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36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表面具有微细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光学构件以及使用该光学构件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监视器用途、移动终端用途方面,多媒体视听用途的机会增加,其需求也正在提高。在此,对于液晶显示装置要求高分辨率化、低消耗电力化。因此,对于面光源装置要求提高亮度性能。液晶显示装置基本上由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元件构成。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元件的一个构成要件的偏振片是仅使在特定方向上偏振、或者起偏了的光通过的光学构件,一直以来被使用于液晶显示器(IXD)以及其他的各种用途。IXD是各种设备的显示装置,尤其是作 为数值、设备动作状态等的信息显示装置、影像等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利用,随着数字化电子设备的普及正成为一般的显示装置。例如,作为监视器用途有液晶电视、计算机显示器,作为移动终端用途被使用于移动电话终端、便携型游戏机,从LCD的动作原理上的要求来看偏振片是必需的要素。LCD由多个构件形成为层结构,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明亮可见度优良的IXD。在电控双折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液晶面板的正面侧配置偏振片进行电光调制。然而,由于这样的偏振片吸收透过其的光的大约1/2,结果具有这样的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光的利用效率仅为40%左右,无法得到充足的亮度的显示。通常,偏振片如以下这样形成,使碘或者二向色性的色素含浸于聚乙烯醇(PVA),然后使其进一步延伸并使碘或者色素取向,通过体现二向色性效应而由自然光生成线偏振光。由于使用碘的偏振元件层相对于热、湿度等比较脆弱,因此,存在在至少一侧的面上层叠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的纤维素类的保护膜,以及进一步层叠硬敷层的情况。由于各层的折射率不同,在邻接的层之间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由此产生透过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对于作为一个构成要件的偏振片,需要更加明亮、光透过率高的偏振片。以往的偏振片中,运用了在表面蒸镀无机化合物的薄膜形成多层膜以降低反射率的方法等,然而都存在反射率的降低不够充分、反射率的降低具有波长依赖性等的问题。以提高偏振片的透过率为目的,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156844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以下这样的技术,为锥体形状的凹部或者凸部的结构体以使用环境下的光的波长带宽以下的间距排列,且邻接的结构体的下部彼此连接,相对于结构体的深度方向的有效折射率朝着基体方向逐渐增加,且通过形成为S状的曲线,从而实现具有优良的防反射特性的偏振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10-15684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偏振片中,为了防止反射提高透过率设有防反射膜。作为防反射的方法采用以下这些方法,蒸镀CaF2、ZnS、SiO2等的无机化合物的薄膜形成多层膜,通过其干涉效应使反射率降低提高透过率的方法,或者在基材上涂敷折射率比基材低的材料来降低反射率的方法等。然而,前者的使用多层膜的方法中没有能够避免透过率依赖于波长这样的问题,另外后者的用低折射率材料的方法中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防反射效果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有效的提高透过率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中关于降低反射的效果虽然有记载,但在加载了负荷时将发生光的波长以下的凹凸破损、凹凸相互连接等缺陷,因此存在耐擦伤性低劣这样的问题。另外,近年来,实际与显示面板接触的触摸面板式的显示装置正在普及,存在由于在偏振片上加载负荷而划伤偏振片表面从而导致品质恶化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光的透过性能优良、并且耐擦伤性优良的偏振片。·本实用新型对于面光源装置,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光学构件,使得廉价地提供高亮度且耐擦伤性优良的高品质的面光源装置成为可能。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发现了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偏振片面上设置转印阳极氧化铝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而形成的多个微细凹凸结构能够提高偏振片的透过率,从而得到了以下的实用新型。