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光纤模块和模块外壳以及有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83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密度光纤模块和模块外壳以及有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案的技术涉及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提供在光纤设备中以支持光纤连接。
背景技术
光纤的好处包括极宽的带宽和低噪声操作。由于这些优点,光纤正越来越多用于各种应用中,所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宽带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使用光纤的光纤网络正加以开发,并用于通过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将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递送到广大用户。这些光纤网络通常包括连结光纤的分开的连接点,以在两个连接点之间提供“作用光纤”。就这点来说,光纤设备位于数据分布中心或中心站中以支持互连。光纤设备是根据应用的需要来定制的。为了将空间的使用最优化,光纤设备通常容纳在外壳中,所述外壳安装在设备机架上。此光纤设备的一个实例是光纤模块。光纤模块经设计以提供光缆间光纤连接和/或管理光纤光缆连接的极性。光纤模块通常安装到底盘或外壳,所述底盘或外壳随后安装在设备机架或机柜内。技术人员建立与设备机架中所安装的光纤模块的光纤连接。由于日益增长的带宽需要以及对在数据中心中提供较大数量的连接以增加盈利的可能性的需要,需要提供可以在既定空间中便于较大数量的光纤连接的光纤模块。

发明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高密度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以及相关设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包含主体,所述主体界定布置在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内部腔室。前开口在所述主体的前侧中沿着纵轴而布置。数个光纤部件通过前开口而布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前开口的宽度和/或高度可以根据分别与主体的前侧的宽度和/或高度的设计关系,来提供以在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内支持光纤部件或连接。按照这种方式,光纤部件可以装设在光纤模块的前侧的既定百分比或区域中以给一或多个既定光纤部件类型提供高密度的光纤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开口可以经提供以针对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前开口的既定宽度和/或高度,支持设计连接密度容量的光纤部件或连接。举例来说,光纤部件和连接可以通过光纤适配器和/或光纤连接器来提供。本文中所公开的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可以布置在光纤设备中,所述光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底盘和光纤设备抽屉。
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陈述另外的特征结构和优势,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部分明了所述特征结构和优势,或者通过实践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包括上文的权利要求书、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附图)将部分认识到所述特征结构和优势。应理解,上文的发明内容和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
呈现若干实施方式,且打算提供用于理解本公开案的本质和特性的概观或框架。附图包括在本文中以提供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部分。


各种实施方式,并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来解释所公开的概念的原理和操作。

图I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光纤设备机架的前视透视图,其中所装设的示例性I-U大小的底盘支持高密度光纤模块以提供既定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能力;图2是图I的底盘的后视透视放大图,其中光纤模块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中,所述 光纤设备托盘装设在光纤设备中;图3是一个光纤设备托盘的前视透视图,其中所装设的光纤模块经设置以装设在图I的底盘中;图4是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的放大图,其中未装设光纤模块;图5是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的放大图,其中装设了光纤模块;图6是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的前视透视图,其中未装设光纤模块;图7是支持光纤模块的光纤设备托盘的前视透视图,其中一个光纤设备托盘从图I的底盘延伸出;图8A和图8B是示例性托盘导槽的左视透视图,所述托盘导槽可以布置在图I的底盘中且可以经设置以收纳图6的光纤设备托盘,所述光纤设备托盘能够支持一或多个光纤模块;图9A和图9B分别是示例性托盘轨道的透视图和俯视图,所述托盘轨道布置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的每一侧上且经设置以通过图8A或图SB的托盘导槽收纳在图I的底盘中;图IOA和图IOB分别是示例性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和前视左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可以布置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中;图11是图IOA和图IOB中的光纤模块的透视分解图;图12是图11的光纤模块的透视俯视图,其中去除了盖子并显示光纤模块中所装设的光纤线束;图12A是另一光纤模块的透视俯视图,其中去除了盖子,从而显示导槽内所装设的光纤线束;图13是图11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图,其中未装设光纤部件;图14是另一替代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支持十二(12)纤MPO光纤部件且可以装设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中;图15是另一替代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支持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且可以装设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中;
图16是替代光纤模块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装设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中;图17是图16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图18是图16和图17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图;图19是另一替代光纤模块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装设在图3的光纤设备托盘中;图20是图19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图21是图19和图20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图;图22是另一替代光纤模块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装设在替代光纤设备托 盘中,所述光纤设备托盘可以装设在图I的底盘中; 图23是图22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右视透视图;图24是图22和图23的光纤模块的前视图;和图25是替代示例性4-U大小光纤底盘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底盘可以支持根据所公开的光纤设备托盘和光纤模块的光纤设备托盘和光纤模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例说明在附图中,在附图中,显示了一些(但并不是全部)特征结构。确实,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按照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文中所陈述的实施方式;实际上,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案将符合适用法律规定。只要有可能,相似元件符号将用来表示相似部件或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高密度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以及相关设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前开口的宽度和/或高度,可以根据分别与光纤模块的主体和光纤模块外壳的前侧的宽度和/或高度的设计关系,来提供以支持光纤部件或连接。