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文档序号:268599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和应用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的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左眼和右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存在细微的差别,这样的差别会让左眼和右眼分别观察的景物有略微的视差,从而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立体图像。一般的立体显示装置在观看时,需要佩戴立体眼镜,使得本来就戴有眼镜(如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等)的观看者,为了获得清晰的观看效果,需要将两副眼镜重叠,使得立体显示观看较为不便。此外,由于立体眼镜的两镜脚之间的宽度通常是固定的,这可能使得不同脸型的观看者,在佩戴立体眼镜时不能获得较佳的体验。因此,不需要佩戴立体眼镜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液晶狭缝光栅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种典型应用为立体(3D)显示应用,液晶狭缝光栅配合显示装置,将显示装置显示的视差画面分别导向用户的左右眼,从而使用户形成立体视觉。同时还可以实现平面/立体(2D/3D)画面的切换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然而,由于立体显示的复杂性,液晶狭缝光栅和显示面板之间需要有精确的配合,一般的液晶狭缝光栅是贴合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然而,由于受制程工艺的限制,液晶狭缝光栅常常无法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地贴合在显示面板上,导致对立体图像的分离出现偏差,从而出现重影、立体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产生立体影像的缺陷,这极大地限制了立体显示的应用,降低了观看者的立体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不同驱动电极组中的连接到同一引线电极的驱动电极在每组驱动电极组中的位置相同。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引线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引线电极端部的引线端子,所述引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部分引线电极为断开状态,使连接在其上的驱动电极与外部电路电性断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立体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用户追踪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用户追踪装置用于追踪用户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追踪装置获得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分别调整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的光学特性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为该位置的用户提供立体显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测试画面,确定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切断部分引线电极,使连接到其上的驱动电极与外部电路为电性断开。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引线电极,其中M大于N,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通过N个第一引线电极与N个第二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第二引线电极,其中M大于N,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第二引线电极成矩阵电连接关系,每一个驱动电极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引线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所述校正方法包括测量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切断部分第一引线电极和第二引线电极的连接关系,仅使一个驱动电极通过一个第一引 线电极与一个第二引线电极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的通过采用对位标记的方式或采用测试画面的方式确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液晶狭缝光栅的驱动电极结构中,驱动电极分为若干个驱动电极组,将不同驱动电极组中相同位置的驱动电极连接到相同的引线电极上,这样可以通过引线电极调节驱动电极的驱动电压的分布,形成动态可调的液晶狭缝光栅,以适应不同的立体显示需求,其驱动方法相对。同时,当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贴合出现偏差或需要形成固定的液晶狭缝光栅时,可通过显示面板显示测试画面,计算出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的贴合偏差,从而打断部分不需要施加驱动电压的驱动电极连接的引线电极,校正贴合偏差或形成符合贴合要求固定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具有较强的校正贴合偏差的能力。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对产品的贴合精度要求较低,在大规模生产时,通过对第一引线电极的打断处理,将每个液晶狭缝光栅的初始状态校正一致,这样驱动端不用考虑不同液晶狭缝光栅之间的贴合偏差,采取统一的驱动方法来满足立体显示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用户对立体显示器的校正,方便用户的使用。