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15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止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块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 块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容 量要求越来越高,显示容量的增加势必导致显示面板走线设计难度的加大,尤其是字符型 液晶显示器,其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很多时候难以避免的会在视区内出现交叉点。并且因 为成本问题,该交叉点一般比较大,在普通正显产品上表现为“黑点”,表现不会很明显,但 是在高对比度的负显产品上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白点”,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视觉效 果。如何减少交叉点或降低交叉点的影响成为设计人员研究的新课题。目前已有采用外丝 印的方式将交叉点遮盖,具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中,上玻璃基板1和下玻璃基板2内侧 分别设有公共电极11 (COM电极)和扫描电极21 (SEG电极),上、下玻璃基板外部分别设有 上偏光板3和下偏光板4,上、下玻璃基板通过导通点5来传输控制信号,上、下玻璃基板通 过密封件6形成密封空间,在密封空间内灌装有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层7,外丝印8用于避免 交叉点处的液晶分子透光并投射在屏幕上形成白点。但是此方案的缺点是因为交叉点的 尺寸很小,一般在0. 05mmX0. 05mm以下,而且很多交叉点在显示图形之间,位置不易确定, 这样通过外丝印来遮盖交叉点就要解决对位问题和丝印精度问题,难度很大,另外因为外 丝印在盒外,与显示交叉点存在空间差,遮盖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会有分层的效果。因此针 对交叉点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块,旨在解决 现有液晶显示器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的交叉点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 模块,包括由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构成的密封腔,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外 部分别设有上偏光板和下偏光板,所述密封腔内设有液晶层,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 板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形成若干个交叉点, 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入射面或透射面与交叉点对应的位置设有遮盖层;所述遮盖层 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交叉点的尺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盖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或扫描电极的内表面与所述交叉点对应的位置。所述遮盖层设置于所述交叉点处的点电极的内表面。所述遮盖层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接触。在所述液晶层中,还设有若干个高度一致的用于支撑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 支撑体。[0010]所述支撑体的形状为柱状或球状。所述支撑体的横向尺寸为10-30 μ m。所述支撑体等间隔分布。相邻支撑体的间隔为0.5 2mm。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液 晶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在液晶层内对应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层,遮挡 了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了液晶显示器的显 示效果。

图1是现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液晶层内对应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 层,用于遮挡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液晶显示 器的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 模块,包括由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构成的密封腔,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外部分 别设有上偏光板和下偏光板,密封腔内设有液晶层,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分 别设有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形成若干个交叉点,液晶层的入射面或 透射面与交叉点对应的位置设有遮盖层;遮盖层的尺寸等于或大于交叉点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 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液晶层内对应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 层,遮挡了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了液晶显示 器的显示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 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上玻璃基板1和下玻璃基板2,上、下玻璃基板外侧分别设有 上偏光板3和下偏光板4,上、下玻璃基板内侧分别设有公共电极11 (COM电极)和扫描电极 21 (SEG电极),下玻璃基板2通过连接于上、下玻璃基板之间的导通点5来接收控制信号,上、下玻璃基板通过密封件6形成一密封空间,在密封空间内灌装有液晶分子,形成液晶层 7。对于负显产品,当液晶层7两侧的COM电极11和SEG电极21通电时,液晶分子处于电 场中,并趋向排列一致,使得光线得以通过液晶分子并经过下玻璃基板2射出。为了有效避免交叉点处的液晶分子透光并投射在屏幕上形成白点,本实施例在液 晶层5的入射面或透射面对应COM电极和SEG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与交叉点等大或稍大 的遮盖层9,该遮盖层位于液晶盒内,并且完全覆盖了 COM电极11与SEG电极21的交叉点, 这样,即使COM电极11与SEG电极21通电,使液晶分子透光,透射光线也会被遮盖层遮挡, 而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如此便消除了由于COM电极和SEG电极交叉产生的白点对显 示效果的影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遮盖层可以设置在COM电极11或SEG电极21的内表 面;更具体的可以设置在交叉点处的点电极表面。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制造工艺与常规制作工艺的差别在于在液晶层 7内制作遮盖层9。