按照这种方式,光纤部件可以装设在光纤模块的前侧的既定百分比或区域中以给一或多个既定光纤部件类型提供高密度的光纤连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前开口可以经提供以针对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前开口的既定宽度和/或高度,支持设计连接密度的光纤部件或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高连接密度和带宽的光纤装置和相关设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光纤装置,且所述光纤装置包含底盘,所述底盘界定一或多个U空间光纤设备单元,其中所述一或多个U空间光纤设备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经设置以在I-U空间中并针对一或多个既定光纤部件类型支持既定的光纤连接密度或带宽。就这点来说,图I用前视透视图说明示例性I-U大小光纤设备10。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光纤设备10支持高密度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在I-U空间中支持高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光纤设备10可以提供在数据分布中心或中心站处以支持光缆间光纤连接并管理数个光纤光缆连接。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光纤设备10具有一或多个光纤设备托盘,所述光纤设备托盘各自支持一或多个光纤模块。然而,光纤设备10也可以用于支持一或多个光纤配线板或其它支持光纤部件和连接能力的光纤设备。光纤设备10包括光纤设备底盘12 (简称为“底盘12”)。底盘12显示为装设在光纤设备机架14中。光纤设备机架14含有两个垂直轨道16A、16B,所述垂直轨道16A、16B垂直延伸,并包括一系列孔隙18,所述孔隙18用于便于将底盘12附接在光纤设备机架14内。底盘12由光纤设备机架14附接并支持,所述光纤设备机架14呈架子的形式,所述架子在垂直轨道16A、16B内堆叠在彼此上。如图所示,底盘12附接到垂直轨道16A、16B。光纤设备机架14可以支持I-U大小的架子,其中“U”等于如下标准高度I. 75英寸及宽度十七(19)英寸。在某些应用中,“U”的宽度可以是二十三(23)英寸。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底盘12是I-U大小;然而,底盘12也可以提供成大于I-U的大小。如下文将更详细论述的,光纤设备10包括数个可延伸光纤设备托盘20,所述光纤设备托盘20各自支承一或多个光纤模块22。底盘12和光纤设备托盘20支持光纤模块22,底盘12和光纤设备托盘20在既定空间中(包括在I-U空间中)支持高密度光纤模块和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连接。图I显示布置在光纤模块22中的示例性光纤部件23,所述光纤部件23支持光纤连接。举例来说,光纤部件23可以是光纤适配器或光纤连接器。如下文稍后也将更详细论述的,例如,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光纤模块22可以经提供以使得光纤部件23可以通过光纤模块22的前侧或正面的宽度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而布置。这个光纤模块22设置可以提供约90毫米(mm)或90毫米(mm)以下的前开口,其中针对单联或 双联光纤部件23,光纤部件可以通过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而布置并且按照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的宽度的每7. O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而布置。在这个实例中,六个(6个)双联光纤部件或十二个个(12个)单联光纤部件可以装设在每个光纤模块22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设备托盘20在I-U空间的约整个宽度中支持多达四个(4个)光纤模块22,并在I-U空间的高度中支持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从而在I-U空间中支持总计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因此,举例来说,如果六个出个)双联光纤部件布置在图I所示的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所装设的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中的每一个光纤模块中,那么总计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或七十二个(72个)双向通道(即,传输通道和接收通道)将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如果五个(5个)双联光纤适配器布置在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所装设的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中的每一个中,那么总计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或六十个(60个)双向通道将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底盘12也在I-U空间中支持至少九十八个(98个)光纤部件,其中所述光纤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单联或双联光纤部件。如果多纤光纤部件(例如,MPO部件)装设在光纤模块22中,那么较高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将可能在使用类似光纤部件的其它底盘12上实现。举例来说,如果多达四个(4个)十二(12)纤MPO光纤部件布置在每一光纤模块22中,且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在I-U空间中布置在底盘12中,那么底盘12将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五百七十六个(576个)光纤连接。如果多达四个(4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布置在每一光纤模块22中,且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布置在底盘12中,那么底盘12将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千一百五十二个(1152个)光纤连接。图2是图I的底盘12的后视透视放大图,其中光纤模块22载有光纤部件23并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所述光纤设备托盘20装设在底盘12中。模块轨道28A、28B布置在每个光纤模块22的每一侧上。如图3到图5更详细说明的,模块栏杆28A、28B经设置以插入在模块栏杆导槽32的托盘通道30中,所述模块栏杆导槽32布置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应注意,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模块轨道导槽32。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22可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前端34与后端36两者装设。如果希望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后端36将光纤模块22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那么光纤模块22的前端33可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后端36插入。更具体来说,光纤模块22的前端33插入到模块轨道导槽32的托盘通道30中。光纤模块22可以接着在托盘通道30内向前推动,直到光纤模块22抵达模块轨道导槽32的前端34为止。如本说明书中稍后描述的,光纤模块22可以朝着前端34移动,直到光纤模块22抵达前端34中所布置的挡止件或锁定特征结构为止。图6也说明光纤设备托盘20,其中未装设光纤模块22,以说明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通道30和其它特征结构。光纤模块22可以通过将光纤模块22向前推动到光纤设备托盘20的前端33而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锁定到适当位置。如图3说明和图4的放大图更详细说明的,呈前挡止件38的形式的锁定特征结构布置在模块轨道导槽32中。如图5中装设了光纤模块22的光纤设备托盘20的放大图所说明的,前挡止件38防止光纤模块22延伸超出前端34。当希望从光纤设备托盘20去除光纤模块22时,也布置在模块轨道导槽32中并连结到前挡止件38的前模块舌片40可以向下推动以啮合前挡止件38。结果,前挡止件38将从光纤模块22 向外移开,以使得光纤模块22未被阻碍向前拉动。光纤模块22且尤其光纤模块22的模块轨道28A、28B(图2)可以沿着模块轨道导槽32向前拉动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去除光纤模块22。光纤模块22也可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后端36去除。为了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后端36去除光纤模块22,通过朝着光纤模块22向内推动控制杆46 (参见图2和图3 ;也参见图IOA和图10B)以使闩锁44从模块轨道导槽32释放来松开闩锁44。为了便于朝着光纤模块22向内推动控制杆46,邻近控制杆46提供指钩48以使得控制杆46可以容易由姆指和食指挤入指钩48中。继续参照图3到图6,光纤设备托盘20也可以含有延伸构件50。布线导槽52可以便利地布置在延伸构件50上以给连接到布置在光纤模块22(图3)中的光纤部件23的光纤或光纤光缆提供布线路径。光纤设备托盘20的末端上的布线导槽52’可以相对于模块轨道导槽32成角度以按照相对于光纤设备托盘20的侧面的某一角度布设光纤或光纤光缆。拉片54也可以连接到延伸构件50以提供一种允许光纤设备托盘20容易从底盘12拉出及推进底盘12中的手段。如图3和图6所不,光纤设备托盘20也含有托盘轨道56。如图7所不,托盘轨道56经设置以收纳在底盘12中所布置的托盘导槽58中,以固定光纤设备托盘20并允许光纤设备托盘20移到底盘12中和移出底盘12。在下文参照图8和图9A到图9B来论述有关托盘轨道56和托盘轨道56与底盘12中的托盘导槽58的连结的更多细节。