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49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与用于组装一光通道的组装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以光通道内部尺寸为组装标准的组装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成熟,投影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于投影机有了更多元的选择,是故对投影的成像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投影机中的光学元件众多,各元件的特性对投影的成像品质亦具有不同影响。投影亮度是成像品质的重要指标,故投影光学的研发人员莫不致力于改善亮度;其中,业界常通过提高投影机的照明系统中的元件配置可靠性、减小整体体积以及增加光源效率,进而加强成像亮度。照明系统通常包含光源模块、透镜及光通道(light tunnel)等光学元件。一般而言,由于光通道用于均勻投影光线,故能控制投影亮度,因此实务上常通过调整光通道的各项参数和品质,藉以增加光源效率,进而改善影像的成像亮度。具体说,光通道可均勻通过其中的光线,并将其准确地投射至空间光调变装置的有效作用区域上,有效避免光学投影系统于特定光路上亮度不一的问题。而若欲控制投影机的亮度,光通道元件的内部轮廓尺寸便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目前光通道元件的组装工艺中,大多采用以外部定位的组装方式生产。如图IA所示,其是以光通道外部尺寸进行定位的组装设备1示意图。组装时,首先将组装设备1的反射片限位装置11调整至适当位置。接着请参考图1B,依序放入组成光通道的各反射片12, 并开启吸气开关(图未示出),藉以将各反射片12承靠吸附于各对应的吸气管道13的通道口,亦即如图IC所示。最后请参考图1D,在光通道14顶部放置一压块15,并调整一弹力压头16的外加压力,放下弹力压头16,将光通道14的顶面反射片12固定,并加以胶合成形。上述组装方式是先依据光通道的外形尺寸设计出相对应的组装设备,再通过调整设备进行光通道组装,由固定的光通道外部尺寸间接确保光通道的内部轮廓尺寸。然而,此种通过外部定位的组装方式存在几个问题,尤其因这种组装方式是利用外部组装决定光通道的内部轮廓尺寸,影响内部轮廓尺寸的因素太多,诸如光通道的组成反射片厚度、反射片定位时的气管吸力,以及调整设备时的作业方式及流程等。再者,此种组装作业手法复杂且内部尺寸难以控制,更使得量产品质不稳定。因此,提供一种光通道的组装设备,其可有效地控制光通道元件的内部尺寸藉以提高投影的成像亮度,便为此业界所亟需共同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与用于组装一光通道的组装方法,是以限定光通道内部轮廓的方式,藉此有效地定义光通道的内部尺寸,进而稳定光通道的量产品质。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光通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内部轮廓及一第二内部轮廓,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定义一轴长。组装设备包含一芯棒、一固定块与一活动块。芯棒具有一内轴部及一调整部,调整部用以使内轴部的一第一长度等于光通道的轴长。固定块设置于内轴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凸块,其中这些第一凸块定义第一内部轮廓。 活动块设置于芯棒的内轴部及调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表面及设置于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凸块,其中这些第二凸块定义第二内部轮廓,且第二表面是与第一表面相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组装一光通道的组装方法,且此组装方法系采用前述的组装设备。具体说,该组装方法为先调整调整部,使芯棒的第一长度等于光通道之轴长; 将多个反射片摆置承靠于这些第一凸块与这些第二凸块;最后将这些反射片相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定位方式可准确地控制且调变光通道的内部尺寸,因此对于光通道的产品特性更易于掌控,进而使量产的光通道品质更为稳定。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IA至图ID是现有的以外部定位设备组装光通道的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组装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以图2A的组装装置组装而成的光通道结构示意图;图4A是图2A的组装设备整体示意图;以及图4B是图2A的组装设备装载光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一较佳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是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装置2,其组装示意图及分解示意图请分别参考图2A及图2B,而以组装装置2组装而成的光通道是如图3所示。图 4A是本实施例中组装设备4的整体示意图,图4B为本实施例中装载有组装完成的光通道3 的组装设备另一方向整体示意图。简言之,组装装置2包含一组装设备4及一组装支架6。而光通道3具有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分别位于光通道3的两端。第一端部31及第二端部32分别具有一第一内部轮廓311及一第二内部轮廓321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内部轮廓311等于第二内部轮廓321,且为面积尺寸相同的矩形。位于光通道3两端的第一端部31及第二端部32定义光通道3的一轴长33。一般而言,光通道是由多个反射片组成,以本实施例所欲组装的光通道3为例,其是由四片反射片30组成,且这些反射片30均为玻璃制成,内面有高反射性镀膜;由于光通道3的第一内部轮廓311等同于第二内部轮廓321,因此四片反射片30是两两平行设置的矩形反射片,以形成具有中空矩形通道的光通道3。如同熟悉此技术领域者所知,多个反射片的材料、数量及设置位置可因实际应用的设计而有所变更;此外,于其它实施态样中,第一内部轮廓亦可小于第二内部轮廓,亦即第一内部轮廓及第二内部轮廓虽均为矩形,然而前者的尺寸面积较后者为小,藉以形成锥形(tapered)光通道。请同时参考图4A及图4B,于此实施例中,组装设备4包含一芯棒41、一固定块42 及一活动块43。芯棒41具有一内轴部411及一调整部412,内轴部411具有一第一长度 413,调整部412可调整,藉以改变内轴部411的第一长度413,使第一长度413等于所欲组装的光通道3的轴长33。于本实施例中,芯棒41的材料是不锈钢。