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97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投影机,其设置有屏蔽来自电源单元的电磁波的屏蔽结构,防止电磁波泄漏到外装壳体外部(实施了 EMI对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中,采用将电源单元收置在进行了金属蒸镀处理或贴附有金属箔的筒部件内部的屏蔽结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15700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蔽结构中,由于采用了覆盖电源单元的周围的筒部件,所以存在由于该筒部件而妨碍投影机的小型化及轻量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谋求小型化及轻量化的投影机。本发明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驱动时放射电磁波的放射源;和在内部收置所述放射源的外装壳体,所述外装壳体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构成为包含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并配置于俯视覆盖所述放射源的位置。在本发明中,通过外装壳体的一部分即第二壳体对从放射源放射的电磁波的一部分进行屏蔽,由此,能够通过外装壳体构成屏蔽结构的一部分,与除外装壳体以外另行设置筒部件的现有构成相比较,谋求了投影机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由于仅采用外装壳体的一部分(第二壳体)作为屏蔽结构,所以,与采用外装壳体整体作为屏蔽结构的情况、例如由金属构成外装壳体整体的情况相比较,谋求了投影机的轻量化。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在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朝向该投影机内部的收置所述放射源的凹部,所述第二壳体以封闭所述凹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本发明中,放射源被收置于在第一壳体所形成的凹部。由此,即使在与配置于外装壳体内部(凹部外部)的光源装置等发热源接近地配置放射源的情况下,通过凹部分隔发热源和放射源,所以由发热源加热后的空气不会蔓延到放射源,能够避免放射源的温度上升。另外,能够将凹部作为第一壳体的加强结构,即使组合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构成外装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也能够充分地维持外装壳体的强度。因此,也能够实现外装壳体薄型化,谋求投影机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在本发明的投影机中,优选,具有屏蔽板,该屏蔽板构成为包含屏蔽所述电磁波的屏蔽材料,所述屏蔽板以夹着所述凹部且俯视覆盖所述放射源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第一壳体安装有上述屏蔽板,所以,除了基于第二壳体所形成的屏蔽结构以外,通过上述屏蔽板也能够充分实施EMI对策。而且,由于屏蔽板配置为夹着凹部而覆盖放射源,所以,能够通过凹部(合成树脂制的第一壳体)防止屏蔽板与放射源电连接。即,无需在屏蔽板与放射源之间另行夹装绝缘板,通过部件的省略来谋求投影机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部外壳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单元的冷却结构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 投影机,2 外装壳体,4 电源单元(放射源),5 第一壳体,6 第二壳体,7 屏蔽板,51 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投影机的构成图1至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 是从前面上侧观察投影机1所见的立体图,图2是从前面下侧观察投影机1所见的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下侧观察投影机1所见的立体图。此外,下面,在投影机1中将投影侧(配置有投影透镜3A(图1、图幻的一侧)作为前面,将其相反侧作为背面。另外,下面所记载的“上”、“下”相当于投影机1按图1所示的姿势被设置的状态下的上下。投影机1对图像进行投影并在屏幕(图示略)上显示投影图像。如图1至图3所示,该投影机1具有构成外装的外装壳体2 ;光学单元3 ;和作为放射源的电源单元4(参照图4、图5)等。外装壳体的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外装壳体2是通过组合上部外壳2A及下部外壳2B而构成的, 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上部外壳2A包括合成树脂制的成形品。此外,关于下部外壳2B的详细情况将后述。在该外装壳体2中,从前面侧观察,如图1至图3所示,在右侧的右壁部21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内部的第一吸气口 22。此外,虽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在第一吸气口 22安装有除去外部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等的空气过滤器。
