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93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上形成光学图像的摄像镜头,涉及适合于组装在移动 电话、数码静物相机、便携式信息终端、安全监控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摄像机上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装于移动电话中的摄像机的性能逐年提高,以至连具有与数码静物相机相匹敌的光学性能的摄像机也装于移动电话中。直到十年前为数十万像素的摄像元件的像素数提高到数百万像素,摄像机的分辨率飞跃地提高。对于组装到这样的摄像机上的摄像镜头,当然要求小型化,还需要确保与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相称的分辨率、即需要良好地修正各像差。以往,由两枚或三枚透镜构成的摄像镜头便可实现确保足够的光学性能和小型化两者。然而,随着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所要求的光学性能逐年提高,由两枚或三枚透镜构成的镜头结构不能充分地修正各像差,难以实现所要求的光学性能。于是,近年来研究由四枚或五枚透镜构成的镜头结构并被实用化。其中由五枚透镜构成的镜头结构设计自由度高,因此期待作为下一代的摄像镜头所采用的镜头结构。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摄像镜头的构成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物体侧的面为凸形状的正的第一透镜;将凹面朝向像面侧的负的弯月透镜形状的第二透镜;将凸面朝向像面侧的正的弯月透镜形状的第三透镜;两面为非球面形状且在光轴附近像面侧的面为凹形状的负的第四透镜;以及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正或负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的阿贝数的下限值、第二及第四透镜的阿贝数的上限值被制限。通过这样的镜头结构,采用该摄像镜头,可良好地修正轴上的色像差及倍率色像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 - 264180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摄像镜头,可以得到比较良好的像差。但是,由于镜头系统的全长较长,因此难以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良好的像差修正这两者。此外,这样兼顾小型化和良好的像差修正两者并不是在组装到上述移动电话中的摄像镜头所特有的课题,在组装到数码静物相机、便携式信息终端、安全监控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中也是共同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小型而且还可以良好地修正像差的摄像镜头。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构成为,从物体侧朝向像面侧依次配置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正的形状,第二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的形状,第三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正的形状,第 五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的形状。在该结构中,本发明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及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的阿贝数大于45,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为了提高摄像镜头的分辨率以对应近年来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在各像差中也特别需要良好地修正色像差。在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中,采用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大于45、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的镜头结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由低色散(dispersion)的材料和高色散的材料的组合来构成。另外,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的阿贝数均大于45,并由低色散的材料构成。因此,在第一透镜发生的色像差可由第二透镜修正,并且通过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可良好地修正。此外,优选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使第一透镜及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的阿贝数相同,将这些各透镜由同一材料形成。这样一来,能够良好地实现摄像镜头的生产性的提高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如果用塑料材料形成从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则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fl、将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将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将第四透镜的焦距设为f4、以及将第五透镜的焦距设为f5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I)及(2)。fl < f3 而且 I f2 I < f3(I)f3 < I f4 I 而且 I f2 I < I f5 I(2)条件式(I)及(2)是用于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并且可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条件。通过满足条件式(I)及(2),在摄像镜头中,配置在物体侧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光焦度比其他三枚透镜的光焦度强。由此,可以将画角确保为某种程度的同时压缩摄像镜头的光学全长,可很好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中,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的光焦度相对变弱。由光焦度强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发生的各像差通过这些光焦度弱的从第三透镜至第五透镜的各透镜得到适当地修正。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第四透镜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的形状。如上所述,第二透镜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的形状、即形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通过将第四透镜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的形状、即形成为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从而将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相互以凹面朝向第三透镜的方式配置。由此,由第一透镜发生的各像差可通过从第二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负正负的光焦度的排列、以及第二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各透镜面的形状得到适当地修正。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 I. 8 < f2 / f < - O. 8(3)条件式(3)是用于将色像差及像面弯曲抑制在优选范围内的条件。若超过上限值“一 O. 8”,由于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光焦度变得相对较强,因而轴上的色像差变得修正过度(相对于基准波长的焦点位置,短波长的焦点位置向像面侧移动),并且轴外的倍率色像差变得修正过度(相对于基准波长的成像点,短波长的成像点向远离光轴的方向移动)。另外,成像面向像面侧弯曲,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一 I. 8”,由于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光焦度变得相对较弱,因而轴上的色像差变得修正不足(相对基准波长的焦点位置,短波长的焦点位置向物体侧移动),并且轴外的倍率色像差变得修正不足(相对于基准波长的成像点,短波长的成像点向靠近光轴的方向移动)。另外,成像面向物体侧弯曲,该场合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fl、将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4)。- I. O < fl / f2 <- O. 4(4)条件式(4)是用于将整个镜头系统的佩兹瓦尔和(Petzval sum)抑制在零附近,并且将像散、像面弯曲、以及色像差平衡良好地抑制在优选范围内的条件。若超过上限值“-
