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缆的理线器以及提供光缆的接续的方法

文档序号:268227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光缆的理线器以及提供光缆的接续的方法
用于光缆的理线器以及提供光缆的接续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缆的理线器(organizer)以及用于接续和整理光缆的方法。
一般已知的是,光缆的接续(splicing)、即光缆的光纤芯的光学连接要求提供具 有适当功能长度(functional length)的线缆的两个端段(end section)。要求这种功能 长度适当接续,即,接合光缆的两端。在本申请的含意中的接续能够是适合连接线缆的光纤 元件以使得光信号能够通过两个端段之间的接合处而传送的光缆之间的任何种类的连接。 接续通常由采取接续套管等形式的接续保持件来保护,它至少在机械上保护接续、即接续 区中的两个光纤元件的接合处。另外,接续保持件可实现待连接的光纤元件之间的机械连 接。在已经过接续作用之后,储存功能长度。对此,功能长度通常盘绕以形成环,该环被储 存。WO 03/098306 Al公开一种用于储存光缆的这种环的封套。按照现有技术,在由密封保 护环和接续的封套所形成的外壳中接纳光缆环。
例如从EP 0216073 Al已知另一种理线器。这个理线器包括用于保持环和接续保 持件的具有底部的托架。对于接续保持件,多个容纳器(receptacle)设置在底部,各适合 接纳并且因而将一个接续保持件固定到位。此外,托架的底部通过沿光缆的盘绕操作的圆 周方向所设置的弓I导表面而凸出,并且适合支承环形光缆。弓I导表面设置成使得光缆保持 在理线器中,具有比光缆的临界半径要大的弯曲半径。众所周知,光缆不应当弯曲比光缆的 临界弯曲半径要小的弯曲半径,那将会引起光损耗或者甚至可引起光缆的机械损坏。这个 临界、即最小弯曲半径对于具有单光纤元件的光缆通常大约为3 cm。相应地,EP 0216073 Al的理线器所提供的引导表面环绕比临界弯曲半径要大的半径。通常,引导表面支承保持 元件,保持元件与托架底部平行延伸但与其具有一定距离,使得环形光缆在沿引导表面盘 绕时设置在底部与保持元件之间。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光缆的理线器,该理线器允许储存光缆的功能长度的简 单有效储存。这种功能长度可以是可被接续并且提供有接续保持件的光缆的一个自由端或 者光缆的两个自由端的功能长度。此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整理光纤、特别是在接续光纤 之后进行整理的方法。
作为以上目的的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器。所 述理线器限定彼此相向并且相隔预定距离相互设置的环保留段(retaining section)。该 距离使得光缆的环限制在那些部分之间。换言之,环形光缆通过弹力保持在保留段之间。这 个弹力产生自环形光缆的弹性复位。因此,环形光缆主要由通过在如下条件下盘绕光缆所 引起的弹力来保持(若非排他地)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临界弯曲半径但接近所述半径。 相应地,环形光缆具有获得较小弯曲构造的某种趋势,其趋势产生弹性复位力。
环形光缆可以椭圆形式保持。在这种情况下,环保留段的预定距离略大于临界弯 曲半径的两倍。但是,环形光缆可同样地具有两个基本半圆形端段提供凸状外轮廓的形式, 其中中间段优选地由限定凹状外轮廓的两个相对保留端来支承。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段的 预定距离甚至可小于光缆的临界弯曲半径的两倍。
通常,相对保留段之间的紧邻环形光缆的外圆周表面的预定距离在5. 8与6. 8 cm 之间。对于又称作弯曲敏感光纤的更新一代光纤(例如,如ITU-T Recommendation G. 657所规定的),按照所规定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这些尺寸会是较小的。
按照一个优选实施例,理线器包括光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引入和引出(incoming and outgoing)光缆,使得两者的剩余长度能够同时储存在环保留段中。相应地,一组环保 留段足以将引入和引出两种光缆储存在按照本发明的理线器中。光缆固定装置可以仅由环 保留段来单独提供。但是,可提供其它部件以适当地支承光缆环。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理线器包括适合接纳接续连接的接续保持件的 接续容纳器。相应接续连接通常将连接两种光缆,即,引入和引出光缆。接续保持件的容纳 器可设置在环保留段附近和/或作为设置成与环保留段之一相邻、优选地在其附近的独立 容纳器。
