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86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背投影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ー种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
技术背景 在数码家具的领域,如桌面、茶几、柜台、展示架、橱窗等玻璃的触摸方案,一般是在玻璃下面设置传统的电容触摸屏结构。传统的电容触摸屏结构包括透明触摸传感膜,其边缘有银导线引出并连接至玻璃界面FPC引出线,然后通过控制芯片部分连接电脑主机。但是,由于上述玻璃触摸方案使用传统的电容触摸模块,而由于感应敏感度范围等技术限制,桌面、茶几、柜台、展示架、橱窗等8-lOmm厚的玻璃太厚,传统的电容触摸模块通常不能穿透,导致经常性无反应或反应不灵敏,例如已经出现的电阻式触摸屏、超声波触摸屏、红外触摸屏都不能应用于橱窗玻璃,而且现有的大多数电容触摸屏也不能够应用于橱窗玻璃。即使使用能穿透玻璃的电容触摸膜,其安装也非常繁琐。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基于触摸感应膜的橱窗式触摸信息显示屏及其展示系统”(专利号ZL200910196039. 4)中,公开了ー种具有高灵敏度的,适用于橱窗玻璃和玻璃台面的触摸感应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电容触摸膜的应用局限。但是在将这样的触摸感应膜安装于家用的玻璃桌面或茶几形成一个家用的触摸感应交互系统时,仍然需要另外配备设置于桌面下的显示装置,这无疑増加了家用触摸感应交互系统的成本。同时,家用玻璃桌面或茶几台面下有限的空间,对于显示装置的尺寸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配备小体积高清晰度的显示器进ー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成本,也不利于节能环保。上述缺点制约了触摸感应膜在家用触摸感应交互系统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ー种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少,制造成本低廉,显示尺寸可调,显示效果清晰,节能环保,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具有如下构成该系统包括投影仪、控制主机、反射镜与背投膜,所述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投影仪,所述的背投膜设置于透明桌面的背面,所述的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下方,所述的投影仪的投影ロ朝向所述的反射镜,所述的投影仪投影的图像经所述的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的背投膜上。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还包括触摸膜和触控模块,所述的触摸膜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和所述的透明桌面之间,所述的触摸膜的触摸感应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所述的触摸膜为电容感应膜。所述的电容感应膜周围的还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的透明桌面并控制其移动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底座和活动部,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上,所述的活动部活动固定于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倾斜控制単元,所述的倾斜控制単元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的倾斜角度并保持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三者间的相对位置。该倾斜控制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部的弧形滑轨和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下部的滑轮,所述的滑轮在所述的弧形滑轨中移动以使所述的活动部傾斜。所述的倾斜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所述的夹角的调节范围为O度至30度。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还包括升降控制单元,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背投膜、反射镜和投影仪的高度。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离地面的距离,所述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50厘米至75厘米。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所述的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并用以控制所述的反射镜的倾斜角度。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的输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所述的输入模块包括键盘和鼠标,所述的键盘和鼠标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投影仪为CRT投影仪、IXD投影仪、DLP投影仪、D-ILA投影仪、sRGB投影仪和LCOS微投影仪中的ー种。所述的投影仪包括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所述的第一投影ロ的朝向所述的反射镜,所述的第二投影ロ朝向外部投影幕布和幕墙。所述的各投影仪的光源经多次反射可选择性地设定为“仅从第一投影ロ投射出”、“仅从第二投影ロ投射出”和“同时从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投射出”三种状态中的一种。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投影仪具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第二光 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二投影ロ,所述的投影仪可选择性地设定为“仅第一光源工作”、“仅第二光源工作”和“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工作”三种状态中的ー种。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投影仪为LCOS微投影仪,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主机选择性地设定为“仅第一投影ロ工作”、“仅第二投影ロ工作”和“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同时工作”三种状态中的ー种。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包括一个透镜组,所述的透镜组包括ー个可调透镜和ー个反光镜,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的投影光源照向所述的可调透镜,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入射光线朝向所述的反光镜,所述的反光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二投影ロ,通过控制主机控制选择性地将所述的可调透镜设置为全反光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干所述的“仅第一投影ロ工作”状态,或将所述的可调透镜设置为半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于所述的“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同时工作”状态,又或者将所述的可调透镜设置为全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于所述的“仅第二投影ロ工作”状态。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透明桌面包括表面玻璃层、触摸感应层和触摸控制器,所述的触摸感应层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下表面,所述的背投膜贴合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下表面,所述的触摸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和所述的控制主机。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包括透明区域,所述的透明区域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大小。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为全透明表面玻璃层,所述的全透明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大小相同。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一固定玻璃层,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中央具有通孔,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嵌设于所述的固定玻璃层的中央通孔内,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也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下表面。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透明胶体为EVA胶膜、PVB胶膜、UV胶膜和PA胶膜中的ー种。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为钢化玻