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校正方法形成的液晶狭缝光栅,所有的驱动电极均通过第二引线电极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通过设定不同的驱动模式,可以形成位置和宽度不同的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有利于提高立体显示效果,其驱动方法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更进一步,通过用户追踪装置追踪用户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控制器根据用户追踪装置获得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分别调整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的光学特性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从而可以为该位置的用户修正立体图像的显示,使该位置的用户能够得到最佳的立体视觉体验。


图I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另一个角度形成立体显示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液晶狭缝光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的驱动电极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的公共电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形成狭缝的原理示意图。图7是图3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形成另一种狭缝的原理示意图。图8是图3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经校正后的驱动电极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液晶狭缝光栅形成狭缝的原理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狭缝光栅中的驱动电极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经校正后的驱动电极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经校正后的驱动电极结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立体显示装置100提供视差显示画面至特定的视场方向,其包括液晶狭缝光栅102、显示面板101。显示面板101为平面显示装置,一般包括具有矩阵结构的像素单元,用于产生同一场景的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其中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可以分别为条形图像,并在水平方向相互交替的显示在显示面板101上。显示面板10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此处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以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说明。液晶狭缝光栅102设置在显示面板101的显示面上,以将显示面板101发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立体显示。如图I所示,显示面板101发出的光线经过液晶狭缝光栅2的调制后,显示面板101显示的左眼图像L的光线被传播到空间中观察者的左眼L中,类似的,右眼图像R的光线被传播到空间中观察者的右眼R中,观察者的左右眼分别接收到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从而在人脑中形成立体视觉。当观看者相对立体显示装置100移动一定的距离,例如在第一时刻,观看者在图I所示的位置,在第二时刻,观看者相对显示装置100向其右边移动一定距离,如图2所示的位置。此时,如果可控狭缝光栅102保持图I所示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左右眼将不能看到对应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造成视觉混乱,无法形成立体视觉。此时通过调整可控狭缝光栅101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的位置,例如调整为图2所示的位置,S卩,可控狭缝光栅101透光区域相对于显示面板101向其右边位置移动。这样可以使当前位置的观看者的左眼仍然能够通过透光区域只看到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左眼图像L,同时右眼只能看到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右眼图像R。则此时,根据观看者的位置(即眼睛的位置)变化,相应改变可控狭缝光栅102的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的位置,仍然能够保证观看者左右眼看到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L和右眼图像R,保持较好的立体视觉。请参阅图3,图3是图I所示立体显示装置100中的液晶狭缝光栅10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狭缝光栅10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10、第一基板
11、驱动电极结构12、第一配向层13、液晶层14、第二配向层15、公共电极结构16、第二基板17以及第二偏振片18。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7相对平行设置,优选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7均为玻璃基板,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材料的透明基板,只要使得光线能够透过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驱动电极结构12和公共电极结构16分别设置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7的相对侧的内表面。其中,驱动电极结构12包括层叠设置的引线层121、驱动电极层123,以及设置在引线层121和驱动电极层123之间的用于使引线层121和驱动电极层123彼此电气绝缘的绝缘层122。公共电极结构16—般为整块的平板状的透明电极。