按照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理线器具有包括底部和头部的一般C形环(generally C-shaped loop)支承元件。这两个部分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通过柄(lug)部分相连接。 底部和头部通常各限定彼此相向的环保留部分。
按照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底部限定适合接纳光缆环的底段的U形环底容纳器。此 外,头部限定适合接纳光缆环的头段的U形环头容纳器。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保留段 之间的预定距离通常比临界弯曲半径的两倍要大5%至15%。这个U形环容纳器的一个分叉 通常通过将底部与头部连接的柄部分的总长度的某个比例来提供。与柄部分所提供的表面 相对的邻接表面通常通过优选地与柄部分的延伸平行地延伸的分叉来提供。这个自由分叉 的自由端选择成使得光缆能够盘绕并且因而保留在弯曲半径略大于临界弯曲半径的环形 构造的C形环支承元件中。因此,环形光缆可更大程度地弯曲,直至达到临界弯曲条件。但 是,这种弯曲能力仍然将由自由分叉来引导。换言之,即使环形光缆更大程度地弯曲直至达 到临界弯曲半径,U形环容纳器的相对的壁段仍然将引导并且保持环形光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部不仅限定适合接纳光缆环的底段的U形环底容纳器, 而且还限定适合接纳接续保持件的U形接续容纳器。接续容纳器能够确定尺寸以使得多个 接续保持件能够接纳在接续容纳器中。此外,接续容纳器可包括按照整理方式将接续保持 件或者多个接续保持件设置在接续容纳器中的特定部件。接续容纳器例如可包括弹簧片 (spring lug),弹簧片与堆叠在U形接续容纳器中的上面的接续保持件协作以固定U形接 续容纳器中的所有接续保持件。
U形环头容纳器优选地由头部来提供,并且适合接纳环形光缆的头段,可采取沿圆 周包围环形光缆的至少一部分的顶盖的形式来提供。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顶盖的 边缘与限定环形光缆的底部U形底容纳器的分叉的自由端之间提供间隙。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理线器包括能够独立于C形环保留元件来提供并且适合至 少部分接纳相应C形环支承元件的罩盖。换言之,C形环支承元件能够纳入罩盖,以便覆盖 并且由此保护环形光缆。罩盖通常具有适合将所述罩盖可松脱地固定在安装状态的固定部 件,在安装状态中,C形环支承元件至少部分纳入罩盖并且罩盖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C形环 支承元件。罩盖优选地具有暴露安装状态中的C形环支承元件的头部的开口。此外,当罩 盖保持在安装状态时,罩盖的顶点与头部的顶点近似相齐。这个优选实施例产生相当紧凑 的布置,因为罩盖不必保持在头部上方。实际上,环形光缆通过C形环支承元件的头部来保 护,同时从C形环支承元件的头部凸出的环形光缆的段由罩盖来覆盖并且由此来保护。优 选地,罩盖提供有安全钩(snapping hook),用于将罩盖可松脱地固定在安装状态。安全钩优选地提供倾斜滑动表面,这在使罩盖进入安装状态时弹性地弯曲安全钩,使得安全钩将 沿相反方向弹性地弯曲,并且因而一旦罩盖到达安装位置则将其固定。在这个安装位置中, 罩盖可相对C形环支承元件和/或C形环支承元件所固定到的壳体或底座直接固定。
光缆的理线器优选地包括限定线缆导入和线缆导出通道的底座元件,其通道通常 由适合相对于底座元件按照预定方式、即位置和/或取向来保持一个或多个光缆的部件来 限定。此外,提供一种设置在关联线缆导入和线缆导出通道之间的支承段。那些关联线缆 弓I导通道不一定必须包括用于按照预定方式将光缆保持在引导通道中的特定部件。在优选 实施例中,c形环支承元件的底部更进一步限定设置在与环保留段相对的底部的一侧上的 固定部件,并且其固定部件适合与底座元件的支承段协作,使得c形环支承元件自由直立 式地(in a free standing manner)支承在底座元件上。这种支承可以是临时支承。相应 地,C形环支承元件的其它取向可以是可行的。具体来说,C形环支承元件可通过铰链来固 定到底座元件,以便不仅允许C形环支承元件相对于底座元件的自由直立式取向,而且还 允许倾斜取向或者其中C形环支承元件及其保持的环形光缆设置成基本上平行于底座元 件、例如壳体的底部的取向。
