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投翻盖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72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投翻盖自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投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盖可在预设角度内转动、 并自动实现自锁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功能多样化、体积微型化已经成为各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微型投影机 (简称微投)就是一种非常小巧的产品。微投翻盖结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通常具有多个投射工作状态,因而要求翻盖可在预设角度内转动,并在任意角度实现自锁。现有微投翻盖结构较为复杂,可靠性方面也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能可靠地实现翻盖在预设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自锁。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投翻盖自锁机构, 包括主体后盖(1)、翻盖上壳( 和翻盖下壳(3),所述主体后盖(1)的后端设置有左、右后盖轴套(11),所述翻盖上壳O)、翻盖下壳(3)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 (31),所述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的两端内圆弧面分别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 的内侧外圆柱面转动配合,还包括左、右弹力夹G),上侧分别卡在所述上壳轴套的左、右上壳弹力夹定位筋011)中,下侧分别卡在所述下壳轴套(31)的左、右下壳弹力夹定位筋(311)中;左、右固定轴(5),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另一端分别夹紧于所述左、右弹力夹中。优选地,所述左、右弹力夹的内壁中分别设置有弹力夹弧形凸筋(41),所述左、右固定轴( 上分别相应开设有固定轴弧形凹槽(51)。优选地,所述左、右固定轴( 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轴定位槽(52),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相应设置有后盖轴套定位筋(111)。优选地,所述左、右固定轴(5)包括ABS内芯(53)和TPU包覆层(54)。优选地,所述ABS内芯(53)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槽(531),所述TPU包覆层(54) 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筋(Ml)。优选地,所述ABS内芯(53)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筋,所述TPU包覆层(54)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槽。优选地,包括主体支架(6),所述主体支架(6)的左、右支架转轴(61)分别夹设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外侧内圆柱面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利用弹力夹与固定轴的配合实现翻盖在预定角度范围的任意角度自锁,具体而言当外力作用时,带动翻盖上壳、翻盖下壳转动;撤去外力时,弹力夹裹紧固定轴,从而阻止翻盖上壳、翻盖下壳继续转动,由此自动实现翻盖自锁。
图Ia是微投翻盖结构在朝上投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Ib是微投翻盖结构在水平投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翻盖组件在任意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翻盖组件在合上状态的示意图;图如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弹力夹的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固定轴的示意图;图如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主体后盖的示意图;图4d是图如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fe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翻盖上壳的示意图;图恥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翻盖下壳的示意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翻盖上壳和翻盖下壳组合时的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弹力夹卡在翻盖上壳和翻盖下壳中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主体后盖、固定轴及主体支架组装后的主体组合示意图;图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的剖视图;图8b是图8a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在装固定轴时的状态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在装翻盖下壳时的状态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在装弹力夹时的状态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在合上翻盖上壳时的状态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中固定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的基本构思是,利用弹力夹与固定轴的配合,实现翻盖在预定角度范围的任意角度自锁。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 图3,分别示出微投翻盖结构的两种状态,即朝上投射工作状态和水平投射工作状态,其翻盖组件Sl可在0 230度间绕主体组件S2转动,并在转到任意角度后自动自锁。图2、图3分别示出翻盖组件Sl的任意打开状态和合上状态,并在到位后自动自锁。同时参见图4 图8,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实现自锁功能的主要部件及组合。由主体组件S2和翻盖组件Sl组成,该主体组件包括主体后盖1等部件,该翻盖组件Sl包括翻盖上壳2和翻盖下壳3等部件,其中主体后盖1的后端设置有左、右后盖轴套11,翻盖上壳2、翻盖下壳3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上壳轴套 21的两端内圆弧面212、下壳轴套31的两端内圆弧面312分别与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侧外圆柱面112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翻盖上壳2和翻盖下壳3的转动。