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38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光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反光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设备中的反光罩形状的改进,属于投影仪设备领域。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设备已经在办公、家庭等多个场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投影仪一般包括有显示元件的光学系统以及用于向光学系统发射光的光源。投影仪 的光学系统是投影仪的主要部分,其一般包括有设置在其内的光源、聚光镜、勻光棒、透镜、 反光镜等。公开号为CN1834531A的中国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具有反光罩3的放电灯1,其中 发光管2装在碗形反光罩3的内部,涂覆在反光罩3内表面的反光罩膜将发光管2的光线 反射到前方。在该专利申请中,发光管2包括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二端指向反光罩的 颈部,并且第二端的后部设置为消光的,以避免引起设置在灯后部的投影仪的元件部分受 热劣化。现有技术中,反光罩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设置成碗状开口结构,如参见上述专利申 请的附图1,反光罩的碗口截面的形状基本上是大致圆形结构。通过该圆形结构,光线经由 反光罩反射后在勻光棒的接收口处形成一个大致圆形的光斑用于光路中。在现行的勻光棒设计中,勻光棒的接收口可以设计成圆形、方形。在很多场合下, 需要采用接收口为具有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矩形截面的勻光棒。在这种情况下,从灯芯发出 的光线经由发光罩反射后形成大致圆形的光斑进入到该矩形入口中进行均勻混合。在对反 光罩和勻光棒进行调整设置时,在矩形的长度方向上,矩形的长度可以设置为比大致圆形 的光斑的直径大,从而使得在该方向上的光斑基本上能够进入到勻光棒的接收口中,然而, 在矩形的宽度方向上,由于矩形的宽度相比于长度较小,很容易造成该方向上的光斑的部 分区域溢出在开口之外成为杂散光。这种情况的发生显然造成了光路中光线的损失,并且 溢出在开口之外的杂散光也会影响到正常光路的成像清晰度。一种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将勻光棒的截面矩形的长度和宽度设置得相对比较大, 使得近似圆形的光斑无论如何都落入在该矩形截面内。然而,这种方式不确当地增加了勻 光棒的尺寸,这显然会降低投影仪的紧凑型并可能压缩了其他元件的安装空间而提高了产 品成本。由此可见,对于使用了上述类型勻光棒的投影仪而言,能够提供一种改进结构以 使得反光罩反光后的光斑尽可能地落入勻光棒的矩形入口内,诚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亟 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反光罩,该 反光罩能够将光线反射形成与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结构相适应的光斑,从而尽可能地降低 杂散光并提高投影成像清晰度。[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内侧设有灯芯并且所述反光罩的一侧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为碗状开口结构,所述反光罩的内侧涂覆有反光膜,在远离于所述反光罩的开口端 处设置有具有矩形接收口的勻光棒,所述勻光棒设置为与所述反光罩处于同一中心轴线 上,其中,所述开口端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所述勻光棒的矩形接收 口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与所述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宽度方向相 一致,光线经过所述反光罩反射后在所述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处形成形状与矩形接收口相 匹配的光斑。容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改变反光罩的形状使得经由反 光罩反射的光线在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处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光斑,从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 效率并提高了投影成像的清晰度。

现结合下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或者优选的描述,其中,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反光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本领 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结构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附图 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如前所述,投影装置的光学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具体结构以及光线在投影装置中的 反射传导等,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因此在本文中不在赘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罩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投影仪 的光源优选为UHP灯芯1,其可接入直流或者交流电流,通过电极在灯芯腔室中发出的弧光 提供光线。该UHP灯芯1固定设置在反光罩2内,并优选沿着反光罩2的中心轴线设置。反 光罩2为一侧开口的碗状结构,其内侧涂覆有反光膜,用于将射入到反光罩2内侧的光线发 射出去并成为光斑进入光路系统中同时用于吸收并衰减光路系统中不需要的红外光线和 紫外光线。所述反光膜可以为例如耐高温的多氧化物介质膜。在远离于所述反光罩2的开 口端处设置有具有矩形接收口的勻光棒(未图示),用于将接受的光线进行均勻化。其中, 所述勻光棒优选设置为与所述反光罩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罩2的碗状开口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 其中,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该椭圆形的短 轴方向与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宽度方向相一致。通过这种结构设置,使得经由反光罩2 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状基本上与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形状相适应,从而减小了光 斑的光线损耗并且不需要改变勻光棒截面的尺寸。具体而言,在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上,灯芯 1发出光线后射入到反光罩2上,经由反光罩2反光后在勻光棒的接收口处形成的光斑的长 度与勻光棒的接收口截面矩形的长度基本相同。在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上,灯芯1发出光线 后反射到反光罩2上,经由反光罩2反光后在勻光棒的接收口处形成的光斑的宽度与勻光棒的接收口截面矩形的宽度基本相同。容易理解,通过上述反光罩的形状设置,使得经由反光罩2反射形成的光斑的形 状不再是固定的大致圆形结构,而是与勻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从而降低 了光线的损耗并且避免了杂散光的形成。 上述描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容易理解,在上述描述的 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显然,这种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而言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显而易见的修改或者更改均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内侧设有灯芯并且所述反光罩的一侧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为碗状开口结构,所述反光罩的内侧涂覆有反光膜,在远离于所述反光罩的开口端处设置有具有矩形接收口的匀光棒,所述匀光棒设置为与所述反光罩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其中,所述开口端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所述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该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与所述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光线经过所述反光罩反射后在所述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处形成形状与矩形接收口相匹配的光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罩,属于投影仪设备领域,反光罩的内侧设有灯芯并且反光罩的一侧为开口端,开口端为碗状开口结构,反光罩的内侧涂覆有反光膜,在远离于反光罩的开口端处设置有具有矩形接收口的匀光棒,其设置为与所述反光罩处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其中,开口端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且椭圆形的短轴方向与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的宽度方向相一致,光线经过反光罩反射后在匀光棒的矩形接收口处形成形状与矩形接收口相匹配的光斑。
文档编号G03B21/20GK201589197SQ2010201335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丁铁英, 施德杭 申请人:飞利浦电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