按照一个优选实施例,固定部件和支承段适合按照自由直立式方式将C形环支承 元件可松脱地固定在底座元件上。因此,C形环支承元件可从底座元件移开,例如以便将光 缆盘绕在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中,并且使其返回到底座元件供固定在其上。这类特定设计 可有助于例如在接续之后储存光纤元件的功能长度。
优选地,底座元件提供适合滑动地引导固定部件并且因而引导C形环支承元件的 支承表面。支承表面提供有适合按照键结合方式(in a keyed manner)来保持固定部件 的凹槽。优选地,在这种键结合方式中,C形环支承元件自由直立式地固定在底座元件上。 凹槽优选地收尾于适合当通过支承表面被插入时接纳固定部件的锤头开口(hammer head opening)。底座元件还优选地提供设置在支承表面附近并且适合与固定部件协作的弹簧 片,使得C形环支承元件最优选地按照自由直立式方式通过与固定部件协作的弹簧片相对 底座元件来固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理光缆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如下已知步骤提供两个端段,一 个引入和一个引出光缆,以便与适合进行接续的功能长度相接续。然后接续自由端,以便得 到接续光缆。此后,接续被储存在理线器中,如前面所述。通常,接续、即接续保持件接纳在 C形环支承元件的底部。此后,通过盘绕光缆的功能长度来形成环,并且设置在C形环支承 元件中。当盘绕功能长度时,光缆能够盘绕在底部与头部之间。备选地,环形光缆能够被盘 绕并且此后则放入C形环支承元件中。最后,储存环形光缆,使得光缆环通过弹性复位力限 制在底部与头部之间,其复位力由环形光缆来产生并且引起盘绕储存,由此遵从最小弯曲 半径。当盘绕光缆时,线缆的实际弯曲半径可下降到低于其之下可发生光损耗的临界弯曲 半径,但是不会下降到低于表示光缆的机械损坏的可能性的临界弯曲半径。但是,由于弹性 复位,环形光缆将在储存于本发明的理线器中时膨胀,因此获得不会造成光损耗的实际弯 曲半径。
优选地,在将引入和引出光纤储存在按照本发明的理线器中之前将其固定。
备选地,盘绕引入和引出光缆的步骤在储存它们之前同时盘绕。
现在仅作为举例、参照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光缆的理线器的透视图;图2是光缆的理线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光缆的理线器的第三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图4是图3的细节IV的放大视图;图5是图3和图4的实施例的C形环支承元件的正面透视图;图6是图3和图4的实施例的C形环支承元件的背面透视图;图7是按照图3至图5 (去除了罩盖)的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8是沿图3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VII1-VIII的线条的截面图。
图1和图2各示出由一般C形环支承元件2组成的理线器的一个实施例。这个环支承元件2包括底部4、头部6以及将底部4与头部6相连接的柄部分8。
图2的实施例示出一种相当简单的构造,其中头部6和柄部分8具有相同长度。长度将被理解为相应部分与光纤12的环10的主要延伸基本平行的延伸,其环由环支承元件 2来接纳和保持。
基本上通过柄部分8和头部6,提供相互间隔开并且与与柄部分8的延伸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分叉14,其分叉14界定底部4侧的环保留段16,并且由此限定U形环底容纳器 18。所述U形环底容纳器18的前向邻接表面由分叉14来提供,而后向邻接表面由柄部分 8的下部来限定。
在分叉14的两侧,提供相对分叉14来形成的保持衔套(holding lug)20。因此, 保持衔套20各采用U形截面来形成。但是,保持衔套20的U形剖面限定朝C形环支承元件2 的下侧的开口 22,而环保留段16朝相反方向开口。保持衔套20各通过在柄部分8的平面中并且以垂直于柄部分8的主要延伸的方向延伸的杆连接到柄部分8。
上述元件全部是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的单一主体的部分。