O.4”,由于第一透镜的光焦度相对于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变强,因此轴上及轴外的色像差变得修正不足。关于像散,子午像面倾斜向物体侧,像散差(非点隔差)增大。因此,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一 1.0”,由于第一透镜的光焦度相对于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变弱,因此负光焦度变强,轴上及轴外的色像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成像面向像面侧弯曲。关于像散,子午像面倾斜向像面侧,像散差增大。因而,该场合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f、将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r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5)。I. 5 < R2f / R2r < 6. O(5)条件式(5)是用于将慧差、像面弯曲、以及色像差各自抑制在优选的范围内的条件。若超过上限值“6. 0”,则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变强,轴外光线的外方慧差增大,并且轴上及轴外的色像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由于成像面向像面侧弯曲,因此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I. 5”,则第二透镜的光焦度相对变弱,轴上及轴外的色像差变得修正不足。另外,成像面向物体侧弯曲,该场合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6)。50 < f3 / f < 200(6)在本发明的摄像镜头中,第三透镜主要担负修正各像差的功能。条件式(6)是用于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并且更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条件。若超过上限值“20. 0”,由于第三透镜的光焦度相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光焦度变弱,因此摄像镜头难以小型化。此外,在第三透镜的光焦度较弱的情况下,通过使第四透镜或第五透镜的光焦度变强而可以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但是,该场合,各像差的修正变得困难(特别是慧差的修正),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5. 0”,虽然有利于摄像镜头的小型化,但慧差增大并且像散差增大。因而,该场合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Φ3Α、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Φ3Β、将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Φ4Α、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Φ4Β、将这些面的最大有效直径Φ3Α Φ4Β的至直到70%的凹下量(sagittal height)的最大值的绝对值设为Z 0 7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7)。
Z0 7 /f< 0.1(7)通过这样将最大凹下量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成为光轴方向的厚度变得大致均匀并且弯曲程度小的形状。通过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这种形状,可抑制复杂形状的像差的发生,并且能良好地修正由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发生的各像差。再有,对于由在制造摄像镜头时产生的偏心(光轴偏移)或倾斜等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敏感度、所谓制造误差灵敏度降低。另外,通过使光轴方向的厚度变得大致均匀,从而提高制造上的加工性,还能抑制摄像镜头的制造成本。此外,在此,凹下量是指,在各面中,在从与光轴正交的切平面到该面的与光轴平行方向的距离。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34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8)。5. 0 < f34 / f < 25. 0(8) 通过将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相对于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的比抑制在条件式(8)所示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各像差的更加良好的修正。若超过上限值“25.0”,则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合成光焦度相对变弱,难以将各像差平衡良好地抑制在优选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5.0”,由于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合成光焦度相对变强,尽管有利于畸变的修正,但像散差增大,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在将从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A、将从第三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B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9)。0. 3 < dA / dB < I. 5(9)在CX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中,在其结构上对入射光线的取入角度有限制。在轴外光线的射出角度偏离上述所限制的范围的情况下,偏离该范围的光线难以取入到传感器中,会产生所谓阴影现象。即、通过摄像镜头得到的图像其周边部与中心部相比较成为暗的图像。上述条件式(9 )是用于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并且确保轴外光线的最大射出角度较小的条件。若超过上限值“I. 5”,则尽管容易确保轴外光线的最大射出角度较小,但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变得困难。另一方面,若低于下限值“0. 3”,则尽管有利于摄像镜头的小型化,但色像差变得修正不足,难以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外,由于轴外光线的最大射出角度变大,因此容易产生阴影现象。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的摄像镜头,能够提供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良好的像差修正这两者,并且可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小型摄像镜头。


图I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表示数值实施例I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摄像镜头的横像差的像差图。图3是表示图I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图4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表示数值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摄像镜头的横像差的像差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图7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表示数值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摄像镜头的横像差的像差图。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图10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表示数值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 截面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摄像镜头的横像差的像差图。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图13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表示数值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摄像镜头的横像差的像差图。