请同时参阅图4,图4是图3所示的驱动电极结构1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驱动电极结构12的驱动电极层123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1231。多个驱动电极1231相互间隔且彼此平行排列,进一步的,多个驱动电极1231的宽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相等。任意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123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为了能够形成重复周期的狭缝光栅,多个驱动电极1231分为若干个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包含N (N为自然数)个驱动电极1231。其中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的数量根据具体设计而定,一般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的数量相等,在某些特殊的设计中,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的数量也可以不等。本实施例中,每 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的数量均相等,例如均为5个,分别按照同样的排列顺序分别记为驱动电极1231a、驱动电极1231b、驱动电极1231c、驱动电极1231d、驱动电极1231e。每个驱动电极组可以形成一个周期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一般的,驱动电极1231可以通过在一整块透明电极上蚀刻形成,相邻的驱动电极12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一定的情况下,该间隙不影响液晶狭缝光栅的形成;在间隙过大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漏光现象。为防止漏光现象的发生,可以在相邻的驱动电极1231之间的间隙选择性地设置遮光带,例如黑矩阵(图未示)的方式克服此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将相邻的驱动电极1231设置在不同层的透明电极上,并使相邻的驱动电极1231部分重叠,从而消除漏光现象。引线层121用于将驱动信号传输到驱动电极层123,其包括N个平行设置的引线电极1211。多个引线电极1211相互间隔且彼此平行排列。一般的,引线电极1211的数量可以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中的数量相等,在其他的变形实施方式中,可以有其他的数量,但不小于N个。本实施例中,引线电极1211的数量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中的数量相等,分别对应分别记为引线电极1211a、引线电极1211b、引线电极1211c、引线电极1211d、引线电极1211e。其中,同一引线电极1211连接到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驱动电极1231上,具体的,引线电极1211a分别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a通过导通孔1215电连接;引线电极1211b分别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b通过导通孔1215电连接;引线电极1211c分别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c通过导通孔1215电连接;引线电极1211d分别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d通过导通孔1215电连接;引线电极1211e分别与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1231e通过导通孔1215电连接。这样,可以使连接在同一个引线电极1211上的驱动电极123具有相同的驱动电压。其中,导通孔1215设置在绝缘层122中。进一步地,所述引线电极1211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一端还设置有引线端子1213,以方便引线电极1211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当然,在某些变形实施方式中,引线层121与驱动电极层123可以互换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请参阅图5,图5为图3所示公共电极结构16的结构示意图。公共电极结构16为面状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17的内表面,一般的还可以在公共电极结构16的预定边缘形成公共电极引脚161,方便公共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优选的,驱动电极结构12和公共电极结构16均为透明导电层,譬如可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或铟锋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O),此处不--列举。特
别的,引线电极1211还可以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由于显示面板101 —般为矩阵像素排列的形式,驱动电极1231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显示面板101像素排列方向,为了进一步优化显示效果,减少液晶狭缝光栅102与显示面板101之间的光学干扰,可以使驱动电极1231的延伸方向与显示面板101像素排列方向成一定的夹角,以减少莫尔纹等现象的产生,提高显示效果。请再次参阅图3,液晶层14设置于驱动电极结构12和公共电极结构16之间,第一配向层13设置于液晶层14与驱动电极结构12之间,第二配向层15设置于液晶层14与公共电极结构16之间,第一配向层13与第二配向层15的配向方向垂直,从而可以对液晶层12内的液晶分子进行扭曲配向作用。
