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82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纤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分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讯设备的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分纤箱。背景技术
分纤箱常用于用户光缆的交接或分纤,现有分纤箱中,适配器翻板是固定在箱体中,熔纤盘线单元等部件一般位于箱体的底板上,由于箱体内光纤分布较多,分布杂乱,不仅不美观,给工作人员的检修以及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而且,光缆进出孔为封闭的圆孔形结构,使用时,需要将光纤的一端从孔内引入或引出,不仅不方便,而且灰尘容易通过圆孔进入箱体内。在光纤开剥成端施工中,引入光缆和分支光缆都要在分纤箱内的适配器翻板上对接,由于适配器翻板固定在箱体中,对里层的适配器实施尾纤对接时,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使分纤箱中的光纤整齐排布,尾纤对接方便,而且不容易进入灰尘的分纤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箱体、盖体和适配器翻板,箱体中设有熔纤盘线单元,箱体侧板上设有骨架光缆孔、普通光缆孔和蝶形光缆孔,所述适配器翻板位于箱体中并与箱体可活动连接,所述适配器翻板可在箱体中翻转90°C。优选地,所述的箱体侧板上固定有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箱体侧板上的骨架光缆孔为具有开口的U形结构。优选地,所述骨架光缆孔中设有毛刷。所述熔纤盘单元可叠加扩展、并自由翻转。本实用新型的适配器翻板与箱体可活动连接,并且可在箱体中翻转90°C,适配器翻板的一边连接尾纤,另一边连接蝶形光缆,适配器翻板将箱体内部分为两层,分别可安装部件设备,部件安装容量增大,使得箱体内的布局更加整洁。而且由于适配器翻板可在箱体内翻转,大大方便了在适配器翻板在进行尾纤对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参考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参考图。图中,1为箱体、2为盖体、3为适配器翻板、4为熔纤盘线单元、5为骨架光缆孔、6 为普通光缆孔、7为蝶形光缆孔,8为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9为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分纤箱,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箱体1和盖体2,箱体1中设有熔纤盘单元4,箱体1侧板上设有骨架光缆孔5、普通光缆孔6和蝶形光缆孔7,箱体1中还包括适配器翻板3,适配器翻板3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箱体1可活动连接,适配器翻板3可在箱体1中翻转90°C,适配器翻板3的左边连接尾纤,右边连接蝶形光缆。适配器翻板3将箱体1内部分为两层,根据需要可分别安装部件设备,使得箱体1中的安装容量增大,而且, 箱体1和适配器翻板3上设有蝶形光纤固定装置,可将箱体1内的光纤分类整理固定,使整个箱体1布局整洁美观。尾纤对接时,打开分纤箱的盖体2,将适配器翻板3向上翻转,方便尾纤对接操作;完成对接后,把适配器翻板3转回箱体1内,把盖体2正常盖上,既方便美观,也不占用更多空间,简单实用。箱体1侧板上固定有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8,当适配器翻板3向下翻转到箱体1中时,适配器翻板3与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8接触,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8承载适配器翻板3 的重量,可避免适配器翻板3挤压箱体1底部固定的部件,设计合理。箱体1侧板上的骨架光缆孔5设计成具有开口的“U”形结构,光纤的任意段均可从骨架光缆孔5的上端“U”开口处直接进入分纤箱,更加方便。而且,骨架光缆孔5 “U”形内部区域中设有毛刷9,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分纤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使得分纤箱内部的布局整洁美观,减少分纤箱中的灰尘进入量,而且,施工者盘纤、熔接时,简捷,方便,维护者在日后的管理中能很轻松翻转熔纤盘单元,系统的检测关键的熔纤点,大大减少施工维护的时间,便于网络管理。
权利要求1.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箱体(1)、盖体(2)和适配器翻板(3),箱体中设有熔纤盘线单元(4),箱体侧板上设有骨架光缆孔(5)、普通光缆孔(6)和蝶形光缆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翻板(3 )位于箱体(1)中并与箱体(1)可活动连接,所述适配器翻板(3 )可在箱体 (1)中翻转900C 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侧板上固定有适配器翻板固定装置(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板上的骨架光缆孔(5) 为具有开口的U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光缆孔(5)中设有毛刷(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讯设备的附件,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分纤箱。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箱体、盖体和适配器翻板,箱体中设有熔纤盘线单元,箱体侧板上设有骨架光缆孔、普通光缆孔和蝶形光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翻板位于箱体中并与箱体可活动连接,所述适配器翻板可在箱体中翻转90℃。本实用新型适配器翻板将箱体内部分为两层,分别可安装部件设备,部件安装容量增大,使得箱体内的布局更加整洁。而且由于适配器翻板可在箱体内翻转,大大方便了在适配器翻板在进行尾纤对接。
文档编号G02B6/44GK202075474SQ2011201790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小聪, 庄卓橫, 陈家锋, 黄鑫华 申请人:广州市联兴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