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09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纤对接的冷接续子产品,主要通过压紧对折的金属片固定两根光纤的端部实现光纤对接。其中,在对折的金属片中设有用于光纤对接的V型槽,两根光纤的端部连接处滴入液态物质以提高透光性,压紧装置的动作是通过下压锲形固定块来减少对折金属片的缝隙从而压紧两根光纤来实现光纤的对接。这种结构的金属片,由于在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和时间变化产生老化时,会产生变形,会使其压紧的两根光纤端面之间的距离加大,造成连接质量下降。而且这种结构的冷接续子,在施工操作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使用和携带都非常不便。因此现在的光纤冷接续子,如中国专利CN201152903Y所公开的一种光纤接续子, 包括壳体和光纤套管。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叠合,在下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容置光纤的光纤槽,光纤槽包括用于容置光纤套管的套管槽部及位于套管槽部两侧的导向槽部。光纤套管设置在套管槽部内,在光纤套管的中心设有一用于容置光纤纤芯的通孔,在光纤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与通孔联通,开口的宽度小于光纤纤芯的直径。该光纤接续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两侧用于使上下壳体相互夹紧的夹紧机构。该光纤接续子,采用金属光纤套管作为光纤的对准原件,对光纤采用先对准再固定的方式实现光纤的接续。这种光纤接续子虽然装配方便,在施工时无需使用其他的专用工具,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对光纤冷接续子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且,装配起来也比较麻烦,生产和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续可靠、并且在施工时无需使用专用工具的光纤连接冷接子。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中间部上具有容置该上壳体的凹槽,并且该凹槽的上表面上具有容置光纤的V型槽,所述上壳体位于该凹槽内与下壳体相配合压紧该V型槽内的两根对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突出部, 并且上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该中间的突出部开始向着上壳体两端倾斜向下,所述上壳体的突出部的两侧各套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内的通孔与上壳体的倾斜面相配合压紧上壳体和下壳体。该光纤连接冷接子通过压紧块与上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倾斜面相配合紧密压紧该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而固定光纤连接冷接子内相互接合的两根光纤的端面,提高该光纤连接冷接子的连接性能,该冷接子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都非常方便。为了压紧固定光纤的尾部,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具有端部,所述端部中间具有连通至V型槽的通孔,该通孔中用于容置光纤的尾部,所述端部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具有开口连通至该通孔,该开口上具有弹性片,该弹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开口上,另一端可活动向内侧压紧光纤的尾部。优选地,所述弹性片可活动的一端尺寸较大并且突出于该端部的外表面,该弹性片的外侧套有压紧套使所述弹性片可活动的一端向内侧压紧光纤的尾部。为了便于装配时定位提高装配效率,所述两个端部与所述下壳体的中间部之间分别具有用于定位压紧套的法兰面。优选地,为了使压紧块与壳体更加紧密配合,所述压紧块的通孔的其中一个内表面从该压紧块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并且倾斜程度与该上壳体的倾斜面相匹配。为了更好地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两侧具有向着下方突出的卡块,所述下壳体的凹槽的上表面两侧具有与该卡块相卡合的凹槽。为了便于装配时定位,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中间具有与所述上壳体的突出部相匹配的突出部,所述压紧块抵靠于该上壳体的突出部和下壳体的突出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光纤连接冷接子使用压紧块与上壳体的斜面配合压紧上、下壳体,不但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使得冷接子的连接可靠性高,可以长期使用。该光纤连接冷接子采用弹性片和压紧套配合固定光纤尾部,防止光纤尾部的晃动,进一步提高了该光纤连接冷接子的连接可靠性。而且该光纤连接冷接子在施工时,不用使用任何辅助工具,施工方便,施工效率和加工效率都大大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冷接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冷接子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冷接子的部件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冷接子的压紧块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其中图fe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恥为沿图4中 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如图1-5所示,包括壳体1,套于壳体外侧的压紧块2,以及套于壳体两端外侧的压紧套3。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下壳体12的中间部上具有一用于容置上壳体11的凹槽14,其中下壳体12的凹槽14的上表面上具有容置光纤的V型槽13,上壳体11 位于该凹槽14内与下壳体12紧密配合压紧V型槽13内的两根对接光纤4。该上壳体11 的上表面中间具有一突出部111,上壳体11的上表面上具有一倾斜面112,该倾斜面112从该突出部111开始向两侧逐渐倾斜向下。