璃O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单层触摸感应膜层。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单层触摸感应膜层设置有横向透明电极组和纵向透明电极组,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组之间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组之间也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层为电容式触摸感应膜,该电容式触摸感应膜中包括透明基膜层,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内部的感应电路为所述的透明基膜层表面所具有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包括数条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和数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与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相互垂直形成矩形网格。 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帯状,所述的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线状,且相邻的两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相当。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透明基膜层为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为所述的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表面的蚀刻结构。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的表面阻抗低于100 Ω/cm2。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中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厚度相当。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双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透明胶体为EVA胶膜、PVB胶膜、UV胶膜和PA胶膜中的ー种。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包括中央透明区域和外缘非透明区域,所述的中央透明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的背投膜的大小相一致。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嵌设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中。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位于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内具有腔体,所述的触摸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的腔体内,并填充有封装填料。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封装填料为硅胶或环氧树脂。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嵌设于所述的两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触摸感应层具有周边银导线,所述触摸控制器的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端ロ,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包括FPC软连接线和至少ー个USB接ロ,所述的FPC软连接线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设置触摸控制器的触摸感应层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USB接ロ设置于所述的通孔内。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周边银导线设置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对应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中央透明区域边缘的位置。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周边银导线为非透明导电银浆涂布层或非透明导电银浆印刷层。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控制器为PCB控制板。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为具有深色不透明印刷图案上表面的表面玻璃层。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具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的周围,并电路连接一电磁感应控制器。[0051]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外围框架,所述的表面玻璃层、触摸感应层和背投膜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外围框架内。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触控笔,所述的外围框架上设置有触控笔放置槽,所述的触控笔可放置于所述的触控笔放置槽内。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控笔为电容笔和电磁笔中的ー种或两种。 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和所述的背投膜之间还设置有屏蔽层。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投影仪投射出的画面,通过设置于透明桌面下方的反射镜反射到背投膜上,因此仅需在透明桌面下方安装一反射镜,有效降低了对于显示装置安装空间的要求,降低了家用触摸感应交互系统的成本,同时能确保显示效果清晰,显示尺寸可自由调节,节能环保,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安置与透明桌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设置于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设置于抬升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采用双投影ロ LCOS微投影仪的示意图。图6为双投影ロ LCOS微投影仪的光路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采用的触摸透明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參阅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I及图2所示,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包括投影仪I、控制主机2、反射镜5与背投膜4,所述的控制主机2连接所述的投影仪1,所述的背投膜4设置于透明桌面9的背面,所述的反射镜5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4下方,所述的投影仪I投影的图像经所述的反射镜5反射至所述的背投膜4上。同时,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触摸膜3和触控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触摸膜3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4和所述的透明桌面9之间,所述的触摸膜3的触摸感应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2。所述的触摸膜3为电容感应膜及设置于所述的电容感应膜周围的电磁感应线圈,以增加该触摸膜3的感应灵敏度,可用于感应电磁笔等,从而实现精细比划文字的书写或者精细线条的绘图。所述的系统还包括ー输入模块(图中未不出),所述的输入模块包括键盘和鼠标,所述的键盘和鼠标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2。在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的透明桌面并控制其移动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底座和活动部, 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上,所述的活动部活动固定于所述的底座上。该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倾斜控制単元6,所述的倾斜控制単元6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9、触摸膜3和背投膜4的倾斜角度并保持所述的透明桌面9、触摸膜3和背投膜4三者间的相对位置。