为了实现自锁功能,设置有左、右弹力夹4,上侧分别卡在上壳轴套21的左、右上壳弹力夹定位筋211中,下侧分别卡在下壳轴套31的左、右下壳弹力夹定位筋311中;左、 右固定轴5,一端分别固定于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另一端分别夹紧于左、右弹力夹4 中。如图4b所示,左、右固定轴5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轴定位槽51 ;如图4d所示,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相应设置有后盖轴套定位筋111 ;这样,固定轴5装入左、右后盖轴套 11后被径向定位。该实施例中,固定轴5固定装配在主体后盖1上,因而是不动的,而翻盖组件Sl可以绕固定轴5转动。而弹力夹4夹住固定轴5后,可利用摩擦力使翻盖组件Sl实现自锁。如图8a、图8b所示,左、右弹力夹4的内壁中分别设置有弹力夹弧形凸筋41,而左、右固定轴5上分别开设固定轴弧形凹槽52。当翻盖组件Sl闭合时(0度),弹力夹弧形凸筋41卡在固定轴弧形凹槽52之中;若翻盖组件Sl旋转,弹力夹4弧形凸筋41滑出固定轴弧形凹槽52,使得弹力夹弧形凸筋41压紧固定轴5 ;由此产生弹力并夹紧固定轴5 ;因弹力夹4定位在翻盖上壳2和翻盖下壳3的弹力夹定位筋中,因而可利用弹力夹产生的弹力, 及由此产生的摩擦力实现翻盖在任意角度的自锁(图1 图3即分别为一自锁状态)。参见图9 图12,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微投翻盖自锁机构组装过程的不同状态, 具体过程是(1)装固定轴5,即将固定轴5的定位槽对准主体后盖1的左、右后盖轴套定位筋, 由此把固定轴5装上;(2)装翻盖下壳3,即将翻盖下壳3的内圆弧面贴紧主体后盖的外圆柱面,旋转装入;(3)装弹力夹4,在翻盖下壳3装入主体后盖之后,将左、右弹力夹4分别套进固定轴5内,并将弹力夹4的下部卡入翻盖下壳3的弹力夹定位筋内;(4)合上翻盖上壳2,弹力夹4的上部卡入翻盖上壳2的弹力夹定位筋内,使得弹力夹4完全定位,之后将主体支架6的左、右支架转轴61分别夹设于左、右后盖轴套11的外侧内圆柱面113内,至此完成装配。本实施例中,对弹力夹4及固定轴5的材质作一定要求。优选地,弹力夹4材质用 POM(聚甲醛树脂);固定轴 5 用 ABS(Acrylonitri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缩写)包TPU (Thermoplastic to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并在两层之间采取防滑措施,简要描述如下。参见图13,为左、右固定轴5的优选结构方式,其包括ABS内芯53和TPU包覆层 5430为防止软胶脱出来,固定轴5内芯53与软胶TPU包覆层M的接触面要粗糙,本实施例在这个零件上采用止滑槽/筋结构,采用二次注塑工艺,使TPU包覆在内芯52外壁上。如图13所示,优选地在ABS内芯52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槽521,TPU包覆层53 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筋531 ;或者采用相反结构,即ABS内芯52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筋,TPU包覆层53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槽。本实施例的优点是1、利用弹力夹4与固定轴5的摩擦力,实现翻盖可靠自锁。[0050]2、弹力夹4材质用Ρ0Μ,固定轴5用ABS包TPU,降低了成本;而类似的翻盖产品采用金属转轴,成本高。3、弹力夹4的材料POM、固定轴5上包的软胶TPU都是耐磨材料;POM硬,TPU软,
两者在一起摩擦不会产生噪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包括主体后盖(1)、翻盖上壳( 和翻盖下壳(3),所述主体后盖(1)的后端设置有左、右后盖轴套(11),所述翻盖上壳O)、翻盖下壳(3)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所述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的两端内圆弧面分别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侧外圆柱面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弹力夹G),上侧分别卡在所述上壳轴套的左、右上壳弹力夹定位筋011)中,下侧分别卡在所述下壳轴套(31)的左、右下壳弹力夹定位筋(311)中;左、右固定轴(5),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另一端分别夹紧于所述左、右弹力夹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弹力夹(4)的内壁中分别设置有弹力夹弧形凸筋(41),所述左、右固定轴( 上分别相应开设有固定轴弧形凹槽(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固定轴(5)上分别开设有固定轴定位槽(52),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相应设置有后盖轴套定位筋 (1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固定轴(5)包括 ABS内芯(53)和TPU包覆层(5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内芯(53)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槽(531),所述TPU包覆层(54)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筋(54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BS内芯(53)的外壁设置有ABS止滑筋,所述TPU包覆层(54)的内壁相应开设有TPU止滑槽。
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 (6),所述主体支架(6)的左、右支架转轴(61)分别夹设于所述左、右后盖轴套(11)的外侧内圆柱面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投翻盖自锁机构,包括主体后盖(1)、翻盖上壳(2)和翻盖下壳(3),主体后盖(1)后端设置左、右后盖轴套(11),翻盖上壳(2)、翻盖下壳(3)后端设置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上壳轴套(21)、下壳轴套(31)两端内圆弧面与左、右后盖轴套(11)内侧外圆柱面转动配合,还包括左、右弹力夹(4),上侧卡在左、右上壳弹力夹定位筋(211)中,下侧左、右下壳弹力夹定位筋(311)中;左、右固定轴(5),一端固定于左、右后盖轴套(11)的内腔中,另一端分别夹紧于左、右弹力夹(4)中。本实用新型利用弹力夹与固定轴的配合,可靠地实现翻盖在预定角度范围的任意角度自锁。
文档编号G03B21/14GK202126561SQ201120167040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廖敬青, 邹朝昒 申请人: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