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67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技术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里所使用的定影装置,以及该定影装置里使用的杠杆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电子照相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的是将热量施加到转印在作为转印材料的用纸里的调色剂图像里后来定影的热定影方法。该热定影所使用的定影装置如图9和图10所示地,包括有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辊101和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102。定影辊101可以包括由导热性基体103和包覆该基体103的外包装体104构成的圆筒状的辊本体105,以及内装在该辊本体105里的卤素加热器等的加热源106。另外,外包装体104由弹性层和包覆该弹性层的表层构成。加压辊102由芯棒107和包覆该芯棒107的外包装体108构成。还有,外包装体108由弹性层和包覆该弹性层的表层构成。·然后,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被按压成压接后来形成定影夹持N。然而,对于这样的定影装置来说存在着转印材料P是普通纸或信封等的情况,其中,由于信封是将纸曲折后贴合的,所以在通过定影夹持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歪斜或褶皱。于是,在以往的技术中,在通过普通纸的时候,是如图9所示地拓宽定影夹持N的范围,而在通过信封的时候,是如图10所示地缩小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的压接压力(定影压力)的。这样,使得定影夹持N的范围变小后,就不容易在通过信封的时候发生裙皱等。作为拓宽该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有操作杠杆把手后通过杠杆原理来拓宽支持定影辊101的定影框架和支持加压辊102的加压框架的间距。另外,也有的是直接拓宽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的距离来减小夹持宽度的。作为采用杠杆把手的方法,可以提案如图7和图8所示的装置。S卩,在通过定影框架110保持定影辊101的同时,将加压辊102保持在加压框架111里。这时候,加压辊102被设定为以设置在定影框架110里的轴部103为中心来转动。另外,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在框架110、111里施加加压力。由此,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就处于压接状态,从而形成定影夹持N。然后,在加压框架111里,杠杆把手部件115以枢轴116为中心可以转动地被枢轴安装。在图7中,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施加力而处于定影夹持N被较大地设定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通过将杠杆把手部件115在箭头Al方向里以枢轴116为中心来摇动后,就如图8所示地,杠杆把手部件115的先端部接触到定影框架110里后,加压框架111以轴部103为中心地向箭头BI方向里摇动了。由此,加压辊102摇动后就从定影辊101离开,定影夹持N的宽度就变小了。另外,从图8所示状态开始,通过将杠杆把手部件115在箭头A2方向里以枢轴116为中心来摇动后,只要解除通过杠杆把手部件115对定影框架110的按压,加压框架111以轴部103为中心在箭头B2方向里摇动后,就如图7所示地,定影夹持N的宽度能够恢复到大的状态里。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够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使得普通纸Pl通过定影夹持N,而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使得信封P2通过定影夹持N。由此,即使是通过信封P2,也不容易发生裙皱等。然而,如图7和图8所示地,在使用作为杠杆把手机构的单联轴机构时,拓宽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的距离的程度(量)变小,或要增大拓宽量时,杠杆把手的操作力就有可能变大。于是,提案有这样的技术,S卩,作为杠杆把手机构的双联轴机构,在增大拓宽定影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的距离的程度(量)的同时,还要减小杠杆把手的操作力。然而,在从图8所示的状态(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图7所示的状态(高压接力状态)里时,如果解除杠杆把手部件115对定影框架110的按压,通过将加压力施加到框架 IlOUll里的弹簧部件的弹性力,杠杆把手部件115在箭头B2方向里的摇动就会被加速。因此,就会对该装置施加较大的冲击力,在发生冲击声音的同时,还会因该冲击而导致定影夹持N的设定失去精度。尤其是,在通过作为杠杆把手机构采用双联轴机构时,从低压接力状态返回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冲势或冲击有增大的可能性。以往,通过杠杆把手操作来变更部件的位置的装置有多种,并试图缓和杠杆把手复位时所发生的声音(专利文献I)。另外,也有缓和冲击的技术(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中,设置了将杠杆把手从凸轮的卡止阶梯部解除的解除机构,和使得杠杆把手复位到凸轮面里的复位机构。这时,该凸轮包括了在从卡止阶梯部更靠凸轮转动方向下游部处与该卡止阶梯部邻接的凸轮解除面,和通过被配置在该凸轮解除面更靠下游部里的解除机构被解除后的杠杆把手复位的复位面。然后,将凸轮复位面设定为高于凸轮解除面。在专利文献I中,当杠杆把手和凸轮的卡止阶梯部的卡止被解除时,杠杆把手就沿着凸轮解除面移动,并在杠杆把手复位时,卡止到比凸轮解除面高的凸轮复位面里,至该可动行程完全没有为止动作,并且复位动作的杠杆把手不与凸轮面冲突,从而不产生噪音。然而,即使采用该专利文献I所示的构成,虽然能够缓和噪音的发生,但不能够缓和杠杆把手在复位时的冲击。而在专利文献2里,记载了在分离施力机构的施加力被解除时,设置用于缓和冲击的缓冲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作为该缓冲机构,是由海绵等构成,通过使得杠杆把手冲突到该缓冲机构里来缓和其冲突时的冲击。