图1还示出设置在底座元件(未示出)上的保持元件24以及光缆12的限定线缆入通道26和线缆出通道28。在线缆入通道26中,提供多个馈线光缆30,所述馈线光缆30 的每个分支到所指配的C形环支承元件。通向线缆出通道28的光缆12形成分出光缆32, 分出光缆32与来自图1中以虚线示出的其它C形环支承元件2.1至2. 4的多个其它分出光缆32合并。
C形环支承元件2的每个在其头部6限定具有U形环头容纳器34的环保留段33, 其一个邻接面由柄部分8所限定,而另一个由向下延伸的分叉36所限定。U形环头容纳器 34的宽度与U形环底容纳器18对应。宽度是相应容纳器18、34沿垂直于柄部分8所提供的邻接面的方向的延伸。
对于提供图1所示的光缆12的环10,预备馈线光缆30和分出光缆32的充分功能长度。然后,接续那些线缆30、32的每个的光纤芯,S卩,光纤芯相互连接,以便允许通过两线缆30、32的接合处来传送光信号。接续例如能够通过接续套管所实现的机械接续来获得。 所述接续套管能够被认为是图1中以参考标号38所标识的接续保持件。在接续之后,接续保持件38放入接续容纳器50中。此后,盘绕通向线缆入通道26和通向线缆出通道28的光缆12的功能长度,以便到达环形光缆10。这个环形光缆10则放入C形环支承元件中。 为此,环形光缆10的上中部纳入U形环头容纳器34,而环形光缆10的下部定位在U形环底容纳器18中并且通过下开口 22纳入外保持衔套20所提供的U形开口。
底部4的环保留段16与头部6的环保留段33之间的距离选择成使得环形光缆10 在压缩力下保留在C形环支承元件中。环形光缆10的材料因光缆12的盘绕而呈现某种复 位力。这种复位力用于将环形光缆10固定在两个环保留段16、33之间。这些环保留段16、 33、即具体来说是两个U形环容纳器18、34的基底使得环形光缆10能够在没有达到临界弯 曲半径的情况下向内弯曲以致于环形光缆10能够从头部6所提供的环保留段33松脱的程 度。因此,环形光缆10可从环支承元件2卸下或者以环形构造纳入所述支承元件2。但是, 两个保留部分16、33之间的距离使得紧邻这些段16、18的环形光缆10仍然提供充分复位 力,以便将环10压在那些保留段16、18上。
图2示出一个备选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C形环支承元件2与顶盖40整体地 形成。这个顶盖40具有结合柄部分8并且在底部4与头部6之间延伸的背面42。沿横穿 其中的方向,顶盖40为整个环形光缆10的提供基础。换言之,顶盖背面42的空间延伸与 环形光缆10的空间延伸一致。
大致在环形光缆10的一半高度开始,顶盖40为环形光缆10提供圆周外壳44,从 而遮蔽环的上部。在那点之上,顶盖40限定正面46,正面46与背面42结合限定环形光缆 10的U形开口。
图2的实施例仅具有一个底分叉14,一个底分叉14相对于背面42稍微倾斜,由此 提供漏斗状U形环底容纳器18。所述容纳器18的底部48限定适合保持和夹持接续保持件 38的U形接续容纳器50的横向侧壁47。
顶盖40的正面46限定设置成与分叉14相对的凹口 49。
在使用中,并且为了在按照上述方式实现接续之后整理光缆12的功能长度,接续 保持件38将纳入接续容纳器50并且夹持在其中。此后,盘绕光缆12的功能长度。在环支 承元件2的外部进行盘绕。在盘绕操作期间,不需要注意光缆12的光损耗的最小弯曲半径。 在盘绕之后,光缆12纳入U形环底容纳器18和U形环头容纳器34。光缆12再次通过弹性 复位力保持在环支承元件2中,其中弹性复位力是盘绕期间弯曲光缆12的反应。由于弹性 复位力,盘绕光纤将设法增加其弯曲半径。由于C形环支承元件的尺寸,所产生弯曲半径在 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中小于临界光学弯曲半径。这种情况使得能够通过将环形光缆10 的底部从环底容纳器18提起并且使这个底部经过分叉14的上端与凹口 49之间的间隙,将 环形光缆10从环支承元件2移开。
图4至图7示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在适当位置使用前一个实施例的参考标 号)。这个实施例具有提供有壳体罩盖(未示出)并且限定主线缆通道62的壳体60。壳 体60还提供理线器的底座元件64,其底座元件64具有支承段65,支承段65限定多个支承 表面66,各支承表面66适合滑动地引导环支承元件2的底部4 (比较图3、图4、图7)。壳 体60还限定设置在所指配底座元件64的相对侧的多个线缆入通道68和线缆出通道70。