即,提供一种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显不面板的偏振片的两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入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出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该微细凹凸结构是转印阳极氧化铝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而形成的。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现了通过设置具有多个凸部、该凸部间的平均间隔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即为400nm以下的微细凹凸结构能够提高偏振片的透过率,从而得到以下的实用新型。即,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一种贴有薄膜的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高度包括平均高度IOOnm以上IOOOnm以下的凸部或者平均深度IOOnm以上IOOOnm以下的凹部,该凸部或者凹部至少相对于某一方向以平均周期20nm以上400nm以下存在,直径优选为至少实质上均勻的10 500nm,较优选为10 300nm,更优选为15 200nm,尤其优选为20 IOOnm的平均直径。像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中,光的利用效率上升,偏振片的透过率提高,从而能够提闻显不面板的売度,进一点,还能够提闻显不面板表面的耐擦伤性能。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马滕斯硬度为30MPa以上300MPa以下。像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提高显示面板表面的耐擦伤性。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所述微细凹凸结构,透过率提高至1.01 I. 25倍。像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中,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薄膜层的材料是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纤维素类树脂、聚烯烃、或脂环式聚烯烃。像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中,能够不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地提高偏振片的透过率,从而能够提闻显不面板的売度。

图I是示出本发明的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所使用的防反射膜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构成图。图3是示出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模具的制造工序的截面图。符号说明I 粘结剂层2 薄膜层3 防反射膜4 固化树脂层5 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6 显示面板22 辊状模具24 罐子26 气动气缸28 夹持辊30 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32 剥离辊34 铝36 细孔38 氧化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I是示出本发明的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一例的截面图。<粘结剂层>作为粘结剂层I的粘结剂举例有公知的透明粘结剂、双面胶带等。<薄膜层>薄膜层2是由能够透过光的薄膜形成的层,光的透过率越高越为理想。作为薄膜层2的材料举例有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纤维素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聚烯烃、脂环式聚烯烃等。<防反射膜>防反射膜3包括薄膜层2和在薄膜层2的表面上形成的、具有微细凹凸结构(未图示)的固化树脂层4。固化树脂层4是由后述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的固化物形成的膜,在表面上具有微细凹凸结构。微细凹凸结构是转印阳极氧化铝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而形成的,具有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的固化物形成的多个凸部。作为微细凹凸结构优选为大致圆锥形状、角锥形状等的突起(凸部)多个排列在一起,即所谓的蛾眼结构。已经知道,突起之间的间隔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的蛾眼结构,由于从空气的折射率到材料的折射率折射率连续地增大,因此成为有效的防反射的手段。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即400nm以下。在利用阳极氧化铝的模具形成凸部的情况下,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为IOOnm左右,因此为200nm以下时更为理想,为150nm以下时尤其理想。