然而,为了在杠杆把手里使得该缓冲机构不发生作用,就需要有接触分离电磁元件。因此就会有成本增加的问题。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1904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72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低成本地缓和杠杆把手复位时的冲击,并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相对于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压接方向里施力的弹性部件的构造体,通过杠杆把手的操作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进行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变位,在使得杠杆把手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设置有与该摇动相抵抗地来施加阻力的阻力施加机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通过杠杆把手的操作能够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里变位。然后,通过阻力施加机构,在使得杠杆把手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能够施加阻力。因此就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的施力,从而使得该切换时的杠杆把手的摇动变得和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设置有热源的定影部件和与该定影部件压接的加压部件,通过使得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经过由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形成的夹持,来定影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其包括前述技术方案中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部件是所述定影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是所述加压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影装置,通过杠杆把手的操作能够使得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在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里变位。然后,通过阻力施加机构,在使得杠杆把手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能够施加阻力。因此就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的施力,从而使得该切换时的杠杆把手的摇动变得和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前述技术方案中的定影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定影装置中通过杠杆把手的操作能够使得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在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里变位。然后,通过阻力施加机构,在使得杠杆把手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能够施加阻力。因此就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的施力,从而使得该切换时的杠杆把手的摇动变得和缓。在本发明提供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中,因为能够进行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切换,所以操作性良好。而且,还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的施力,并能够缓和切换时的冲击,在能够稳定地维持各状态的同时实现切换的可靠性的提高,并且还能够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另外,不需要采用价格较高的电磁元件等,能够以低成本来构成。在本发明提供的定影装置中,因为能够进行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切换,所以操作性良好。即,通过高压接力状态来拓宽定影夹持N后,就能够对于普通纸发挥稳定的定影功能。另外,通过低压接力状态,即使通过信封也能够不容易发生褶皱等。尤其是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冲击,在能够稳定地维持各状态的同时实现切换的可靠性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及实现低成本。在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有发挥了前述作用效果的定影装置。因此,在对普通纸能够发挥稳定的定影功能的同时,对于信封也能够使其不容易发生褶皱等,而且,能够提供低价的还可以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的高品质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I所示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及其高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图2所示是图I的定影装置及其低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图3是采用图I所示定影装置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图4是图I所示定影装置的要部放大图。图5是图I所示定影装置的要部分解概要图。图6是图I所示定影装置的杠杆把手和阻力施加机构处于非卡合状态时的放大图。