光纤设备托盘20可以通过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轨道56在托盘导槽58内移动来移到底盘12中和移出底盘12。按照这种方式,光纤设备托盘20可以独立地沿在底盘12中的托盘导槽58来回移动。图7说明一个从底盘12拉出的光纤设备托盘20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设备托盘20是布置在底盘12的托盘导槽58内的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之一。托盘导槽58可以布置在光纤设备托盘20的左侧末端60和右侧末端62两者上。托盘导槽58在底盘12中装设成相互对置并相互面对以给收纳在托盘导槽58中的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轨道56提供互补的托盘导槽58。如图7所示,如果希望操作特定光纤设备托盘20和/或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特定光纤模块22,那么所需要的光纤设备托盘20的拉片54可以向前拉动以使光纤设备托盘20从底盘12向前延伸出。如先前所论述的,光纤模块22可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去除。在完成操作时,光纤设备托盘20可以推回到底盘12中,其中托盘轨道56在底盘12中所布置的托盘导槽58内移动。图8是示例性托盘导槽58、58’的左视透视图,所述托盘导槽58、58’可以布置在图I的底盘12中。图8A的托盘导槽58经设置以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两个(2个)托盘轨道56。图8B的托盘导槽58’经设置以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三个(3个)托盘轨道56,如图I所示。托盘导槽58、58’含有类似特征结构,且因此下文关于图8A中的托盘导槽58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图8B的托盘导槽58’。托盘导槽58、58’间的类似特征结构或元件用通用的元件符号来说明,不同之处在于托盘导槽58’中的这些特征结构会附有撇号(’)。如上文所论述的,托盘导槽58、58’经设置以在底盘12中收纳光纤设备托盘20,所述光纤设备托盘20支持一或多个光纤模块22。如图7所示,托盘导槽58、58’允许从底盘12拉出光纤设备托盘20。图8A中的托盘导槽58包含导槽面板64。导槽面板64包含 细长构件65。导槽面板64可以由所需要的任何材料构造而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或金属。如图8A所示,导槽面板64含有一系列孔隙66以便于将导槽面板64附接到底盘12。导槽构件68布置在导槽面板64中并且经设置以收纳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轨道56。在图8A的实施方式中,两个(2个)导槽构件68布置在导槽面板64中,以能够在I-U空间中收纳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的多达两个(2个)托盘轨道56。在图8B的实施方式中,三个(3个)导槽构件68’布置在导槽面板64’中,以能够在I-U空间中收纳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的多达三个(3个)托盘轨道56。然而,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导槽构件68、68’可以提供在托盘导槽58、58’中以涵盖小于或大于1_U空间的大小。如图8A所示,导槽构件68各自包括导槽通道70,所述导槽通道70经设置以收纳托盘轨道56且允许托盘轨道56沿着导槽通道70移动以在底盘12中来回平移光纤设备托盘20。参照图8A,片簧72布置在托盘导槽58的导槽构件68中的每一个中,并且片簧72各自经设置以在光纤设备托盘20在导槽构件68中的移动期间为托盘轨道56提供挡止位置。片簧72布置在导槽构件68中所布置的末端73之间以给予片簧72弹簧作用。片簧72各自含有突起部分74,突起部分74经设置以收纳布置在托盘轨道56中的止动装置76 (图9A到图9B),以提供挡止或搁置位置。托盘轨道56含有安装平台75,所述安装平台75用于将托盘轨道56附接到光纤设备托盘20。可能需要在托盘导槽56中提供挡止位置以允许光纤设备托盘20在移到底盘12中和移出底盘12时具有挡止位置。挡止位置允许技术人员施加某一力以在导槽面板64中来回拉动或推动光纤托盘20,以使得光纤设备托盘20在未被拉动或推动时固定在适当位置中。然而,也可以指定所述力以使技术人员在需要时(尤其在光纤设备托盘20位于技术人员上方时)容易将光纤设备托盘20推进导槽面板64中或从导槽面板64拉出光纤设备托盘20。就这点来说并且举例来说,托盘轨道56中的两个(2个)止动装置76在任何既定时间布置在托盘导槽58中的两个(2个)突起部分74中。当光纤设备托盘20在第一挡止位置中完全缩回到底盘12中时,托盘轨道56的两个(2个)止动装置76布置在邻近导槽通道70的后端77的一个突起部分74中,且中间突起部分74布置在导槽通道70的后端77与前端78之间。当光纤设备托盘20从底盘12拉出时,托盘轨道56的两个(2个)止动装置76布置在邻近导槽通道70的前端78的一个突起部分74中,且中间突起部分74布置在导槽通道70的后端77与前端78之间。因此,这个实施方式中片簧72的止动装置76与托盘轨道56的突起部分74的啮合所提供的挡止或搁置位置经设置以需要导槽面板64上的力克服挡止位置以平移布置在导槽构件68内的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轨道56。在这个实施方式中,每个片簧72经设计以需要约两(2)磅(lbs.)的拉力,从而允许片簧72中的突起部分74以总计四(4) lbs.的拉力克服布置在托盘轨道56中的突起部分74 ( S卩,托盘轨道56中的两个(2个)止动装置76与布置在两个(2个)片簧72中的两个(2个)突起部分74啮合)。需要用来克服突起部分74与止动装置76的啮合的拉力可以设计成所需要的任何拉力。举例来说,需要用来克服突起部分74与止动装置76的啮合的拉力可以指定为大于需要用来将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设备托盘20所支持的光纤模块22啮合或将光纤连接器与光纤设备托盘20所支持的光纤模块22松开的拉力。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片簧72设计为各自提供相同的力,但并不是必须如此。此外,导槽面板64和托盘轨道56可以经设计以提供较少的挡止位置或仅提供一个突起部分74,所述突起部分74在每个挡止或搁置位置中与一个止动装置76啮合。 如先前所论述的,当托盘轨道56处于挡止位置中时,布置在两个(2个)片簧72中的两个(2个)突起部分74与托盘轨道56中的两个(2个)止动装置76啮合。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当托盘轨道56处于挡止位置中时,片簧72和片簧72的突起部分74以及托盘轨道56中的互补止动装置76设计成相互协作以使得止动装置76并不对突起部分74施加力。因此,在托盘轨道56处于挡止位置中时,片簧72处于无应力状态。这种情形可以在片簧72由例如聚合物材料的材料制成时有利,在片簧72由例如聚合物材料的材料制成时,可以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随着时间流逝,片簧72的效力降低。然而,这特征结构并不是所述设计的要求。图8B的托盘导槽58’也可以如上文关于图8A的托盘导槽58所描述一样来使用,以支持并允许三个(3个)托盘轨道56移动。如图8所示,随着托盘轨道56在导槽通道70内拉动,布置在托盘轨道56中并说明在图9A和图9B中的突起部分80经弹压以越过布置在片簧72之间的过渡构件82。如图9A和图9B所示,突起部分80提供在托盘轨道56中所布置的片簧81中。过渡构件82具有倾斜表面84,所述倾斜表面84允许突起部分80随着光纤设备托盘20通过导槽通道70平移而越过过渡构件82。由于突起部分80含有过渡构件82,因此施加到突起部分80上的力使片簧81向内弯曲,从而允许突起部分80越过过渡构件82。为了防止托盘轨道56且因此防止光纤设备托盘20延伸超出导槽通道70的前端78与后端77,挡止构件86布置在导槽通道70的前端78与后端77处。挡止构件86不具有倾斜表面;因此托盘轨道56中的突起部分80邻接挡止构件86并被防止延伸超过挡止构件86以及防止在导槽通道70的前端78之外延伸。针对I-U底盘12和光纤设备托盘20以及可以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光纤模块22的上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背景,现在将描述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允许在光纤模块22的前部的某一百分比的区域内布置高密度的光纤部件23,因此针对既定类型的光纤部件23支持特定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当这个光纤模块22形状因数与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的能力(如上文示例性底盘12的实例所描述的)组合时,较高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得到支持并成为可能。