从凸部的形成的难易度这一点出发,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20nm以上。 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50个点的相邻的凸部之间的间隔(从凸部的中心到相邻的凸部的中心为止的距离),将这些值进行平均的结果。在平均间隔为IOOnm的情况下,凸部的高度优选为80 500nm,更为优选的情况为120 400nm,尤其优选的情况为150 300nm。凸部的高度为80nm以上的话,反射率足够低,且反射率的波长依赖性小。凸部的高度为500nm以下的话,凸部的耐擦伤性良好。直径优选为至少实质上均勻的10 500nm,较为优选为15 200nm,尤其优选为20 IOOnm的平均直径。凸部的高度是,通过电子显微镜以倍率30000倍观察时,测量凸部的最顶部和存在于凸部之间的凹部的最低部之间的距离所得到的值。凸部的高宽比(凸部的高度/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O. 8 5. 0,更为优选的情况为I. 2 4. 0,尤其优选的情况为I. 5 3. O。凸部的高宽比为O. 8以上的话,反射率足够低。凸部的高宽比为5. O以下的话,凸部的耐擦伤性良好。凸部的形状为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凸部截面积从最表面向深度方向连续地增加的形状,即,凸部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梯形、吊钟形等的形状。固化树脂层4的折射率和薄膜层2的折射率之间的差优选为O. 2以下,更为优选的情况为O. I以下,尤其优选的情况为O. 05以下。折射率差为O. 2以下的话,能够抑制在固化树脂层4和薄膜层2之间的界面上的反射。已经知道,在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的情况下,如果该表面由疏水性的材料形成的话,由于莲叶效应能够得到超强防水性,如果该表面由亲水性的材料形成的话,能够得到超强亲水性。固化树脂层4的材料为疏水性的情况的微细凹凸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优选为90°以上,更为优选的情况为110°以上,尤其优选的情况为120°以上。水接触角为90°以上的话,由于水溃难以附着,因此能够发挥充分的防污性。另外,由于水难以附着,因此能够期望防止结冰。固化树脂层4的材料为亲水性的情况的微细凹凸结构的表面的水接触角优选为25。以下,更为优选的情况为23°以下,尤其优选的情况为21°以下。水接触角为25°以下的话,由于能够用水冲洗在表面附着的污溃,另外油溃难以附着,因此能够发挥充分的防污性。从抑制由于固化树脂层4的吸水而导致微细凹凸结构的变形、以及与之相伴的反射率的上升的观点出发,该水接触角优选为3°以上。[0067]<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5,例如,通过下述的方法被制造。(I)利用粘结剂层I在显示面板6的表面的偏振片两面粘贴防反射膜3,从而形成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方法。(II)利用粘结剂层I在显示面板6的表面的背光源的光入射的一侧的面的偏振片表面粘贴防反射膜3,从而形成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方法。(III)利用粘结剂层I在显示面板6的表面的背光源的光出射的一侧的面的偏振片表面粘贴防反射膜3,从而形成透过率提高的显示面板的方法。<防反射膜的制造> 防反射膜3,例如,利用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如下述那样被制造。从罐子24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供给至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省略图示)的辊状模具22和沿着辊状模具22的表面移动的带状的薄膜层2 (图2的18)之间。在辊状模具22和通过气动气缸26调整了夹持力的夹持辊28之间,夹持薄膜层2(图2的18)以及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均匀地遍布在薄膜层2和辊状模具22之间,且填充到辊状模具22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凹部内。从设置于辊状模具22的下方的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30,透过薄膜层2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通过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固化,形成转印了辊状模具22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固化树脂层4 (图2的20)。通过剥离辊32剥离在表面形成有固化树脂层4的薄膜层2 (图2的16),由此得到防反射膜3。作为活性能量射线照射装置30优选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此时的光照射能量优选为100 10000mJ/cm2。<辊状模具>辊状模具22是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模具。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模具能够大面积化,制作简便。阳极氧化铝是铝的多孔性的氧化皮膜(耐酸铝),在表面具有多个细孔(凹部)。