该倾斜控制单元6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部的弧形滑轨和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下部的滑轮(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滑轮在所述的弧形滑轨中移动以使所述的活动部傾斜。该倾斜控制单元6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9在与水平面成O度至30度的夹角之间移动。在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还包括升降控制单元7,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7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9、触摸膜3、背投膜4、反射镜5和投影仪I的高度。使所述的透明桌面9离地面的距离在50厘米至75厘米之间移动。在更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2。在另ー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所述的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2,并用以控制所述的反射镜的倾斜角度。在另ー种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投影仪为CRT投影仪、IXD投影仪、DLP投影仪、D-ILA投影仪、sRGB投影仪和LCOS微投影仪中的ー种。更进一歩的,所述的各种投影仪均包括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所述的第一投影ロ的朝向所述的反射镜,所述的第二投影ロ朝向外部投影幕布和幕墙。所述的各投影仪的光源经多次反射可选择性地设定为“仅从第一投影ロ投射出”、“仅从第二投影ロ投射出”和“同时从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投射出”三种状态中的ー种。又或者,所述的投影仪具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第二光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二投影ロ,所述的投影仪可选择性地设定为“仅第一光源工作”、“仅第二光源工作”和“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工作”三种状态中的ー种。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及图6所示(图中虚线为投影仪光路),所述的投影仪I为LCOS微投影仪。该LCOS微投影仪I包括第一投影ロ 11和第二投影ロ 12,所述的第一投影ロ 11的朝向所述的反射镜5,所述的第二投影12 ロ朝向外部投影幕布或幕墙8。该LCOS微投影仪I还包括ー个透镜组,所述的透镜组包括ー个可调透镜13和一个反光镜14,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I的投影光源照向所述的可调透镜13,所述的可调透镜13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一投影ロ 11,所述的可调透镜13的入射光线朝向所述的反光镜14,所述的反光镜14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二投影ロ 12,通过控制主机2控制选择性地将所述的可调透镜13设置为全反光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I工作于“仅第一投影ロ工作”的状态,或将所述的可调透镜13设置为半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I工作干“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同时工作”的状态,又或者将所述的可调透镜13设置为全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I工作于“仅第二投影ロ工作”的状态。在另ー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透明桌面包括表面玻璃层15、触摸感应层(触摸膜)3和触摸控制器(触控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的下表面,所述的背投膜4贴合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的下表面,所述的触摸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和所述的控制主机。通过将该具有触摸功能的桌面与背投影结合,可形成一具有背投影的触摸交互系统。其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包括透明区域,所述的透明区域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的大小。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该透明胶体可以为EVA胶膜、PVB胶膜、UV胶膜或PA胶膜。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为钢化玻璃。在一种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为全透明表面玻璃层,所 述的全透明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的大小相同。在另ー种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一固定玻璃层,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中央具有通孔,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嵌设于所述的固定玻璃层的中央通孔内,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也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的下表面。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在更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为单层触摸感应膜层。该单层触摸感应膜层设置有横向透明电极组和纵向透明电极组,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组之间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组之间也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在更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其中,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层为电容式触摸感应膜,该电容式触摸感应膜中包括透明基膜层,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内部的感应电路为所述的透明基膜层表面所具有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包括数条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和数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与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相互垂直形成矩形网格。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帯状,所述的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线状,且相邻的两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相当。所述的透明基膜层为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为所述的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表面的蚀刻结构。所述的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的表面阻抗低于ΙΟΟΩ/cm2。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中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的厚度相当。所述的双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在又一种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包括中央透明区域和外缘非透明区域,所述的中央透明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的背投膜4的大小相一致。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嵌设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3中。所述的位于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3内具有腔体,所述的触摸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的腔体内,并填充有封装填料,该封装填料可以为硅胶或环氧树脂。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则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可嵌设于所述的两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所述触摸感应层3具有周边银导线,所述的周边银导线为非透明导电银浆涂布层或非透明导电银浆印刷层,所述触摸控制器的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端ロ,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包括FPC软连接线和至少ー个USB接ロ,所述的FPC软连接线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所述的设置触摸控制器的触摸感应层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USB接ロ设置于所述的通孔内。