就这点来说,图IOA和图IOB是示例性光纤模块22的右视透视图和左视透视图。如上文所论述,光纤模块22可以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以在底盘12中提供光纤连接。光纤模块22包含收纳了盖子92的主体90。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内部腔室94(图11)布置在主体90和盖子92内,并经设置以收纳或固定光纤或光纤光缆线束。主体90布置在主体90的前侧96与后侧98之间。光纤部件23可以通过主体90的前侧96而布置,且经设置以收纳连接到光纤光缆(未图示)的光纤连接器。在这个实例中,光纤部件23是双联LC光纤适配器,所述双联LC光纤适配器经设置以收纳并支持与双联LC光纤连接器的连接。然而,任何所需要的光纤连接类型可以提供在光纤模块22中。光纤部件23连接到光纤部件100,光纤部件100通过主体90的后侧98而布置。按照这种方式,与光纤部件23的连接会形成与光纤部件100的光纤连接。在这个实例中,光纤部件100是多纤MPO光纤适配器,所述多纤MPO光纤适配器经装备以建立与多个光纤(例如,十二个(12个)光纤或二十四个(24个)光纤)的连接。光纤模块22也可以管理光纤部件23、100之间的极性。模块轨道28A、28B布置在光纤模块22的每一侧102A、102B上。如先前所论述的, 模块轨道28A、28B经设置以插入在光纤设备托盘20的模块轨道导槽32内,如图3所示。如先前所论述的,按照这种方式,当希望将光纤模块22装设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时,光纤模块22的前侧96可以从光纤设备托盘20的前端33或后端36插入。图11以分解图说明光纤模块22,其中光纤模块22的盖子92经去除以说明内部腔室94和光纤模块22的其它内部部件。图12说明已组装的光纤模块22,但盖子92未装设在主体90上。盖子92包括侧面108、110中所布置的凹口 106,所述凹口 106经设置以在盖子92附接到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时与布置在主体90的侧面102AU02B上的突起部分112互锁,以将盖子92紧固到主体90。盖子92也含有凹口 114、116,所述凹口 114、116分别布置在盖子92的前侧118和后侧120上。凹口 114、116经设置以在盖子92附接到主体90时与分别布置在主体90的前侧96和后端98中的突起部分122、124互锁,以同样将盖子92紧固到主体90。图12未显示突起部分122、124。继续参照图11,光纤部件23通过前开口 126而布置,所述前开口 126在主体90的前侧96中沿着纵轴LI而布置。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部件23是双联LC适配器128,所述双联LC适配器128支持单联或双联光纤连接和连接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双联LC适配器128含有突起部分130,所述突起部分130经设置以与布置在主体90上的孔口 135啮合,以将双联LC适配器128紧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的主体90中。光缆线束134布置在内部腔室94中,其中光纤连接器136、138布置在光纤139的每一端上,光纤139连接到双联LC适配器128和布置在主体90的后侧98中的光纤部件100。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光纤部件100是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十二(12)纤MPO光纤适配器140。如图12所示,两个垂直构件142A、142B (即,光纤导槽)布置在主体90的内部腔室94中,以固定光缆线束134的光纤139的环圈。垂直构件142AU42B和垂直构件142AU42B两者之间的距离经设计以在光纤139中提供不大于四十(40)毫米且优选二十五(25)毫米或二十五(25)毫米以下的弯曲半径R,从而辅助维持高光纤连接器密度。除图12的垂直构件142A、142B外的其他结构也可能用于光纤导槽,所述结构将光缆线束134固定和/或布设在模块内以抑制损坏、组织、维持弯曲半径和/或使元件容易组装。光纤导槽结构也适用于维持光纤的弯曲半径R。举例来说,图12A显示另一光纤模块22的透视俯视图,其中盖子已去除,从而显示装设在数个光纤导槽143、144内的光纤线束134,所述数个光纤导槽143、144用于固定和布设光纤线束134的光纤。任何适当形状的光纤导槽以及适当数量的光纤导槽均能够在模块中实现。此外,所述光纤导槽中的一或多个可以经成形以容纳分叉体,所述分叉体用于个别光纤过渡等的带状物。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导槽143、144具有两个不同形状并具有三个不同位置。具体来说,光纤导槽143设置为L形导槽,且位于适当隔开的位置处,且光纤导槽144是与光纤导槽143隔开的J形导槽,因此,组装工可以使用光纤导槽143、144容易并快速地将光缆线束134装设到主体90的内部腔室94中。此外,光纤导槽143、144确保光纤线束134的光纤的适当弯曲半径且在装设盖子时防止光纤被夹住。光纤导槽143、144可以按照任何适当布置方案来设置,例如,与主体90 —起模制或设置为独立部件。举例来说,其他布置方案可以具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模制到主体90中以用于使用摩擦配合和/或粘结剂收纳并固定离散的光纤导槽;然而,这会增加制造复杂性。图13说明光纤模块22的前视图,其中所述光纤模块22在前侧96中未载有光纤部件23,以进一步说明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如先前所论述的,前开口 126通过主体90 的前侧96而布置以收纳光纤部件23。前开口 126的宽度W1越大,可以布置在光纤模块22中的光纤部件23的数量越大。光纤部件23的数量越大,光纤连接越多,较多的光纤连接能够支持较高的光纤连接能力和带宽。然而,前开口 126的宽度W1越大,需要在底盘12中为光纤模块22设置的区域越大。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前开口 126的宽度W1设计为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的前侧96的宽度W2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宽度W1比宽度W2的百分比越大,在不增加宽度1的情况下,在前开口 126中提供以收纳光纤部件23的区域越大。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宽度W3,即光纤模块22的总宽度可以是86. 6mm,S卩,3. 5英寸。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22的总深度D1是113. 9mm,即,4. 5英寸(图12)。如先前所论述的,光纤模块22经设计以使得四个(4个)光纤模块22可以布置在底盘12中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I-U宽度空间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底盘12的宽度经设计以容纳I-U空间览度。在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布置在底盘12的I-U高度中的情况下,可以在既定I-U空间中支持总计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如图I的底盘12所示,支持每光纤模块22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或七十二个(72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乘以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因此,底盘12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22中布置十二个(12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六个出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支持每光纤模块22多达十个(10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或六十个(60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十个(10个)光纤连接乘以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因此,底盘12也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22中布置十个(10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五个(5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本文中所公开的底盘12和光纤模块22的这个实施方式可以在I-U空间内支持某一光纤连接密度,其中,光纤部件23在I-U空间中的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中占据的区域等于I-U空间中的全部光纤设备机架14区域的至少百分之五十(50% )(参见图I)。在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提供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的情况下,I-U空间包含占据光纤模块22的前侧96的区域的至少百分之七十五(75% )的光纤部件23。提供一个(I个)传输/接收对的两个(2个)双联光纤可以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十(1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二十(2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因此,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如果使用了十(1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使用至少一个双联或单联光纤部件而在I-U空间中提供至少七十二个(72个)双工传输和接收对可以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七百二十(72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一千四百四十(144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一百