图7所示是定影装置的比较例及其高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图8所示是图7的定影装置及其低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 图9所示是以往的定影装置及其高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图10所示是以往的定影装置及其低压接力状态的概要图。符号说明46第一部件47第二部件50杠杆把手70阻力施加机构80齿轮机构95退避机构N定影夹持P记录媒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3所示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构成图。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有四个处理组件lY、lC、lM、lBk。各个处理组件1Y、1C、1M、IBk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是可以安装和脱卸的。各个处理组件lY、lC、lM、lBk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而收容了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调色剂,除此以外的构成都相同。因此,以一个处理组件IY为例来说明其构成。处理组件IY包括有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和作为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带电的带电机构的带电辊3,和作为在感光体2的表面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机构的显影装置4,以及作为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的感光体清洁刮板5。在各个处理组件1Y、1C、1M、IBk的上方里,配设了作为对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机构的曝光装置7。另外,在各个处理组件lY、lC、lM、lBk的下方里,配设了中间转印组件6。中间转印组件6包括了由环状轮带构成的中间转印带10。中间转印带10被张架在驱动辊8及从动辊9里,可以沿着图中箭头方向作环绕移动。在中间转印带10的内周面里,配设了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四个一次转印辊11Y、11C、11M、IIBko各个一次转印辊11Y、11C、11M、IIBk分别在与感光体2相向而对的位置处压接到中间转印带10的内周面里,通过该压接,各感光体2压接到中间转印带10的外周面里后就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在与张架有中间转印带10的驱动辊8相向而对的位置里,配设了作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12。该二次转印辊12压接在中间转印带10的外周面里,并在该压接部处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中间转印组件6包括有用于对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进行清洁的轮带清洁装置21。另外,在中间转印组件6的下方里还配设了用于收容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收容器22。在废调色剂收容器22的进口部里连接有从轮带清洁装置21延伸出来的废调色剂移送管(未图示)O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下部里配设了收容纸或OHP等记录媒介P的记录媒介收容部13。在记录媒介收容部13里设置了搬出记录媒介P的供给辊14等。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内,配设了用于将记录媒介P从记录媒介收容部13向上 方导向的搬送路径R1。在比通过驱动辊8和二次转印辊12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更靠搬送路径Rl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图的下方)里,配设了一对对位辊对15a、15b。另外,在比二次转印夹持更靠搬送路径Rl的搬送方向下游侧(图的上方)里,配设有定影装置16。定影装置16具有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相互压接,并在该压接部处形成定影夹持。在搬送路径Rl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里,配设了一对的排出辊19a、19b。另外,用于堆积记录媒介P的堆放部20是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上面向内凹进后形成的。以下,参照图3来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的动作。 在处理组件IY中,首先是使得感光体2在图中的箭头方向里转动,并通过带电辊3来使得该感光体2的表面均匀带电为高电位。接着,根据图像数据从曝光装置7将激光束照射到感光体2的表面里,被照射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后就形成了静电潜像。在形成在该感光体2的表面里的静电潜像的部分里,将通过显影装置4带电后调色剂作静电转移后,就形成了黄色的调色剂图像(可视像化)。在一次转印辊IlY里被施加有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稳定电压或经过稳定电流控制的电压。由此,就在一次转印辊IlY和感光体2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在一次转印夹持中将转动的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沿着图中箭头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0里。在其他的各处理组件1C、1M、IBk中,也同样地在感光体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使得四色的调色剂图像互相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里。另外,通过感光体清洁刮板5来对经过一次转印步骤后的感光体2的表面进行清洁并除去残留调色剂。