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中,所述的周边银导线设置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对应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的中央透明区域边缘的位置。所述的触摸控制器为PCB控制板。所述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为具有深色不透明印刷图案上表面的表面玻璃层15。在另ー种进ー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具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4的周围,并电路连接ー电磁感应控制器。该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外围框架和触控笔,所述的表面玻璃层15、触摸感应层3和背投膜4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外围框架内,所述的外围框架上设置有触控笔放置槽,所述的触控笔可放置于所述的触控笔放置槽内。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触摸感应层3和所述的背投膜4之间还设置有屏蔽层。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背投影系统包括LCOS微投影仪、控制主机、反射镜、背投膜、触摸膜与活动支架。控制主机分别连接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和活动支架,所述的背投膜设置于活动支架的顶部,所述的触摸膜设置于背投膜之上,反射镜设置于背投膜的下方并与活动支架固定,LCOS微投影仪固定于活动支架的ー侧,以使该投影仪投影的图像经所述的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的背投膜上。将这ー背投影系统置于任何透明桌面之下,在接触桌面时,触摸膜感应到接触,并将触摸感应信号通过输出端发送至一触控模块,触控模块再将信号输出至所连接的控制主机。从而实现将任何透明桌面作为触摸屏的触控功能。其中,所述的活动支架包括倾斜控制单元,该倾斜控制单元通过同步提升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的ー侧,使透明桌面能定位干与水平面成O度至30度之间。该移动控制模块还包括升降控制单元,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包括置于ー底座上的电动升降机,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背投膜、反射镜和投影仪均设置于该电动升降机之上,通过该升降単元可将透明桌面离地面的距离控制在50厘米至75厘米。所述的倾斜控制単元和升降控制单元均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在需要应用于外部投影的情况下,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还可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投影ロ及ー个透镜组。其中,第一投影ロ的朝向所述的反射镜,第二投影ロ朝向外部投影幕布和幕墙。所述的透镜组包括ー个可调透镜和ー个反光镜,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的投影光源照向所述的可调透镜,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入射光线朝向所述的反光镜,所述的反光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二投影ロ。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控制主机控制选择性地将可调透镜设置为全反光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于“仅第一投影ロ工作”的状态,此时,透明桌面即作为ー触摸屏,构成一触摸感应交互系统。用户也可将所述的可调透镜设置为半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干“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同时工作”的状态,此时,透明桌面为触控屏,并组成一包括触控屏、和外部投影的演示系统。当然,用户还可以将所述的可调透镜设置为全透镜,以使该LCOS微投影仪工作于“仅第二投影ロ工作”的状态,此时,该系统仅为一常规的投影系统。上述的多种工作状态的切換极为简便,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能适用于各种使用情形,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投影仪投射出的画面,通过设置于透明桌面下方的反射镜反射到背投膜上,因此仅需在透明桌面下方安装一反射镜,有效降低了对于显示装置安装空间的要求,降低了家用触摸感应交互系统的成本,同时能确保显示效果清晰,显示尺寸可自由调节,节能环保,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參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 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1.ー种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投影仪、控制主机、反射镜与背投膜,所述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投影仪,所述的背投膜设置于透明桌面的背面,所述的投影仪投影的图像经所述的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的背投膜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触摸膜和触控模块,所述的触摸膜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和所述的透明桌面之间,所述的触摸膜的触摸感应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触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触摸膜为电容感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触摸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电容感应膜周围的电磁感应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的透明桌面并控制其移动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底座和活动部,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上,所述的活动部活动固定于所述的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包括倾斜控制単元,所述的倾斜控制単元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的倾斜角度并保持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和背投膜三者间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倾斜控制単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部的弧形滑轨和设置于所述的活动部下部的滑轮,所述的滑轮在所述的弧形滑轨中移动以使所述的活动部傾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倾斜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所述的夹角的调节范围为O度至3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还包括升降控制单元,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触摸膜、背投膜、反射镜和投影仪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透明桌面离地面的距离,所述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50厘米至75厘米。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桌面移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所述的反射镜角度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并用以控制所述的反射镜的倾斜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的输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模块包括键盘和鼠标,所述的键盘和鼠标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的控制主机。