(10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六百(6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一千两百(12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四十(4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四百八十(48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九百六十(96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当使用了 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在I-U空间中提供至少六十个(60个)双工传输和接收对可以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至少每秒六百(6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至少每秒一千两百(12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当使用了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在I-U空间中提供至少四十九个(49个)双工传输和接收对可以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至少每秒四百八i^一 (481)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至少每秒九百六十二(962)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前开口 126的宽度W1可以设计为大于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的前侧96的宽度W2的百分之八十五(85%)。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设计为介于宽度W2的百分之九十(90%)与百分之九十九(99%)之间。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九十(90)_。另外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八十五(85)mm或小于八十(80)mm。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是八十三(83)mm,且宽度W2可以是八十五(85)mm,宽度W1比宽度W2的比率是97. 6%。在这个实例中,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7. O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6. 9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如图13所示,前开口 126的高度H1可以设计为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的前侧96的高度H2的至少百分之九十(90% )。按照这种方式,前开口 126具有足够高度来收纳光纤部件23,并且使得三个(3个)光纤模块22可以布置在I-U空间高度中。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二(12)mm或十二(12)mm以下,或十(10)mm或十(10)mm以下。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10) mm,且高度H2可以是i^一(I I) mm( S卩,7/16英寸),高度H1比高度H2的比率是90. 9%0具有替代光纤连接密度的替代光纤模块是可能实现的。图14是替代光纤模块22’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22’可以装设在图I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与图I到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相同。然而,在图14的光纤模块22’中,两个(2个)MPO光纤适配器150通过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而布置。MPO光纤适配器150连接到两个(2个)MPO光纤适配器152,所述MPO光纤适配器152布置在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的后侧98中。因此,如果MPO光纤适配器150各自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那么光纤模块22’可以支持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因此,在这个实例中,如果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提供在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那么多达两百八十八个(288个)光纤连接可以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此外,在这个实例中,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图13)中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3. 4到3. 5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应理解,关于模块的论述也可以适用于面板。出于本公开案的目的,面板可以在一侧上具有一或多个适配器,而在相对侧上不具有适配器。因此,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如果使用了十(1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使用至少一个十二(12)纤MPO光纤部件而在I-U空间中提供至少两百八十八个(288个)双工传输和接收对可以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两千八百八十(288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五千七百六十(576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一百(10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四千八百(48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 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九千六百(96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四十(4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一千九百二十(192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三千八百四十(384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使用至少一个十二(12)纤MPO光纤部件,在使用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这个设置也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四千三百二十二(4322)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使用至少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在使用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这个设置也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两千一百六十一(2161)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光纤模块22’中的MPO光纤适配器150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那么光纤模块22’可以支持多达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因此,在这个实例中,如果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提供在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那么在光纤模块22’布置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情况下,多达五百七十六个(576个)光纤连接可以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此外,在这个实例中,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多达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I. 7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如果光纤模块22’中的MPO光纤适配器150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那么光纤模块22’可以支持多达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因此,在这个实例中,如果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提供在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那么在光纤模块22’布置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情况下,多达五百七十六个(576个)光纤连接可以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此外,在这个实例中,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多达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I. 7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图15是另一替代光纤模块22"的前视透视图,所述光纤模块22"可以装设在图I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与图I到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的形状因数相同。然而,在光纤模块22"中,四个(4个)MPO光纤适配器154通过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而布置。MPO光纤适配器154连接到四个(4个)MPO光纤适配器156,所述MPO光纤适配器156布置在光纤模块22’的主体90的后端98中。因此,如果MPO光纤适配器150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那么光纤模块22"可以支持多达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因此,在这个实例中,如果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模块22"提供在底盘12的光纤设备托盘20中,那么多达五百七十六个(756个)光纤连接可以由底盘12在I-U空间中支持。此外,在这个实例中,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126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26的宽度W1的每I. 7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