具体在图5至图7中例示第三实施例的C形环支承元件2。该实施例具有提供朝 头部6开口的两个U形容纳器并且通过公共壁47分割的底部4。内U形容纳器形成适合 接纳相互堆叠的四个接续保持件38的接续容纳器50。另一个容纳器形成U形环底容纳器18。提供环形光缆10的前向邻接面的分叉14与头部6的两个平行分叉36平行并且相齐。 在底部4的下面,提供包括凸耳(boss)74的固定部件72。这个凸耳74适合纳入凹陷在底 座元件64的支承表面66中并且具有锤头形状的凹槽76并且相对其滑动(比较图4)。底部4的下面通过适合纳入图4同样示出的固定凹槽78的另一个未示出的凸耳而凸出,其固定凹槽78被指配给适合将另一凸耳固定到位的弹簧片80。因此,当凸耳74插入凹槽76、 78时,C形环支承元件2按照自由直立式方式保持在底座元件64上(比较图6)。
在底座元件64之下,提供光缆通道82,光纤通道82适合使光缆分别经过两个导入和导出通道68、70之间。
因此,光缆的功能长度能够提供以用于接续,使得所述光缆12的环10能够在接续之后形成(比较图7)。这个环按照上述方式保留在C形环支承元件2中。
图3至图7的实施例具有以参考标号84所标识的独立罩盖,其罩盖作为一般U形截面,并且沿圆周被包围。所述罩盖84的底部通过安全钩86而凸出,安全钩86适合相对底座元件64可松脱地固定罩盖84 (比较图7)。此外,罩盖84具有适合接纳环支承元件2 的头部6的中心开口 66。在罩盖84通过安全钩86固定到底座元件64的安装状态中,头部 6的顶点与罩盖84的顶点近似相齐。相应地,罩盖84的厚度对用于保持环形光缆10的保持元件的总高度没有贡献。换言之,开口 88满足相当复杂构造的需求。此外,通过开口,环支承元件2的条件从外部是可见的。因此,操作人员能够看到相应环支承元件2是否已经用于保持环10,即,相应位置是否包含接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光缆(12)的理线器,所述光缆(12)具有相隔预定距离彼此相向的至少两个环保留段(16 ;33),其距离使得光缆(12)的环(10)通过所述环形光缆(10)的弹性复位力而限制在所述环保留段(16 ;3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光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引入和引出光缆,使得两种光缆的剩余长度能够同时储存在所述环保留段(16;33)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接续容纳器(50),适合接纳所述引入和引出光缆的光纤的接续连接的接续保持件(7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容纳器(50)设置成与所述环保留段(16 ;33)之一相邻。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器包括其中包含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通过柄部分⑶所连接的底部⑷和头部(6)的一般C 形环支承元件(2);其中所述底部(4)和所述头部(6)各限定所述两个保留段(16 ;33)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4)限定适合接纳所述光缆(12)的环(10)的底段的U形环底容纳器(18),和/或所述头部¢)限定适合接纳所述光缆(12)的环(10)的头段的U形环头容纳器(34)。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的所述底部(4)限定适合接纳接续保持件(38)的U形接续容纳器(50),并且所述U形环底容纳器(18)和所述U形接续容纳器(50)通过公共壁(47)相互分离。
8.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罩盖(84),适合至少部分接纳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84)提供有适合将所述罩盖(84)可松脱地固定在安装状态的固定部件(86)。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84)具有暴露所述安装状态中的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的所述头部(6)的开口(88),并且在所述安装状态中,所述罩盖(84)的顶点与所述头部(6)的顶点近似相齐。