具体工艺流程为ΙΤ0光刻-涂photospace-曝光-显影-固化-涂定 向层-固化-摩擦-丝印-喷洒中间粉-贴合热压-切割-灌晶-封口-清洗-测试-贴 片-检验-包装。其中,设置遮盖层9即是通过“涂photospace-曝光-显影-固化”步骤实现的。 该流程中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好,易于实现,使得该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交 叉点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液晶层内对应COM电极和SEG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 层,遮挡了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了液晶显示 器的显示效果。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 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盖层9的上、下表面可以与公共电极11和扫描电极21 接触,即完全填充了两电极交叉位置对应的空间。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带来更理想的遮光效 果,也使得遮盖层具有了支撑盒厚的作用。实施例三现有液晶显示模块中,上、下玻璃基板之间通常设有若干个间隔物,用于支撑两玻 璃板,该间隔物以合理的分布方式处于两玻璃板之间的液晶层中,以保持液晶盒的厚度均 勻。进一步结合附图2或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交叉点处设置遮盖层9时,可以同时 设置若干个高度一致的支撑体10,用于支撑液晶盒,以保证液晶盒的厚度均勻。可以理解, 上述实施例二中的遮盖层9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体10可以是等高度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支撑体10可以是柱形,也可以是球形或其 他形状,具体形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而定,以便于工艺制作为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体10的横截面的横向尺寸约为10 30μπι, 该横向尺寸的物理意义是如果支撑体为圆柱形或球形,则代表圆柱或球体的直径。若支撑 体为棱柱形,则代表棱柱横截面的最大径向长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支撑体10等间距设置的效果最佳,本实施例将支
5撑体间隔0. 5-2mm均勻布置,以保证盒厚的均勻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同样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工艺流程,在步骤 “涂photospace-曝光-显影-固化”中,可以同时完成在交叉点处设置遮光层,以及在上、 下玻璃偏光板之间设置支撑体的操作。该流程同样不会因增加了支撑体的制作而使其复杂 化。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模块在解决交叉点影响的同时,又使该模组的盒厚具有 更良好的均勻性,并控制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在液晶层的一面对应COM电极和SEG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层, 遮挡了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了液晶显示器 的显示效果。将遮盖层的高度设置为与支撑体的高度一致,可以更好的起到遮光的效果,并 且使其具有支撑盒厚的作用。在设置遮盖层的同时设置了若干个等高度的支撑体,用于支 撑液晶盒,使得液晶盒的厚度具有了更好的均勻性。并且,制作该液晶显示模块的工艺易于 实现,在消除交叉点影响的同时又控制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块,包括由上玻璃基板和下 玻璃基板构成的密封腔,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外部分别设有上偏光板和下偏光 板,所述密封腔内设有液晶层,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公共电极 和扫描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形成若干个交叉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入射 面或透射面与交叉点对应的位置设有遮盖层;所述遮盖层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交叉点的 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 或扫描电极的内表面与所述交叉点对应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设置于所述交叉点处 的点电极的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层的上表面和 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晶层中,还设有若干个高 度一致的用于支撑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支撑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形状为柱状或球状。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横向尺寸为 10-30 μ Hio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等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撑体的间隔为0.5 2mm。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 液晶显示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液晶显示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止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影响的液晶显示模块,包括由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构成的密封腔,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外部分别设有上偏光板和下偏光板,所述密封腔内设有液晶层,所述上玻璃基板和下玻璃基板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形成若干个交叉点,所述液晶层的入射面或透射面与交叉点对应的位置设有遮盖层;所述遮盖层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交叉点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在液晶层内对应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交叉点的位置设置遮盖层,遮挡了通过该处液晶分子的光线,使之不会在显示屏上形成白点,进而改善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1886238SQ20102061778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熊艳丽, 王海, 黄奖华 申请人: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