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图中LI一第一透镜,L2一第二透镜,L3一第二透镜,L4一第四透镜,L5一第五透镜,10一滤光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I、图4、图7、图10及图13是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由于任何数值实施例的基本的镜头结构都相同,因此这里参照数值实施例I的概略截面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镜头结构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构成为,从物体侧朝向像面侧依次排列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I、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而构成。在第五透镜L5和像面頂之间配置有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或保护玻璃等滤光器10。滤光器10也可以省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在第一透镜LI的物体侧的面上设有孔径光阑。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透镜LI的阿贝数vdl及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的阿贝数V d3 V d5大于45,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v d2小于35。即、第一透镜LI及第二透镜L2通过低色散(dispersion)的材料和高色散的材料的组合而构成、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由低色散的材料形成。通过这样的阿贝数的排列,在第一透镜LI中发生的色像差由第二透镜L2修正,并且通过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而得到良好的修正。另外,第一透镜LI 第五透镜L5的五枚透镜中有四枚透镜由低色散的材料形成,因此可适当地抑制色像差的发生自身。此外,具体地说,优选将第一透镜LI 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的阿贝数vdl V d5抑制在由以下各条件式所示的范围内。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各条件式。45 < vdl < 85
V d2 < 3545 < V d3 < 8545 < V d4 < 8545 < V d5 < 85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透镜LI及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的阿贝数相同,各透镜由同一塑料材料形成。因此可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生产性的提高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从第一透镜LI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I)及(2)。fl<f3 而且 I f2 I < f3(I)f3 < I f4 I 而且 I f2 I < I f5 I(2)其中fl :第一透镜LI的焦距f2 :第二透镜L2的焦距f3 :第三透镜L3的焦距f4 :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 :第五透镜L5的焦距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配置在摄像镜头的物体侧的第一透镜LI及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比其他三枚透镜的光焦度强。由此,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同时,由第一透镜LI及第二透镜L2发生的各像差通过光焦度弱的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而得到适当地修正。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透镜LI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l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均为正的形状、即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此外,第一透镜LI的形状并不限定于这种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只要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l为正的形状即可。具体地说,作为第一透镜LI的形状,也可以采用曲率半径Rl为正而曲率半径R2为负的形状、即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双凸透镜的形状。第二透镜L2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3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4均为正,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另外,第二透镜L2以满足以下条件式(3)及(5)的方式形成。该第二透镜L2和上述第一透镜LI如上所述,在镜头系统中都是光焦度强的透镜。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第一透镜LI及第二透镜L2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通过满足条件式(4),可将整个镜头系统的佩兹瓦尔和(Petzval sum)抑制在零附近,将像散、像面弯曲及色像差可平衡良好地抑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I. 8 < f2 / f < - O. 8(3)- I. O < fl / f2 <- O. 4(4)I. 5 < R2f / R2 r < 6. O(5)其中R2f :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2r :第二透镜L2的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了进一步良好地修正各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A)。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满足该条件式(4A)。- 0. 7 < fl / f2 <- 0. 4(4A)另一方面,第三透镜L3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5为正、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6为负的形状,且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双凸透镜的形状。此外,第三透镜L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双凸透镜的形状, 只要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5为正的形状即可。数值实施例I 3是第三透镜L3的形状为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双凸透镜的例子,数值实施例4及5是第三透镜L3的形状为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例子。第三透镜L3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由此,各像差得到更加良好的修正。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满足该条件式(6)。5. 0 < f3 / f < 20. 0(6)第四透镜L4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7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8均为负的形状、即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如上所述,第二透镜L2形成为,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通过使第四透镜L4形成为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则第二透镜L2及第四透镜L4相互以使凹面朝向第三透镜L3的方式配置。因此,由第一透镜LI发生的各像差可通过从第二透镜L2至第四透镜L4的负正负的光焦度的排列、以及第二透镜L2及第四透镜L4的各透镜面的形状而得到适当地修正。上述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主要担负修正各像差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通过将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的各透镜面的凹下量抑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可良好地修正各像差。具体地说,在将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3a、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3B、将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4a、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4B、将这些面的最大有效直径03A 04B的直到70%的凹下量(sagittal height)的最大值的绝对值设为Za7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数值实施例I 5的摄像镜头满足该条件式(7)。Z07 / f < 0. I(7)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通过将最大凹下量抑制在不足条件式(7)的上限值,由于光轴X的方向的厚度变得大致均匀,因而成为弯曲程度小的形状。通过这样的透镜形状,各像差得到更加良好的修正。再有,对于由制造摄像镜头时产生的偏心(光轴偏移)或倾斜等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敏感度、所谓制造误差灵敏度降低。另外,由于光轴X的方向的厚度变得大致均匀,因从提高了制造上的加工性,抑制了摄像镜头的制造成本。此外,这里,凹下量是指,在各面中,在从与光轴X正交的切平面至该面的与光轴X平行方向的距离。这里,从第二透镜L2至第四透镜L4的各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8)及(9)。由此,各像差得到良好的修正。另外,由于确保轴外光线的最大射出角度较小,因此可抑制阴影现象的发生。5. 0 < f34 / f < 25. 0(8)0. 3 < dA / dB < I. 5(9)其中f34 :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合成焦距