液晶层14内包括有向列型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配向层13和第二配向层15的配向作用下,向列型液晶分子141形成如图3所示的扭曲排列结构。第一偏振片10设置在第一基板11的外侧,即与第一配向膜13相对的一侧,且第一偏振片10的偏振方向与第一配向膜13的配向方向平行。第二偏振片18设置在第二基板17的外侧,即与第二配向膜15相对的一侧,且第二偏振片18的偏振方向与第二配向膜15的配向方向平行。当然,在某些改进型的设计中,第一偏振片10与第二偏振片18也可设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7的内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1出光面发出的立体视差图像为偏振光图像,且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液晶狭缝光栅102的第二偏振片18的偏振方向平行。当显示面板101的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18的偏振方向非平行的时候,可以再显示面板101的出光面和液晶狭缝光栅102的第二偏振片18之间添加延迟膜,以调整显示面板101的出光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18的偏振方向平行。请同时参阅图3-图6,图6是图3所示液晶狭缝光栅102形成狭缝的原理示意图。公共电极结构16上施加公共电压,外部驱动电路通过引线层121对驱动电极层123施加驱动电压,例如可以在驱动电极1231a、1231b、1231c上施加驱动电压,在驱动电极1231d、1231e上施加与公共电压相等的驱动电压,从而在驱动电极层结构12与公共电极结构16之间条形间条形间隔的电场,驱动液晶层14中的液晶分子依照电场方向排列,光线不能穿过施加有驱动电压的驱动电极1231所在区域,而能够穿过施加有公共电压的驱动电极1231所在区域,从而形成交替的透光区域与遮光区域(或称为明暗条纹)。由于施加驱动电压和公共电压的驱动电极1231的比例为3 :2,形成的遮光区域与透光区域相应的也为3 :2。由于驱动电压施加在驱动电极1231,液晶狭缝的透光区域与遮光区域平行于驱动电极1231的延伸方向。由于狭缝光栅配合显示面板实现立体显示的方法已为本技术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7,图7是图3所示液晶狭缝光栅102形成另一种狭缝的原理示意图。为当需要根据立体图像的显示调整透光区域与遮光区域的比例或位置时,可以调整驱动电极层123上的施加驱动电压和公共电压的驱动电极1231的数量和位置,例如可以在驱动电极1231b、1231c、1231d上施加驱动电压,在驱动电极1231a、1231e上施加与公共电压相等的驱动电压,通过上述配置与方法,形成如图7所示的液晶狭缝,这样可实现液晶狭缝光栅102的狭缝位置、方向、以及透光区域与遮光区域的比例的自由调节。对于如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100,当需要液晶狭缝光栅102与显示面板101贴合位置不够精确影响立体显示效果,或者需要实现固定的狭缝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对液晶狭缝光栅102进行校正步骤SI,提供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具体的,先提供液晶狭缝光栅102和显示面板101,其中,引线电极1211采用如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步骤S2,显示面板显示测试画面,确定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的贴合偏差; 具体的,通过显示面板101显示测试图案,测试图案例如可以是常见的黑白条纹或其他类型的图案,通过测量测量黑白条纹与液晶狭缝光栅102的条纹形成的莫尔纹的形状,可计算出实际光栅的条纹与预定值之间的偏差,从而计算出需要形成遮光条纹和透光条纹对应的驱动电极1231的位置,例如此时所需要的透光条纹的位置驱动电极1231c、1231d,遮光条纹的位置对应驱动电极1231a、1231b、1231e,则驱动电极1231c、1231d无需施加电压,而仅在驱动电极1231a、1231b、1231e施加电压。步骤S3,切断部分引线电极,使连接到其上的驱动电极与外部电路为电性断开。具体的,请参阅图8所示,通过显示器制作工艺对驱动电极1231c、1231d连接的引线电极1211c、1211d进行打断处理,形成打断区1217,使驱动电极1231c、1231d不能接收驱动电压,而保留引线电极1211a、1211b、1211e的正常连接。通过上述方法对液晶狭缝光栅102进行校正,形成所需的液晶狭缝光栅。如图8校正后的液晶狭缝光栅102,可产生如图9所示的液晶狭缝。其中对应驱动电极1231c、1231d的区域为透光区域。当然,需要做打断处理的引线电极1211的位置并非固定,其具体需根据步骤S2中的测量计算,根据产品的差异,打断的引线电极1211的位置亦做相应的调整。为了保证打断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100的液晶狭缝光栅102的驱动电极结 构12中,驱动电极1231分为若干个驱动电极组,将不同驱动电极组中相同位置的驱动电极1231连接到相同的引线电极1211上,这样可以通过引线电极1211调节驱动电极1231的驱动电压的分布,形成动态可调的液晶狭缝光栅,以适应不同的立体显示需求。同时,当液晶狭缝光栅102与显示面板101贴合出现偏差或需要形成固定的液晶狭缝光栅时,可通过显示面板显示测试画面,计算出液晶狭缝光栅102与显示面板101的贴合偏差,从而打断部分不需要施加驱动电压的驱动电极1231连接的引线电极1211,校正贴合偏差或形成符合贴合要求固定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100具有较强的校正贴合偏差的能力。请参阅图10-图12,图10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方面描述本发明,图10-图12中仅展示了立体显示装置的液晶狭缝光栅中的驱动电极结构2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驱动电极结构22与图4所示的驱动电极结构12具有相似的配置,即均具有引线层221、驱动电极层223,以及设置在引线层221和驱动电极层223之间的用于使引线层221和驱动电极层223彼此电气绝缘的绝缘层(图未示)。
驱动电极结构22的驱动电极层223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2231。多个驱动电极2231相互间隔且彼此平行排列,进一步的,多个驱动电极2231的宽度相等且彼此之间的间距相等。任意相邻的两个驱动电极123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为了能够形成重复周期的狭缝光栅,多个驱动电极2231分为若干个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包含N (N为自然数)个驱动电极2231。其中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2231的数量根据具体设计而定,一般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2231的数量相等,在某些特殊的设计中,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2231的数量也可以不等。