山/又ο
此外,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如果使用了十(1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使用至少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而在I-U空间中提供至少五百七十六个(576个)双工传输和接收对可以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五千七百六十(576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一万一千五百二十(1152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一百(10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四千八百(48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九千六百(96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如果使用了四十
(40)千兆位收发器,那么这个设置也可以分别在I-U空间中在半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三千八百四十(384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以及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七千六百八十(768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使用至少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在使用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这个设置也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八千六百四十二(8642)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使用至少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部件,在使用十(10)千兆位收发器时,这个设置也在I-U空间中在全双工模式中支持至少每秒四千三百二十一(4321)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图16说明替代光纤模块160,所述光纤模块160可以提供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以支持光纤连接和连接密度与带宽。图17是图16的光纤模块160的右视前视透视图。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160经设计以在两组模块轨道导槽32上装配。通道162通过光纤模块160的中心轴线164而布置以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收纳模块轨道导槽32。类似于图I到图13的光纤模块22的模块轨道28A、28B,模块轨道165AU65B布置在光纤模块160的通道162内并经设置以与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托盘通道30啮合。类似于图I到图13的光纤模块22的模块轨道28A、28B,模块轨道166A、166B布置在光纤模块160的每一侧168、170上,所述模块轨道166A、166B经设置以与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托盘通道30卩齿合。模块轨道166AU66B经设置以与模块轨道导槽32中的托盘通道30啮合,所述模块轨道导槽32布置在与光纤模块160两侧168、170上的模块轨道导槽32啮合的模块轨道导槽32之间。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部件23可以布置在光纤模块160的前侧172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部件23包含多达十二个(12个)双联LC光纤适配器,所述双联LC光纤适配器连接到布置在光纤模块160的后端176中的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连接器174。因此,在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布置在底盘12的高度中的情况下,在既定I-U空间中可以支持总计六个(6个)光纤模块160。支持每光纤模块160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或七十二个(72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160)。因此,底盘12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160中布置二十四个(24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二个(12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支持每光纤模块160多达二十个(20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或六十个(60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二十个(20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160)。因此,底盘12也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160中布置二十个(20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个(10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图18说明图16到图17的光纤模块160的前视图,其中所述光纤模块160在前侧172中未载有光纤部件23,以进一步说明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光纤模块160的形状因数。布置在通道162的每一侧上的前开口 178AU78B通过光纤模块160的主体180的前侧172而布置以收纳光纤部件23。宽度W1和W2以及高度H1和H2与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前开口 178AU78B的宽度W1设计为光纤模块160的主体180的 前侧172的宽度W2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宽度W1比宽度W2的百分比越大,在不增加宽度W2的情况下,提供在前开口 178AU78B中以收纳光纤部件23的区域越大。前开口 178AU78B的宽度W1可以各自设计为大于光纤模块160的主体180的前侦U172的宽度%的百分之八十五(85%)。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设计为介于宽度W2的百分之九十(90% )与百分之九十九(99% )之间。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九十(90)mm。另外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八十五(85)mm或小于八十(80)_。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是八十三(83)mm,且宽度W2可以是八十五(85)mm,宽度W1比宽度W2的比率是97. 6%。在这个实例中,前开口 178AU78B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78AU78B的宽度W1的每7. O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每个前开口 178AU78B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178AU78B的宽度W1的每6. 9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如图18所示,前开口 178A、178B的高度H1可以设计为光纤模块160的主体180的前侧172的高度H2的至少百分之九十(90% )。按照这种方式,前开口 178AU78B具有足够高度来收纳光纤部件23,同时三个(3个)光纤模块160可以布置在I-U空间的高度中。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二(12)mm或十二(12)mm以下,或十(10)mm或十(10)mm以下。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10)mm,且高度H2可以是i^一(ll)mm,高度H1比高度H2的比率是90. 9%0图19说明另一替代光纤模块190,所述光纤模块190可以提供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以支持光纤连接和连接密度与带宽。图20是图19的光纤模块190的右视前视透视图。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190经设计以在两组模块轨道导槽32上装配。纵向收纳部192通过中心轴线194而布置并经设置以通过收纳部192中的开口 193而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收纳模块轨道导槽32。类似于图I到图13的光纤模块22的模块轨道28A、28B,模块轨道195A、195B布置在光纤模块190的每一侧198、200上,所述模块轨道195A、195B经设置以与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托盘通道30啮合。