 废粉仓的端部的端盖,所述粉仓包括显影辊和送粉辊,所述废粉仓包括感光鼓,其中,所述 废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凸起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 凸起;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 二凸起、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配合的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配合的第四定位孔、与所 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端部为显影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为送粉 辊轴的端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通过凸起和定位孔紧密配合,简化了处理盒结构,解决 了现有成像设备处理盒组装浪费很多工时,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感光鼓轴孔同轴。所述第三凸起为带有螺纹孔的凸起。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凸起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所述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端部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以进一步增强端 盖的定位精度与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取下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端盖102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清洁框架10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2-图5为例进行说明。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提供的处理盒取下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处理盒100包括粉仓104、废粉仓101和端盖102。其中,所述粉仓104包括显影框架110、感光鼓109、显影辊和送粉辊等。在感光鼓 109、显影辊和送粉辊等安装在显影框架110上。废粉仓101包括清洁框架108,清洁框架108上安装有感光鼓109和清洁刮刀等, 这些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清洁框架108的端部具有与其一体生成的第一凸起105和一体生成的第一定位 孔106。所述第一定位孔106位于感光鼓109端部的纵向轴孔相对应的位置。粉仓104的两端为对称结构,即显影框架110的两个端部具有对称的结构,在此仅描述一侧。在显影框架110的端部上伸出有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6及带有螺纹孔的第 三凸起112。其中,第一端部111为显影辊轴的端部,第二端部116为送粉辊轴的端部。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端盖102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的清洁框架108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100两侧各有一结构对称的端盖102,在此仅描述其中一个端盖102。如图4所示,在端盖102上有第二定位孔103、第三定位孔113、第四定位孔114、第 五定位孔115和第二凸起107。其中,第二定位孔103用于与清洁框架108上的第一凸起105紧密配合;第二凸起 107用于与清洁框架108的第一定位孔106紧密配合。由于第一定位孔106与感光鼓同轴, 当第二凸起107安装进入第一定位孔106后,第二凸起107还起到支撑感光鼓109端部的 作用。通过清洁框架108上的第一凸起105和第一定位孔106分别与端盖上的第二定位 孔103和第二凸起107紧密配合,来实现废粉仓101与端盖102之间的定位。同时,第二凸 起107还对感光鼓109的两端起定位支承的作用。第二凸起107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其它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为了进一步增强端盖102的定位精度与支撑强度,在端盖102的内侧第三定位孔 113、第四定位孔114与第五定位孔115的圆周处与端盖一体生成有第一凸台113a、第二凸 台114a、第三凸台115a。下面参照图3 图5来具体描述粉仓104、废粉仓101与端盖102的连接关系。粉仓104的两个端部与端盖102的配合结构相同,在此仅描述其中一个端部与端 盖102的配合结构。第一端部111、第二端部116分别与端盖102上的第五定位孔115、第四 定位孔114紧密配合,以实现端盖102与显影框架110之间的相互定位,更起到了端盖102 保护粉仓104的两个端部的作用。带有螺纹孔的第三凸起112与端盖102上的第三定位孔 113相配合,通过螺钉将端盖102与显影框架110进一步固定。组装处理盒100时,先将一端盖102上的第二凸起107、第二定位孔103,第三定位 孔113、第五定位孔115同时配合安装到清洁框架108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06、第一凸起 105、带有螺纹孔的第三凸起112、第一端部111 ;然后再将另一端盖102按照相同的方法进 行安装。这样,端盖102上的第四定位孔114就会与显影框架110上的第二端部116配合 在对应的位置,此时,在两个端盖102上的第三定位孔113位置打上螺钉即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中,每个端盖102上只需要一螺钉,并且两的端部的螺 钉可以同时进行装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装配工时,提高了装配效率,并大大地降低工人的 劳动强度。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可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处理盒。这样,包含上述 处理盒的成像设备,其装配工时也会缩减,从而也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包括粉仓、废粉仓及安装于所述粉仓、废粉仓的端部的端盖,所述粉仓包括显影辊和送粉辊,所述废粉仓包括感光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凸起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凸起;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配合的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配合的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端部为显影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为送粉辊轴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感光鼓 轴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为带有螺纹 孔的凸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 三凸起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定位孔 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定位孔 与所述第一端部相接触的一侧圆周处具有凸台。
7.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处理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的处理盒及成像设备,处理盒包括粉仓、废粉仓及安装于所述粉仓、废粉仓的端部的端盖,所述粉仓包括显影辊和送粉辊,所述废粉仓包括感光鼓,其中,所述废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凸起及第一定位孔;所述粉仓的端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凸起;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端部相配合的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二端部相配合的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端部为显影辊轴的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为送粉辊轴的端部。
文档编号G03G21/18GK201673369SQ20102013349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吴连俊, 曾阳云 申请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