另外,在外装壳体2中,在位于前面侧的前壁部23,如图1或图2所示,形成有用于使被投影的光束(图像)通过的通过用开口部对。而且,在前壁部23,从前面侧观察在通过用开口部M的左侧,如图1或图2所示, 形成有用于将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 25。另外,在外装壳体2中,在位于背面侧的后壁部沈的下侧,如图3所示,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内部的第二吸气口 27。光学单元的构成光学单元3被用于各种一般的投影机中,所以省略具体的图示及说明,其具有光源装置;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束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等光调制装置;和对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投影的投影透镜3A(图1、图幻等。电源单元的构成图4是表示电源单元4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4是从背面上侧观察电源单元4 所见的立体图。电源单元4,从外部经由未图示的电源缆线输入商用交流电源并以预定的电平生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并将该直流电压供给至光学单元3的光源装置(图示略)和/或对投影机1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图示略)等。该电源单元4,如图4所示,具有沿后壁部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从背面侧观察左侧向前面侧延伸的俯视大致L形状。而且,电源单元4具有安装有多个回路元件(省略图示)的印刷布线基板41 ;和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41的散热部42。散热部42,如图4所示,包括具有板体421与多个突条部422的所谓散热器,安装在印刷布线基板41的上侧的面的背面侧,对印刷布线基板41的热进行散热。板体421以板面朝向前面侧及背面侧的方式立起设置于印刷布线基板41的上侧的面。多个突条部422形成为从板体421的背面侧的端面向背面侧突出并沿后壁部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下部外壳的构成图5是用于说明下部外壳2B的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5是从背面下侧观察下部外壳2B所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所示,下部外壳2B具有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的构成图6及图7是表示第一壳体5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6是从前面上侧(外装壳体2的内部侧)观察第一壳体5所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背面上侧观察第一壳体5所见的立体图。第一壳体5俯视具有矩形形状,与上部外壳2A同样地,包括合成树脂制的成形品。在该第一壳体5中,在背面侧形成有凹部51,该凹部51与电源单元4的俯视形状对应地俯视具有大致L形状,并朝向外装壳体2内部(上侧)凹陷(图5 图7)。如图5所示,该凹部51是从下侧收置电源单元4的部分。在该凹部51中,在俯视大致L形状的一端51A侧的侧壁部分,如图5或图6所示, 形成有连通该凹部51内外的第一开口部511。
此外,一端51A被配置于接近第一吸气口 22的位置。因此,使得经由第一吸气口 22被导入到外装壳体2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开口部511被取入到凹部51内部。另外,在凹部51中,在俯视大致L形状的另一端51B侧的底部分,如图5至图7所示,形成有用于将经由第一开口部511被导入到凹部51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凹部51外部(外装壳体2内部)的第二开口部512。而且,在凹部51中,在另一端51B侧的底部分,如图6所示,安装有第一冷却风扇 6A。S卩,使得凹部51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冷却风扇6A且经由第二开口部512 被吸气。进而,在凹部51中,在背面侧的侧壁部分,如图5或图7所示,形成有上述的第二吸气口 27的一部分。另外,在凹部51的另一端5IB,从背面侧观察在右侧的侧壁部分,如图5或图7所示,形成有第三开口部513,该第三开口部513用于将经由第二吸气口 27被导入到凹部51 内部的空气向凹部51外部(外装壳体2内部)排出。在该第三开口部513中,在前面侧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朝向凹部51内部突出的整流板513A(参照图8)。而且,在凹部51中,从背面侧观察在另一端51B中的右侧的侧壁部分,如图6所示,安装有第二冷却风扇6B。S卩,使得凹部51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第二冷却风扇6B并经由第三开口部513 被吸气。此外,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在凹部51的侧壁也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与配置在外装壳体2内部(凹部51外部)的光源装置等其他的部件进行布线。另外,在外装壳体2内部,如图6所示,安装有屏蔽板7,使得该屏蔽板7覆盖凹部 51的底部分及侧壁部分。该屏蔽板7构成为包含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板7包含镁。第二壳体的构成第二壳体6,如图2、图3或图5所示,具有与凹部51的俯视形状相同的俯视形状, 通过螺纹件等固定于第一壳体5,由此封闭凹部51。即,第二壳体6被配置在俯视覆盖被收置于凹部51内部的电源单元4的位置。而且,第二壳体6构成为包含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6与屏蔽板7相同包含镁。这里,作为屏蔽板7和第二壳体6,只要构成为包含屏蔽材料即可,不限于镁。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粉末和/或对Cu等金属纤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进行金属镀敷后所得的填充物而得的材料,和/或在树脂的表面进行金属蒸镀处理、安装金属箔或涂敷了含有金属粉末等的导电性的涂料而得的材料等。另外,还可以采用Ti、V、Cr、Zr、 Nb、Mo、Hf、Ta、W、狗、Ni、Co、Cu、Al、Si及这些的合金、不锈钢、镍铁导磁合金(permalloy)等。另外,在第二壳体6的背面侧,如图5所示,形成有上述第二吸气口 27的一部分。