该上壳体11的下方两侧还具有向下突出的卡块 113,与下壳体12的上表面两侧的凹槽123相匹配,更好地固定该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压紧块2为中间具有通孔21的筒状部件,其通孔21的截面,如图5所示,压紧块2 中间的通孔21的一端较窄,另一端较宽。如图5所示,通孔21的上下方向上,通孔21的下底面呈水平,而上端面从前到后逐渐向上倾斜,如图fe所示;而左右方向上,通孔21的宽度不变,如图恥所示。也就是说所述压紧块2的通孔21的其中一个内表面从该压紧块2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并且倾斜程度与上壳体11的倾斜面112相匹配。压紧块2的顶部外侧还具有一些凹槽花纹,便于使用者推动压紧块2时操作。因此该压紧块2与上壳体11的上的倾斜面112相匹配,并且压紧块2套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外侧紧靠突出部111的两侧,不但易于安装定位,而且该通过该压紧块2从左右两个方向上分别压紧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使V型槽13内的左右两根连接光纤的端面固定,具有可靠的连接性能。优选地, 在下壳体12的下表面的中间,也具有与该上壳体11的上表面的中间突出部111相对应的突出部121,该下壳体12的突出部121与上壳体11的突出部111 一起定位该压紧块2的位置。下壳体12的两端具有两个端部15,该端部15内具有连通至V型槽13的通孔152 用于容置连接的光纤的尾部。该端部15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具有对称的开口 151连通至该通孔152,如图3所示,是上下两个表面,也可以是左右两个表面。该开口 151上具有弹性片16,弹性片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端部15的开口 151上,另一端可向内侧活动压紧通孔 152内的光纤的尾部。弹性片16可活动的一端的尺寸较大,突出于端部15的表面。因此可以在端部15上套有压紧套3将弹性片16的活动的一端向内侧挤压固定光纤的尾部,防止光纤尾部的晃动,更加提高了该光纤连接冷接子的接续可靠性。优选地,在该下壳体12的两个端部15和下壳体12的中间部之间分别具有法兰面122,便于定位该压紧套3的位置。该光纤连接冷接子,不但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连接可靠性高,可以长期使用, 而且该光纤连接冷接子在施工时,不用使用任何辅助工具,施工方便,施工效率和加工效率都大大提高。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所述下壳体(1 的中间部上具有容置该上壳体(11)的凹槽(14),并且该凹槽(14)的上表面上具有容置光纤的V型槽(13),所述上壳体(11)位于该凹槽(14)内与下壳体(1 相配合压紧该V型槽(1 内的两根对接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上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突出部(111),并且上壳体(11)的上表面具有倾斜面(112),该倾斜面(11 从该中间的突出部(111)开始向着上壳体(11)两端倾斜向下,所述上壳体(11)的突出部(111)的两侧各套有一压紧块O),所述压紧块⑵内的通孔与上壳体(11)的倾斜面(112)相配合压紧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 的两端具有端部(15),所述端部(15)中间具有连通至V型槽(13)的通孔(152),该通孔(152)中用于容置光纤的尾部,所述端部(巧)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具有开口(151)连通至该通孔(152),该开口(151)上具有弹性片(16),该弹性片(1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开口(151)上,另一端可活动向内侧压紧光纤的尾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16)可活动的一端尺寸较大并且突出于该端部(1 的外表面,该弹性片(16)的外侧套有压紧套C3)使所述弹性片(16)可活动的一端向内侧压紧光纤的尾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1 与所述下壳体(1 的中间部之间分别具有用于定位压紧套(3)的法兰面(1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2)的通孔的其中一个内表面从该压紧块( 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并且倾斜程度与该上壳体(11)的倾斜面(112)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底部两侧具有向着下方突出的卡块(113),所述下壳体(1 的凹槽(14)的上表面两侧具有与该卡块(113)相卡合的凹槽(123)。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冷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的下表面中间具有与所述上壳体(11)的突出部(111)相匹配的突出部(121),所述压紧块 (2)抵靠于该上壳体(11)的突出部(111)和下壳体(12)的突出部(121)上。
专利摘要一种光纤连接冷接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中间部上具有容置该上壳体的凹槽,并且该凹槽的上表面上具有容置光纤的V型槽,所述上壳体位于该凹槽内与下壳体相配合压紧该V型槽内的两根对接光纤,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的中间具有一突出部,并且上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该中间的突出部开始向着上壳体两端倾斜向下,所述上壳体的突出部的两侧各套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内的通孔与上壳体的倾斜面相配合压紧上壳体和下壳体。该光纤连接冷接子通过压紧块与上壳体的倾斜面相配合紧密压紧该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而固定两根光纤的端面,提高该光纤连接冷接子的连接性能,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都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141833SQ20112020396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
发明者虞雪峰 申请人:慈溪市赫法斯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