固定块42设置于内轴部411的一端,固定块42具有一第一表面421及设置于第一表面421的二个第一凸块422,其中这些第一凸块422与光通道3的各反射片30抵接以定义第一内部轮廓311。活动块43设置于芯棒41的内轴部411及调整部412之间,活动块43具有一第二表面431及设置于第二表面431上的二个第二凸块432,其中这些第二凸块432与光通道3 的各反射片30抵接以定义第二内部轮廓321。此外,第二表面431是与第一表面421相对。芯棒41的调整部412包含一旋钮41 及一第一弹力装置412b。以本实施例而言,是采用弹簧作为第一弹力装置412b。第一弹力装置412b的一端与旋钮41 相互抵接, 另一端则与活动块43相互抵接。旋钮41 及第一弹力装置412b对内轴部411施加一轴向作用力,藉以调整且固定活动块43的位置,使第一长度413等于光通道3的轴长33。需说明的是,第一弹力装置并不局限于弹簧,可依实际需求而变更为其它具有弹力的元件。详细而言,旋转旋钮41 便可压迫或放松第一弹力装置41 ;当第一弹力装置 412b放松,便可使活动块43朝远离固定块42的方向位移,使内轴部411的第一长度413增长;相反地,当迫紧第一弹力装置412b,活动块43便会朝固定块42的方向位移,使内轴部 411的第一长度413缩短,藉此调整部412便能使活动块43前后位移,改变内轴部411的第一长度413。组成光通道3的多个反射片30 —端紧密承靠于第一表面421上的这些第一凸块 422,另一端则紧密承靠于第二表面431上的这些第二凸块432,其中这些第一凸块422与这些第二凸块432是依光通道3的内部尺寸设计加工而成,因此光通道3的内部各面直接承靠于第一凸块422及第二凸块432上,因此可准确地控制光通道3的内部尺寸。当欲进行组装时,是同时采用组装装置2的组装设备4及一组装支架6。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2B,组装设备4固定于一支架平台6上。支架平台6包含一底座61、一第一承靠柱62、一第二承靠柱63以及四个第二弹力装置64。底座61具有一底面611,第一承靠柱 62设置于底面611的一端,第二承靠柱63具有一控制轴631且设置于底面611的另一端。 第一承靠柱62与组装设备4的固定块42抵接,而第二承靠柱63的控制轴631抵接组装设备4的调整部412,藉此便可调整内轴部411的第一长度413,亦即调整光通道3的轴长33。第二弹力装置64设置于第一承靠柱62之上,分别向组成光通道3的各该反射片 30施加一法线作用力,利用其法线作用力固定各该反射片30,接着再上胶,使各该反射片 30彼此互相胶合。于其它实施态样中,亦可将第二弹力装置装设于第二承靠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弹力装置64是一弹片;熟知此项技术领域者亦可轻易推及其它实施态样。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光通道组装设备,本实用新型利用内部定位方式可准确地控制且调变光通道的内部尺寸,因此对于光通道的产品特性更易于掌控,进而使量产的光通道品质更为稳定。上述的实施例仅用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该光通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内部轮廓及一第二内部轮廓,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定义一轴长,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设备包含一芯棒,具有一内轴部及一调整部,该内轴部具有一第一长度,该调整部用以使该第一长度等于该轴长;一固定块,设置于该内轴部的一端,该固定块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设置于该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凸块,这些第一凸块定义该第一内部轮廓;以及一活动块,设置于该内轴部及该调整部之间,该活动块具有一第二表面及设置于该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凸块,这些第二凸块定义该第二内部轮廓,该第二表面是与该第一表面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光通道是由多个反射片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反射片是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调整部具有一旋钮及一第一弹力装置,该旋钮及该第一弹力装置对该内轴部施加一轴向作用力,藉以使该第一长度等于该轴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力装置是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组装设备固定于一支架平台上,该支架平台包含多个第二弹力装置,分别向各该反射片施加一法线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设备,各该第二弹力装置包含至少一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平台还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面;一第一承靠柱,与该固定块抵接且设置于该底面的一端;以及一第二承靠柱,具有一控制轴且设置于该底面的另一端,该控制轴抵接该调整部以调整该内轴部的该第一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二弹力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承靠柱及该第二承靠柱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部轮廓是与该第二内部轮廓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部轮廓是小于该第二内部轮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芯棒的材料是不锈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一光通道的组装设备,包含一芯棒、一固定块以及一活动块。光通道是由多个反射片组合而成,且各反射片承靠于固定块的多个第一凸块与活动块的多个第二凸块,以分别定义光通道的第一内部轮廓及第二内部轮廓。藉此,组装设备可定义出光通道内部范围,且能稳定控制光通道内部尺寸。此外,本实用新型也相应提供光通道的组装方法。
文档编号G03B21/00GK201965326SQ20112006384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
发明者朱重人, 赖涂发, 郑步玉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进准光学(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