dA :从第二透镜L2的像面侧的面至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dB :从第三透镜L3的像面侧的面至第四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第五透镜L5形成为,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9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RlO均为正的形状,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另外,该第五透镜L5的像面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X的附近成为在物体侧为凸形状且在周边部在物体侧成为凹形状的非球面形状。通过第五透镜L5的这种形状,可适当地抑制从摄像镜头出射的光向像面頂的入射角。此外,不必全部满足上述条件式(I) (9)及(4A),通过单独地满足上述各条件式的每个,能够分别得到与各条件式对应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非球面形成各透镜的透镜面。这些透镜 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状,在将光轴方向的轴设为Z、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高度设为H、圆锥系数设为k、将非球面系数设为A4、A6、A8、Altl、A12、A14、A16时,由下式表示。(式I)
ττ2
jT £
Z =..............................................—. Λ. H1 I A,%tt · AJf I A,0ifin ) /Il;// I /JnWu I / Η,// 6
II JI J*
I ( %* I I Ar I I —τ
Ir下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在各数值实施例中,f表示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Fno表示F值(F number)、ω表示半画角。另外,i表示从物体侧开始计数的面编号,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光轴X上的透镜面之间的距离(面间隔),N d表示对于d线(本实施方式的基准波长)的折射率,vd表示对于d线的阿贝数。还有,对于非球面的面,在面编号i后附加* (星号)符号来表不。数值实施例I以下表示基本的镜头数据。f = 3. 75mm、Fno=2. 4、ω =34. 2°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其构成为,从物体侧朝向像面侧依次配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上述第一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正的形状, 上述第二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的形状, 上述第三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为正的形状, 上述第五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正的形状, 上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及从上述第三透镜到上述第五透镜的各透镜的阿贝数大于45,上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小于3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H、将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将上述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将上述第四透镜的焦距设为f4、以及将上述第五透镜的焦距设为f5时,满足fl < f3 而且 I f2 I < f3f3 < I f4 I 而且 I f2 I < I f5 I。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透镜是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及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均为负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r3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满足 -I. 8 < f2 / f <— 0. 8。
5.根据权利要求r4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一透镜的焦距设为H、将上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时,满足 -I. 0 < fl / f2 <— 0. 4。
6.根据权利要求广5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f、将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r时,满足I.5 < R2f / R2r < 6. O。
7.根据权利要求re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三透镜的焦距设为f3时,满足5.0 < f3 / f < 20. O。
8.根据权利要求r7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3A、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3B、将上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4A、将像面侧的面的最大有效直径设为04B、将这些面的最大有效直径03A 04B的直到70%的凹下量的最大值的绝对值设为叾^时,满足Z0 7 / f < 0. I0
9.根据权利要求rs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三透镜和上述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34时,满足.5.O < f34 / f < 25. 0。
10.根据权利要求Γ9任一项中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上述第二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至上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A、将从上述第三透镜的像面侧的面至上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B时,满足O.3 < dA / dB < I.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摄像镜头。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小型而且还可良好地修正像差的摄像镜头。本发明的摄像镜头的构成为,从物体侧依次排列有在光轴X的附近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X的附近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形状的负的第二透镜(L2)、在光轴X的附近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的正的第三透镜(L3)、负的第四透镜(L4)、以及在光轴X的附近为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形状的负的第五透镜(L5)。在该结构中,将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及从第三透镜(L3)至第五透镜(L5)的各透镜的阿贝数大于45,将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小于35。
文档编号G02B13/00GK102967920SQ2012101605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久保田洋治, 久保田贤一, 平野整, 栗原一郎, 伊势善男, 米泽友浩 申请人:株式会社光学逻辑, 康达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