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模具,例如,能够经由下述(a) (e)工序制造。( a )将辊状的铝在电解液中、恒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形成氧化皮膜的工序。(b)去除氧化皮膜,形成阳极氧化的细孔产生点的工序。(C)将辊状的铝在电解液中再次进行阳极氧化,形成在细孔产生点具有细孔的氧化皮膜的工序。(d)扩大细孔的孔径的工序。(e)反复进行上述(C)工序和(d)工序的工序。<(&)工序>如图3所示,对铝34进行阳极氧化时,形成具有细孔36的氧化皮膜38。铝的纯度优选为99%以上,更为优选的情况为99. 5%以上,尤其优选的情况为99. 8%以上。铝的纯度低的话,在阳极氧化了时,会存在以下的情况,即由于不纯物的偏析形成使可见光发生散乱的大小的凹凸结构、或通过阳极氧化得到的细孔的规则性降低。[0091]作为电解液举例有硫酸、草酸、磷酸等。(使用草酸作为电解液的情况)草酸的浓度优选为O. 7M以下。草酸的浓度超过O. 7M的话,存在电流值变得过高从而氧化皮膜的表面变得粗糙的情况。形成电压为30 60V时,能够得到具有周期为IOOnm的规则性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形成电压高于该范围或是低于该范围都有规则性降低的倾向。电解液的温度优选为60°C以下,更为 优选的情况为45°C以下。电解液的温度超过60°C的话,会产生所谓“灼伤”的现象,存在细孔破损、或表面溶化而细孔的规则性杂乱的情况。(使用硫酸作为电解液的情况)硫酸的浓度优选为O. 7M以下。硫酸的浓度超过O. 7M的话,存在电流值变得过高从而难以维持恒压的情况。形成电压为25 30V时,能够得到具有周期为63nm的规则性高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形成电压高于该范围或是低于该范围都有规则性降低的倾向。电解液的温度优选为30°C以下,更为优选的情况为20°C以下。电解液的温度超过30°C的话,会产生所谓“灼伤”的现象,存在细孔破损、或表面溶化而细孔的规则性杂乱的情况。<(b)工序〉如图3所示,暂且去除氧化皮膜38,将其做为阳极氧化的细孔产生点40,由此能够提高细孔的规则性。作为去除氧化皮膜的方法,举例有用不溶解铝而选择性地溶解氧化皮膜的溶液使其溶解的去除方法。作为这样的溶液,例如,举例有铬酸/磷酸混合液等。<(c)工序>如图3所示,再次阳极氧化去除了氧化皮膜的铝34时,形成具有圆柱状的细孔36的氧化皮膜38。阳极氧化在与(a)工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可。阳极氧化的时间越长则能够得到越深的细孔。<(d)工序>如图3所示,进行扩大细孔36的孔径的处理(以下记作细孔孔径扩大处理)。细孔孔径扩大处理是浸溃于溶解氧化皮膜的溶液中使通过阳极氧化得到的细孔的孔径扩大的处理。作为这样的溶液,例如,举例有5质量%左右的磷酸水溶液等。细孔孔径扩大处理的时间越长,细孔孔径变得越大。<&)工序>如图3所示,反复进行(C)工序的阳极氧化和(d)工序的细孔孔径扩大处理的话,形成具有细孔36的阳极氧化铝,该细孔36的形状为直径从开口部在深度方向上连续地减小的形状,从而得到在表面具有阳极氧化铝的模具(辊状模具22 )。重复次数合计为3次以上的情况较为理想,为5次以上的情况更为理想。重复次数为两次以下的话,由于细孔的直径非连续地减小,利用具有这样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制造的固化树脂层4的反射率降低效果不充分。[0112]为了使阳极氧化铝的表面容易和固化树脂层4分离,可以用脱模剂进行处理。作为处理方法,例如,举例有表面涂布硅酮树脂或者含氟聚合物的方法、蒸镀含氟化合物的方法、表面涂布含氟硅烷偶联剂或者含氟硅酮类硅烷偶联剂的方法等。作为细孔36的形状,举例有大致圆锥形状、角锥形状、圆柱形状等,如圆锥形状、角锥形状那样,与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细孔截面积从最表面在深度方向上连续地减小的形状较为理想。细孔之间的平均间隔为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即400nm以下。细孔36之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20nm以上。细孔36之间的平均间隔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50个点的相邻的细孔36之间的间隔(从细孔的中心到相邻的细孔36的中心为止的距离),将这些值进行平均的结果。在平均间隔为IOOnm的情况下,细孔36的深度优选为80 500nm,更为优选的情况为120 400nm,尤其优选的情况为150 300nm。·细孔36的深度是,通过电子显微镜以倍率30000倍观察时,测量细孔36的最底部与存在于细孔36之间的凸部的最顶部之间的距离所得到的值。细孔的深宽比(细孔的深度/细孔之间的平均间隔)优选为O. 8 5. 0,更为优选的情况为I. 2 4. O,尤其优选的情况为I. 5 3. O。转印图3所示那样的细孔36而形成的固化树脂层4的表面成为所谓的蛾眼结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以及聚合弓I发剂。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举例有在分子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键以及/或者阳离子聚合性键的单体、低聚物、反应性聚合物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也可以含有非反应性的聚合物、活性能量射线溶胶凝胶反应性组成物。