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部件23可以布置在光纤模块190的前侧202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部件23包含多达十二个(12个)双联LC光纤适配器,所述双联LC光纤适配器连接到布置在光纤模块190的后端206中的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连接器204。因此,在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布置在底盘12的高度中的情况下,在既定I-U空间中可以支持总计六个(6个)光纤模块190。支持每光纤模块190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或七十二个(72个)双向通道(S卩,在I-U空间中,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190)。因此,底盘12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190中布置二十个(24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二个(12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支持每光纤模块190多达二十四个(20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或六十个(60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二十个(20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190)。因此,底盘12也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190中布置二十个(20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个(10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图21说明图19到图20的光纤模块190的前视图,其中所述光纤模块190在前侧202中未载有光纤部件23,以进一步说明光纤模块190的形状因数。前开口 208A、208B布置在收纳部192的每一侧上,且通过光纤模块190的主体210的前侧202而布置以收纳光 纤部件23。宽度W1和W2以及高度H1和H2与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前开口 208A、208B的宽度W1设计为光纤模块190的主体210的前侧202的宽度12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宽度W1比宽度W2的百分比越大,在不增加宽度W2的情况下,提供在前开口 208A、208B中以收纳光纤部件23的区域越大。前开口 208A、208B的宽度W1可以各自设计为大于光纤模块190的主体210的前侧202的宽度W2的百分之八十五(85%)。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设计为介于宽度W2的百分之九十(90% )与百分之九十九(99% )之间。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九十(90)mm。另外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小于八十五(85)mm或小于八十(80)_。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是八十三(83)mm,且宽度W2可以是八十五(85)mm,宽度W1比宽度W2的比率是97. 6%。在这个实例中,前开口 208A、208B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208A、208B的宽度W1的每7. O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每个前开口 208A、208B可以在宽度W1中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208A、208B的宽度W1的每6. 9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如图21所示,前开口 208A、208B的高度H1可以设计为光纤模块190的主体210的前侧202的高度H2的至少百分之九十(90% )。按照这种方式,前开口 208A、208B具有足够高度来收纳光纤部件23,同时三个(3个)光纤模块190可以布置在I-U空间的高度中。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二(12)mm或十二(12)mm以下,或十(10)mm或十(10)mm以下。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10)mm,且高度H2可以是i^一(ll)mm,高度H1比高度H2的比率是90. 9%0图22说明另一替代光纤模块220,所述光纤模块220可以提供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以在I-U空间中支持较大数量的光纤连接和连接密度与带宽。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光纤设备托盘20’类似于上文早先论述的光纤设备托盘20,然而,光纤设备托盘20’仅含有三个(3个)模块轨道导槽32,而不是五个(5个)模块轨道导槽32。因此,光纤设备托盘20’在整个I-U宽度空间中仅支持两个光纤模块220。因此,光纤模块220并不必须分别提供光纤设备托盘20’内所布置的光纤模块160的通道162或光纤模块190的收纳部192。图23是图22的光纤模块220的右视前视透视图。光纤模块220经设计以在光纤设备托盘20’中在一组模块轨道导槽32上装配。如图22所示,类似于图I到图13的光纤模块22的模块轨道28A、28B,模块轨道225A、225B布置在光纤模块220的每一侧228、230上,所述模块轨道225A、225B经设置以与光纤设备托盘20’中的托盘通道30啮合。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部件23可以布置在光纤模块220的前侧232中。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部件23包含多达十二个(12个)双联LC光纤适配器,所述双联LC光纤适配器连接到布置在光纤模块220的后端236中的一个二十四(24)纤MPO光纤连接器234。因此,在三个(3个)光纤设备托盘20’布置在底盘12的高度中的情况下,在既定
I-U空间中可以支持总计六个出个)光纤模块220。支持每光纤模块220多达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或七十二个(72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220)。因此,底盘12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220中布置二十个(24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二个(12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四十四个(144个)光纤连接。支持每光纤模块220多达二十个(20个)光纤连接等于底盘12在底 盘12中的I-U空间中支持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或六十个(60个)双向通道(即,在I-U空间中,二十个(20个)光纤连接乘以六个(6个)光纤模块220)。因此,底盘12也能够通过在光纤模块220中布置二十个(20个)单联光纤适配器或十个(10个)双联光纤适配器而在I-U空间中支持多达一百二十个(120个)光纤连接。图24说明图22到图23的光纤模块220的前视图,其中所述光纤模块220在前侧232中未载有光纤部件23,以进一步说明这个实施方式中的光纤模块220的形状因数。前开口 238通过光纤模块220的主体240的前侧232以收纳光纤部件23。前开口 238的宽度W4是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的前开口 98的宽度W1的约两倍。前侧232的宽度W5是约一百八十八(188)毫米,W5略大于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的宽度W3的约两倍。高度H1和4与图13所示的光纤模块22相同。因此,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前开口 238的宽度W4设计为光纤模块220的主体240的前侧232的宽度W5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宽度W4比宽度W5的百分比越大,在不增加宽度胃4的情况下,提供在前开口 238中以收纳光纤部件23的区域越大。前开口 238的宽度W4可以设计为大于光纤模块220的主体240的前侧232的宽度W5的百分之八十五(85% )。举例来说,宽度W4可以设计为介于宽度W5的百分之九十(90% )与百分之九十九(99% )之间。举例来说,宽度W4可以小于一百八十(180)_。另外举例来说,宽度W4可以小于一百七十(170)mm或小于一百六十(160)mm。举例来说,宽度W4可以是一百六十六(166)mm,且宽度W5可以是171毫米,宽度W4比宽度W5的比率是166/171 =97%。在这个实例中,前开口 238可以在宽度W4中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238的宽度W4的每7. O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前开口 238可以在宽度W4中支持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以支持前开口 238的宽度W4的每6. 9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此外,如图24所示,前开口 238的高度H1可以设计为光纤模块220的主体240的前侧232的高度H2的至少百分之九十(90% )。按照这种方式,前开口 238具有足够高度来收纳光纤部件23,同时三个(3个)光纤模块220可以布置在I-U空间的高度中。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二(12)mm或十二(12)mm以下,或十(10)mm或十(10)mm以下。举例来说,高度H1可以是十(IO) mm,且高度H2可以是i^一(I I) mm,高度H1比高度H2的比率是90. 9%。