更进一步地,通过未图示的除电灯来对残留在感光体2的表面里的残留电荷进行除电。另一方面,通过转动供给棍14来将收容在记录媒介收容部13里的记录媒介P送出到搬送路径Rl里。被送出的记录媒介P碰到对位辊对15a、15b后被暂时停止。另外,在二次转印辊12里施加了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电压后,就在二次转印夹持形成了转印电场。或者,也可以是在与二次转印辊12相向而对的驱动辊8里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后,来形成同样的转印电场。之后,对对位辊对15a、15b的驱动进行再开,并与中间转印带10上的调色剂图像取得同步时机(同期)后将记录媒介P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然后,通过形成在二次转印夹持里的转印电场,来将中间转印带10上的调色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介P上。另外,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里的调色剂通过轮带清洁装置21被除去,被除去的调色剂被回收到废调色剂收容器22里。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媒介P被搬送去定影装置16。被送入到定影装置16里的记录媒介P被夹在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之间被加热加压后,调色剂图像就被定影在记录媒介P上了。之后,记录媒介P通过排出辊19a、19b被排出到堆放部20里。定影装置16如图I和图2所示地,是包括有作为第一部件46的定影部件的定影辊17,和作为第二部件47的加压部件的加压辊18,以及将第一部件46和第二部件47向压接方向施力的弹性部件(未图示)的构造体。这时候,通过杠杆把手50的操作,第一部件46和第二部件47就包括了可以在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之间进行变位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51。定影辊17被保持在定 影框架61里,加压辊18被保持在加压框架62里。这时,加压辊18被设定为以设置在定影框架61里的轴部69为中心地转动。然后,通过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弹簧部件),就在框架61、62里施加了加压力。由此,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处于压接状态,就形成了定影夹持N。还有,该弹性部件(弹簧部件)的弹簧负荷是65N,夹持负荷是340N。定影辊17可以包括由导热性基体63和包覆该基体63的外包装体64构成的圆筒状的辊本体65,以及内装在该辊本体65里的卤素加热器等的加热源66。另外,外包装体64由弹性层和包覆该弹性层的表层构成。导热性基体63具有所需的机械强度并由导热性良好的碳素钢材料或铝材等构成。另外,外包装体64的弹性层可以由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的合成橡胶构成。作为表层,在与调色剂之间具有良好的脱模性的同时还要提高弹性层的耐久性,所以采用的是导热率高、耐久性好的材料。由氟素树脂(PFA)的软管、氟素树脂(PFA)的涂敷层、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等的包覆层来构成。定影辊17的外径尺寸在15mm-40mm左右,外包装体64的弹性层的厚度在O. 左右,外包装体64的表层的厚度在10μπι-80μπι左右。还有,在该实施例中,夕卜径尺寸是24mm,弹性层的厚度是1mm,表层的厚度是43 μ m。加压辊18由芯棒67和包覆该芯棒67的外包装体68构成。外包装体68由弹性层和包覆该弹性层的表层构成。作为芯棒67可以由STKM(机械构造用碳素钢钢管)等构成,作为外包装体68的弹性层采用的是硅酮橡胶或氟素橡胶,或它们的发泡体。外包装体68的表层由脱模性良好的PFA、PTFA等的耐热性氟素树脂的软管等构成。加压辊18的外径尺寸在20mm-40mm左右,外包装体68的弹性层的厚度在O. 5mm-10mm左右,外包装体68的表层的厚度在10μπι-80μπι左右。还有,在该实施例中,夕卜径尺寸是30mm,弹性层的厚度是8mm,表层的厚度是50 μ m。在定影辊17的附近,配置了作为温度检测机构的热敏电阻(未图示)和异常温度防止用的热敏电阻(未图示),这些热敏电阻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控制机构(未图示)里。然后,可以通过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控制机构来将定影辊17的温度维持在规定温度领域内。还有,在比定影夹持N更靠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上游侧里设有定影进口导向(未图示),在比定影夹持N更靠记录媒介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设有定影出口导向(未图示)。
杠杆把手切换装置51包括操作用的前述杠杆把手50和阻力施加机构70。杠杆把手50由包括第一联轴50a和第二联轴50b的联轴机构71构成。这时,第二联轴50b的一端部借助于定影框架61的枢轴支撑销72被枢轴连结,另一端如后所述地借助于枢轴支撑销73被枢轴连结到第一联轴50a里。另外,第一联轴50a如图4所示地,是由联轴本体75和从该联轴本体75突出设置的操作部76构成。然后,联轴本体75是长圆形状体,在一方的圆弧部里设有凹凸齿77,并借助于枢轴支撑销78被枢轴连结在加压框架62里。第一联轴50a的另一端部借助于枢轴支撑销73被枢轴连结在该联轴本体75里。操作部76包括有从联轴本体75的一方(上方)的长边开始向垂直于该联轴本体75的方向里延伸的基部76a,和从该基部76a开始折曲后延伸的折曲部76b。还有,在折曲部76b里设置了防滑部79。