11.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还包括底座元件(64),限定线缆导入、线缆导出通道(68 ;70)以及设置在所述关联线缆导入和线缆导出通道(68 ;70)之间的支承段(65),其中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的所述底部(4)限定设置在与所述环保留段(16)相对的所述底部(4)的一侧上的固定部件(72,74),以及所述固定部件(72,74)和所述支承段¢5)适合按照自由直立式的方式将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支承在所述底座元件(64)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72,74)和所述支承段¢5)适合按照自由直立式的方式将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可松脱地固定在所述底座元件¢4)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元件(64) 提供适合滑动地引导所述固定部件(72,74)的支承表面(66),其支承表面¢6)提供有适合按照键结合方式来保持固定部件(72,74)的凹槽(76)。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缆(12)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6)收尾于适合当通过所述支承表面¢6)被插入时接纳所述固定部件(72,74)的锤头开口,并且所述底座元件¢4)提供设置在所述支承表面¢6)附近并且适合与所述固定部件(72,74)协作的弹簧片(80),使得相对所述底座元件¢4)来固定所述C形环支承元件(2)。
15.一种整理光缆(12)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两个端段,一个引入和一个引出光缆(12,30,32),以便与适合进行接续的功能长度相接续;-接续那些光缆(12,30,32)的所述自由端;-将所述接续(38)储存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器中;-通过盘绕所述光缆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功能长度来形成环(10),以及 -储存所述环(10),使得所述光缆(12)的所述环(10)通过所述环形光缆(10)的弹性复位力限制在所述至少两个环保留段(16 ;33)之间,其中弯曲半径不小于所述光缆(12) 的最小弯曲半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整理光缆(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存所述引入和引出光缆之前将其固定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整理光缆(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存所述引入和引出光缆之前将其同时盘绕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光缆的理线器,该理线器允许储存光缆的功能长度的简单有效储存。作为上述目的的一个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相隔预定距离彼此相向的至少两个环保留段(16;33)的理线器,其距离使得光缆(12)的环(10)通过环形光缆(10)的弹性复位力来限制在环保留段(16;33)之间。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整理光缆(12)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两个端段,一个引入和一个引出光缆(12,30,32),以便与适合进行接续的功能长度相接续;-接续那些光缆(12,30,32)的自由端;-将接续(38)储存在本发明的理线器中;-通过盘绕功能长度来形成环(10),其中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12)的最小弯曲半径,以及-储存所述环(10),使得所述光缆(12)的所述环(10)通过环形光缆(10)的弹性复位力来限制在底部(4)与头部(6)之间。
文档编号G02B6/44GK103069321SQ20118002942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5日
发明者K.瓦斯特曼斯, B.M.克莱森斯, R.M.W.布里昂 申请人: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