作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键的单体举例有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作为单官能单体,举例有(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苯乙烯衍生物、(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多官能单体,举例有二官能性单体、三官能单体、四官能以上的单体、二官能以上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二官能以上的聚酯丙烯酸酯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作为具有阳离子聚合性键的单体,举例有具有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恶唑基、乙烯氧基等的单体,尤其优选的是具有环氧基的单体。作为低聚物或者反应性聚合物,举例有不饱和二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合物等的不饱和聚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阳离子聚合型环氧化合物、在侧链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键的上述的单体的单独或者共聚合聚合物等。作为非反应性的聚合物,举例有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亚胺酯、纤维素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酯、热塑性弹性体等。作为活性能量射线溶胶凝胶反应性组成物,举例有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烷基硅酸盐化合物等。[0131]作为聚合引发剂,举例有使自由基、阳离子产生的羰基化合物、二羰基化合物、苯乙酮、安息香醚一^ 酰基膦氧化物、氨羰基化合物、卤化物等的一般市面销售的聚合引发剂等。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100质量部,聚合引发剂的量优选为O. I 10质量部。聚合引发剂的量不到O. I质量部的话,聚合难以进行。聚合引发剂的量超过10质量部的话,存在固化膜着色、机械强度降低的情况。根据需要,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可以包含抗静电剂、脱模剂、用于提高防污性的氟化合物等的添加剂,微粒,少量的溶剂。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为这些实施例所限定。[实施例I](阳极氧化铝的细孔)削除阳极氧化铝的一部分,在截面上蒸镀I分钟钼,利用场致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制,JSM-7400F),以加速电压3. OOkV的条件观察截面,测量细孔的间隔以及细孔的深度。各测量分别在50个点进行,求出平均值。(固化树脂层的凸部)在固化树脂层4的断裂面上蒸镀10分钟钼,和阳极氧化铝相同地观察截面,测量凸部的间隔以及凸部的高度。各测量分别在50个点进行,求出平均值。[辊状模具的制造]在过氯酸/乙醇混合溶液(1/4体积比)中电解研磨由纯度99. 99%的铝制成的辊。(a)工序对于该辊,在O. 5M草酸水溶液中,以直流40V、温度16°C的条件进行6个小时的阳极氧化。(b)工序将形成有氧化皮膜的辊浸溃到6质量%磷酸/I. 8质量%铬酸混合水溶液中6个小时,去除氧化皮膜。(C)工序对于该辊,在O. 3M草酸水溶液中,以直流40V、温度16°C的条件进行45秒钟阳极氧化。(d)工序将形成有氧化皮膜的辊浸溃到32°C的5质量%磷酸中8分钟,进行细孔孔径扩大处理。(e)工序 合计反复进行5次上述(c)工序以及(d)工序得到辊状模具a,所述辊状模具a在表面形成有具有平均周期100nm、深度150nm的大致圆锥形状的细孔的阳极氧化铝。将辊状模具a浸溃到0PT00L DSX (大金化成品销售公司制)的O. I质量%稀释溶液中,风干一晚,进行氧化皮膜表面的氟化处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的调制][0154]以下面示出的比例混合各成分,调制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A。TAS:45 质量部C6DA :45 质量部X22-1602:10 质量部Irgl84 :3 质量部Irg819 :0.2 质量部上述化合物的简写符号如下所示。 TAS :三羟甲基乙烷·丙烯酸·无水丁二酸缩合酯C6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X22-1602:自由基聚合性硅油(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Irgl84:l-羟基环己基苯甲酮(CIBASPECIALTY CHEMICALS Corp.制,IRGACUREI84)Irg819 :(2,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CIBASPECIALTY CHEMICALSCorp.制,IRGACURE819)利用图2所示的制造装置制造防反射膜。使用上述辊状模具a作为辊状模具22。使用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A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使用丙烯酸树脂膜(三菱丽阳公司制,HBK003)作为薄膜层2。