本实施例中,每个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2231的数量均相等,例如均为5个,分别按照同样的排列顺序分别记为驱动电极2231a、驱动电极2231b、驱动电极2231c、驱动电极2231d、驱动电极2231e。每个驱动电极组可以形成一个周期的透光区域和遮光区域。不同于图4所示的引线层121的结构,图10所示的引线层221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引线电极2211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引线电极2212。其中第一引线电极2211的数量为M个,M大于N,例如为9个,分别记为第一引线电极2211a、第一引线电极2211b、第一 引线电极2211c、第一引线电极2211d、第一引线电极2211e、第一引线电极2211f、第一引线电极2211g、第一引线电极2211h、第一引线电极2211i,从而使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驱动电极2231分别与两个第一引线电极2211相电连接。如图10中,除了驱动电极2231a与一个第一引线电极2211a连接外,其他驱动电极2231b、驱动电极2231c、驱动电极2231d、驱动电极2231e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第一引线电极2211相连接。第二引线电极2212的数量等于N,例如同样为5个,记为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多个第二引线电极2212与多个第一引线电极2211矩阵相交,即每个第二引线电极2212分别与每个第一引线电极2211形成电连接关系。对于如图10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200,当液晶狭缝光栅202与显示面板进行贴合后,需要对液晶狭缝光栅202进行校正,具体校正方法如下步骤S21,提供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并进行初步对位;具体的,先提供液晶狭缝光栅202和显示面板,其中,第一引线电极2211、第二引线电极2212和驱动电极2231采用如图9所示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液晶狭缝光栅202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有对位标记,通过对位标记,使液晶狭缝光栅202和显示面板进行初步对位。步骤S22,确定液晶狭缝光栅与显示面板的贴合偏差;具体的,可以通过显示面板显示测试图案的防侧测量所述贴合偏差,测试图案例如可以是常见的黑白条纹或其他类型的图案,通过测量测量黑白条纹与液晶狭缝光栅202的条纹形成的莫尔纹的形状,可计算出实际光栅的条纹与预定值之间的偏差,驱动电极2231与第一引线电极2211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步骤S23,切断部分第一引线电极2211与所有第二引线电极2212之间的连接,使每一驱动电极2231仅通过一个第一引线电极2211与对应的第二引线电极2212保持电连接。具体的,请参阅图11,例如在步骤S22中测量得出驱动电极2231a、驱动电极223Ib、驱动电极2231c、驱动电极2231d、驱动电极2231e应该分别通过第一引线电极22lie、第一引线电极22Ilf、第一引线电极22llg、第一引线电极221lh、第一引线电极22111与对应的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电连接。则可通过显示器制作工艺对第一引线电极2211a、第一引线电极2211b、第一引线电极2211c、第一引线电极2211d与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进行打断处理,使第一引线电极221 la、第一引线电极221 lb、第一引线电极2211c、第一引线电极2211d不能接收驱动电压。打断处理的同时,仅保留第一引线电极2211e、第一引线电极2211f、第一引线电极2211g、第一引线电极2211h、第一引线电极2211i与对应的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单一对应电连接关系。通过上述方法对液晶狭缝光栅202进行校正,形成所需的液晶狭缝光栅。当然,需要做打断处理的第一引线电极1211的位置并非固定,其具体需根据步骤S2中的测量计算,根据产品的差异,打断的第一引线电极1211的位置亦做相应的调整。再例如,请参阅图12,骤S22中测量得出驱动电极2231a、驱动电极2231b、驱动电极2231c、驱动电极2231d、驱动电极2231e应该分别通过第一引线电极2211b、第一引线电极2211c、第一引线电极2211d、第一引线电极2211e、第一引线电极2211f与对应的第二引线 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电连接。则可通过显示器制作工艺对第一引线电极2211a、第一引线电极2211g、第一引线电极2211h、第一引线电极2211i与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进行打断处理,使第一引线电极2211a、第一引线电极2211g、第一引线电极2211h、第一引线电极2211i不能接收驱动电压。打断处理的同时,仅保留第一引线电极2211b、第一引线电极2211c、第一引线电极2211d、第一引线电极2211e、第一引线电极2211f与对应的第二引线电极2212a、第二引线电极2212b、第二引线电极2212c、第二引线电极2212d、第二引线电极2212e单一对应电连接关系。通过上述方法对液晶狭缝光栅202进行校正,形成所需的液晶狭缝光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对产品的贴合精度要求较低,在大规模生产时,通过对第一引线电极2211的打断处理,将每个液晶狭缝光栅202的初始状态校正一致,这样驱动端不用考虑不同液晶狭缝光栅202之间的贴合偏差,采取统一的驱动方法来满足立体显示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用户对立体显示器的校正,方便用户的使用。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校正方法形成的液晶狭缝光栅202,所有的驱动电极2231均通过第二引线电极2212与外部驱动电路相连,通过设定不同的驱动模式,可以形成位置和宽度不同的遮光区域和透光区域,有利于提高立体显示效果,其驱动方法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900包括液晶狭缝光栅91、显示面板92、用户追踪装置93和控制器94。