作为阻力施加机构70,采用的是所谓的转矩限制器(torque limiter)。此时,如图5所示地,包括有承受部件82、具有贯通孔85a的圆板85、波纹垫圈86、外周里具有凹凸齿87b的齿轮87,以及螺母部件88。承受部件82由锷部82a、凸缘部82b以及轴部82c构成。另外,锷部82a是圆盘体,凸缘部82b是扁平长圆形状板,轴部82c的截面是长圆形的短轴体。另外,在加压框架62里设置有该承受部件82的轴部82c所嵌合的孔部90。该孔部90包括有长圆孔状的本体部90a,和连设在该本体部90a的下端里用以脱离的槽孔90b。还有,在该加压框架62里还包括了具有用于保持该加压框架62的安装孔55a的安装片55,和具有用于支持轴部69的孔部56a的安装片56。另外,在加压框架62里还设有用于支持加压辊18的贯通孔57。然后,承受部件82从加压框架62的背面62b被嵌入到孔部90里,在从表面62a突出的轴部82c里,从外面嵌合了圆板85、波纹垫圈86以及齿轮87,并将螺母部件88插通到这些贯通孔85a、86a及87a里后,来将螺母部件88的螺纹部88a螺合到承受部件82的螺纹孔82d里。如此,通过将螺母部件88螺纹连结到承受部件82,就由圆板85和齿轮87来夹持波纹垫圈86,从而就能够通过摩擦来产生对齿轮87的转动的阻力(转矩)。另外,阻力施加机构70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在箭头Zl方向(参照图4等)里被施力后,被维持在对应于孔部90的本体部90a的位置里。阻力施加机构70和杠杆把手50是借助于齿轮机构80来嵌合(卡合)的。然而,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通过弹性部件(弹簧部件)的弹性力而进入如图I所示的高压接力状态,定影夹持N为大。在该状态中,框架61、62是处于接近的状态,杠杆把手50的第一联轴50a的操作部76的折曲部76b沿着垂直方向延伸。还有,该高压接力状态中的夹持N的宽度在大约6. 5mm左右。从该图I所示的状态开始到如图2所示地,是将杠杆把手50的第一联轴50a以枢轴支撑销78为中心在箭头Xl方向里摇动。这时,由于第一联轴50a和第二联轴50b是借助于枢轴支撑销73来连结的,通过该摇动,第二联轴50b就以枢轴支撑销72为中心在箭头X4方向里摇动了。由此,框架62就以轴部69为中心在箭头El方向里摇动后,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变化到低压接力状态里,定影夹持N就变窄了。还有,该低压接力状态中的夹持N的宽度在大约2_左右。另外,从该图2所示状态开始来将杠杆把手50向着箭头X2的方向里摇动后,第二联轴50b会以枢轴支撑销72为中心在箭头X3方向里摇动。由此,就如图I所示地,框架62以轴部69为中心在箭头E2方向里摇动后,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变化为高压接力状态,定
影夹持N就变宽了。从该图2所示状态开始来将杠杆把手50的第一联轴50a向着箭头X2的方向里摇动时,在阻力施加机构70的齿轮87的凹凸齿87b和凹凸齿77啮合的同时,第一联轴50a摇动。因此,相对于该摇动,通过阻力施加机构70来被施加了阻力。即,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用于使得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压接的弹簧部件)的施加力。但是,在该杠杆把手50的箭头Xl方向的摇动时,如果杠杆把手50的凹凸齿77啮合到阻力施加机构70的齿轮87的凹凸齿76b里,即使在摇动时也会因为阻力施加机构70而产生抵抗该摇动的阻力。但是,在该摇动的时候,通过未图示的弹性部件,定影辊17和加 压辊18已在压接方向里被施力,也就是说,作用有阻力。因此,就不需要阻力施加机构70的进一步的阻力。于是,在该摇动的时候就如图6所示地,只要将阻力施加机构70与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施加力相抵抗地在箭头Z2方向里下压,就能够使得齿轮87的凹凸齿76b离开杠杆把手50的凹凸齿77。在这个状态下,就能够回避箭头Xl方向的摇动中的阻力施力口。另外,在图2所示的状态中,杠杆把手50的联轴机构能够维持该固定状态。在该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杠杆把手切换装置51是双联轴机构。因此,在能够实现集约化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操作力(例如在20N以下)。相对于此,在使用单联轴机构时,有可能发生拓宽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距离的量变小,或要增大拓宽量时的杠杆把手的操作力变大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缓和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的弹性部件的施力,并能够缓和切换时的冲击,在能够稳定地维持各状态的同时实现切换的可靠性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另外,不需要采用价格较高的电磁元件等,能够以低成本来构成。在实施例中,由于阻力施加机构70和杠杆把手50的卡合(嵌合)是齿轮嵌合,就能够更加稳定并抑制将杠杆把手50返回时的冲击或冲击声音。而且,由于凹凸齿77不是形成在圆周全体里,所以能够仅在需要的时候才施加阻力。即,在图I所示的高压接力状态附近,也可以解除其啮合。在将杠杆把手50从高压接力状态切换到低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以设置使得阻力施加机构70从杠杆把手50退避而进入非阻力施加状态的退避机构95为好。这样,因为设置有退避机构95,在从高压接力状态切换到低压接力状态里时,能够避免阻力施加机构70对杠杆把手50的阻力施加,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该切换。这是因为,在进行从该高压接力状态切换到低压接力状态里的时候,由于是与弹性部件的弹性力相抵抗,如果没有退避机构95,就必须在与弹性力和阻力施加机构70的阻力相反的方向里摇动杠杆把手50。退避机构95以设置施力后进入施加阻力施加机构70的阻力的状态的施力部件为好。通过这样的设定,通常就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在杠杆把手里,通过阻力施加机构70被施加有阻力。因此,在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里时,能够稳定地施加阻力,并且冲击的缓和功能是稳定的。在设有退避机构95时,在从高压接力状态切换到低压接力状态里时,能够稳定地进行从高压接力状态到低压接力状态的切换,从而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有发挥了前述作用效果的定影装置。因此,在对普通纸能够发挥稳定的定影功能的同时,对于信封也能够使其不容易发生褶皱等,而且,能够提供低价的还可以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的高品质的图像形成装置。然而,在图I所示的高压接力状态中,是定影夹持N较大的通过普通纸Pl的模式,而在图2所示的低压接力状态中,是定影夹持N较小的通过信封P2的模式。S卩,在通过信封P2时,减小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的压接压力(定影压力)来使得定影夹持N的范围变小后,就能够使得褶皱等不容易发生。另外,在普通纸模式中,增大定影夹持N后就能够发挥稳定的定影功能。