图25说明光纤设备260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光纤设备260可以包括上文先前描述并说明支持光纤模块的光纤设备托盘。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光纤设备260包括4-U大小的底盘262,所述底盘262经设置以固持光纤设备托盘,所述光纤设备托盘各自支持一或多个光纤模块。所支持的光纤设备托盘可以是上文先前描述的光纤设备托盘20、20’中的任一个且此处将不再进行描述。所支持的光纤模块可以是上文先前描述的光纤模块22、22’、22"、160、190、220中的任一个且此处将不再进行描述。在这个实例中,底盘262说明为支持十二个(12个)光纤设备托盘20,所述光纤设备托盘20各自能够支持光纤模块22。先前描述的托盘导槽58用于底盘262中以在托盘导槽58中支持光纤设备托盘20的托盘轨道56且允许每一光纤设备托盘20独立地从底盘262延伸出及缩回到底盘262中。前门264附接到底盘262并经设置以闭合底盘262,从而紧固底盘262中所含的光纤设 备托盘20。盖子266也附接到底盘262以紧固光纤设备托盘20。然而,在底盘262中,可以提供多达十二个(12个)光纤设备托盘20。然而,每I-U空间的光纤连接密度和连接带宽仍然相同。光纤连接密度和连接带宽能力先前已描述且同样适用于图25的底盘4262,且因此,此处将不再进行描述。因此,概括来说,下表总结一些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所述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可能提供在使用上文所述的光纤模块、光纤设备托盘和底盘的各种实施方式的I-U和4-U空间中。举例来说,经过双联以用于一个(I个)传输/接收对的两个(2个)光纤可以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十(1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二十(2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另外举例来说,经过双联以用于四个(4个)传输/接收对的十二(12)纤MPO光纤连接器中的八个(8个)光纤可以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四十(4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八十(8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另外举例来说,经过双联以用于十个(10个)传输/接收对的二十四(24)纤MPO光纤连接器中的二十个光纤可以在半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一百(1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或在全双工模式中实现每秒两百
(200)千兆位的数据速率。应注意,这个表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下文提供的光纤连接密度和带宽。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包含 主体,所述主体界定布置在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内部腔室;和 前开口,所述前开口在所述前侧中沿着纵轴而布置且经设置以收纳数个光纤部件; 其中所述前开口的宽度是所述前侧的宽度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
2.一种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包含 主体,所述主体界定布置在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内部腔室;和 前开口,所述前开口在所述前侧中沿着纵轴而布置且经设置以支持所述前开口的宽度的每7. O毫米(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
3.一种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包含 主体,所述主体界定布置在前侧与后侧之间的内部腔室;和 前开口,所述前开口在所述前侧中沿着纵轴而布置且经设置以支持至少十二个(12个)光纤连接; 其中所述前开口的宽度是90mm或9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I到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括数个光纤部件,所述光纤部件通过所述前开口而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数个光纤部件包含至少数个光纤连接器和光纤适配器。
6.如权利要求I到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括数个光纤部件,所述数个光纤部件提供所述前开口的宽度的每6. 9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
7.如权利要求I到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括数个光纤部件,所述数个光纤部件提供所述前开口的宽度的每I. 7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
8.如权利要求I到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括数个光纤部件,所述数个光纤部件提供所述前开口的宽度的每0. 85mm至少一个光纤连接的光纤连接密度。
9.如权利要求I到8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所述宽度介于所述前侧的所述宽度的百分之九十(90% )与百分之九十九(99% )之间。
10.如权利要求I到9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高度是所述前侧的高度的至少百分之八十五(85% )。
11.如权利要求I到10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高度是所述前侧的高度的至少百分之九十五(95% )。
12.如权利要求I到11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所述宽度是85mm或85m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I到12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所述宽度是80mm或80m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I到9、12或1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高度是12mm或12m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I到9、12或1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前开口的高度是IOmm或IOmm以下。
16.如权利要求I到5或9到15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数个光纤部件提供至少二十四个(24个)光纤连接。
17.如权利要求I到5或9到15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数个光纤部件提供至少四十八个(48个)光纤连接。
18.如权利要求I到17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光纤部件,所述光纤部件通过所述主体的所述后侧而布置。
19.如权利要求I到18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其中所述数个光纤部件包含单纤光纤部件。
20.如权利要求I到19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进一步包含光纤线束,所述光纤线束布置在所述内部腔室中且连接到一或多个光纤部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光纤线束包含数个光纤,所述光纤具有40毫米或40毫米以下的弯曲半径。
22.如权利要求I到21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轨道,所述轨道布置在所述主体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闩锁,所述闩锁附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轨道且经设置以啮合所述至少一个轨道。
24.如权利要求I到23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是光纤模块,所述光纤模块布置在光纤设备中,所述光纤设备选自由光纤底盘和光纤设备抽屉组成的群组。
25.如权利要求I到24所述的光纤模块外壳,所述光纤模块外壳进一步包括光纤导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高密度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以及有关设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前开口经设置以收纳光纤部件。所述前开口的宽度和/或高度可以根据分别与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的主体的前侧的宽度和/或高度的设计关系来提供。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光纤模块和/或光纤模块外壳来针对光纤模块的前侧的既定空间支持高密度的光纤部件和/或连接。本文中所公开的光纤模块和光纤模块外壳可以布置在光纤设备中,所述光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光纤底盘和光纤设备抽屉。
文档编号G02B6/44GK102804013SQ201080031967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特里·L·库克, 杰拉尔德·J·戴维斯, 小戴维·L·迪安, 马尔科·A·冈萨雷斯·加西亚, 托里·A·克劳文, 曼纽尔·A·洛佩斯·桑切斯, 布赖恩·K·罗尼, 艾伦·W·尤格里尼 申请人: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