15.根据权利要求I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仪为CRT投影仪、LCD投影仪、DLP投影仪、D-ILA投影仪、sRGB投影仪和LCOS微投影仪中的ー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仪包括第一投影口和第二投影ロ,所述的第一投影ロ的朝向所述的反射镜,所述的第二投影ロ朝向外部投影幕布和幕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仪具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第二光源的光路连通所述的第二投影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仪为LCOS微投影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包括一个透镜组,所述的透镜组包括一个可调透镜和ー个反光镜,所述的LCOS微投影仪的投影光源照向所述的可调透镜,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一投影ロ,所述的可调透镜的入射光线朝向所述的反光镜,所述的反光镜的反射光线朝向所述的第二投影ロ。
2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透明桌面包括表面玻璃层、触摸感应层和触摸控制器,所述的触摸感应层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下表面,所述的背投膜贴合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下表面,所述的触摸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和所述的控制主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包括透明区域,所述的透明区域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大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为全透明表面玻璃层,所述的全透明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的大小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一固定玻璃层,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中央具有通孔,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嵌设于所述的固定玻璃层的中央通孔内,所述的固定玻璃层也贴合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下表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胶体为EVA胶膜、PVB胶膜、UV胶膜和PA胶膜中的ー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毫米。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为钢化玻璃。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单层触摸感应膜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层触摸感应膜层设置有横向透明电极组和纵向透明电极组,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组之间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所述的纵向透明电极组之间也通过跨越线连接并跨越所述的横向透明电极。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层为电容式触摸感应膜,该电容式触摸感应膜中包括透明基膜层,所述的触摸感应膜内部的感应电路为所述的透明基膜层表面所具有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包括数条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和数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与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相互垂直形成矩形网格。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带状,所述的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呈线状,且相邻的两条纵向平行触控导电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相当。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膜层为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为所述的透明导电复合物薄膜表面的蚀刻结构。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布线图案结构中的横向平行触控导电线的宽度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厚度相当。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通过透明胶体粘合固定。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胶体为EVA胶膜、PVB胶膜、UV胶膜和PA胶膜中的ー种。
3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包括中央透明区域和外缘非透明区域,所述的中央透明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的背投膜的大小相一致。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嵌设于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中。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外缘非透明区域下方的触摸感应层内具有腔体,所述的触摸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的腔体内,并填充有封装填料。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填料为硅胶或环氧树脂。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为双层触摸感应膜层,所述的触摸控制器嵌设于所述的两层触摸感应膜层之间。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层具有周边银导线,所述触摸控制器的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端ロ,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输入输出端ロ包括FPC软连接线和至少ー个USB接ロ,所述的FPC软连接线连接所述的周边银导线。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触摸控制器的触摸感应层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USB接ロ设置于所述的通孔内。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边银导线设置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对应所述的表面玻璃层的中央透明区域边缘的位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边银导线为非透明导电银浆涂布层或非透明导电银浆印刷层。
47.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控制器为PCB控制板。
4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缘非透明区域为具有深色不透明印刷图案上表面的表面玻璃层。
4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具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的周围,并电路连接一电磁感应控制器。
5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外围框架,所述的表面玻璃层、触摸感应层和背投膜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的外围框架内。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还包括触控笔,所述的外围框架上设置有触控笔放置槽,所述的触控笔可放置于所述的触控笔放置槽内。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笔为电容笔和电磁笔中的ー种或两种。
53.根据权利要求2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摸感应层和所述的背投膜之间还设置有屏蔽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透明桌面的装置中的背投影系统,其包括投影仪、控制主机、反射镜与背投膜,所述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投影仪,所述的背投膜设置于透明桌面的背面,所述的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的背投膜下方,所述的投影仪的投影口朝向所述的反射镜,所述的投影仪投影的图像经所述的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的背投膜上。采用了该结构的背投影系统,其投影仪投射出的画面,通过反射镜反射到背投膜上,因此仅需在透明桌面下方安装一反射镜,从而有效降低了对于显示装置安装空间的要求,降低了家用触摸感应交互系统的成本,同时能确保显示效果清晰,显示尺寸可自由调节,节能环保,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文档编号G03B21/00GK202453637SQ2011205356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徐康程, 王慧华, 钟福兴 申请人:协晶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