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0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连接器领域,特别是ー种拉动解锁的双エDLC插头。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2011275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ー种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保护壳及装配在保护壳内部的双エDLC插头,双エDLC插头包括两个插头单体,插头单体包括一前一后装配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后套,外壳体的顶面上分别设有用干与适配连接器卡紧的卡子,卡子具有弾性,其前端一体设在外壳体的顶面上,后端向后悬伸并逐渐向外壳体的顶面外围倾斜,两个插头单体的后套ー左一右并列的插装在一定位壳体上,两外壳体上的卡子形成双エ卡子,在与适配的插座模块分离时,是通过按压双エ卡子来实现解锁的,因此当DLC插头密集排布、多层排布时,采用按压取卸形式从适配插座中解锁DLC插头时,就 显得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拉动解锁的双エDLC插头,以解决现有的双エ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エDLC插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拉动解锁的双エDLC插头,包括两个插头单体,每个插头单体包括一前一后装配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后套,两插头单体分别通过各自的后套ー左一右并列的装配在一定位壳体上且ニ者的外壳体的顶面上分別设有ー个用于与适配插座卡配的卡子,还包括用于拉动两个插头単体的卡子以使所述插头与适配插座解锁的拉绳,所述拉绳通过其前端与对应的卡子连接在一起。所述拉绳有一根且通过桥接在两个卡子之间的横杆与两个卡子连接,所述横杆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横杆设在两个卡子的后端处。所述拉绳与两个卡子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拉绳通过连接套与横杆的插配连接在一起,横杆与连接套之间转动配合。所述两个卡子分别通过其各自的后端与拉绳连接。两个插头单体之间设有供拉绳穿过的上下通透的通道,拉绳的前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道后与两个卡子连接。所述拉绳远离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エDLC插头在其插头单体的卡子上连接有所述的拉绳,因此在使用时,可通过拉动所述拉绳来驱使卡子完成解锁动作,较之现有的按压解锁的方式,通过拉绳解锁不受周围操作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的情况下,也可轻松、准确的解锁相应的DLC插头,解决了现有的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的实施例I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的实施例I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5是图I中的一个插头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中的拉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I中的定位壳体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I中的定位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实施例1,如图1-8所示,由两个插头单体101、一个定位壳体102、拉绳103及横杆104组成。插头单体101包括外壳体11、后套12及装配在外壳体11中的光接触件(图中未示出),光接触件的后端连接有尾缆13,两个插头单体101的外壳体11分别于顶面上设有用于与适配插座卡接的卡子11-1,卡子11-1具有弹性,其前端一体固设在对应的外壳体11上,其轴端向后延伸并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向插头单体101的外围(上方)倾斜,卡子11-1的两端之间设有卡块11-2,当与适配的插座插接时,便是通过卡块11-2与适配的插座卡配的;定位壳体102包括底板21、顶板22和连接在顶、底板之间的连接板23,顶、底板与连接板23 —起构成工字型,其中顶板22的左右两侧均向下翻折后形成一护翼22-1,这使得顶底板之间在连接板23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安装室,两插头单体101则通过其各自的后套12—左一右并列的装配在两安装室中,顶、底板及连接板上分别于后端处设有卡键24,卡键24 —方面用于防止插头单体101从定位壳体102的后端处穿出,另一方面可与设在后套上的卡槽卡配将插头单体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室内;两个卡子在两插头单体装上定位壳体后通过横杆104桥接,横杆104设在两个卡子的后端处且其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拉绳103通过横杆与两个卡子连接,具体地说,拉绳103的前端设有一连接套103-1,横杆104在桥接两卡子的过程中穿入连接套103-1中并与连接套转动配合;另外,定位壳体102上设有从上向下贯通顶板、连接板及底板的转向开口,该转向开口同时贯通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即连接板对应所述转向开口的地方被整体切掉;两插头单体的后套上对应转向开口左右两侧处也分别开设有与转向开口对应的凹槽12-1,凹槽12-1为贯通后套上下侧的通槽,两插头单体上的凹槽围成一通道,拉绳103的前端在与两卡子连接之前首先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道,从而使得拉绳103在被向后拉拽时的运动转化为卡子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实现与卡子的收缩和释放,开口的后侧壁均为呈弧形,这样可以减小拉拽拉绳时的阻力,同时减小拉绳在开口处受到的剪切力;连接板的前侧面上设有与开口贯通的进绳口 23-1,该进绳口从上向下贯穿连接板,用于供拉绳从前侧进入上述通道;拉绳的后端设有拉环,拉环用于供操作者把持。在本实用新型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I中所述的通道还可以由在定位壳体的前端处设在两插头単体上的凹槽围成;所述的横杆还可以桥接在两卡子的中间部位处或省略,方横杆省略时可通过绳子直接将绑定对应的卡子,此种情 况下,拉绳的数量还可以为两根;拉绳还可以在不穿过所述通道的情况下直接与卡子连接,此种情况下,操作者可自己控制拉动拉绳的方向。
权利要求1.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包括两个插头单体,每个插头单体包括一前一后装配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后套,两插头单体分别通过各自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装配在一定位壳体上且二者的外壳体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与适配插座卡配的卡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拉动两个插头单体的卡子以使所述插头与适配插座解锁的拉绳,所述拉绳通过其前端与对应的卡子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有一根且通过桥接在两个卡子之间的横杆与两个卡子连接,所述横杆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设在两个卡子的后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与两个卡子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套,拉绳通过连接套与横杆的插配连接在一起,横杆与连接套之间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子分别通过其各自的后端与拉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插头单体之间设有供拉绳穿过的上下通透的通道,拉绳的前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道后与两个卡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远离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环。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远离卡子的一端具有用于把持的拉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动解锁的双工DLC插头,包括两个插头单体,每个插头单体包括一前一后装配在一起的外壳体和后套,两插头单体分别通过各自的后套一左一右并列的装配在一定位壳体上且二者的外壳体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与适配插座卡配的卡子,还包括用于拉动两个插头单体的卡子以使所述插头与适配插座解锁的拉绳,所述拉绳通过其前端与对应的卡子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可通过拉动所述拉绳来驱使卡子完成解锁动作,较之现有的按压解锁的方式,通过拉绳解锁不受周围操作空间的限制,即使是在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的情况下,也可轻松、准确的解锁相应的DLC插头,解决了现有的DLC插头密集排布或多层排布时取卸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B6/38GK202661676SQ20122017654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小卫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