还有,作为图2所示的低压接力状态,在保管模式(装置不使用时的输送或保管的模式)下能够防止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的塑性变形。因此,就能够防止印刷图像时的干扰(noise)或动作时的噪音。然而,在该实施例中,虽然限于图I所示的普通纸模式和图2所示的信封模式等两个模式,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也可以构成其他的模式。作为其他的模式,可以是定影夹持N·小于图2的信封模式,或不形成定影夹持N等。在该模式中,由于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不是压接状态,将该模式作为保管模式(装置不使用时的输送或保管的模式)后,据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的塑性变形。另外,作为其他的模式,也可以是图I所示的高压接力状态和图2所示的低压接力状态之间的中间压接力状态。通过该中间压接力状态,能够使得定影夹持N为图I和图2之间的大小。由此,就可以在该夹持N里进行最佳的记录媒介的定影。然而,在形成三段模式的时候,需要将定影辊17和加压辊18之间的间隔设定为3个阶段。因此,只要采用能够通过该各阶段来维持构成杠杆把手50的联轴构造的机构就可以了。作为阻力施加机构70,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是采用波纹垫圈的转矩限制器。然而,作为转矩限制器,一直以来都有采用油压(oil)、板簧等的多种种类。因此,作为转矩限制器可以使用现有的各种类型。即,作为阻力施加机构可以采用市场上的各种转矩限制器,从而能够实现更稳定、更低成本。还有,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各种的变更。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有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和传真机装置等。另外,作为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弹性部件的构造体不局限于定影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包括感光体鼓和以规定压接力与其压接的带电辊的构造体。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定影夹持的压接状态虽然是两个或三个,但也可以是四个以上。还有,本发明虽然是以图示来说明实施方式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11年06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143300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压接方向里施力的弹性部件的构造体,通过杠杆把手的操作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进行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变位, 在使得杠杆把手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设置有与该摇动相抵抗地来施加阻力的阻力施加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和杠杆把手是借助于齿轮机构来进入卡合状态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是由采用油压的转矩限制器机构来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是由采用板簧的转矩限制器机构来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是由采用波纹垫圈的转矩限制器机构来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得杠杆把手从高压接力状态切换到低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设置有使得所述阻力施加机构从杠杆把手退避后进入非阻力施加状态的退避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机构设置有施力后进入施加所述阻力施加机构的阻力的状态里的施力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把手的操作的变位里包括有低压接力状态、高压接力状态以及不同于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状态。
9.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设置有热源的定影部件和与该定影部件压接的加压部件,通过使得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材料经过由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形成的夹持,来定影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 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所述第一部件是所述定影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是所述加压部件。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杠杆把手复位时的冲击,并抑制冲击声音的发生的杠杆把手切换装置,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杠杆把手切换装置相对于包括第一部件(46)、第二部件(47)以及对第一部件(46)和第二部件(47)在压接方向里施力的弹性部件的构造体而设置。通过杠杆把手(50)的操作使得第一部件(46)和第二部件(47)可以进行低压接力状态和高压接力状态的变位。在使得杠杆把手(50)从低压接力状态切换到高压接力状态的方向里摇动时,设置有与该摇动相抵抗地来施加阻力的阻力施加机构。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2854784SQ2012102112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池田保, 酒谷广太, 高桥良春, 平冈力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