从薄膜层2侧向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A的涂膜照射累计光强3200mJ/cm2的紫外线,进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成物A的固化。对得到的防反射膜,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立高科技公司制,S-3400N)进行截面观察,测量了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凸部的高度,结果凸部之间的平均间隔为lOOnm、凸部的高度为150nm。另外,用超微小硬度计(Fischer Instruments Corp.制,HM2000)测量了该防反射膜的表面的马滕斯硬度,结果为llOMPa。另外,利用磨耗试验机(新东科学公司制,“HEID0N”),在放置于表面的2cm见方的钢棉(日本钢棉公司制,Bonstar#0000)上加载IOOg的负荷,以往返距离30mm、磨头速度30mm/秒往返10次,评价了表面的外观,结果没有产生划伤。利用无载体膜(Lintec公司制,M4),将该防反射膜粘贴到AUO公司制的15. 4英寸液晶面板表面的两面,得到带有防反射膜的液晶面板。将得到的AUO公司制15. 4英寸液晶面板组装到AUO公司制15. 4英寸背光源上,制作面光源装置。使得到的面光源装置点亮,用色彩亮度计(T0PC0N公司制,BM-7A)测量了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法线亮度,结果与没有粘贴防反射膜的情况相比亮度提高至I. 14倍。[实施例2]除了仅在液晶面板表面的背光源光入射侧粘贴该防反射膜之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测量了法线亮度,与没有粘贴防反射膜的情况相比亮度提高至I. 09倍。[实施例3]除了仅在液晶面板表面的背光源光出射侧粘贴该防反射膜之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测量了法线亮度,与没有粘贴防反射膜的情况相比亮度提高至I. 05倍。[实施例4]将用和实施例I同样的方法制作的该防反射膜粘贴到使用于液晶面板表面的偏振片的两面,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NDH2000 )测量了透过率,结果与没有粘贴防反射膜的情况相比透过率提高至I. 14倍。[比较例I]对于辊状模具的制造,除了上述(C)工序的阳极氧化时间进行15秒 、凸部的平均高度制成30nm以外,用和实施例I同样的方法制作面光源装置,使得到的面光源装置点亮,测量了有效显示区域内的法线亮度,结果与没有粘贴防反射膜的情况相比亮度没有变化。[比较例2]对于辊状模具的制造,除了上述(C)工序的阳极氧化时间进行90秒、凸部的平均高度制成600nm以外,用和实施例I同样的方法制作面光源装置,进行了磨耗试验,结果产生划伤,表面的耐擦伤性下降。[比较例3]除了调整固化条件以使得该防反射膜的表面的马滕斯硬度为20MPa以外,用和实施例I同样的方法制作面光源装置,进行了磨耗试验,结果产生划伤,表面的耐擦伤性下降。
权利要求1.一种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面板的偏振片的两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入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出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该微细凹凸结构,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高度包括平均高度80nm以上500nm以下的凸部或者平均深度80nm以上500nm以下的凹部,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马滕斯硬度为30MPa以上300MPa以下,且是转印阳极氧化铝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而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或者凹部至少相对于某一方向以平均周期20nm以上400nm以下存在,直径为实质上均匀的10 300nm的平均直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微细凹凸结构的薄膜层的材料是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纤维素类树脂、聚烯烃、或脂环式聚烯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对于面光源装置,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光学构件,使得廉价地提供高亮度且耐擦伤性优良的高品质的面光源装置成为可能。一种透过率提高的偏振片,在显示面板的偏振片的两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入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或者背光源的光出射一侧的偏振片表面具有微细凹凸结构,该微细凹凸结构是转印阳极氧化铝的表面的微细凹凸结构而形成的。
文档编号G02B1/11GK202693836SQ20122003132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佐伯厚志, 牧野伸治 申请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