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50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光纤通信领域使用到的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光缆,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加强件处于外护套内的中心位置, 中心加强件周围均匀分布多组缆芯,在缆芯与所芯之间、缆芯与中心加强件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填充层,外护套内壁紧贴绕包层外壁,绕包层内壁紧贴内护套外壁,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绕包层的存在,使得其拉伸强度不,光缆受力不够均匀,容易受到机械损伤,且其最小弯曲半径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抗干扰能力强的一种拉伸强度大、不容易受到机械损伤、且最小弯曲半径减小、便于运输安装的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中心加强件处于外护套内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件周围均匀分布多组缆芯,在所述缆芯与缆芯之间、所述缆芯与中心加强件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填充层,外护套内壁紧贴非金属编织层外壁,非金属编织层内壁紧贴内护套外壁。通过提出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光缆的传输功能,其次,通过采用非金属编织层代替绕包层,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大,受力更均匀使不容易受机械损伤,可有效减小其最小弯曲半径,便于运输安装。优选的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纤膏、镶嵌于纤膏内的多组光纤组,松套管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优选的填充层采用阻水油膏。基于公开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拉伸强度大,不容易受机械损伤,且其最小弯曲半径减小,便于运输安装。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外护套;2、非金属编织层;3、内护套;4、填充层;5、光纤组;6、松套管;7、纤膏;
8、中心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1,中心加强件8处于外护套I内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件8周围均匀分布多组缆芯,在所述缆芯与缆芯之间、所述缆芯与中心加强件8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填充层4,外护套I内壁紧贴非金属编织层2外壁,非金属编织层2内壁紧贴内护套3外壁。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6、纤膏7、镶嵌于纤膏7内的多组光纤组5,松套管6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填充层4采用阻水油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实用新型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I),中心加强件(8)处于外护套(I)内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件(8)周围均匀分布多组缆芯,在所述缆芯与缆芯之间、所述缆芯与中心加强件(8)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填充层(4),其特征在于,外护套(I)内壁紧贴非金属编织层(2)外壁,非金属编织层(2)内壁紧贴内护套(3)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松套管(6)、纤膏(7)、镶嵌于纤膏(7)内的多组光纤组(5),松套管(6)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层(4)采用阻水油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包括最外层的外护套,加强件处于外护套内的中心位置,中心加强件周围均匀分布多组缆芯,在所述缆芯与所述缆芯之间、所述缆芯与中心加强件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填充层,外护套内壁紧贴非金属编织层外壁,非金属编织层内壁紧贴内护套外壁。本实用新型提供抗干扰能力强的一种拉伸强度大、不容易受到机械损伤、且最小弯曲半径减小、便于运输安装的含非金属编织层的光缆。
文档编号G02B6/44GK202305924SQ2011203216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刘明, 刘琴, 王赵兰 申请人: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