其中,液晶狭缝光栅91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晶狭缝光栅102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液晶狭缝光栅202相同或相似的液晶狭缝光栅,显示面板92与图I所示的显示面板101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是其他任意类型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用户追踪装置93用于追踪用户的位置,特别是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显示面板92的位置,并将用户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器94,控制器94根据用户的位置分别调整液晶狭缝光栅91的光学特性(如狭缝的位置和宽度等)和显示面板92的显示特性,从而能够为该观看位置的用户提供最佳的立体显示体验。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发明进行了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狭缝光栅,其特征在于,不同驱动电极组中的连接到同一弓I线电极的驱动电极在每组驱动电极组中的位置相同。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狭缝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引线电极端部的引线端子,所述引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狭缝光栅,其特征在于,部分引线电极为断开状态,使连接在其上的驱动电极与外部电路电性断开。
5.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立体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为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狭缝光栅。
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追踪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用户追踪装置用于追踪用户相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追踪装置获得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分别调整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的光学特性和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为该位置的用户提供立体显示。
7.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所述校正方法包括 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测试画面,确定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 切断部分引线电极,使连接到其上的驱动电极与外部电路为电性断开。
8.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弓I线层包括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引线电极,其中M大于N,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通过N个第一引线电极与N个第二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
9.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校正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液晶狭缝光栅,所述液晶狭缝光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所述液晶狭缝光栅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的视差图像光线导向到预定的视场空间位置,所述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 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弓丨线层包括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第二引线电极,其中M大于N,M个第一引线电极和N个第二引线电极成矩阵电连接关系,每一个驱动电极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引线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极通过对应连接的引线电极获得驱动信号,所述校正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 切断部分第一引线电极和第二引线电极的连接关系,仅使一个驱动电极通过一个第一引线电极与一个第二引线电极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狭缝光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校正偏差的通过采用对位标记的方式或采用测试画面的方式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狭缝光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片、第一基板、驱动电极结构、第一配向层、液晶层、第二配向层、公共电极结构、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偏振片,所述驱动电极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和引线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分为若干驱动电极组,每个驱动电极组中包括N个驱动电极,所述引线层包括N个引线电极,每个驱动电极组中的N个驱动电极分别与N个引线电极一对一对应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液晶狭缝光栅的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本发明液晶狭缝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具有自动可调且校正方法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G02F1/1345GK102662283SQ2012101656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永栋, 谢佳 申请人: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