而且,在电源单元4与第二壳体6之间,如图5所示,配置有绝缘板8,该绝缘板8 具有与凹部51的俯视形状相同的俯视形状,避免电源单元4与第二壳体6的电连接。电源单元的冷却结构图8是用于说明电源单元4的冷却结构的图。具体而言,图8是表示以在凹部51 内部收置有电源单元4的状态沿水平面进行剖切所得的截面的图。在电源单元4被收置在凹部51内部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散热部42位于第二吸气口 27的前面侧。另外,在上述的状态下,虽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散热部42的上端部与凹部51 的底部分接触。进而,在上述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整流板513A的顶端与板体421中的从前面侧观察为左侧的端部接触。而且,如图8所示,使得电源单元4被沿第一流路Rl流动的空气以及沿第二流路 R2流动的空气冷却。更具体而言,沿第一流路Rl流动的空气是经由第一吸气口 22 (空气过滤器)从外装壳体2外部被导入到内部的空气,除去了尘埃。而且,该空气从第一开口部511朝向第二开口部512,在凹部51内部从一端51A向另一端51B流通,对印刷布线基板41以及多个回路元件(图示略)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经由第二开口部512被第一冷却风扇6A吸气, 经由排气口 25被排出到外装壳体2外部。另一方面,沿第二流路R2流动的空气是经由第二吸气口 27从外装壳体2外部被导入到内部的空气,没有除去尘埃。而且,该空气被导入到凹部51内部后,沿散热部42及整流板513A朝向另一端51B流通,对散热部42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空气经由第三开口部 513被第二冷却风扇6B吸气,经由排气口 25被排出到外装壳体2外部。S卩,作为电源单元4的冷却结构,采用不使沿第二流路R2流动的空气(没有除去尘埃的空气)混入到沿第一流路Rl流动的空气(除去了尘埃的空气)中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沿第二流路R2流动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埃附着于印刷布线基板41, 并且能够利用沿各流路Rl、R2流动的空气有效地对电源单元4进行冷却。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下部外壳2B的一部分即第二壳体6屏蔽从电源单元4放射的电磁波的一部分。由此,能够通过下部外壳2B构成屏蔽结构的一部分,与除外装壳体2以外另行设置筒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较,谋求了投影机1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尤其是,由于在下部外壳2B设置有第二壳体6,所以无需如以往那样在电源单元 4的下侧与外装壳体之间另行设置屏蔽部件,能够省略该屏蔽部件,所以谋求了投影机1的
薄型化。另外,仅采用外装壳体2的一部分(第二壳体6)作为屏蔽结构,所以与采用外装壳体2整体作为屏蔽结构的情况、例如外装壳体整体2由金属构成的情况相比较,谋求了投影机1的轻量化。进而,电源单元4被收置于在第一壳体5所形成的凹部51中。由此,即使在与配置于外装壳体2内部(凹部51外部)的光源装置等发热源接近地配置电源单元4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凹部51分隔发热源和电源单元4,所以由发热源加热了的空气不会蔓延到电源单元4,能够避免电源单元4的温度上升。另外,由于第二壳体6包含散热性高的金属(镁),所以能够经由第二壳体6使电源单元4的热向外装壳体2外部散热,能够良好地避免电源单元4的温度上升。进而,能够将凹部51作为第一壳体5的加强结构,即使组合第一壳体5及第二壳体6来构成下部外壳2B,也能够充分地维持下部外壳2B的强度。因此,能够实现下部外壳 2B薄型化,谋求了投影机1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另外,由于在第一壳体5安装有屏蔽板7,所以,除了由第二壳体6所形成的屏蔽结构以外,通过屏蔽板7也能够充分实施EMI对策。进而,由于屏蔽板7配置为夹着凹部51覆盖电源单元4,所以,能够通过凹部 51 (合成树脂制的第一壳体5)防止屏蔽板7与电源单元4电连接。即,无需在屏蔽板7与电源单元4之间另行夹装绝缘板,通过部件的省略谋求了投影机1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尤其是,由于屏蔽板7夹着凹部51配置在电源单元4的上侧,所以与例如在凹部 51内部从上方侧按顺序配置屏蔽板7、绝缘板、电源单元4的构成相比较,能够省略绝缘板, 所以谋求了投影机1的薄型化。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放射源采用电源单元4,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在驱动时放射电磁波的部件即可,也可以采用例如对投影机1整体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壳体5及第二壳体6构成下部外壳2B,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构成上部外壳2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第一壳体5形成凹部51、在凹部51中收置电源单元4 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了第一壳体5的凹部51的构成。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本发明能够利用在展示(presentation)和家庭影院所使用的投影机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在驱动时放射电磁波的放射源和在内部收置所述放射源的外装壳体,所述外装壳体具有 合成树脂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构成为包含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并配置于俯视覆盖所述放射源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朝向该投影机内部凹陷的收置所述放射源的凹部, 所述第二壳体以封闭所述凹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屏蔽板,该屏蔽板构成为包含屏蔽所述电磁波的屏蔽材料, 所述屏蔽板以夹着所述凹部俯视覆盖所述放射源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谋求了小型化及轻量化的投影机。投影机(1)具有在驱动时放射电磁波的电源单元(4);和在内部收置电源单元(4)的外装壳体(2)。外装壳体(2)具有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5)为合成树脂制。第二壳体(6)构成为包含屏蔽电磁波的屏蔽材料并配置于俯视覆盖电源单元(4)的位置。
文档编号G03B21/00GK102253578SQ2011101274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大越正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